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谭嗣同身为大刀王五的徒弟,却为何只用剑不用刀?

谭嗣同身为大刀王五的徒弟,却为何只用剑不用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596 更新时间:2023/12/16 7:45:30

大刀王五是清末出名的义侠,与清末三大高手燕子李三、黄飞鸿、霍元甲齐名。因其为人行侠仗义、好打抱不平、富有侠气,人称“京师大侠”。

大刀王五本名叫王正谊,1844年生,祖籍河北沧州,回族人。

王五出生贫寒,三岁父亲去世,八岁母亲也离去,成为孤儿。他自小喜欢习武,当时沧州一代当属双刀李凤岗的功夫最好,王五便想投到李凤岗门下学习刀法。

李凤岗开始并不搭理这个穷小子,王五便在李家门口长跪不起,李凤岗被王五的精神感动,收他为徒。几年后,王五尽得李凤岗真传,甚至不在师父之下。

同治十年,王五来到京城闯荡,他很快用自己的积蓄开起了一家镖局——顺源镖局。

大刀王五刀法精湛,据说他的大刀重达一百斤,他却能挥舞自如,运用娴熟。在他开办了顺源镖局不久,便有学生慕名来拜师学艺。

而这其中最出名的徒弟,便是后来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

谭嗣同是经“通臂猿”胡七的介绍认识王五的,那一年谭嗣同12岁。

大刀王五刀法如神,谭嗣同却向王五学习剑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大刀王五除了刀法厉害之外,其剑术也很精湛。只是其常用的都是各种刀械,因此只知道他刀法厉害,而不知剑法也了得。

谭嗣同自小对剑和琴痴迷,尤其仰慕古时的荆轲聂政等侠士。谭嗣同少年时,曾偷偷给自己取了一个“剑胆琴心”的雅号。

谭嗣同与大刀王五学习剑术,所使用的是一柄“七星剑”,七星剑上镌刻着七颗铜星,一直是谭嗣同的最爱。谭嗣同曾携此剑游历黄河两岸、游荡大江南北,足迹遍布13个省份,沿途结交义士豪杰。

在游历中,谭嗣同偶然获得了文天祥的“蕉雨琴”和“凤矩剑”,从此谭嗣同放下“七星剑”,将“凤矩剑”携带在身。

谭嗣同跟随大刀王五学习剑术,不几年便有大成。此时,甲午战败,国家陷入生死存亡之际,朝廷中呼唤变法图强之声高涨。谭嗣同毅然结束游历,携带一剑一琴北上救国。

只可惜,任凭谭嗣同一腔报国热血,一腔侠义肝胆,却无法得到施展。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变法运动失败。在慈禧发动政变之前,谭嗣同曾携带短剑到袁世凯府上,要求袁世凯率兵保卫光绪、保卫戊戌变法。

袁世凯见谭嗣同藏短剑于袖内,只得满口答应,却不料还是出卖了谭嗣同,连夜向荣禄高密。

谭嗣同被捕后,大刀王五非常着急,到处买通狱卒,召集武林人士准备解救谭嗣同。可是谭嗣同却愿以自己的牺牲唤醒麻木的国人,甘愿为变法流血。

谭嗣同在赴刑场之前,将“凤矩剑”交给了大刀王五。

9月27日,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斩首于菜市口。大刀王五为给谭嗣同报仇,多次暗杀慈禧和袁世凯未果。

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王五率义和团攻打洋人教堂,10月25日因寡不敌众被八国联军枪杀,时年56岁。

大刀王五被杀后,头颅被砍下挂在了城门上。霍元甲听说后,只身赶来将王五头颅取下埋葬。

一代侠义师徒就这样被历史的大潮吞没了,在历史长河中,他们只是小人物,却因为侠义之举流芳百世,传颂千古。

剑是百兵之君,谭嗣同痴迷剑术。正是以剑比人,从小立志做君子不做小人。

只可惜的是,见证英雄侠义的一刀一剑,却在1958年时被投入了炼钢炉,化为了一堆铁水,至今说来依然是个遗憾。

标签: 大刀徒弟用刀

更多文章

  • 第三章 家族政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家族,政治,第三章

    正如詹妮弗·霍姆格伦所揭示的那样,皇室关于父系亲属的政策是有政治深意的,与权力角逐直接有关。大多数汉族帝王把自己的兄弟和儿子视为对皇位最严重的威胁,为此专门制定了压制挑战者的政策。明朝处理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在皇后的长子年幼时就立他为太子,其他儿子都被禁止参与朝政,终其一生居住在各省的封地

  • 龚自珍的儿子是谁?龚半伦生平简介及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儿子,生平简介,龚自珍

    龚自珍的儿子是谁?龚半伦,名橙,字孝棋,又名孝拱,是龚自珍的儿子,半伦是他晚年的号,因被载引英法联军入侵圆明园,将他骂作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中国人讲究“五伦”,可这位龚大公子除了自己的小老婆,别的通通不爱,故自号“半伦”,真是“坦诚”得让人佩服。龚半伦虽放荡不羁,可并非不学无术之徒,相反他自幼聪颖,

  • 三代帝师祁隽藻:“忠清亮直”廉政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代,帝师祁隽藻,清亮

    “三代帝王师,寿阳相国名。官居正一品,亮节并高风。世人颂祁公,诗书媲人品。今日颂祁公,儒学倡国风。”这是寿阳县文化馆馆长白长生为祁隽藻所作的诗词《祁公歌》中的一小节,整首诗歌概括和赞颂了祁隽藻的高洁一生。他说,祁隽藻去世后,慈禧太后赐予谥词“忠清亮直”,“忠是忠孝,尽忠国家,慈孝长辈;清是清廉如水,

  • 嘉庆处死和珅为什么却放过了他的家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他的,嘉庆,过了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太上皇乾隆帝崩,嘉庆帝开始亲征。在第二个月,嘉庆帝就处死清朝第一贪官和珅,至于为什么一定要处死和珅,很简单,一个皇帝要处置一个重臣的时候,往往就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个大臣的权力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皇权,甚至对皇帝的安全也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我们都知道和珅在乾隆朝时,深得乾隆

  • 清朝大臣苏克萨哈是权利斗争下的牺牲品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大臣,清朝,牺牲品

    苏克萨哈是谁?苏克萨哈全名为纳喇·苏克萨哈,是清朝大臣。身为满洲正白旗人,苏克萨哈在清朝初期为朝廷做出了不少贡献。很多人不知道苏克萨哈是谁,更有人误以为他是外国人,其实都不是,苏克萨哈是顺治皇帝托孤的四位辅政大臣之一。纳喇·苏克萨哈是清朝满族人,曾官任议政大臣,后来成为太子太保。由于年代久远,史料记

  • 清朝皇家建筑师家族“样式雷” 两代掌门人安葬于南京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南京,建筑师,清朝

    “样式雷”,是对清代200多年间主持皇家建筑设计建造的雷氏世家的美称,熟悉中国古建筑史的人对“样式雷”这个名号并不陌生,但很多南京人并不知道的是,“样式雷”家族和南京有极为深厚的渊源。最近,“样式雷”的后人从江西来到南京,寻找“样式雷”定居在南京的另一支后人。“样式雷”有着怎样的传奇据史料记载,清代

  • 太平天国的女将军,周秀英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周秀英,太平天国,女将军

    今天小编要说的这个人是太平天国运动里的一位女将军,她叫周秀英。周秀英从小出生在武学世家,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受武术学习,而她最擅长的武器就是大刀。咸丰二年,她在父亲的领导下开始起义,一开始主要是针对一些县令非法掠夺农民粮食,帮助老百姓们解决了粮食不够吃的大难题,所以开始渐渐有了名气。而当时清兵只要一

  • 清朝着名清官于成龙:一生廉洁深受百姓爱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官,清朝,著名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于成龙。于成龙是清朝着名的清官,为官清廉,受百姓拥戴。其实,古往今来,为官者不在少数,清官亦是如此。我所熟知并有一定影响和名声的清官有包拯、海瑞,于成龙等等。包公素来以铁面无私、公正廉洁闻名,海瑞也重在断案公正,不惧权贵,勤政为民。尽管,几位都是清廉为官,断案如神,也相对

  • 翁同和传:两朝帝师 十载枢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两朝帝师,十载枢臣,翁同和

    江南常熟翁氏家族是晚清显赫的家族之一,也是在朝廷中为官延续时间最长的一脉。千古文人帝师梦,封建文人最大的梦想与渴望就是能够成为皇帝的老师,而翁氏家族一门就出了两个帝师,翁同和与他的父亲翁心存,可谓极尽读书人之荣耀。翁同和(1830-1904),翁心存三子,字叔平,号声甫,晚号松禅、瓶庵居士,咸丰六年

  • 珍妃究竟有多美?竟让慈禧嫉妒她,光绪对她百般宠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光绪,对她,慈禧

    谈论起古代的妃子,他们作为皇帝的老婆,大家都认为容貌倾国倾城。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清朝美貌如花的妃子并不是很多。根据清朝的规定,皇室为了保证自己的血统纯正,选秀只从八旗子弟的族人中挑选。所以,选秀的时候一般都是看家庭背景和人品,对于相貌并不那么看重。所以在清朝末期的时候,光绪帝娶了一位奇丑无比的隆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