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允炆削藩有五个藩王束手就擒,朱棣是怎么做的呢?

朱允炆削藩有五个藩王束手就擒,朱棣是怎么做的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407 更新时间:2023/12/24 7:55:27

要说建文帝朱允炆上位的时候也不过只有21岁罢了,按理说,朱允炆此时的年龄已经不小了,但是放在别的朝代或者别的时候,朱允炆还行,他偏偏要面对的是朱元璋的九个儿子。我们都知道,朱允炆之所以登上皇位,直接原因在于朱元璋身上,本来朱元璋早就定下了嫡长子朱标为继承人谁知朱标英年早逝,这让朱元璋非常痛心,无奈一下,朱元璋定下了新的继承人——朱允炆,也是朱标的长子。

历朝历代的皇帝们都遵循父传子的规章制度,朱元璋却偏偏打破了这种制度,把皇位交给了他的嫡长孙。在朱允炆上位的时候,尚有朱元璋的九个儿子还活着,这几个人都是坐镇一方的藩王,分别是:辽王、宁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秦王、庆王和肃王。在他们九个人当中,要说实际最强大的还要说燕王和晋王了,手底下各自都有十几万军队,在兵力方面完全可以称得上一个独立的国家。别看燕王和晋王手上兵强马壮,要说打仗能力最强的还要属宁王,虽说宁王手中没有燕王和晋王那么多人马,但是宁王的八万人马战斗力确实燕王和晋王那十几万人远远比不了的。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朵颜三卫,这支军队便受到宁王的管理,而且宁王的性格也非常蛮横,传说宁王每一次上战场的时候都身先士卒,一个主帅居然冲在士兵的前面,难以想象,宁王在战场上就像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疯子。其实,朱元璋在的时候把他的这些儿子们分配到北方和其他边疆是有目的的,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很多少数民族都不敢有大动作,极大的保障了大明王朝的国土安全。

但是,毕竟这些藩王都手握重兵,虽说他们的存在给国土安全提供了保障,在朱允炆眼中他们却是一种威胁,于是在手下人的建议之下,朱允炆迫不及待的发起了削藩。按照常理,朱允炆肯定不敢先对那些实力比较强的藩王下手,最小遭殃的是河南的周王。在周王没有任何防备的时候朱允炆派出大将军李景隆给了周王出其不意的一击,把周王抓到了南京,随后朱允炆消掉了周王的藩王身份,把他发配到了云南。

同年,有人诬陷代王,说代王在自己的领地上残暴无道,这下又让朱允炆抓住了机会,随后,朱允炆就履行了自己的责任,正所谓“皇室犯罪与庶民同罪”,朱允炆迫不及待的把他的这位叔叔关了起来,从处罚上看,代王的待遇要比周王好一点,但是代王也被带到了蜀地派人看了起来,没有人身自由。第二年,第一个被朱允炆“大义灭亲”的事岷王,朱允炆给岷王安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随便就把岷王贬为老百姓。

在岷王之事还没有平息之时,有一个藩王遭殃了,那就是湘王,而湘王的罪名是什么呢?乱印钞票。如果放到现在私自印钞票可是要严肃处理,但是在明朝,印钞票本来也没有确切的计划,仅仅是朱允炆自己乱印钞票就非常疯狂。而湘王作为一方藩王,还是有印制钞票的权力的,不料却被朱允炆抓住了这个借口,湘王被朱允炆派人抓了起来。随后,朱允炆削藩之事持续发酵,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又连续抓获了齐王朱榑和代王朱桂,两个人都被朱允炆废掉,成了庶人。

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九个藩王中就有五个人先后被正法,此时朱允炆的目的已经表现的非常请不了,朱允炆的目的并不只是他们其中的一个两个人,而是他们九个人。要知道,此时的朱允炆刚刚上位一年,从开始对周王下手的时候,朱允炆也不过在皇位上坐了一个月罢了。那么,毕竟他们五个人也是坐镇一方的藩王,为什么就这么容易就被朱允炆正法了呢?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他们并没有想燕王、晋王那样的实力,而且他们也没有理由反抗,只能束手就擒。

一方是自己的亲兄弟,一方是自己的亲侄子,但是自己的亲侄子的所作所为早就已经让朱棣寒心了,朱棣早就看出来了,之所以还没有对自己下手,是因为害怕自己的实力,但是终有一天,朱允炆还是会把矛头指向他的。到那个时候,相信自己很有可能会落得个很惨的下场,毕竟朱允炆如果要收拾自己,必定要花很大的功夫。为了避免自己日后的凄惨下场,所以朱棣只能提前做好准备,准备应对朱允炆的削藩。

为了自己之后的造反,朱棣做了各种样的准备,招募能人异士,在皇帝身边安插眼线,甚至通过装疯卖傻的方式麻痹朱允炆,为自己的造反争取时间。在朱棣完成了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之后,当然不能师出无名,于是朱棣要为自己的造反早知道正当的理由。于是朱棣打着帮助朱允炆清除身边的奸臣之号,以清君侧的名义发起了靖难之役,之后朱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兵临南京城下,史书记载朱允炆自焚而死,到底朱允炆是死是活谁也不知道,只不过是朱棣为自己成功登上皇位所找的一个借口罢了。

其实,在朱元璋还活着的时候,为了给孙子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朱元璋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他之前除掉了很多开国功臣,为的就是给朱允炆的皇位铺路,那么朱元璋也肯定会想到他的儿子们会起来反抗朱允炆的统治,于是朱元璋也立下了各种各样的制度。只不过是朱元璋所采取的措施都被朱允炆给亲手毁掉了,在上位仅一个月之后朱允炆就开始了削藩,未免做的也太快了,最终逼得剩下几个叔叔走投无路,朱棣第一个起来反抗朱允炆,取代了他的皇位。

标签: 朱允炆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益和霍小玉的爱情故事: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益,唐朝,历史解密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这词细细读来便可知,李益曾是真心爱着霍小玉的。当年一对爱人生生被拆散,霍小玉知自己身处青楼,地位低贱,不愿拖累李益,他配得上更好地高门淑女,她愿为他远离世俗,从此青灯古佛了却余生。李益也不愿负她,发誓安顿好了便来接她,无论她身份如何,都会给她幸福。此时,他定是真爱霍

  • 明末清初画家:王时敏的作品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时敏,清朝,历史解密

    王时敏,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生,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卒,初名赞虞,字逊之,号烟客,自号偶谐道人,晚号西庐老人等,江苏太仓人,明末清初画家,王时敏出身世宦之家,祖父王锡爵为明朝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家本富于收藏,对宋、元名迹,无不精研。王时敏少时即聪慧伶俐,《国朝画征录》中就有记载:"姿性颖异

  • “笞杖”是什么刑罚?古代女子为何宁死也不愿受笞杖之刑?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笞杖”是什么刑罚?古代女子为何宁死也不愿受笞杖之刑?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古时候的统治者为了让底下的人能够听他的话,于是就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惩罚,在我国长久的历史中也记载了不少的刑罚。在古代,有一个刑罚,对男子而言还没什么,但是对女子来说,那就是奇耻大辱了,就是笞杖。她们选择宁愿死也不

  • 古代皇帝知晓贪官为什么还纵容他们 其中涉及的利益太多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皇帝,贪官,历史解密

    古代皇帝知晓贪官为什么还纵容他们,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自古以来,就有无数贪官横行朝野,坑害了不知多少人民百姓,有的大贪官甚至世人皆知。但是,即使到了这种地步,皇帝也并不加以管制,仿佛毫不知情一样,那么,古代皇帝真的是不知晓内情吗? 应该不是,能

  • 如果汉武帝让刘据做皇帝,那么结局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武帝,汉朝,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汉武帝刘彻年轻时候是非常喜欢卫子夫的,再加上卫子夫是一个有谋略的女子,所以才能一步步从平凡的歌姬走上皇后的宝座,并且自己的儿子刘据也顺利成为太子。历史上刘据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太子,为人也十分宽厚,据说每次汉武帝刘彻出巡的时候,都会将政事交由太子刘据处理,作为太子的刘据也是深得人心。但是后来却因

  • 关羽为何招降不了庞德?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庞德,三国,历史解密

    说起来这庞德,相信大家对于他在演义当中抬着棺材死战关羽都十分的印象深刻。要说起来这关羽也可以说是纵横三国几十年,前前后后死在他手上的武将可以说是不计其数了。单单是名气比较大的就有着颜良,文丑,华雄等人。没什么名气的二三流武将更是不计其数。那么就是这样英勇的关羽,在面对庞德的时候竟然险些阴沟里翻船,被

  • 先胜而后求战:宋庄公为何投资郑国公子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庄公,春秋,历史解密

    《孙子兵法》载:“先胜而后求战。”郑庄公当年与宋国开战占尽优势,但其作为一代明主,对郑国所处的地理格局和政治形势心知肚明,郑国虽在中原取得阶段性胜果,但若要称霸诸侯,无论是军事力量还是战略投资,都需要更加小心翼翼,所谓方向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在贵族子弟中,若非天子诸侯之间,成为国家诸侯的成功率可说为

  • 李世民都想封弟媳杨氏为皇后了,为何终其一生,都没有娶杨氏?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掉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后,收纳了李元吉的正妻杨氏。后来,当李世民皇后长孙皇后去世以后,李世民打算封杨氏为皇后。不过后来又放弃了。那么,他究竟为什么又放弃了呢?《新唐书》记载,当时魏征提出了反对意见,魏征说:“陛下不可以辰赢自累。”魏征说了这句话后,李世民就打消了这个想法。(魏征

  • 赵武的一生是幸还是不幸?他的后代终成一代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武,周朝,历史解密

    据《史记。赵世家》记载,晋景公三年(前597年),晋权臣屠岸贾残杀赵盾子赵朔全家,赵盾全家三百多人遇害,并搜捕婴儿赵武,程婴与赵朔门客公孙杵臼定换婴之计,杵臼献身,保住了赵家唯一的后代,程婴抱赵武俱匿山中15年,一直到后来平反昭雪。相传当年程婴带赵武在此昼藏山洞,夜宿古刹,在当地百姓的掩护和帮助下,

  • 诸葛亮的八卦阵到底有多大威力 真的能困住十万大军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三国,历史解密

    “八卦阵”顾名思义就是按照八卦原理设计的作战阵法,相传为诸葛亮所发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云:“亮性长于巧思,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在《三国演义》中,一个八卦阵可以抵挡十万精兵,可见八卦阵的玄妙和威力。诸葛亮那么,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八卦阵,实际情况又是什么样子?通过史书记载,可以肯定八卦阵是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