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3月,我军图-4轰炸机在西藏雪山发现大批叛军,立刻锁定穿红衣的匪首准备投弹,不料关键时刻,轰炸机竟遭受下方电波的干扰。
这时,匪徒也发现了我军的轰炸机,他们随即在附近找了地方隐藏起来,有的是躲在了江边的树林里。
我军的图-4轰炸机哪里肯就此罢休?机长操纵着轰炸机盘旋飞行,逐渐降低飞行高度准备发动攻击。
突然,江面上出现了几条小船,大约有2-3条。而在船上,既有穿红衣服的匪徒,也有穿黄衣服的匪徒。
我军图-4轰炸机飞行员立马向指挥部进行报告。指挥部回应,让轰炸机米密切注意这几条小船的动向,并认为可能有叛军的领导人。
不一会儿,指挥部又回应:穿红衣的就是匪首!
俗话说:“擒贼先擒王”。我军轰炸机怎么会放过这么一个大好的机会?于是立刻锁定穿红衣的匪首准备投弹,不料关键时刻,我军轰炸机竟然收到下方电波的干扰。
虽然电波的频率不一样,但是说明小船上肯定是有电台的。
于是,我军轰炸机立即向组织部进行了报告。指挥部回应,有电台的可能是匪首或者叛军的上层人物,立刻准备轰炸!
就在炸弹即将投出去时,突然,指挥部又立马发出指挥:“解除轰炸!解除轰炸!”
于是,我军轰炸机立即返航。
然而,图-4轰炸机上面还带着弹药,按照规定,如果携带弹药则不能着陆,因为会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于是,我军又请示指挥部,如果解决剩下的弹药。
指挥部命令图-4轰炸机将炸药投弹于附近的一个湖里,名为元宝湖。
然而,就在轰炸机飞往源元宝湖的过程中,指挥部又发来了一道命令,让轰炸机停止扔弃炸弹,并改道前往贡嘎(西藏拉萨市北部)去轰炸。原来,在那里附近,我军有一个副区长和4名干部被匪徒围困,地面力量暂时无法及时赶到支援,只好请空中轰炸机前往支援。
我军轰炸机很快找到了目标地,并娴熟地将炸弹扔了下去。投弹刚好把那里的匪徒炸死许多,而我军的自己人员则安然无恙,围困危机也迎刃而解。
完成任务之后,轰炸机上还剩下些许炸药,便继续飞往元宝湖,继续将剩余的炸弹投放下去。
当炸弹投下去之后,元宝湖的变成了一片白色,挨近一看,原来那是被炸死的鱼翻了肚。
这是我军平息西藏叛乱中的一个战斗场景。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之后,中央人民政府考虑到西藏地区的现实情况,对西藏的社会主义制度改革采取了十分谨慎的态度。
当时,西藏军队还剩余残存13个团,官兵数量大约九千多名。但是由于西藏的统治集团百般阻挠,对于中央提出的“十七条协议”中的“西藏军队逐步改编为人民解放军,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力量的一部分”的条款规定,一直都没有能够实现。
1952年12月,西藏地方政府竟然自行将藏军中老弱病残裁减掉,最终保留了5个团,在编3200人,其中仅有178名军官。
而且,西藏的统治集团却一直在维护农奴主阶级的的特权和已有利益,从根本上反对改革,并妄图永远维持农奴制。
他们蓄意谋划分裂祖国的活动,甚至发动武装叛乱。
1958年年底,西藏山南的叛乱分子就对驻守当地的解放军开展了袭击。叛乱分子将这次袭击称为“一次歼灭战”、“一次主要的胜利”。我军驻西藏部队,被迫奋起还击自卫。
而此时,西藏附近的青海、四川等地藏区,叛乱分子也不断地向拉萨靠拢。
1959年,西藏的分裂活动在向高潮发展。3月初,一场流血的民族悲剧就这样酿就。他们悍然撕毁“十七条协议”,发动了全面武装叛乱。
西藏武装叛乱分子占领了拉萨市区以外的制高点,重兵把守罗布林卡,并到处堆放石头、沙袋、筑垒工事,架起高射炮、重机枪……
我国人民解放军忍无可忍,奉命进行了自卫反击,并发起总攻,坚决、迅速地平息了叛乱。
西藏叛乱的平息,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巩固了我国西南边陲的国防,也打击了西藏农奴主阶级,为西藏推行民主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得西藏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