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得知周恩来病逝,邓小平连下三道命令,叶帅:我完全赞成

得知周恩来病逝,邓小平连下三道命令,叶帅:我完全赞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108 更新时间:2023/12/6 13:54:10

1976年初,周总理病情突然恶化,他接受了人生最后一次手术。因为身体状态非糟糕,医生在周总理的左腹部切了一个口子,让他老人家尽量减轻些病痛。

换句话说,周总理已经病入膏肓,生命进入倒计时。

1976年1月8日,病魔带走了这位万人敬仰的伟人。周总理逝世时,中央政治局正在召开会议,邓小平叶剑英、陈锡联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就有关问题商量到一半时,接到了周总理逝世的消息。

小平同志当时就瘫倒在椅子上,久久没有回过神来。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小平同志眼含热泪对着参会众人连续下达三条命令。

叶剑英元帅当即站起身说道:“我完全赞同。”

那么周总理去世后的当天,小平同志连续下了哪三道命令?

革期间,小平同志遭到了一些错误对待。得益于主席和周总理的鼎力支持,小平同志来到江西进行劳动工作时,日常生活和工作没有太大问题。

20世纪70年代初,周总理力排众议,与毛主席商量后,把小平同志从江西调到北京,恢复原来的职务。

之后数年间,小平同志用实际的工作表现,赢得了全中国人民的信任。同时毛主席将其钦定为下一任接班人,周总理全力配合毛主席与小平同志的工作。

1972年5月,周总理被确诊患上膀胱癌。按照当时的医疗条件,一旦患上这种癌症就相当于生命进入倒计时。住院期间,周总理依旧处理各种事务,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2个小时,小平同志与叶剑英元帅多次劝告总理一定要注意好身体。

因为周总理身患膀胱癌症必须接受数次手术治疗,每次在手术前,叶剑英都要赶到医院听取专家组的汇报。因为这两人都是重要的领导,每天处理的事务繁多,还要经常出差,故一有时间就会去医院看望总理。

时间来到1976年1月5日晚上,医生为周总理进行了生平最后一次手术,当时周总理已经病危,根本无法进食。

1月7日晚上11点,昏迷了好几天的周总理悠悠转转醒来,他看到病床旁边的医生们还在忙碌,就缓缓地说道:“谢谢你们,我这里没有什么事情,你们还是去照顾其他生病的同志吧。”

这是周总理最后说的一句话。1月8日上午9:57分,周总理在解放军301医院病逝,享年78岁。

周总理逝世的消息立马就传到中南海,当时小平同志与叶剑英、陈锡联等人正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听闻周总理突然逝世后,小平同志非常震惊,眼含热泪久久没有说出话来。

突然,小平同志转过身,准备离开去医院送周总理最后一程。这时东兴提醒说还没有散会呢,小平同志一口气连续下了三道命令:

第一,立即毛主席报告周总理逝世的消息。

第二,以中央名义发讣告,组成治丧委员会;通知各驻外使馆降半旗。

第三,命令海边防部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小平同志话音刚落,叶元帅立刻起身说道:“我完全赞成,让军队立即执行吧。”

下完三道命令后,小平同志与叶剑英立马驱车赶往301医院。根据当时在场参会的工作人员回忆,叶元帅和小平同志一度痛哭失声,这两位老人家身体同样不是很好,很长时间都无法接受周总理逝世的消息。

那么回过头再来说说,小平同志连续下的这三道命令到底有深意?

考虑到20世纪70年代前中期,国家局势稍有不稳定,小平同志与叶剑英元帅刚刚走上领导岗位还没有多久,这时传出周总理突然逝世的消息,必定要以“稳”为重。

换句话说,小平同志和叶剑英一方面惋惜周总理离开人世,同时也要借此机会做好一切善后准备,避免某些宵小之辈趁机作乱。还要给周总理一个满意的交代,办好他的白事,让全中国人民永远怀念这位世纪伟人。

如此一来,小平同志才会以中央的名义发布讣告,还通知海边防部队和各国领事馆做好准备。叶剑英元帅作为军队首要领导,立马表示支持小平同志。

这样双管齐下,不仅迅速稳定住了局势,同时保证了周总理的最后一程不被打扰。

标签: 周恩来病逝邓小平

更多文章

  • 主席为处理“九一三事件”,先后从五个省调来了五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九一三事件

    林彪曾被正式列为毛主席的接班人,但其终究还是背叛了毛主席,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三事件”。为了处理好这件事,毛主席先后从五个省调来了五个人。第一个被调到北京的是李德生。1969年中,李德生还在安徽时,周总理的一个专线电话直接就打到了他那里,周总理亲自向他传达了调其到中央的命令

  • 1949年,开国大典原定上午10点,为何改成下午3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点整,三十万军民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了新中国的开国大典仪式,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激昂奋进的旋律,毛泽东主席亲手按动电钮,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毛主席宣告新中国成立的威严、雄壮的声音也通过电波传到了全世界,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彻底的站立起来。多年以后,每每回

  • 1981年,胡乔木修改了对毛主席的称谓,黄克诚:我不习惯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胡乔木,毛主席,黄克诚

    黄克诚同志对毛主席有着极深的感情,恢复工作后,在当时人心浮动、思想浮躁的情况下,参加了一场重要会议,在会上阐述了对毛主席的态度问题。此时的黄克诚虽然已经是中纪委常务副书记,但身体并不算太好,还几乎双目失明。黄老的讲话分为三个部分,先后发表在《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上。发表在军报的是第三部分,毛主席

  •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撒手人寰,邓小平立刻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蒋经国,邓小平,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上,邓小平痛心地说了9个字,言词诚恳,像是多年好友,痛惜蒋经国的离世呢?邓小平与蒋经国虽所属阵营不同,但彼此是老相识。1926年,22岁的邓小平与16岁的蒋经国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来到莫斯科前,邓小平已经有过丰富的留学经历,蒋经国没事就缠着邓小平,询问他在法国工作和生活的经历。邓小平把蒋经国当

  • 中国首枚原子弹爆炸成功,周总理看到照片:把地面部分截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周总理

    1964年10月16日,随着一团巨大的蘑菇云在中国大西北腾空而起,整个罗布泊都沸腾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一喜讯迅速传遍华夏大地,也震动了国际朝野。就在原子弹爆炸现场,传奇记者孟昭瑞用镜头记录了原子弹爆炸的全过程,拍下了那张著名的《蘑菇云》照片。甚至这一次的爆炸云扩散后变成了和平鸽的形状,也

  • 东汉初年的“度田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度田事件,度田令,光武帝

    为了能够清楚的调查到百姓们的数量,在东汉时期光武帝颁布了“度田令”。但是这个条令颁布出来之后,许多百姓都反对这一条令。这不禁让光武帝感到好奇,为什么多数的百姓都反对度田令的实施呢?面对着天下多数的田地大多都与实际登记的史实不符这一局面,让光武帝刘秀认为大多数的土地都在豪强地主

  •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俄国为什么废除农奴制度,农奴制对俄国有哪些负面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农奴制

    1861年,俄国废除了数个世纪以来存在的农奴制度,这一事件被认为是世界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美国学者认为,俄国1861年农民改革是一项解放农民的改革,但并在美国学者的研究中,俄国1861年农奴改革在农民的角度被广泛研究,因为这个改革在俄国农民的历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影响深远。一些学者认为,虽然改

  • 中国对越南反击战中,许世友要求边贵祥放了越南俘虏。没想到他坚决不同意!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对越南反击战,许世友,边贵祥

    越南反击战中,许世友要求边贵祥放了越南俘虏。没想到他坚决怒吼道:“罢官、坐牢,随便,俘虏坚决不放”。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越南反击战中,我方许世友带领163师等作战部队,取得了反击战争的胜利。越南因为打败了美国,掠夺了他们国家许多先进武器,便开始膨胀了,他们总觉得自己可以替代美

  • 明朝嘉靖帝因何险些被宫女勒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嘉靖帝,壬寅宫变

    身为大明皇帝,一国之主的嘉靖帝,竟然会被宫女刺杀,还差点让一帮女人得手?按理来说,皇帝的寝宫,还有吃穿住行都是经过严格把关的。甚至不管他去哪里,周围都要跟着一群侍卫保卫他的安全。又因为什么,这些宫女即便冒着杀头的风险,也一定要杀死嘉靖皇帝?明世宗年号嘉靖,想要了解明朝的历史是一定绕不开他的。他是明朝

  • 1952年中葡边境冲突:葡萄牙疯狂挑衅我国,毛主席一句话,我国获赔4.4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葡边境冲突,葡萄牙,毛主席

    一九五二年,葡萄牙军队突然毫无理由地疯狂挑衅我国,并引发了两国之间的大规模交火。这件事儿被毛主席知道后,他只说了一句话,就立刻让葡萄牙服软,慌忙地向我国道歉,并且赔偿了中国四点四亿元人民币,保证永远不会再与中国为敌。那么,葡萄牙政府为何突然挑衅我国?毛主席说了一句,什么能让他们如此惶恐呢?来看看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