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密北洋水师经费被裁撤:罪魁祸首竟是翁同龢?

解密北洋水师经费被裁撤:罪魁祸首竟是翁同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916 更新时间:2023/12/14 13:53:12

晚晴名臣翁同龢光绪皇帝的老师,一度游走于最高决策圈,康有为被重任,便是他推荐的结果,因此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翁同龢被人们误认为是“维新派”,而他后来被罢黜,亦被误读成“后党”迫害的结果。

但事实上,翁同龢的政治面相颇为复杂,他能总揽大权,并非因政绩过人,而是靠其帝师的身份,光绪皇帝的信任是他唯一的资源,因此翁同龢有极强的争宠意识,在具体问题上,经常窥伺上意,见风使舵,立场极为飘忽。

在戊戌变法前,翁同龢的地位已经不稳,因他在甲午战争中是坚决的“主战派”,结果清军惨败,“洋务运动”多年成果虚掷,清帝国陷入空前的危机中。翁同龢主战,并不建立在对事实了解的基础上,而是他看出光绪想借此战扩张自己的权力,故主动奉迎君意。此外,翁同龢别有私心,刻意借此营造自己忠君、坚韧、不妥协的历史形象。

甲午败后,翁同龢千方百计逃避责任,将失败的原因推到李鸿章的头上,认为李接战不力,甚至提议将其斩首,此外还称慈禧太后修颐和园挪用了海军军费,其实北洋水师多年未添寸舰,完全是翁同龢等人裁撤相关经费的结果,却把污水泼到慈禧的头上,因此为“后党”深恨。

但罢免翁同龢,最终还是光绪的决定,一是此时光绪与康有为接触甚密,翁同龢为了争宠,向光绪进谗言,作为康有为的推荐者,此举实不高明,给光绪留下出尔反尔的印象;二是翁同龢以帝师自居,对光绪言语失礼,据时人记载称,一次与光绪争执,翁同龢竟持砚投光绪,虽未击中,但墨汁溅在光绪衣服上,此说虽属孤证,但翁的跋扈应属公开的秘密。

那么,翁同龢为何脾气这么大?以往多从其性格方面加以解读,但从其日记看,可能也有疾病原因。

翁同龢一生多病,18岁便患严重足疾,“肝疾”更是折磨了他大半生,甚至彻夜刺痛,寝食难安,虽经多方治疗,却未有明显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他的父亲翁心存也患“肝疾”,表现为耳鸣头眩,而翁同龢晚年也曾严重耳鸣。可见,翁家父子都有严重的高血压病,且翁同龢出生时,翁心存已40多岁,且翁同龢幼年时母乳不足,代以米汤,原本就有高血压家族病史,再加上先天不足,翁同龢的健康状况可想而知。

官场压力比较大,翁同龢又有高血压,加上医治无方,常服用人参等补药,且翁同龢应酬多,曾因吃得过饱与过量饮酒而加重病情,这些因素叠加起来,所以翁同龢特别爱生气,在他的日记中,有不少和侍妾、仆人发火的记载。

翁同龢对自己的问题看得也很清楚,所以经常去寺庙散心,总提醒自己要“静坐”,可到了关键时,还是克制不住情绪,最终不得不出局

标签: 北洋水师罪魁祸首

更多文章

  • 张之洞简介:衰落的满清王朝仅存的着名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仅存,满清,王朝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壶公、无竞居士、抱冰。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县)人。曾祖父张怡(yí)叫熊,官浙江知县,祖父张廷深(shēn),官福建知县,父亲为贵州道员。张之洞受过很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咸丰二年(1852)直隶乡试以第一名中举。同治二年(1863)应礼

  • 着名画家王原祁受到哪位皇帝的赏识?王原祁作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作品,皇帝,著名画家

    王原祁是清初的一位着名画家,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王原祁简介。王原祁字茂京,号麓台,又号石师道人。出生于公元1642年,江苏太仓人,是明末清初着名画家王时敏的孙子。康熙九年,王原祁高中进士,官至户部侍郎,人称王司农。王原祁继承了董其昌和其爷爷王时敏的画风,当时王原祁在官场上十分受宠,因此王原祁所作的山水

  • 一代名相李光地:妙着家训 惠泽后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后世,家训,惠泽

    以身作则订立家规民约李光地故居地处泉州安溪县湖头镇中山街附近,由住宅、祠堂等若干部分组成,包括旧衙、新衙、贤良祠和问房大厝。其中,问房大厝是李光地二伯父李日燝的居所。2013年,李光地宅与祠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研究李光地相关历史和文化的实物资料。在新衙大厝里,李光地亲自撰写的家训《家

  • 清朝官员被革除职务后,竟向皇帝“行贿”!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官员,清朝,职务

    有句话说得好:“人在官场走,哪能不挨刀”。尤其对于清朝时期的官员们而言,被革除职务,这真的是再常见不过。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清朝官员被革除职务后,竟向皇帝“行贿”的故事!雍正时期的名将岳钟琪,在率部与噶尔丹作战时,连遭失利,被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鄂尔

  • 李渔的传说故事:李渔笠翁的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说,李渔,来历

    李渔(1611约1680),取名仙侣,后改为渔,号无徒,字笠鸿、号谪凡,字笠翁,浙江兰溪人,清代戏曲理论家、作家。他的着作有《闲情偶寄》,包括戏剧理论、表演艺术及饮食、园艺等内容,在戏剧理论上有所丰富和发展。所作传奇《比目鱼》、《风筝误》等十种,合称《签翁十种曲》,现在均广为流传。李渔笠翁的来历有一

  • 根据梁启超的查正,“戊戌六君子”被捕各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各有,君子,根据

    上排左起:谭嗣同,杨锐,林旭,下排左起: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康广仁、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被处死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湖南浏阳人。字复生,号壮飞。湖北巡抚谭继洵之子。少时博览群书,好读西方自然科学书籍。甲午战争后,愤中国积弱不振,在浏阳倡立算

  • 第一节 三藩专制,剿抚并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ldquo,三藩,毛文龙

    康熙亲政后。将处置“三藩”看成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所谓“三藩”,即顺治年间清廷派驻云南、广东和福建三地的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后由其子精忠袭爵)。当时他们率清军南下,对于击败农民军及南明政权,作出过不小的贡献。但他们的权势也随之恶

  • 第四节 手工发达,文化繁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手工,第四节,繁荣

    明末清初,因长期战乱,手工业生产也遭到严重破坏。大约经过五六十年的光景,到康熙中期以后,手工业才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但整体而言,清代丝织业已落后于明代丝织业在清代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当时江宁、苏州、杭州、佛山、广州等地的丝织业都很发达。虽然清朝统治者在江宁、苏、杭设有织造衙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江

  • 范文程生名哀荣,无一缺憾,他为清朝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他为,哀荣,缺憾

    有人说他是可耻可恨的大汉奸,有人说他是爱护百姓的大能臣,他自己说自己是“大明骨,大清肉”,这样一个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就是清初文臣范文程。后世之人何以对他有这样云泥之别的评判?我们应该先看看范文程的所作所为,再来审视对他的评价究竟是否恰当。范文程(1597-1666),清朝开国重臣,字宪斗,号辉岳,

  • 被爱新觉罗氏父子敬重的范文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敬重,爱新觉罗,父子

    范文程是辽宁沈阳人,历仕清太祖、太宗、世祖、圣祖四朝,官至大学士、太傅兼太子太师,在建立和巩固清王朝中屡出奇谋良策,是一位颇有远见的政治谋略家。范文程蒙族统一东北后,接着要入主中原。范文程建议对明朝将实行招抚的政策。明将洪承畸被俘后,拿定主意,坚决不投降,还骂不绝口。皇太极派范文程劝降,洪还是骂,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