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印度陆军参谋长公开宣称:“2017年的印度已经和1962年不一样了”。
而中国外交部的回应则让一众网友拍手称快:“没错,2017年的中国也不是1962年的中国了”。
看来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还是没有彻底打服印度阿三,那么印度这个西边的邻居,为何总要来我国边境惹是生非呢?
其实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和印度的国际关系还是十分融洽的,彼时的印度领导人尼赫鲁曾公开宣称,中印两国是“好兄弟”,但这种情况在1959年发生了转变。
1959年3月,我人民解放军解决了边疆地区的动乱之后,印度总统尼赫鲁向我国提出,占领我国12万平方公里领土的无理要求。
同年8月和10月中印军队在边疆地区爆发了两次冲突,这两次冲突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流血牺牲。
而印度政府却不知悔改,并以此为由在印度国内煽动舆论和民族情绪。
尼赫鲁认为彼时的中国软弱可欺,高调宣称印度是“军事强国”,已经做好了随时开战的准备。
因为当时特殊的国际形势,尼赫鲁的发言受到了两个超级大国的支持,这让他信心内增,妄想使用武力强行占有我国领土。
然而当时中国周边并不安宁,甚至可以说是腹背受敌,为了人民的安定和国家的发展,政府决定用谈判的形式和印度商议。
1960年4月,周总理和陈毅将军在边境局势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前往印度和尼赫鲁谈判。
然而有两个超级大国撑腰的尼赫鲁,却在谈判中肆意刁难我国,摆明了如果我方不妥协就开战的态度。
并且开始在我国领土擅自建立入侵据点,因为中印边境地形特殊,而彼时我国的戍边人员人数较少。
因此印度军队愈发猖狂,短短一年时间就侵占了我国超过4000平方公里的领土,还指挥印军在边境地区率先开火,打死打伤几十名边防卫士。
面对印方的肆意挑衅和侵略,教员依旧念着抗战战争和建国初期印方对我国的支援,决定再给尼赫鲁一点时间,希望他能迷途知返。
但尼赫鲁却并未珍惜教员给的机会,指挥印军一步步蚕食我国边境领土。
眼看尼赫鲁执迷不悟,教员决定出兵边境,让自大的印度人尝尝失败的苦果,随即向部队下令:“如他进攻,不仅要打退,还要打狠打痛!”
1962年10月17日,中央军委向全军下发《歼灭入侵印军的作战命令》,对印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
三天后,印军兵分两路向我军发起进攻,在之前我国政府的一再忍让下,印军天真的认为我军战斗力无法与其抗衡。
但之前我军做出的让步是为两国的友谊和国际关系考虑,当战争爆发之后,中印双方士兵的实力才显现出来。
参战的战士身经百战,不是参加过新疆剿匪,就是在朝鲜战场上痛揍过美帝野心狼,他们都经历过无数血与火的考验,面对自大而不自知的印军,可谓是杀鸡用牛刀。
战斗打响后,东段部队一万余战士,在恶劣的地形上奋勇向前,用最擅长的方式将敌军逐一击破,在印军的炮火下强渡节朗河,将被抢占的据点一一夺回。
西段部队的作战更加干净利落,在正面将印军打的丢盔卸甲,此时这些印度人才明白中国军队的真正实力,如丧家之犬般在高山间疯狂逃窜。
仅5天时间,我军就收复了被印军强占的四十多个据点,到10月24日,中印自卫反击战的第一阶段宣告结束。
1962年11月,印度政府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调遣三万余名士兵赶赴边境,势要在正面战场找回场子。
11月14日和16日,印军分别向我部发起进攻,我军被逼无奈只能与17日开始反击,原本这场战争打到这里已经毫无意义了,因为印军的整体实力完全无法和我军相提并论。
开战前我们就做好了速战速决的准备,从西藏军区调集了8个步兵团和3个炮兵团,短短几天时间就将三万印军彻底击溃,击毙印军五千人,俘虏四千人,击碎了尼赫鲁战胜中国军队的美梦。
从10月17日教员决定教训印度,到11月21日我军全面停火,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中国军队就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印度军队到底是个什么货色。
同时揭开了尼赫鲁的最后一张遮羞布,战后更是向印度展示什么是标准的大国风范,无偿释放了被俘的近4000名印军和武器装备。
那句流传至今的经典名言,“敌人非但不投降,还敢向我还击”!同样出自这场战争。
战斗英雄庞国兴的英勇事迹今天看来仍让人不敢相信。他带领一个只有三到四人的战斗小组,追着数百名印军士兵深入敌后7.5公里,还连续夺下两个炮兵阵地。这个在今天看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的事情,当年确实发生在我国边境。
中印自卫反击战结束之后,为了表彰庞国兴,国防部授予他“全国战斗英雄”的称号,还受到了教员的接见,在那个年代,毫不夸张的说,庞国兴就是战士们心中的神。但遗憾的是,庞国兴于1964年8月18日因公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