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第一个女状元文章:《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中国第一个女状元文章:《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793 更新时间:2023/12/6 20:47:09

隋朝开科举考试之先河,明朝从进士中拔出最佳者冠以状元之称。数代数科,出了无计其数的状元。纵观历史,状元不算稀奇。女状元却凤麟角,前代闻所未闻。直到太平天国开创科举女科,中国才有了女状元,而第一个女状元就是傅善祥

傅善祥出生于南京城里的一户书香人家,父亲以开馆授学为业,膝下有傅善祥与姐姐傅鸾祥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在父亲影响下,两姐妹自幼攻读诗,堪称一对才貌俱全的姊妹花。太平天国人主南京那年,姐姐鸾祥十八岁,妹妹善祥年方十六,都被太平军收编到“女馆”中。

“女馆”就是太平军作战时期的“女营”。虽然已到南京后,改名“女馆”,不再参加战争,但编制仍然是军事化的。

太平天国的科举制度是仿照了明朝的,只是考期不定。每遇国家大典及诸重大喜庆之事就开科取士。过去的科举考试女人是没有资格参加的,既然太平天国提倡男女平等,所以就开设了女科。

第一次女科考试的文章试题是“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诗题则是“�一声山水绿。”傅善祥参加了这次考试。她在文章中引经据典,力辟女子难养之说,历述了古往今来惠女子内助之功。洋洋洒洒,极具力度。一举多得头名,一时间轰动了整个南京城。

太平天国失败后,傅善祥隐姓埋名,住在上海的小里弄里,没有人知道她是谁。

标签: 中国第一个小人状元

更多文章

  • 天生的好大喜功活成最长寿的皇帝,死前不久还用添加人参续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人参,好大喜功,还用

    古代做皇帝似乎是多有人终极梦想,这个坐拥天下拥有全国资源的地位的人物,大多情况还是个高危职业,被谋杀、为工作油尽灯枯也是常有的事儿。然而历史上却有这么一个皇帝活的时间超长。你要想当明君,那就得夙夜忧惮、兢兢业业,直到耗尽精力,累得吐血而亡。你要是想当昏君呢,就算酒色财气没有榨干你的身体,多半也会让人

  • 多才多艺的皇子,靠装聋作哑躲过一劫最后活到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活到老,皇子,装聋作哑

    康熙的儿子不好当尤其是要权谋当皇帝的几个,失败后还会被惩罚,但还是有个例外,一生碌碌无为,还能寿终正寝比起其他的兄弟太幸福了。爱新觉罗·胤禄是康熙皇帝的儿子,生母顺懿密妃王氏地位不高,他也因为没有卷入政治斗争而得到雍正重用,最后还能寿终正寝。胤禄喜欢数学和乐律,对宫斗不感兴趣或者说无能

  • 三河之战:22岁陈玉成被晋封为英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之战,陈玉成

    至1856年(清咸丰六年)夏天,西征太平军经过三年多的苦战,控制了湖北东部及江西九江、安徽安庆、湖北武昌等重要军事据点,攻破了围困天京三年多的江南、江北大营,形势一片大好。然而,就在革命蓬勃发展的时刻,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公开激化,发生了天京变乱。从杨秀清逼封“万岁”开始

  • 清朝杨锐是个什么样的人?杨锐的诗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是个什么样,清朝,的人

    清朝大臣杨锐,生于公元1857年,去世于公元1898年,字叔峤,为戊戌六君子之一。杨锐出生在四川绵竹一个书香门第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少时杨锐受清朝名臣张之洞赞叹,长成之后进入张之洞幕府,因为高洁的品格和卓越的才华而被张之洞看中,成为张之洞委以重任的幕僚。杨锐在张之洞府下之时,多次为张之洞出谋划

  • 年轻的皇帝比老太后早死一天,内情原来这么可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内情,太后,皇帝

    公元1908年11月14日,年仅38岁的光绪帝**于北京中南海。第二天,73岁的慈禧太后魂归西天。皇帝和太后一前一后死亡,相隔不到20小时,轰动天下,震动百姓,于是,光绪皇帝的死引起许多猜测,也成了待解谜团。随着咸丰皇帝与慈禧太后的独子同治皇帝的去世,年仅四岁的载湉被慈禧太后选为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年

  • 清代后期汉族居住风俗研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族,清代,风俗

    1.传统居舍习俗的传承清代后期,汉族社会由于阶级矛盾的激化,民不聊生,盗匪横行。反应在居住风俗上,就是许多大宅院多建碉楼、炮楼,以及避难楼等设施;东南沿海村镇亦建有碉楼,或在楼房民居外墙增设炮眼以防盗;闽粤客家人则发展集居式的大土楼。这些居处建筑的出现,都是基于防卫的要求而采取的习俗措施。清代后期,

  • 1901年的紫禁城,难以想象的荒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紫禁城,荒凉,难以想象

    紫禁城保和殿1901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之际,日本摄影师小川一真来到北京,拍摄了紫禁城的建筑照片。太和门小川一真不仅来到了外廷,还经过乾清门,进入了内廷(皇帝召见臣下、处理政务之所),甚至深入后宫拍摄。太和殿金水桥小川一真拍摄时,处于非常时期,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及皇室成员早已出逃,宫中混乱不堪,日常

  • “四大徽班”铸就“国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国粹

    虽然有“南洪北孔”拯救了昆曲,但是由于它阳春白雪般的艺术风格,最终导致昆曲让位于京剧。而谈起京剧,就不能不提乾隆年间的“四大徽班”进京。正是由于徽班在北京吸收了其他艺术形式的长处最终导致京剧这一剧种的正式确立。如果没有徽班进京,我们今天恐怕很难欣赏到如

  • 清朝周培公的传奇经历,为什么能从普通百姓升到一品大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一品,大官,清朝

    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想要做官都是要经过层层选拔的;有的人一生拼命苦读也只能做个九品芝麻官,还有的人考了一生也没谋得一官半职。清朝却有一位不出色平民百姓,一路从普通百姓到幕僚再到一品大员,是不是感到不可思议呢?周培公这个人就是周培公,他早年只是一个普通百姓的儿子,但在一次战乱中,父亲被杀了,而母亲为了

  • 清代后期汉族秋时节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时节,汉族,清代

    1七夕衍生出牛生日七月七日,在山东一带又演变出贺牛生日的习俗。由于牛郎织女婚配得助于老黄牛,因此,民间以七月七日为牛生日。咸丰《武宣府志》载曰:“七月七日,……牧童采野花插牛角,谓之贺牛生日。”这一日要以酒食款待耕牛,以示恭敬。初七日清晨,俗谓&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