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胡惟庸谋反案是冤案吗?朱元璋真的是喜怒无常吗?

胡惟庸谋反案是冤案吗?朱元璋真的是喜怒无常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97 更新时间:2023/12/17 9:04:12

朱元璋是一个有着雷霆手段的开国君,他的一生,杀人无数,也许有人不觉得奇怪,打天下嘛,哪有不死人的,但朱元璋不仅在建立明朝的战争中,杀了很多的敌人,就是在建国后,加强自己统治期间,也杀了很多人,而且很多都是跟随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以至于有人认为他嗜杀成性,不可理喻。

有一个传说是这样的,有一天,朱元璋到胡惟庸家去喝酒,因为胡惟庸说他家的井中冒出了醴泉,这是祥瑞的象征,所以请朱元璋去看看,因为这个时候的胡惟庸已经官至宰相,所以在他家出现醴泉应为大明之福,朱元璋也觉得稀奇,兴致勃勃的准备去看,可是走到半路,他却突然折回,而且还下令,对胡惟庸满门抄斩。这到底是专门回事情呢?朱元璋真的这么喜怒无常吗?

01,传说始末

这个传说其实还有一个情节,就是“云奇告变”,原来朱元璋走到半路,之所以回来是有原因的,因为半路上有一个叫云奇的太监拦住了朱元璋,并且还指着胡惟庸家的方向,也许是走得太急太累说不出话,也许是因为心中害怕,总之朱元璋部下对他连声喝问,他也没有说出一个所以然。

要知道,皇宫的规矩是非常严厉的,这样冲撞圣驾就是死罪,众人见他冲撞在先,还说不出个所以然,就害怕是危害朱元璋的刺客,于是就拿着瓜槌把他打死了,云奇很快就死在了瓜槌之下,但是至死,他的手也一直指着胡惟庸的家,并没有回手掩护自己,这样的坚持终于让朱元璋觉得奇怪,觉得其中必有蹊跷,于是,不去了,立即回宫。

回宫之后的朱元璋心中依然迷惑,这个胡惟庸家到底有什么危险,这个太监会这样冒死相告,于是,他就站在皇宫的高处,看见胡惟庸家居然暗伏刀兵,这才知道胡惟庸原来想暗害自己,一怒之下,就下令对胡惟庸满门抄斩。同时对云奇追赠左少监。

这个传说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说云奇的忠心,以身示警,而且就是死也要保护皇帝。还有一个意思就是说朱元璋运气很好,而且对云奇也算皇恩浩荡,总之,是封建社会中一个贤君忠臣的美好故事。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02,历史上真正的胡惟庸谋反案

但在历史上,胡惟庸被告谋反的时候,他可不是在家等着朱元璋赴鸿门宴,而是已经被朱元璋问罪了,当然,他的罪名不是谋反,而是工作失误,这个失误其实不大,就是把一个女子给了文官,就因为这个,当时朱元璋把部署官员都问罪了。

而这个女子的事情是如何被问责的呢?原来是因为当时有一个叫占城国的国家来明朝进贡,被宫里的一个宦官看到了,就和朱元璋说了,朱元璋觉得很奇怪,因为这种国家之间的外交,肯定是要上报他知道的,但他一点也没有得到消息,于是就问责下去,问道胡惟庸的时候,胡惟庸推给了汪广洋

于是汪广洋被赐死,汪广洋的一个侍妾陈氏要求陪死,这种事情历来都非常感动人,于是朱元璋就问了一下这个女子的来历,才知道陈氏原来是没入宫廷的女子,而这种女子,按照大明的法律,只有有功勋的武将可以得,文官根本就没有份,于是,又开始问责,这回,胡惟庸没有推脱,和其他责任人员一起被审问。

这本来也没有什么大事,无论如何也不会被赔上性命,但人一倒霉,喝水都塞牙,这个时候有人告胡惟庸谋反,不是一个,而是两个,封建时代,最大的罪名就是谋反,经过调查,胡惟庸和两个同党被处死,悲哀的是,其中也包括那个首先告发他的人。

03,胡惟庸案的后续

胡惟庸及其九族被处死,对胡惟庸来说是结束,但对胡惟庸案件本身只是开始,因为随着后来的发酵,越闹越大,最后居然牵连出了胡惟庸通元联倭的罪证,胡惟庸本人倒是已经死了,但由此被牵连的官员确实无数,这给事情的时间很长,前后有十余年,这也是朝廷官员非常难捱的一个时期,官员们对自己的性命已经到了风声鹤唳的地步,有人曾经总结出一个规律,如果上朝看见朱元璋的腰带在肚皮之上,就说明安全,如果在之下,就要小心了,今天又要死人。

这不是官员胆小,到了胡乱揣测的地步,实在是因为胡惟庸案的牵扯面太广了,总人数达到了三万多人,谁在朝廷做官都害怕。如何说胡惟庸案让明初的朝廷官员度过了一个提心吊胆的时期,那么,胡惟庸案最大的影响还不在此,他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行政制度。

因为在胡惟庸被处死之后,朱元璋就废除了演袭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从此以后,中国的官场上,再也没有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位了。但这件事情的影响不是朝廷上的一个职位而已,而是整个君权和百官权力的博弈问题。

朱元璋规定,从此以后,明朝的后继之君都不能设丞相,而且就是建议设立这给职位的官员也会被治以重罪。而且就算是清军入关之后也没有再设丞相,中国的封建史上,胡惟庸成为了最后一个丞相。

04,结语

胡惟庸案的发生被人们演绎成了一个“云奇告变”的传说,而且对胡惟庸案本身的是非曲直人们也没有定论,有人说胡惟庸的确有谋反的嫌疑,但也有人说这就是朱元璋为了控制大臣有意促成了一个冤案,但不管如何,他最大的影响还是废除了丞相这个职位,

更多文章

  • 西藏和平解放后,西藏统治集团撕毁“十七条协议”发动武装叛乱,我军果断予以剿灭!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西藏,西藏叛乱,十七条协议

    1959年3月,我军图-4轰炸机在西藏雪山发现大批叛军,立刻锁定穿红衣的匪首准备投弹,不料关键时刻,轰炸机竟遭受下方电波的干扰。这时,匪徒也发现了我军的轰炸机,他们随即在附近找了地方隐藏起来,有的是躲在了江边的树林里。我军的图-4轰炸机哪里肯就此罢休?机长操纵着轰炸机盘旋飞行,逐渐降低飞行高度准备发

  • 日军制造“吉县井疙瘩惨案”,短短四天,无辜村民全部被杀,只留下几个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吉县井疙瘩惨案,抗日

    1939年,六岁的白梅梅,见母亲被日寇刺了一刀,就要扑向母亲。却被父亲拽住,并压在身下说:“不要出声,好好活着!”“鬼子又来了!”临汾吉县县城,大批的日军突然涌进,人们还来不及反应,在此之前,日军已经来过一次,没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他们竟然又来了。井

  • “黑茶山空难”是怎么回事?叶挺乘坐飞机撞山遇难,是阴谋还是意外?50年后真相大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黑茶山空难,“四八”空难,叶挺

    1946年4月8日,叶挺与在重庆参加完政治协商会议的王若飞、秦邦宪等,准备一起乘坐美式运输飞机回延安。在回延安的路上,飞机突然调头转向东北方向,撞在山西的黑茶山上,机毁人亡,机上17名人员全部遇难。叶挺好不容易等到回归,时间却对他按下了暂停键。究竟是怎么回事?意外还是阴谋?这件事发生以后,党和国家一

  •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娶了比自己小十八岁的女军医由昆,唯一儿子陈由伟现状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陈景润,由昆,陈由伟

    先成家后立业,是中国大多数人的选择;然而偏偏有少数人,是先立业后成家,而且立的是大业,成的是幸福。陈景润便是这少数人之一。1973年,陈景润因为“哥德巴赫1+2”,事业达到顶峰。1980年,47岁的他娶了29岁的女军医,并育有一子。如今,斯人已去26年,他唯一的儿子现状如何呢

  • “鸿门宴”的来龙去脉,刘邦如何脱险?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鸿门宴,刘邦

    一、来龙去脉秦朝末年,社会动荡,起义军蜂起。当时,刘邦和项羽的两支起义军成了反秦的主力。为了尽快结束秦朝政权,刘邦、项羽两支起义军商定:刘邦领兵向西略地入关;项羽往北救赵入关。并约定“先入关者为王”。二、刘邦抢先入关刘邦在张良的帮助下,抢先项羽一步到达了关中之后又击溃了秦军残

  • 荆轲刺秦王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荆轲,秦王

    战国七雄中,秦国实力最强。秦国为了早日实现统一天下,不断向其他的六国发起进攻。已经侵占了燕国的边界。燕国的太子丹原来在秦国当人质,他偷偷地逃回了燕国,想为燕国讨回失地。他想把燕国的命运寄托在刺客身上。他变卖了家产,以此作为资本,去寻找刺杀秦王嬴政的人。太子丹物色到一个勇士,名叫荆轲。他就把荆轲收到门

  • 96年台海危机时我国海陆空全面落后,但是战士们还是迎难而上,打退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96年台海危机,台海危机

    96年台海危机的时候,当时除了二炮,我们海空军几乎全面落后,海军只有112和113两个不太现代化的驱逐舰,136-139以及基洛潜艇都还没有回来;空军只有24架苏27撑场面。然而,面对这样的局势,我军将士还是迎难而上,认真进行演训。当我们回首历史,不难发现,1996年,台海局势确实到了一个临界点。当

  • 七千人大会上,刘少奇代表中央发言,却没有提毛主席提出的“赶英超美”,会场一片寂静!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七千人大会,刘少奇,毛主席

    当刘少奇手执几张简单提纲,站在七千人的会场中心,毅然决然讲出心里话,全场仿佛都静止了,许多代表一时竟忘记做记录……那一刻,会前的热烈讨论、庐山会议的雷霆万钧,似乎都远飞天外;这样的敢言负重,比整个世界的重量还要重。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的中

  • 蒋介石不愿意抗日,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进行“兵谏”,引起轩然大波,以蒋介石答应抗日结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蒋介石,张学良,杨虎城,西安事变,兵谏

    1936年12月12日9时,孙铭九在华清池后院的山上找到了蒋介石。孙铭九说:“委员长,奉张副司令的命令,我们到这里接您回城。”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军侵略我国东北,但蒋介石依然坚持着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积极“剿共”,消极抗战。在这种情况下,在西安&ldqu

  • 香港回归前夕,英国新当选首相布莱尔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在香港问题上采取合作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布莱尔,香港问题

    1997年,中国驻英大使马振岗在一次宴会上见到新首相布莱尔,对方跟他开了句玩笑,让马振岗当场愣住了。那天距离7月1日香港交接仪式还有3个多月。马振岗也是刚刚上任英国大使不久,这天接到默多克夫人的邀请,晚上前去参加一场家宴。马大使到达后,发现现场贵宾如云,包括英国新任首相布莱尔。由于自己刚来英国,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