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中国美女的三围标准:胸围不高臀围高

古代中国美女的三围标准:胸围不高臀围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48 更新时间:2023/12/26 4:54:39

胸围:古代中国人对女性的胸围要求不高,对拥有一双丰满隆起的乳房的女性也颇不以为然。其实,古代男子欣赏的女性乳房是恰堪一握的丁香乳。

腰围:公元前6世纪的楚灵偏爱细腰女子;与楚襄王同时的楚人玉,在其《登徒子好色赋》中,对那位漂亮的“东家之子”也有“腰如束素”的描写有所偏爱。不过,纤细腰身,似乎只是荆楚一带的风尚。而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只要腰身整个身材配合得宜,宽与窄都无所谓,粗腰美其名曰“小蛮腰”;细腰美其曰“柳腰”。不过,腰无论粗细,一定要轻盈灵活,走动时才能摇曳生姿,具有“曲线玲珑”之美。

臀围:它的丰满与否,成为古代中国美女的重要件之一。其原因,中国人认为臀部浑圆的女人会多生孩子。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代农业社会里,肥臀自有其重要性。

除身材和三围外,容貌也成为美女的重要条件。古代中国美女的容貌,究竟是以什么作标准呢?

中国汉代以前,人们对女性只注重面部形象,到了魏晋,才开始着重于装饰。魏帝喜欢打扮华丽并将头发挽成蝉翼形的妃子。唐朝是开放社会,容许袒胸露臂,崇尚的女性体态美是额宽、脸圆、体胖。

观音菩萨

唐朝以后没有定论。宋朝以后,大致是以观音菩萨的本貌作为女性美的高标准,各个时代所雕塑绘画的观音菩萨,就是当时审美标准的具体说明。

标签: 不高胸围臀围

更多文章

  • 明宪宗朱见深姐弟恋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之谜,姐弟恋,明宪宗朱见深

    帝王档案朱见深:1465年-1487年在位,初名朱见浚,英宗长子,性格懦弱而固执。英宗病死后即位。在位24年,宠信太监,后宫专权,朝纲紊乱;求佛问道,沉溺房事,深居宫中,不问政事,一无所成。因爱妃病殁,愁闷成病而死,终年41岁,死后葬于茂陵(今北京昌平十三陵)。谥号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

  • 《明史·钱士升传》说了什么?原文及翻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原文,明史,说了

    《明史·钱士升传》原文及翻译明史原文:钱士升,字抑之,嘉善人。万历四十四年殿试第一,授修撰。天启初,以养母乞归。久之,进左中允,不赴。高邑赵南星、同里魏大中受珰①祸,及江西同年生万燝杖死追赃,皆力为营护,破产助之,以是为东林所推。崇祯元年起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明年以詹事召。会座主钱龙锡被逮,送之河

  • 汉武大帝王娡演的?扮演者宋晓英个人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个人简介,帝王,扮演者

    宋晓英,1954年12月27日出生于吉林省白城市,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内地女演员。1973年初登银幕,参演战争题材影片《平原游击队》。1980年凭借领衔主演的文艺电影《苦难的心》获得第2届小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女主角奖。1983年凭借主演的电影《16号病房》获第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199

  • 明朝统治的强化—朱元璋是如何做到高度集中的皇权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朱元璋,皇权

    明洪武元年(1368)正月,朱元璋于应天府即皇帝位,是为明太祖。明朝建立之初,官僚机构设置基本沿袭元朝,于中央设中书省,由左右丞相(初称相国)总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事务;地方则设行中书省,总理地方军政事务;另于中央设御史台,为监察机构。朱元璋在认真总结元朝灭亡原因时,认为“委任权

  • 明代的儒学:王阳明的理论概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儒学,明代,概说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出于现实政治的需要,深知夺天下可以从武力,而治理天下则必须依靠儒家思想和知识分子。于是他对孔子顶礼膜拜,尊礼有加。朱元璋所尊崇的儒家思想是宋代开创的理学,因此在科举制度的考试中,程朱理学家对儒家经典的解释成为了标准的答案。1415年为了进一步确立程朱理学的官学地位,明成祖亲自主持

  • 明代小说盛行概况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小说,明代,概况

    明代是中国古典小说的繁盛时期,出现了一批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其间有两次小说创作高潮,一为元末明初,一为明代中后期。宋代时,由于市民阶层的扩大和商业的繁荣,“说话”伎艺得到相当的发展,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和耐得翁的《都城纪胜》、周密的《武林旧事》、

  • 他们是梁山上的三大恶人,相比较杀人不眨眼的李逵,智多星吴用更是阴险!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杀人不眨眼,李逵,梁山

    我国四大名着之一的《水浒传》,相信大家都有看过。时至今日,这部剧一直都是大家所津津乐道的事情。人们对这部剧的观后感也是各有看法。一些人认为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干一番事业,一些人则认为他们是一群走投无路的坏人聚在一起对抗朝廷。其实在小编眼里觉得,梁山好汉里确实没多少善茬,除了林冲、朱仝等少数人吃过皇粮的

  • 明朝历史之务实的“仁宣之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明朝

    随着成祖逐渐衰老,皇位继承问题成为困扰他的心头病。长子朱高炽,按照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早在洪武二十八年(1395),14岁的他便被太祖立为燕世子。但是朱高炽不仅性格文雅,而且身形臃肿,在各个方面都不类于自己,根本就得不到成祖的喜爱。成祖心目中的君主应该像他一样,能够以武功定国,次子朱高煦在这方面颇合

  • 明代征役机制的建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代,机制

    明代的鱼鳞册和赋役黄册,充分证明了明代役法原则中存在着田土和人口与徭役的密切关系,朝廷按图索骥,就可以完成徭役的征发。在行之有效的行政机制管理下,里甲、杂泛、均徭和兵役,成为明代徭役的主要项目。明王朝通过编制的鱼鳞册和赋役黄册,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既保证了朝廷税收,又使徭役能够正常征派。明初

  • 洪武时期的“送书北方”和“支教北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支教,时期,洪武

    洪武八年三月起,鉴于北方官学没有像样的教师和教官、学生学业由此而废的不堪形势,朱元璋先后命令大明御史台和吏部分别从国子监和南方学官中选调,还有从民间也选拔一些有学行的儒士,不拘人数名额。一旦选上,免除其家中赋税徭役,以此来鼓励学官儒士们到北方去支教,改变那里的文化教育落后面貌。此项政策果然管用,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