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政变发生之后,李渊不愿意交出权力,尉迟敬德拔出宝剑逼着唐高祖交权!

玄武门政变发生之后,李渊不愿意交出权力,尉迟敬德拔出宝剑逼着唐高祖交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199 更新时间:2023/12/31 3:02:26

尉迟敬德充满杀气地冲到李渊身边,李渊大怒:“你来干什么?不怕灭九族吗?”尉迟敬德拔出宝剑说:“太子与齐王叛乱已被诛杀,请陛下将天下的兵马交给秦王!”李渊他好后悔当时为何没杀了他。

这是在公元626年发生的事,李世民正在发动玄武门政变,李建成被杀后,尉迟敬德带着70多名士兵去追赶李元吉

李元吉被乱箭射落马下。李世民骑马跑进树林,却被树上的缰绳绊倒无法起身。李元吉看到这个机会,想要掐死李世民,尉迟敬德大喊一声,李元吉吓得逃跑会武德殿,尉迟敬德冲过来一箭射死了他。

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旧部带兵赶来,尉迟敬德提着他们二人的头来给他们看,旧部都撤走了。此时,李渊还在海池上划船,李世民担心李渊的安危,就让尉迟敬德去保护他。

情况紧急,尉迟敬德穿着满身是血的盔甲,带着染血的剑就来到李渊的身边。因为尉迟敬德想要帮李世民拿下天下大权,所以他才会威逼李渊。

李渊虽然也经历过大风大浪,但是此时他的内心肯定还是紧张的。

如果他主动交出大权,那么大家都能平安;若是他不愿意交出大权,李世民也能登基,但他恐怕就无法保得平安了。

李渊很快就镇定下来,他亲自写下诏书“命令各路兵马都听从秦王指挥!”尉迟敬德拿到诏书,确认无误后,他也收回了手中的剑。

话说,尉迟敬德为何会没有任何搞顾忌得帮着李世民呢?这都是因为李世民救了他一命。

当时秦王李世民手下的人都建议杀了尉迟敬德。可是李世民亲自释放了尉迟敬德,还带着他进自己的卧室,亲自赏赐给他金银珠宝。若是他想走,还可以放他自由。

李世民的善举,彻底收服了尉迟敬德,他从此心甘情愿替李世民做任何事。

李世民因为李渊的诏书,和快就掌握了兵权平定了皇宫内外的战乱。太子和齐王的随从都被俘虏,但是很多李世民的部下都建议没收他们的家产,再杀了他们。

可是,此时尉迟敬德却不赞成。他觉得“既然两位罪魁祸首已经伏诛,就没有必要再牵连这么多无关的人。若是杀戮太过,只能造成人心惶惶,不利于尽快稳定住大局。”

尉迟敬德的想法和李世民不谋而合,他想要保证皇权的尽快交接。与其杀掉余下的太子和齐王党,不如趁机让他们归顺。一来能避免他们狗急跳墙;二来,也能收买人心。

宣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开始论功欣赏。尉迟敬德的功劳不小,李世民对他也很大方,把齐王府内的财宝都给了他,还多给了一万匹绢布,尉迟敬德的财富一下子可以算是富可敌国了。

说起赏赐这件事,其实在玄武门之变开始前,太子和齐王都曾经拉拢过尉迟敬德,他们给他送来了一马车的珠宝,但是当时尉迟敬德一分都没有要。

当太子想要请他相助时,他说:“当年李世民救了他一命,他发誓死效忠,所以便不能出尔反尔。而且如果他真是朝三暮四的人,太子估计也不屑于要他。”

事后,尉迟敬德将这件事全部告诉了李世民,李世民非常感动。李世民对他说:“若是太子下次再送宝贝给你,你不妨都收下,顺便还能打听敌情。不然的话,太子恐怕会对付你?”

但是尉迟敬德是他死脑筋,他不愿意做这样的事,他不愿意跟随就是不愿意。太子和齐王看他这么不识时务,就专门找来杀手刺杀他。

尉迟敬德听说有杀手要刺杀他,他反而一点都不怕,每天都打开门窗睡觉,他还夜夜都睡得打呼噜。刺客看到尉迟敬德如此坦然,肯定早就收到消息做出防范了,所以刺客反而被吓跑了。

太子看到一计不成,他又想到一计。他和齐王时不时就在李渊面前说尉迟敬德的坏话,李渊也没有真的去查证,就把尉迟敬德关入大牢,准备择日处斩。尉迟敬德有冤无处诉,李世民知道后,全力搭救,他才幸免于难。

从此之后,尉迟敬德心中对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和唐太祖李渊都的心生怨恨,他们几个人的梁子这算是结下了。后来宣武门,他射杀李建成和李元吉,甚至刀胁李渊,都是有根源的。

不过,尉迟敬德也有张狂的时候,有一次仅仅是因为座次的问题,他差点将一个大臣的眼睛打残废了,李世民当时非常生气,他对尉迟敬德说一段话,大意就是:

“《汉书》中说刘邦功成名就之后就诛杀大臣,朕当时觉得太过无情;可是如今自己当了皇上,才知道想要不杀大臣到底有多难?你好自为之。”

从这件事后,尉迟敬德就再也不敢张狂,每次做事都谨言慎行。

可是,还是有人想要找尉迟敬德的麻烦,七年后的一天,有人向李世民告密说“尉迟敬德想要谋反!”

李世民真的传来尉迟敬德询问,尉迟敬德没有过多的辩解,他先是脱掉衣裳,,他对李世民说:“陛下,微臣跟随您征战四方,身上也是伤痕累累,从未有过一句怨言,如今您却要怀疑为?”

李世民这才非常惭愧,他让尉迟敬德先穿好衣裳,作为抱歉,他还想将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尉迟敬德作为赔罪,但是尉迟敬德婉拒了。

后来,没多久,尉迟敬德就请求告老还乡。从此,他就在家研究音律,逍遥地活了十六年,直到七十四岁寿终正寝。

更多文章

  • 唐国公李渊一直不敢反隋,李世民为了逼他反隋起义,将隋炀帝的宠妃送给他临幸,他只好起兵!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国公,李渊,李世民,隋炀帝

    公元617年,唐国公李渊喝得烂醉,次子李世民为他选了两个妙龄少女,李渊全部笑纳。第二天酒醒,得知两个美人的身份,他大哭一场。同僚进门笑道:“恭喜唐公,昨晚做了一夜的皇帝!"李渊这天早晚就受到了两次惊吓,第一次是得到两个美人的身份。他本以为她们只是晋阳宫的宫女,笑纳了也无妨,可是谁知她们居

  • 崔杼弑君:齐庄公爱上权臣崔杼小妾棠姜,还将私会棠姜的事情公开,崔杼大怒,射杀庄公!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齐庄公,崔杼,棠姜,崔杼弑君

    公元前548年,齐庄公趴在墙头上大喊:“崔杼,寡人不过是宠幸了你的小妾,你就非要置寡人于死地吗?寡人知道错了,只要你放了寡人,寡人回宫就赔你很多美妾!”齐庄公说完这话,就被箭给射到地上摔死了。齐庄公宠幸的人是棠姜,他也是崔杼新娶回来的小妾。棠姜长得非常美丽,他本来是齐国大夫棠

  • 明朝南北榜案:八旬主考刘三吾录取的考生都是南方考生,北方考生不服气,朱元璋只得将主考罢官,状元陈安阝被斩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南北榜案,刘三吾,陈安阝

    公元1397年,刑场上,五辆马车拉着五根绳索,新科状元被拉着头和四肢。他绝望地闭着眼睛。他才当了状元不到20天,他自己都不知道犯了什么错,为何会遭此境遇呢?这个状元叫陈安阝(fu第三声),他是明朝第9次科举会试选出的状元。当年朱元璋选85岁的刘三吾当主考官选取天下考子,等到放榜后,录取的51人全部都

  • 本来殿试状元是郭翀,朱元璋嫌弃他长得丑,降为探花,状元选择了一表人才的吴伯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郭翀,吴伯宗,殿试状元,朱元璋,探花

    公元1371年,朱元璋进行殿试,他看到状元长得太丑,有损天威,就要换人。他让考生都进殿待选,选到第24人时,眼前一亮,这人长得很帅,他说:“这不就是上天指定的状元吗!”随即钦点他为状元。朱元璋选定了状元,他叫吴伯宗,他无疑就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不过他不是只有皮囊的绣花枕头,他也

  • 隋文帝杨坚病重,宣华夫人陈氏却被太子杨广调戏,想要废掉太子,结果杨广提前政变,逼死父亲登基为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隋文帝,杨坚,宣华夫人,杨广,仁寿宫变

    公元604年,隋文帝杨坚病重,宣华夫人陈氏随侍左右。杨坚熟睡后,陈氏外出更衣,太子杨广悄悄跟着她。刚到房中一双强有力的手臂从身后抱住她,陈氏刚想反抗,杨广就说:“夫人真美!”陈氏听出男子的声音,她吓得花容失色。杨广正准备上下其手,陈氏赶忙说道:“太子殿下,我可是你

  • 腊子口战役取得胜利,此役是林彪打的,毛泽东为何写诗赞颂彭德怀?51年后真相才揭晓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腊子口战役,林彪,彭德怀,毛泽东

    毛主席和彭德怀元帅之间有着极深的革命友谊,早在井冈山时期,两人就成了并肩作战的战友,之后几十年更是互相信任,都为革命取得最终的胜利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在毛主席对彭德怀元帅的所有评价里,最为人熟知的当属那首六言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寥寥

  • 废除汉字运动:越南用70多年的时间来彻底抹除汉字,为什么只有这几个字手下留情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字,废除汉字,越南,废除汉字运动

    这还要从春节说起:春节是我们国家最为隆重的一个节日,也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个元素。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包括春节文化在内的很多中国元素也成为其他国家的传统,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中国过春节,你还知道有哪些国家也过?比如一水相隔的日本就过春节,每到春节,日本的商场会准备一种特别的福袋,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盲盒,小到

  • 浙赣会战打响后,工兵营长黄士伟布下地雷阵炸死日本陆军中将酒井直次,日本投降后,竟然将此贼放进了靖国神社!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浙赣会战,黄士伟,酒井直次,靖国神社

    1942年5月,日本陆军中将酒井直次,骑一匹战马来到三岔口,战马闻着一泡人尿就不肯走,酒井直次愤怒的挥鞭打马,竟踩在地雷上。"轰"一声巨响,战马瞬间被炸四分五裂,酒井直次被炸身受重伤,直到失血过多而亡。酒井直次,是毕业于日本陆军学院的高材生,1936年加入日本关东军服役。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

  • 朱棣为什么要迁都北京,迁都有什么意义?北京城的修建有多艰难?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棣,迁都,永乐迁都

    朱棣是明朝历史上的第三个皇帝,虽然他的皇位并非正统继承而来,但后代依旧承认了他的地位,因为朱棣确实是一个实干家,没有辱没他明朝第二代皇子的名号,从结果来看,朱棣确实是朱标之后最适合继承皇位的人。也许是心中早有了梦想,也许是为了堵住世人的嘴,朱棣在位期间几乎很少享乐,一直在忙碌,而他所做的很多事情,都

  •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哪些?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功绩与过失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元宏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混战多年,后被魏国完成了统一,可魏国的统一没过多久,司马家篡权,晋国取而代之,与此同时,中原地区常年的混乱也导致大量番邦势力进入中原地区,形成了后来的五胡乱华局面,就此中原进入了十六国时代。十六国时代最有锋芒的人必然是前秦的苻坚,他在一定程度上也完成了统一,但前秦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