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爱新觉罗·奕经不学无术为什么还被封为将军?原因是什么

爱新觉罗·奕经不学无术为什么还被封为将军?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302 更新时间:2023/12/28 17:49:45

对爱新觉罗·奕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章供大家参考。

乾隆是清朝历史上有名的皇帝,他在位的时候清朝非强盛,不过其子孙后代却没有太大的本事。嘉庆皇帝继承大统后,因为乾隆不肯放权,当了几年的摆设。乾隆驾崩之后,嘉庆才彻底掌握了清朝的实权,随后迅速铲除了,收缴了大批赃款。看起来嘉庆皇帝似乎是想要做一番大事,可实际上他只是做了一些小规模的改变,没有彻底解决清朝最根本的问题。嘉庆皇帝执政期间,清朝由盛转衰。

到了道光这一代,清朝基本上已经腐败到了无药可救的地步。曾经为爱新觉罗家族打下江山的八旗子弟,只顾着自己享乐,早就丧失了在马背上攻占天下的实力和锐气。甚至有些人,连弓箭都没有办法拉开,看起来特别颓废。放眼望去,整个清朝都没有几个能征善战的将领,热衷于权势的酒囊饭袋倒是有很多。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对清朝发动了进攻,并且打了很多胜仗。

这时候清政府虽然屡战屡败,但却没有彻底丧失大国的尊严和骨气,还想着继续跟英军抗争。在挑选将领的时候,有大臣提议说,应该让爱新觉罗·奕经带领士兵跟英国人抗争。奕经隶属于镶红旗,从血缘上来说,他是乾隆皇帝的曾孙,是正儿八经的皇室子弟。跟大部分八旗子弟一样,奕经从出生开始就没有吃过苦,更没有研究过兵法,只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官宦子弟。

奕经早年因为出身的关系,跟钦差大臣去了边境驻防。当时,他基本没有负责过具体的事务,一直都在研究古玩字画。其他人为了讨好奕经,经常过来给他献宝。奕经知道拿人手软,吃人嘴短,所以没有白拿过别人的东西,凡是他看上的东西,基本上都会给出足够的价钱。久而久之,奕经反倒成了别人眼中的好人,而且还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拥护。官员们看到这种情况之后,赶紧跟朝廷汇报,夸赞奕经在当地的“丰功伟绩”。

俗话说,三人成虎。一个消息在不断传递的过程中,会被说得越来越玄乎,甚至是被改得面目全非。奕经就因为别人的传言,从一个不学无术的贵族子弟,变成了有才有德的将军。奕经去边境驻守本身就是为了镀金,提高自己的地位,获得更多的利益,根本就不会揭穿别人对自己的吹捧。如果在和平年代,奕经或许可以就这样混一辈子,做一个有名无实的安乐将军,可惜他生在了战乱不断的年代。

道光皇帝因为英国人的不断进攻,早就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一听说有大臣提议让奕经出战,都没有怎么考虑就答应了下来,而且还匆匆忙忙地下达了任命。奕经虽然知道自己没有能力领兵打仗,可还是硬着头皮的接下了这份差事,他知道如果不答应下来的话,皇帝有可能会直接下令砍了他的脑袋。为了度过这一劫,奕经苦思冥想,最后决定用悬赏的方法跟英军对抗。不管是谁,只要能想办法斩杀英军得到首级,就可以从奕经这里领取大量赏金。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奕经的高额悬赏之下,不甘于贫困的老百姓,还真就铤而走险,用各种方法杀死了很多英军。不久之后,奕经就带人打败了英国侵略者,获得了一次小胜。他把消息上报给朝廷之后,立刻就得到了嘉奖,各种荣誉接踵而来。奕经自己也因为这次胜利膨胀了起来,还真以为自己能够靠着类似的方法彻底打败英军。可惜这种伎俩只适合在小范围使用,英军后来全副武装,轻而易举的击垮了清军。奕经也因为惨败,被革除了官职。

标签: 不学无术将军爱新觉罗

更多文章

  • 鲍超:湘军第一猛将,陈玉成都打不过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湘军,猛将,都打

    在历史长河中,鲍超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说起鲍超,爱好军事史的朋友们一定比较熟悉,他绝对能算是湘军第一勇将,甚至是晚晴第一猛将。在戎马生涯中,鲍超历经战阵500余场,身受108处创伤,可谓是当世所罕见也!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曾说过,湘军当中,最值得一战的就是鲍超

  • 雍正的能力会比康熙的更高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会比,更高,雍正

    雍正皇帝是史上比较有名几个皇帝之一,虽然他在位只有13年,但雍正功绩很大,他整顿吏治、改土归流、耗羡归公、摊丁入亩,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统治,发展农业,改变以前他老子康熙留下来的一些积弊,可以说功不可没。雍正皇帝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皇帝,继承康熙皇帝大位,给清朝一副“醒脑汤”,又开

  • 太平天国最后的军事支柱,陈玉成为何25岁就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太平天国,支柱,死了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小编为您讲述陈玉成的故事。天京事变后的太平天国,军事上缺少良将,几乎无人可用。在形势危急下,洪秀全起用了一名青年将领,他可以说是太平天国最后的军事支柱,一度在战场上为太平天国重创湘军。但很不幸,这位军事支柱却被叛徒出卖给清廷,年仅25岁英勇就义。他就是英王陈

  • 翁同龢是光绪的老师,最后为什么会被开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会被开缺,光绪,老师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翁同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后,正式宣布了维新变法的开始,同时,以慈禧为首的守旧派势力也开始反对的活动。为了阻挡变法,他们将矛头对准了帝党骨干翁同龢。先后指示王鹏运、于荫霖、文悌上表弹劾翁同龢“误国无状”、“结党乱政”、“狂悖揽权”。王

  • 尚书张伯行曾被康熙皇帝称为“天下清官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尚书,康熙,清官

    “善吏”一词始见于《史记》,意为良吏。自古以来,为政当施善政,治国当行善治,为官当做善吏。就今天而言,一个领导干部仅仅廉洁奉公或仅仅能干事、有作为,都不够全面,只“廉”不“能”是庸官,只“能”不“廉”是贪官。当领导干部的一定要做一名“善吏”。“善吏”首先应该是廉吏和能吏。也就是说,一个官员只有具备了

  • 平定青海战役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意义,战役,青海

    平定青海(清朝)清初最富盛名的两大名将联手,稳定了清帝国西北的政局战争概述:雍正元年(1723年),青海蒙古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纠集青海蒙古各部贵族于察罕托罗海会盟,发动武装割据叛乱。清政府立即命年羹尧、岳钟琪等率军镇压,很快将叛乱平定。罗卜藏丹津逃往准噶尔部避难。清政府平定叛乱后,对青海地区的行

  • 第四节 乘胜追击,征战四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乘胜追击,第四节

    清朝向这三个国家用兵,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故一起叙述。清朝同他们的战争,背景不同,起因各异,性质亦有区别。这些战争都发生在高宗晚年,盛世已达顶峰,虽隐然已呈回落之势,但仍然显示出一个强国的威风。战争的起因,并不复杂。这要从乾隆四十五年(1780)高宗庆祝七十寿辰谈起。是年,高宗和他的臣僚云集避暑山庄

  • 清军节节败退:英国侵略者不费一兵一卒得宁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侵略者,节节败退,英国

    英国侵略者第二次占领定海城之后,为了达到长期占领、掌控浙江海域的目的,接着又出兵镇海、宁波。镇海军民奋起抵抗,直至城陷;宁波守军不战溃逃,被英军轻易得手。这两次战役的失败,表明清政府在浙江战场上已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对整个战争的形势也产生了较大影响。英军把下一个目标锁定为宁波,因为宁波是浙东的门户,

  • 谭嗣同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谭嗣同

    【历史上的今天】1865年3月10日谭嗣同出生谭嗣同,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东海褰冥氏、廖天一阁主等。汉族,湖南浏阳人,清末巡抚谭继洵之子,善文章,好任侠,长于剑术。着名维新派人物。在北京半截胡同41号是他在朝为官时的故居,也是在这里被清政府逮捕.

  • 清代初期美丽的郡主,其母是孝庄太后,曾有2段婚姻,历经3朝皇上!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太后,皇上,郡主

    清代刚创建的那时候,尽管她们的军事力量的确较为强大,但在皇宫礼仪知识层面,都还没都还没对汉制开展消化。这促使清代初期的这些郡主们,并没有给大家留有过多的印像。相对而言,大家了解大量的,全是后宫的这些妃子们,以便角逐宠爱而尔虞我诈,那样的宫廷剧太多了。不为人知并不代表清朝的皇帝就没有公主,也不代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