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982 更新时间:2024/1/15 11:59:58

太平天国攻占了清军东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军事上、士气上、人马上都达到了鼎盛时期,但是农民阶级的劣根性表现了出来。洪秀全虽然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但是没有真正实行,宣扬的所谓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无处不饱温、无处不均匀的理想社会也没有实现。

洪秀全看到太平军声势浩大,可以和清王朝抗衡了,一种骄傲的心理也潜滋暗长,不再像以前那样认真分析天下形势,准备和清王朝决战。而是动用大批农民,开始修建豪华住宅。上梁不正下梁歪,洪秀全这样做,手下的将领纷纷仿效。东王杨秀清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开始大兴土木。洪秀全住进了豪华宫殿,也建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和历朝历代没有什么两样,所谓的人人平等变成了一纸空文。

洪秀全觉得自己功德盖世,所以吃、穿、住、行都非常奢侈、讲究,十分浪费,就连出去也得坐64人抬的大轿,而且军民必须回避,高呼万岁。其他各王也都纷纷仿效,生活开始腐化,农民阶级的弊端充分暴露出来了。

洪秀全不仅生活腐化,而且沉溺于酒色,每天在后宫和皇宫与一百多位妃子饮酒作乐,很少过问太平天国之事。洪秀全还下令,从民间选取了上千名宫女。其他王爷也不甘落后,只不过数目上比洪秀全要少一些。

生活上的腐化,各个王爷之间以前同甘共苦的亲密感全没有了,而是转变为权利和派系之间的争夺。由于东王杨秀清手握太平天国军事、政治大权,又因为洪秀全每天在后宫饮酒取乐,很少过问政事,所以大权都落在了杨秀清手中。

杨秀清手握大权,专横无礼,滥用权力,欺上瞒下,他自以为功劳比洪秀全还大,所以对别人称洪秀全为万岁,而称自己九千岁,非常不满。

1856年8月,太平军西征取得胜利。杨秀清认为这是自己的功劳,又想到金田起义前,自己假托天父附身,稳定了军心,才使太平天国有了今日,所以他想让洪秀全封自己为万岁。于是借着庆祝这一胜利时,又说天父附身,让洪秀全封自己为万岁。

洪秀全虽然沉溺于酒色,但对东王杨秀清早有戒心,他知道杨秀清手握大权,对自己的皇位非常危险,而且杨秀清曾经借天父附身之机,杖责洪秀全,二人早已产生了隔阂。但是洪秀全为了稳定大局,而是先忍了下来,但是早已做好了准备,暗中派人去通知石达开韦昌辉秘密来天京。

北王韦昌辉接到洪秀全的密信,非常高兴,他早就恨透了东王杨秀清,他对杨秀清的专权十分不满。他也认为自己的功劳和智慧都不比杨秀清差,他也想专权。所以韦昌辉立即带兵秘密来天京。

而翼王石达开,为人比较忠厚,他接到洪秀全的密信后,非常为难,他不愿看到结拜兄弟为了权力互相残杀,他虽然对东王杨秀清也有所不满,但他认为杨秀清功劳很大,所以不应该除掉。如果那样,又违背了天王的旨意。思前想后,还是带领人马前去天京,准备化解此事,但是石达开优柔寡断,半路之上又想回去,所以比韦昌辉晚到了几天。

韦昌辉到了天京后,便与洪秀全商议,决定立即下手。当天夜里,韦昌辉带领着自己的人马突然包围了东王府,杨秀清还不知怎么回事,就被杀掉了。但是韦昌辉没有住手,也没有按天王的旨意去做,而是乱杀无辜,将东王府的所有人全部杀掉,天京在这次事变中竟死了2万多人。而这时,石达开也来到了天京,但是把军队安营在武昌。韦昌辉受到了天王和翼王的指责,认为他杀人太多。韦昌辉怕天王、翼王再联起手来杀他,所以他下令围攻翼王府。而这时翼王早已闻风逃到城外,但是石达开的一家人没有躲过这场灾难,全部被杀掉。石达开得知全家被杀之后,又悲痛又气愤,立即调集4万多人,前往天京。

此时,韦昌辉竟以为自己没有了对手,围攻天王府,幸亏石达开赶来,将韦昌辉的人马包围起来,将韦昌辉、秦日钢二人生擒活捉,并将其杀掉。

这就是天京之变。天京之变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从此太平天国一步一步走向失败。

石达开救驾有功,而且威望很高,洪秀全便任命石达开负责管理军政大事,但是此时的洪秀全已经非常多疑了,他怕石达开独揽大权,所以把自己两个无能的哥哥洪仁发、洪仁达安排在石达开身边,封二人为安王和福王。这二人无才无德,却有实权,石达开根本无实权,石达开一怒之下,率领着自己的人马,离开了天京。

石达开虽然离开了洪秀全,但他仍然与清军对抗,可他孤军无援。1863年5月14日,石达开的人马在四川大渡河紫打地(今石棉县安顺场)被清军包围。太平天国的将士们都战死在沙场上,石达开也英勇牺牲。

洪秀全发现朝中无将,便大胆提拔年轻的将领陈玉成为前军主将,封为英王;李秀成为后军主将,封为忠王;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全国政事。太平天国士气有所回升。

清政府得知太平军互相残杀消息,立即派曾国藩前去围剿。曾国藩又请外国侵略者帮忙共同镇压太平军。外国侵略者深知中国百姓的厉害,而且处处和他们作对,所以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立即答应派兵援助。

洋兵和湘军共同围剿天京,但是太平军在年轻将领陈玉成、李秀成的带领下,与敌人展开了一场又一场血战。

陈玉成年青有为,使用诱敌深入的计策,在三河镇大败季绪宾的人马,歼灭6000多清军。但是陈玉成却因洪仁达的馋言,得不到援助,最后战死在庐州。

陈玉成一死,千斤重担落在李秀成一人身上,李秀成不敢怠慢,亲自带领太平军死守城池。由于天京的门户安庆、庐州失守,所以天京成了一座孤城。而洋兵与湘军、清军死死围住天京。李秀成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但是经过40多天还是打不退敌兵。

洪秀全知道清兵、洋兵围城数日,而城中一无粮草,二无救兵,非常着急,竟一病归西了。

清军、湘军、洋兵得知洪秀全病逝,知道太平军不会存在多久了,便用大炮将城门轰开,天京陷落,李秀成英勇杀敌,洪仁玕带领人马保护着幼主杀了出去。李秀成被擒。李秀成虽被洪秀全封为忠王,但在最后,忠王不忠,背叛了太平天国,投降了湘军,将太平天国的所有机密都说了出来。但是曾国藩仍没有放过他,而是将其杀害。

曾国藩又按李秀成所说,带领湘军围剿太平军残余势力,没用几天,彻底剿灭了太平军,杀死了幼主洪天贵。

太平天国运动经过了13年,势力扩展到18个省,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最后失败了,但它的精神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与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势力进行彻底斗争。

【精彩直击】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有着相当积极的一面。但太平天国也有着其自身的弱点和局限性,为了争权夺利,内部发生巨大的矛盾和冲突,这削弱了本身具有的强大力量,最后走向了失败。

标签: 原因太平天国

更多文章

  • 揭秘清朝七十年代的围园杀后是否真的存在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围园杀后,存在,清朝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遽然从颐和园返回紫禁城,发动“戊戌政变”,结束了为期103天的戊戌变法。慈禧在下令“训政”,收回光绪皇帝一切权力后,随即降旨,逮捕参与变法的维新党人。在搜捕名单上,康有为、梁启超师徒风闻事变,立即在外国友人的帮助下,逃往海外避难。而其他人等或自甘授首、或躲避不及,未能逃

  • 盛宣怀简介:清政府倒了,就找袁世凯当靠山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倒了,就找,靠山

    盛宣怀盛宣怀(1844-1916),江苏武进人。字杏苏,号愚斋。1870年(清同治九年)入李鸿章幕。曾督办轮船招商局、总办中国电报局、督办华盛纺织总厂,又任山东登莱兵备道兼东海关监督、天津海关道兼津海关监督。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起,相继接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兼办萍乡煤矿,经办卢汉铁路,督办中

  • 虎门之战:关天培与守台将士四百余人壮烈战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壮烈,将士,虎门

    17~18世纪,西方国家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发展。为攫取更多的财富,英、法等国纷纷伸出魔爪大肆扩张。他们把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中国视为一块大肥肉,蜂拥而至,企图用工业品敲开封建王朝的大门。然而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当时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他们的工业品根本无法渗

  • 范文程:明朝末年第一大汉奸 大清开国军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军师,明朝,汉奸

    明朝末年第一大汉奸却成为大清开国军师,他在历史进程中注定不平凡。满清的前身是祖居东北的女人部落,在后来杰出的部落首领努尔哈赤的带领下完成了统一,后来的继承人在吸取了中原王朝的优秀成果后,建立了满清。一个落后的民族能够如此的发展,最后还竟然建立了大一统王朝,这与汉族中众多的能人为其效力是分不开的,在这

  • 清朝名臣索尼的生平简介,索尼的人物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事迹,清朝,索尼

    早年时期索尼(清朝初期重要大臣)索尼是满族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其父为硕色,是大学士赫舍里·希福的兄长,清太祖时,他们就自哈达携带家眷前来归顺。因为他们兄弟父子全都通晓满文及蒙、汉文字,所以命硕色与希福一起入值文馆,赐号为“巴克什”,授索尼为一等侍卫。之后从征界籓、栋夔。天聪元年(1627年)在宁

  • 在谋权上位的雍正面前不可作,作必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上位,可作,雍正

    在明朝以前,关于皇位继承这个问题上,为了避免皇室子孙刀枪相向大致就那么几种,最常见的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到了清朝就一反常态,改变了从汉朝到明代一千多年的继承制。“改革”最彻底的要属雍正皇帝,直接就废除太子之制,实施密诏。也就是说,皇帝生前有权不册立储君,只要留有遗诏,待驾崩之日由

  • 清朝三代帝师祁隽藻传奇 辅政为官达46年之久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代,之久,清朝

    讲述着名诗人、书法家祁隽藻一生的电视剧《天地民心》,在央视首播。本文记叙的历史上的祁隽藻政闻轶事。祁隽藻,字叔颖,一字淳甫,避讳改实甫,号春圃。山西人。清嘉庆十九年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祁隽藻曾因反对肃顺重用湘军,以病辞仕。同治元年,授命复出,以大学士衔补授礼部尚书,后病

  • 清太祖或可能是被金人俘虏的宋朝徽钦的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俘虏,太祖,宋朝

    如果有人问你,清太祖努尔哈赤姓什么?你可能会不屑一顾地回答:“那还用问吗?当然是姓爱新觉罗啦!”不错,爱新觉罗确实是清朝皇帝的姓氏,至今清朝已经亡了100多年了,还有很多人以自己姓爱新觉罗这个皇家的姓氏为荣。可是,你知道吗?事实上,努尔哈赤到底姓什么,这个问题并不像你想得那么

  • 隆科多辅助雍正顺利继位,登位后的雍正,为何却要严厉打击隆科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却要,隆科多,雍正

    先讨论一下雍正继位全过程中,隆科多有哪些贡献。康熙皇帝六十一年,康熙皇帝忽然病危于畅春园,在临死前诏藩院尚书及隆科多,将拟好的即位遗诏交给隆科多,并任职他为顾命重臣,辅佐胤禛。隆科多本就支持胤禛,自然万死不辞,在胤禛继位的这件事上,他表现的尤为出色。他怎么表现的呢?第一,康熙病逝事发突然,他进言胤禛

  • 甲午之战:第一章 风声起,战云密布_二、朝鲜东学党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云,朝鲜,甲午

    民族危机与东学道日本的躁动跟国际形势也是有关的,欧美列强对外侵略的主要目标就是它们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打败并强迫开放国门的亚洲封建国家,而重点目标就在东亚地区的中国(大清帝国)、朝鲜等地。欧美等列强已经对中国交锋过,他们在与中国的战斗中明白,虽然中国已被打败,但由于清政府的实力仍存,并且通过“洋务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