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口,它是母亲河黄河上众多渡口中普通的一个,可是在1938年6月9日8:00后,让国人皆知,一夜成名,它的决口致使河南、安徽、江苏三个省44个县成为汪洋,近90万人死于非命,400余万人离开家乡,受灾人口上千万,直到1947年3月15日才彻底堵住决口。是何原因导致这个事件的发生呢,听咱慢慢侃。
美丽的花园口
根据史书记载,在宋代之前,此时的花园口两岸绿树成荫,水草丰茂,当时的朝廷在这里建设闸门引水灌溉,修河的工人在此安家,逐渐成了村落。时间又到了明嘉靖年间,工部一许姓官员看到这里土壤肥沃,风水极佳,在此圈地百余亩建设一公园,人们称为“许家大花园”。再往后,黄河河道南移,把许家大花园淹没了,此地便成了黄河南岸的一个渡口,人们习惯叫“花园口”,此后这个渡口一直默默无闻的服务者着南北两岸群众和过往的渡客。
花园口破坏的前因后果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倭寇侵华野心加剧,南京、徐州等地相继失守,江苏、安徽、河南无险可守,难以抵挡鬼子的进攻。在1938年初,任国民党组织部长的陈果夫、军中将领陈诚、白崇禧上书蒋委员,对于当前的形势,要以水制敌人,以水代兵,放水东流,阻止小日步伐,蒋犹豫不决。
是年,5月12日鬼子从濮县突破黄河天堑,14日占领菏泽,23日占领兰封(今兰考),26月占领马牧集(今虞城),6月1日,蒋在武汉珞珈山召开最高军事会议,会上决定“以水制敌”,阻挡日军西犯,并指定由第一战区司令官程潜负责实施在赵口(郑州东黄河上的赵口闸)掘黄河大堤放水,令豫东前线各部迅速向平汉铁路沿线及其以西地区“转进”。但是,在赵口掘堤两次都以失败告终。6月3日占领柘城,4日占领尉氏,5日占领朱仙镇,6日占领太康和开封,鬼子的炮弹打到了赵口,郑州危在旦夕。
7日新编陆军第八师师长蒋在珍,主动请缨把决口选在了自己防区内的花园口,并开始挖堤,到9日早上决口处已挖到河底,大提中间只剩下三米宽的挡水墙。上午8时,士兵们拉来两门平射炮,对准挡水墙打了几十发炮弹,挡水墙顿时坍塌,黄河水从决口处奔涌而出。日军死七千余人,此事件虽然延缓了日军前进的步伐,但是并没有阻断它侵华的铁蹄,让下游群众居无定所,让中华词典上多了一个“黄泛区”的名词。
程潜缘何两次都没有挖开黄河堤
6月1日在武汉蒋召开最高军事会议,下令掘堤,可是程潜历经七日都没有挖开赵口闸处的河堤,是他缺乏掘进工具?还是他统帅不力?都不是!是他不想干这活!中间有一段插曲,咱慢慢扯。
后来记者采访,程潜回忆说:会上蒋让掘堤放水,以水代兵,随后又电告他,让其快速落实此项工作。通话完毕后,他给蒋拍去了一份请示电报,说是让蒋来个正式电令好执行,气得蒋大骂他是个老滑头。程潜又解释说:他并非耍滑,而是吸取了张学良的教训,才这样做的。当年少帅没有拿到正式命令就放弃了东三省,替蒋背了一辈子“黑锅”。这次掘堤放水肯定会祸及千万百姓,有个正式命令,将来国人追究起来也好有个交代,所以掘堤时没有尽力。
目前,此处已建成爱国教育基地,有时间可以来这里参观学习,铭记历史勿忘国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