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764 更新时间:2024/1/8 7:33:12

清朝(1644~1911)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东北建州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皇太极即帝位后改国号为清。顺治元年,即1644年5月明朝灭亡后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形成了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封建国家。

清朝政权实行以满族贵族为主体的满、蒙、汉封建阶级联合专权,政权组织沿袭明代,并创设军机处,为处理政务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中央集权专制的高度发展形态。一省或数省设总督,各省设巡抚,掌握地方的一切军政大权。北京设顺天府,盛京设奉天府,由中央直辖。全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的确立,促进了清王朝的巩固,使它得以稳定和发展。

清代城镇繁荣超过明代。清雍正乾隆两帝统治时经济兴盛,商业发达,手工业欣欣向荣。广大农村集市贸易更加普遍。人口也从清初的数千万增加到三亿,是当时亚洲最强大的国家。

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岸,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彭湖列岛、西沙群岛。疆域辽阔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边疆的开发和各民族人民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清代文学艺术在专制主义文化统制下取得了难能可贵的成就。曹雪芹的《红楼梦》、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等均为优秀的古典小说。清代绘画有了很高的成就,出现了扬州八怪等着名画家。

19世纪中叶后,清朝政局腐败无能,灾害不断,民不聊生,国内发生太平天国、捻军等起义,同时西方列强纷纷入侵,中国迅速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崇祯帝眼看李自成的大军攻入北京城,在煤山一棵槐树上吊自杀。统治中国二百七十六年的明王朝,宣告灭亡。

大顺起义军攻破北京,大将刘宗敏首先率领队伍进城,接着,大顺王李自成头戴笠帽,身穿青布衣,跨着骏马,缓缓地进了紫禁城。北京的百姓像过节一样,张灯结彩欢迎起义军。

大顺政权一面出榜安民,叫大家安居乐业;一面严惩明王朝的皇亲国戚、贪官污吏。李自成派刘宗敏和李过,勒令那些权贵交出平时从百姓身上搜刮来的赃款,充当起义军的军饷,拒绝交付的处重刑。少数民愤大的皇亲国戚被起义军抓起来杀头。

有个大官僚吴襄,也被刘宗敏抄了家产,并且逮捕起来追赃。有人告诉李自成说,吴襄的儿子吴三桂是明朝的山海关总兵,手下还有几十万大军。如果把吴三桂招降了,岂不是解除了大顺政权一个威胁。

李自成觉得这个主意很有道理,就叫吴襄给他儿子写信,劝说他向起义军投降。吴三桂原来是明朝派到关外抗清的,驻扎在宁远一带防守。起义军逼近北京的时候,崇祯帝接连下命令要吴三桂带兵进关,对付起义军。吴三桂赶到山海关,北京已被起义军攻破。过了几天,吴三桂收到吴襄的劝降信,倒犹豫起来。北京还有他的家属财产,也舍不得丢掉。既然李自成来招降,不如到北京去看看情况。

吴三桂带兵到了滦州,离北京越来越近,就遇到一些从北京逃出来的人。吴三桂找来一问,开始,听说他父亲吴襄被抓,家产被抄,已经恨得咬牙切齿;接着,又听说他最宠爱的歌姬陈圆圆也被起义军抓走,更是怒气冲天,立刻下令退回山海关,并且要将士们一律换上白盔白甲,说是要给死去的崇祯帝报仇。

李自成得知吴三桂拒绝投降,决定亲自带二十多万大军,进攻山海关。吴三桂本来就害怕农民军,听到这消息,吓得灵魂出窍。他也顾不了什么民族气节,写了一封信,派人飞马出关,请求清朝帮助他镇压起义军。

清朝辅政的亲王多尔衮接到吴三桂的求救信,觉得机会来到,立场回信同意。接着,他亲自带着十几万清兵,日夜不停地向山海关进兵。

清军到了山海关山下,吴三桂已经迫不及待地带着五百个亲兵出关迎接多尔衮。他见了多尔衮,卑躬屈膝地哀求多尔衮帮他报仇。多尔衮自然顺水推舟地答应。吴三桂把多尔衮请进关里,大摆酒宴,杀了白马乌牛,祭拜天地,订立了同盟。

李自成大军从南面开到山海关边。二十多万起义军,依山靠海,摆开一字阵,一眼望不到边。多尔衮从城头望见起义军阵容整齐,料想不容易对付,就让吴三桂打先锋,叫清军埋伏起来,自己和几名清将远远躲在后面的山头观战。

战斗开始了,李自成骑着马登上西山指挥作战。吴三桂带兵一出城,起义军的左右两翼合围包抄,把吴三桂和他的队伍团团围住。明兵东窜西突,冲不出重围;起义军个个血战,喊杀声震天动地。正在双方激烈战斗的时候,不料海边一阵狂风,把地面上的尘沙刮起,一霎时,天昏地黑,对面见不到人。多尔衮看准时机,命令埋伏在阵后的几万清兵一起出动,向起义军突然袭击。起义军毫无防备,也弄不清是哪儿来的敌人,心里一慌张,阵势也就乱了。直到风定下来,天色转晴,才看清楚对手是留着辫子的清兵。

李自成在西山上发现清兵已经进关,想稳住阵脚,指挥抵抗,已经来不及了,只好传令后撤。多尔衮和吴三桂的队伍里外夹击,起义军遭到惨重失败。李自成带领将士边战边退。吴三桂仗着清兵人多势众,在后面紧紧追赶。

李自成回北京后,在皇宫大殿里举行即位典礼,接受官员的朝见。第二天一清早就率领起义军,离开北京,向西安撤退。

李自成离开北京的第三天,多尔衮带领清兵,耀武扬威地开进北京城。公元1644年十月,多尔衮把顺治帝从沈阳接到北京,把北京作为清朝国都。从那时候起,清王朝就开始在中国建立了它的统治。

第二年,清朝分兵两路攻打西安。一路由阿济格和吴三桂、尚可喜率领,一路由多铎孔有德率领。李自成率领农民军在潼关抗击清军,经过激烈战斗,终于被迫放弃西安,向襄阳转移。过了几个月,农民军在湖北通山县九宫山,遭到当地地主武装袭击,李自成战败牺牲,年仅39岁。

李自成牺牲后,清军就把进攻锋芒指向张献忠。1645年12月,清下诏招抚张献忠,张献忠毫不妥协,断然拒绝。1646年(顺治三年)清朝派肃亲王豪格和吴三桂率军由陕南入四川,进攻大西军。张献忠处境虽然困难,仍于同年7月率军10万退出成都,北上抗击清军。11月,驻军川北西充凤凰坡,由于叛徒刘进忠的出卖,清军发动突然袭击,张献忠兵败不幸牺牲。

明末农民大起义是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斗争最复杂的一次农民起义,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标签: 入关吴三桂清兵

更多文章

  • 刘瑾:被千刀万剐的明朝酷宦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瑾,千刀万剐,明朝

    明朝的宦官以专权而着名,最贪婪专权的是号称"立皇帝"的刘瑾。他当权共五年,排斥异己,陷害忠良,最终落得个凌迟处死、千刀万剐的下场,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这正应了那句话"多行不义必自毙"。"你们尽管弹劾"刘瑾原姓谈,因靠一个姓刘的宦官的引见得以入宫,此后便改姓为刘。刘瑾在明孝宗在位时侍奉太子朱厚

  • 明朝邹守益是什么人?生平简介,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是什么人,是怎么

    嘉靖初(1522),朝延起用邹守益。邹守益路过浙江,又会见了王守仁,相论问学一个多月。王守仁恋恋不舍,学生问其故,王守仁答道:“曾子有所谓有若元,实若虚,犯而不校,谦之近之矣。”嘉靖三年(公1524)二月,朝廷爆发了争论世宗本生父尊号的事件,史称“大礼议”。邹守益刚正不阿,大胆上疏力谏,并指出世宗的

  • 《金瓶梅》与世情小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世情,小说,金瓶梅

    《金瓶梅》是一部以描写家庭生活为题材的现实主义巨作,虽然期间主要描写宋朝旧事,但实际上作者是想展现晚明政治和社会的众生百态,有着深厚的时代内涵。和之前的长篇小说靠民间传说然后又作者整理成书不同,它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由作家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的作者

  • 《西游记》——神魔小说的颠峰之作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之作,西游记,颠峰

    和《三国演义》、《水浒传》相同,《西游记》也是一部群众创作和文人再创作相结合的杰出作品。唐代玄奘和尚历经艰难前往印度取经,是人类历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是人类历史上文化传播的一个使者。玄奘回到唐朝后,奉旨口述西行见闻,由门徒辨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后来其弟子慧立、彦悰又写了《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 顾炎武为何不顾五十九岁的高龄仍坚持纳妾?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顾炎武,高龄

    核心提示:我们这里不妨看看一代大儒顾炎武的例子。他一辈子以反清复明为己任,到处奔波还要着书立说,但是在子嗣问题上却未能免俗。他一生无子,引为憾事,当一代名医傅青主告诉他还有生孩子的可能的时候,他不顾五十九岁的“高龄”纳了个妾。如果按照房事禁忌去行房的话,简直找不到几个好日子可以做爱了。我们知道,任何

  • 《三国演义》——历史演义小说创作先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先河,历史,演义

    《三国演义》是明朝时期创造的又一部着名的小说,也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着之中,它是是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结合史实和民间传说创作而成,全称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世人喜欢把它简称为《三国演义》,罗贯中(约公元1330~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三国演义》创作时间上比《水浒传》略晚,

  • 第一节 清除异己,慎变祖制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异己,慎变祖制

    他,革旧鼎新,疏通京杭运河,编撰永乐大典;他,建立了世界第一大舰队,开通海上贸易,建巨型舰队出访海外,与世界各国沟通。是的,从振兴大明朝廷的角度分析,朱棣是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在大明的历史上,凡是影响后世的历史功绩,几乎都出自朱棣之手,他是一位功勋卓着的皇帝。明成祖称帝之后,对建文帝旧臣进行了疯狂的

  • 它是李自成爱将,刘宗敏却一日残杀三百妇女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妇女,它是,爱将

    李自成的爱将,一日内曾残杀三百妇女,霸占过陈圆圆,最终下场极其悲惨。李自成(1606年—1645年),原名鸿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

  • 朱元璋设计巧取浙东重地婺州(即金华)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浙东,重地

    从徽州出来,朱元璋就领着100000大军取道兰溪,大约在十二月中下旬之间到达了婺州。婺州位于建德府(后改名为严州府)东边,介于建德府与台州府之间;台州府是浙东方国珍割据势力的范围,其南临处州府,北接绍兴府,而绍兴府正是张士诚的势力范围,因此说,朱元璋要想夺取浙东,婺州之战事关大局。想当初胡大海进攻婺

  • 冯国用是如何向朱元璋提出金陵规划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冯国用是,朱元璋,金陵

    到了这年夏末,元璋一面留下徐达、汤和、耿炳文、缪大亨等人在横涧山一带主持练兵,一面则亲率所部人马约万余开始浩浩荡荡地向南进发。当队伍行至妙山一带时,有两个自称同胞兄弟、儒生打扮的民军头目带着数百人而来,两兄弟请求面见元璋,元璋便将他们请到附近一处稍宽敞的民房中叙谈。三人入座之前,其中一位年纪稍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