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因:
距离公元前221年以后,秦始皇开始展开了一系列东巡之旅,他踏足了齐燕和东南吴楚等地的土地。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下令徐福在海中寻找传说中的仙人,选择了数千名童男童女作为助手。
徐福主动向秦始皇提出这个请求并得到批准。缘起是这样的: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决定亲自率领臣子巡视东部地区。抵达目的地后,臣子建议将皇帝的功绩刻在石头上永久留念。
在刻写碑文结束之际,齐国方士徐福上书给秦始皇称,海中存在着三座神山蓬莱、方丈和瀛洲,并据说仙人居住其中。他希望能够带领一群童男童女寻找这些神山,并与仙人相见。秦始皇同意了徐福的建议,并资助他以及分配了大量财物和人员,让他远渡重洋去追求长生不死之道。
徐福花费了大量财力,但一直没有传来任何好消息,秦始皇也时常听闻徐福利用机会在外谋取私利。
尽管秦始皇内心有不满,却仍然支持着徐福的行动。这是为何呢?
根据《史记》的记载,徐福踏上海洋之旅的目的是帮助皇帝寻找长生不老药。因为在齐威王、齐宣王和燕昭王统治时期,许多齐、燕方士都前去寻找蓬莱仙药。
另一种观点认为,秦始皇支持徐福可能出于对海外探索的意图。曲玉维在《试解徐福东渡的几大谜题》中提到,某些学者分析称,在12年间,秦始皇四次亲临东巡,明显对东方局势高度关注。
《吕氏春秋》中提到了秦国统治者远大理想:“北至大夏,南至北户,西至三危,东至扶木”。“扶木”即“扶桑”,即今日的日本。因此,徐福进行规模庞大、有组织的海上探索,很可能是为了调查东部海域情况,为秦始皇巩固统治甚至向日本扩张做准备。
历史学家翦伯赞提出了另一种观点,在《秦汉史》中他写道,徐福踏上海洋之旅是滨海地区商人企图打通与日本各岛之间的商业通路。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亲自巡视全国,返回途中沿着海岸线向北行进,最终抵达了琅琊。与此同时,在海上耗费多年的徐福一直未能找到传说中的仙人和神药。他忧心忡忡,担心秦始皇会责怪他,于是决定找到皇帝并谎称蓬莱神药确实存在,只是因为遭到鲨鱼袭击无法抵达蓬莱。他请求秦始皇派遣一些擅长射箭的人士与他一同前往射杀这些鲨鱼。
恰好在这几天里,秦始皇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与海神交战。预测梦境的博士解释道那其实是恶性的巨型鱼类,并建议将其铲除。出于对梦境的奇异信任,秦始皇命令人们携带捕鱼工具并联合徐福前往射杀这只庞大的水生生物。他们抵达了之罘后果然发现了这只巨大的水兽,并成功地将其射杀一条。
不久之后,秦始皇在沙丘病逝了,而徐福与众人则神秘地消失了。与他们一起消失的还有许多童男童女和百工,他们的亲属望眼欲穿,六家中有十家对朝廷心生不满,急切希望找回被徐福带走的人。
那么徐福和他的同伴究竟去了哪里呢?
据推测,他们最可能先抵达朝鲜半岛,并随后前往日本。当然,也有其他观点存在。少数人认为当时航海条件相对落后,所以他们可能没有远行太远。或许徐福率领着众人仅仅来到了舟山群岛和台湾等地,并未真正出国。
因为徐福及其同伴下落不明,并笼罩在神秘色彩之中,这个历史谜团至今仍然悬而未解。
结论:
徐福东渡一行人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民间文化交流使团,他们被视为中日两国最早的交流纽带。如今,当我们谈到中日两国的交流时,徐福东渡便是最初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