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38年6月,蒋介石竟下令在花园口炸开黄河大堤,致使89万百姓葬身洪水,390万百姓无家可归。

1938年6月,蒋介石竟下令在花园口炸开黄河大堤,致使89万百姓葬身洪水,390万百姓无家可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258 更新时间:2023/12/18 3:08:22

“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的领土在短时间内大面积沦陷。而此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达成,蒋介石承诺在正面战场阻击日军。

但是现实情况却使蒋介石被反复打脸,国民党部队屡战屡败,节节败退。

直到1938年3月,鲁南战场上宗仁和白崇禧等人率部血战台儿庄,终于获得了中国正面抗战中的第一次胜利,这也给节节失利的蒋介石以极大的抗日决心和信心。

蒋介石感到胜利的曙光很快就要到来,于是,就想乘这次战役胜利之势快速进攻,给日军以重创。

他开始改变原有作战方针,调集20万中央军到徐州战场积极应战,决心在这一战役中与日军一决胜负。

国民党大军迁移很快就引起了日军的注意,他们看出了蒋介石的意图,于是也加紧对徐州战役的兵力增援,共集结了30多万日军精锐部队和优良的武器装备。

蒋介石速战速决的作战计划很快被日寇打破了,为了保存实力,于是下令军队撤离徐州,日军顺理成章地占领了徐州城。

并由此调集部分兵力继续前推进,河南大部分地区告急。蒋介石迅速调整作战方针,集结了25万国民党军队集中火力对抗日军,以绝对优势顺利夺取了兰封县城。

然而,此时的国民党内部各怀心事,军心涣散,没有把握住最佳的作战时机。

5月23日,兰封县守军高级将领桂永清私自撤走部队。随即商丘的驻军守将黄杰也效仿桂永清,一声不响地带领部队撤出了商丘。

两位将领纷纷溃逃,导致了兰封和商丘仅仅夺回了一天后,再次沦陷。原本受到重创的日寇还没有回过神儿来,竟然意外地不封吹灰之力重新占领了这两座城,战局迅速被扭转。并开始集中兵力向黄河以北逼近。

蒋介石听闻兰封和商丘不战而逃的笑柄后十分恼怒,身为中原心腹之地的郑州岌岌可危。中国历来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其战略重要性可见一斑。

目前整个中国战场形势还不明朗,如果此时,郑州再丢失,那么很有可能中国将面临着灭顶之灾。河南局势日益恶化,国民党却无还手之力。

想到这里,蒋介石心急如焚。此时,国民党内部有人提议,扒开黄河大坝,以水代兵阻挡日军南下。

将领们纷纷讨论,陈果夫也对黄河口地势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日军惨无人道,攻陷后一定会炸毁河堤,淹没豫北地区,与其等日本人决堤,不如我们抢占先机,阻止日军南下。

起初,蒋介石对这一政策还有顾虑,但是纵观当下国民党战势,又无更好的对策,最终还是同意了这一防御策略。

负责此项扒堤行动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刘和鼎向蒋介石提出了自己的顾虑,但是,蒋介石表示,如今是生死存亡的关键,没有小的牺牲,哪有大的成就,不可有妇人之仁。

就这样,经过几天的日夜奋战,黄河大堤终于被人为地打开。可是,此时正值枯水期,河水没有预期的那样气势汹汹。

但是,正当国民党内部担心这一策略的有效性时,夜里突降暴雨,黄河水势暴涨,决堤之处,泥沙俱下,奔腾而出。瞬间将延边的村庄田地都淹没了,总计受灾达到44个县,人数高达1250多万人,无家可归的人数高达390万人,而此次洪水致死人数达89万人。

而震惊全国的蒋介石决堤惨案,对日寇的打击只有区区1000人。在这件事上,不得不说蒋介石是罪责难逃,国民党失去民心也是在所难免的。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上下五千年来,它孕育了万千儿女,然而,在1942年,蒋介石亲手将这条生命之源转变为给人们带来巨大灾难的万恶之源。纵观历史,但凡决堤黄河的都不会有好下场:秦二世决黄河而亡;南宋决黄河,惨遭灭国;国民党决堤黄河,最终败退台湾。

俗话说:天灾犹可恕,人祸更可惧。当我们再次重现《1942》那段痛苦的往事时,人们仍然心有悸,这起人为制造的大灾难,或许已经成为很多人一生抹不去的伤痛。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