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国公李渊一直不敢反隋,李世民为了逼他反隋起义,将隋炀帝的宠妃送给他临幸,他只好起兵!

唐国公李渊一直不敢反隋,李世民为了逼他反隋起义,将隋炀帝的宠妃送给他临幸,他只好起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284 更新时间:2023/12/25 5:13:20

公元617年,唐国公李渊喝得烂醉,次子李世民为他选了两个妙龄少女,李渊全部笑纳。第二天酒醒,得知两个美人的身份,他大哭一场。同僚进门笑道:“恭喜唐公,昨晚做了一夜的皇帝!"

李渊这天早晚就受到了两次惊吓,第一次是得到两个美人的身份。他本以为她们只是晋阳宫的宫女,笑纳了也无妨,可是谁知她们居然是隋炀帝宠幸过的两个美人张氏和尹氏。

隋炀帝出征路过晋阳,当地的官吏为了讨好隋炀帝就在当地选美人进献,张尹二人就被选中了,她们两个人得到了隋炀帝的宠幸。只是后来隋炀帝回宫时却没有把她们带走,虽然有美貌,但她们只是民女。

两个女子留在晋阳宫,这辈子恐怕就难再见隋炀帝了,可是作为皇帝的女人,她们也不能再嫁,所以只能一直住在宫里。

李渊作为太原留守,顺带着做了晋阳宫的宫监,反正就是当地最大的官。这一次可不是李渊想要借着职务之便占便宜,他只真真实实地被算计了。

李渊气恼李世民怎么给他选了两个皇帝的女人,他吓得想要赶快跑,可是没想到和他一起主管晋阳宫的好友裴寂居然冲进来拦住他,还对他道贺。

听到裴寂的话,李渊都被吓傻了,他脸色发白,整个人都软了下去。李渊认真思索了一番,昨晚就是裴寂拉着自己喝酒,不然自己也不会喝得糊里糊涂还睡了两个美人。要是这件事被隋炀帝知道了,就算是他们是表兄弟,他也必定是死罪。

李渊知道他就是被裴寂套路了,可是现在为时已晚,他只能对裴寂求饶。他说:“裴兄,看在我们多年一起为官的份上,这件事求你不要告诉皇上。”

裴寂看到李渊求他,他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反而给了李渊出了一个计策:不如起兵反隋!

听到这话,李渊心中一颤。隋炀帝本来就对他比较忌惮,这裴寂不会是隋炀帝杨广留下来试探他的吧!若是他是在自己身边的奸细,他改如何杀了他,再把整件事推到他身上呢?

裴寂看到李渊对他的疑惑,裴寂赶快说:“唐公,您若是怀疑我,我可就冤死了。这件事虽然我做得不地道,但是我真是一片好心为您呐!”

裴寂说了三条李渊反隋的好处:其一,能够避免杀身之祸;其二,能够解决天下万民于水火,隋炀帝实施暴政,造反的人早就成了大势所趋;其三,李家能够凭借这个机会创立万世基业。

就在这个时候,李渊的二儿子李世民也一次来劝他。李世民早就预感到隋朝要灭亡,他多次劝说父亲李渊起兵反隋,但是李渊一直迟迟不愿意出兵。所以李世民没有办法,就与裴寂一起想出了这个办法。

李渊一直觉得自己没有造反的必要,可是如今犯下这么大的过错,他不造反的话,这件事迟早都会被隋炀帝知道。就算裴寂不告密,但是晋阳宫上上下下这么多人,难道不会有人去向隋炀帝告密。想了一番之后,李渊终于决定起兵造反。

李渊之所以不敢造反,其实也有他自己心中的算计。

首先,李渊作为唐国公,他手里有权又有钱,他能够过着锦衣玉食的好日子,所以他不想大动干戈。尤其在他妻子窦氏去世之后,他只想自己安安分分的过日子,好好照顾自己的女儿和儿子。

做皇帝,谁会不想呢?但是为了家人的安宁,李渊不想去冒险。如果赢了,那么皆大欢喜,如果输了,那一家人都没命了。造反的成本太高,李渊不敢赌。所以即便李世民跟他说了很多次,他也迟迟都没有同意。

其次,李渊和隋炀帝杨广是一起长大的表兄弟。李渊的母亲是独孤性的第四女,杨广的母亲独孤伽罗是独孤性的第七女,所以杨广的母亲就是李渊的姨妈,李渊和杨广的身份就是表兄弟。

李渊因为这层关系,所以他一直不愿意和杨广对立,但是随着杨广登基后荒淫无道,各处都民怨沸腾,很多地方都起义。

虽然隋炀帝对他有忌惮,但是终究也没有对他做过什么,所以与其大战一场,不如大家就维持着相互的和平就好了。

但是李世民与李渊的性格不同,他觉得天下就是能者居之。所以为了一统江山,所以他宁愿给老父亲设下圈套,他也要做。所以,最后李世民能够成为一代帝王,这份狠心,是必不可少的。

史书上说“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不得已而为之,可是想想他的野心和报复,这场宫变,想必也是偶然之中的必然。如果大哥顺利做了帝王,他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宣武门之变后,李世民铲除了两个兄弟,李渊即便不愿意,也只能把皇位传给他了。帝王的狠,李世民展现得淋漓尽致。

标签: 唐国公李渊李世民隋炀帝

更多文章

  • 崔杼弑君:齐庄公爱上权臣崔杼小妾棠姜,还将私会棠姜的事情公开,崔杼大怒,射杀庄公!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齐庄公,崔杼,棠姜,崔杼弑君

    公元前548年,齐庄公趴在墙头上大喊:“崔杼,寡人不过是宠幸了你的小妾,你就非要置寡人于死地吗?寡人知道错了,只要你放了寡人,寡人回宫就赔你很多美妾!”齐庄公说完这话,就被箭给射到地上摔死了。齐庄公宠幸的人是棠姜,他也是崔杼新娶回来的小妾。棠姜长得非常美丽,他本来是齐国大夫棠

  • 明朝南北榜案:八旬主考刘三吾录取的考生都是南方考生,北方考生不服气,朱元璋只得将主考罢官,状元陈安阝被斩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南北榜案,刘三吾,陈安阝

    公元1397年,刑场上,五辆马车拉着五根绳索,新科状元被拉着头和四肢。他绝望地闭着眼睛。他才当了状元不到20天,他自己都不知道犯了什么错,为何会遭此境遇呢?这个状元叫陈安阝(fu第三声),他是明朝第9次科举会试选出的状元。当年朱元璋选85岁的刘三吾当主考官选取天下考子,等到放榜后,录取的51人全部都

  • 本来殿试状元是郭翀,朱元璋嫌弃他长得丑,降为探花,状元选择了一表人才的吴伯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郭翀,吴伯宗,殿试状元,朱元璋,探花

    公元1371年,朱元璋进行殿试,他看到状元长得太丑,有损天威,就要换人。他让考生都进殿待选,选到第24人时,眼前一亮,这人长得很帅,他说:“这不就是上天指定的状元吗!”随即钦点他为状元。朱元璋选定了状元,他叫吴伯宗,他无疑就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不过他不是只有皮囊的绣花枕头,他也

  • 隋文帝杨坚病重,宣华夫人陈氏却被太子杨广调戏,想要废掉太子,结果杨广提前政变,逼死父亲登基为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隋文帝,杨坚,宣华夫人,杨广,仁寿宫变

    公元604年,隋文帝杨坚病重,宣华夫人陈氏随侍左右。杨坚熟睡后,陈氏外出更衣,太子杨广悄悄跟着她。刚到房中一双强有力的手臂从身后抱住她,陈氏刚想反抗,杨广就说:“夫人真美!”陈氏听出男子的声音,她吓得花容失色。杨广正准备上下其手,陈氏赶忙说道:“太子殿下,我可是你

  • 腊子口战役取得胜利,此役是林彪打的,毛泽东为何写诗赞颂彭德怀?51年后真相才揭晓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腊子口战役,林彪,彭德怀,毛泽东

    毛主席和彭德怀元帅之间有着极深的革命友谊,早在井冈山时期,两人就成了并肩作战的战友,之后几十年更是互相信任,都为革命取得最终的胜利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在毛主席对彭德怀元帅的所有评价里,最为人熟知的当属那首六言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寥寥

  • 废除汉字运动:越南用70多年的时间来彻底抹除汉字,为什么只有这几个字手下留情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字,废除汉字,越南,废除汉字运动

    这还要从春节说起:春节是我们国家最为隆重的一个节日,也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个元素。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包括春节文化在内的很多中国元素也成为其他国家的传统,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中国过春节,你还知道有哪些国家也过?比如一水相隔的日本就过春节,每到春节,日本的商场会准备一种特别的福袋,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盲盒,小到

  • 浙赣会战打响后,工兵营长黄士伟布下地雷阵炸死日本陆军中将酒井直次,日本投降后,竟然将此贼放进了靖国神社!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浙赣会战,黄士伟,酒井直次,靖国神社

    1942年5月,日本陆军中将酒井直次,骑一匹战马来到三岔口,战马闻着一泡人尿就不肯走,酒井直次愤怒的挥鞭打马,竟踩在地雷上。"轰"一声巨响,战马瞬间被炸四分五裂,酒井直次被炸身受重伤,直到失血过多而亡。酒井直次,是毕业于日本陆军学院的高材生,1936年加入日本关东军服役。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

  • 朱棣为什么要迁都北京,迁都有什么意义?北京城的修建有多艰难?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棣,迁都,永乐迁都

    朱棣是明朝历史上的第三个皇帝,虽然他的皇位并非正统继承而来,但后代依旧承认了他的地位,因为朱棣确实是一个实干家,没有辱没他明朝第二代皇子的名号,从结果来看,朱棣确实是朱标之后最适合继承皇位的人。也许是心中早有了梦想,也许是为了堵住世人的嘴,朱棣在位期间几乎很少享乐,一直在忙碌,而他所做的很多事情,都

  •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哪些?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功绩与过失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元宏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混战多年,后被魏国完成了统一,可魏国的统一没过多久,司马家篡权,晋国取而代之,与此同时,中原地区常年的混乱也导致大量番邦势力进入中原地区,形成了后来的五胡乱华局面,就此中原进入了十六国时代。十六国时代最有锋芒的人必然是前秦的苻坚,他在一定程度上也完成了统一,但前秦并没

  • 朱棣宠妃权氏死于宫廷斗争,被妃子贾吕和太监联合毒死,皇帝大怒,下令凌迟处死对太监对食的3000宫女!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棣,权氏,宫廷斗争,贾吕

    1420年,朱棣将3000宫女全部活剐。行刑时,他亲临现场观赏全过程,还亲自操刀,一刀刀凌迟处死宫女。一位宫女熬不住刑,破口痛骂朱棣:“你垂垂老矣,行将就木,我们宫女与宦官互相慰藉,相互取悦,何罪之有!”俗话说,匹夫之怒血溅五步,天子之怒则伏尸百万。活剐3000名宫女,如此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