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到底多乱?一城3万百姓被吃掉,8年人口减少数千万!

安史之乱到底多乱?一城3万百姓被吃掉,8年人口减少数千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590 更新时间:2023/12/6 19:50:59

谈起中国,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中华的上下五千年。不得不肯定的是,中国的历史确实是十分的悠久。

在很多人看来,对于中国悠久的历史中,最偏爱的就是要属于唐朝了。

在唐朝这个时期,人人都能够安居乐业。经济十分的发达,但是在这个时期,唐朝发生的安史之乱至今为止让人听到大多都闻风丧胆。

甚至还有记载说到,在安史之乱时期,有三万多的百姓被人们活活吃掉。为什么提起安史之乱就能够让人闻风丧胆?

又是什么原因让空前繁荣的唐朝竟然会发生安史之乱?

在许多人的眼中,都一致的认为唐朝能够发生安史之乱都是因为皇帝李隆基的不作为。

唐玄宗李隆基在最开始的时候,是人人称赞的明君,也就是因为有李隆基的统治,才能够让唐朝空前的繁荣。

但谁曾想,到了后期李隆基面对着如此安稳富裕的生活,也开始变得满足了起来。

再加上有着后宫佳丽三千的嫔妃们,让唐玄宗李隆基竟然逐渐的开始不再打理朝廷中的事务,甚至,在后来直接不上朝了。

此外,还将所有的职责权利都交付给了李林甫,不仅如此,还将朝廷中的几个重镇也一并的交付给了安禄山

唐玄宗李隆基对于李林甫以及安禄山是十分的信任,但让李隆基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最信任的李林甫和安禄山也都是一些奸臣。

后来,在李林甫的操纵之下,让唐玄宗十分的喜爱杨贵妃。正是因为唐玄宗十分的喜爱杨贵妃,才让杨贵妃的家人也变得水涨船高,这时候的李林甫趁热打铁,让李隆基将杨贵妃的远房的兄弟杨国忠进入朝廷坐上了宰相之位。

作为奸臣李林甫看上的人也将必定不会是一个好人,果不其然,杨国忠也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不仅如此,杨国忠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心眼却十分的狭小。

杨国忠进入朝廷之后,因为自己狭小的心眼,将朝廷的氛围搞的一团乱麻。

除此之外,还有一位大臣安禄山,唐玄宗将朝廷中的几个重镇都交付给了安禄山看管。

这几个重镇对于朝廷来说十分的重要,几乎将整个朝廷中最强的势力都在这几个重镇之中。

有了这几个重镇的看管权,安禄山也逐渐的萌生了起义的想法。后来在杨国忠的刺激之下,安禄山发起了反抗。

他将这几个重镇之中的兵都调用在自己的手下,并且带着这些兵直逼唐朝的都城。

安禄山带领的都是精兵,一路上经过的许多村镇,在还没有发起战争的时候就已经投了降。

其实,早在之前,就已经有人将安禄山谋反的事情告诉了唐玄宗,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唐玄宗依然十分的信任安禄山,

不仅如此,在唐玄宗的眼中还认为这个打报告的人是在污蔑安禄山。最后能够让唐玄宗相信安禄山谋反的事情就是,安禄山一路直接打到唐朝的都城。

眼看着安禄山的军队就快要攻打到都城了,这时候的唐玄宗才开始害怕担心了起来。

在之前唐玄宗十分的信任安禄山,却没想到安禄山竟然会谋反,而安禄山的事迹并没有让唐玄宗起到警示的作用。

在危机的关头,唐玄宗找到了自己的宰相杨国忠,他希望在杨国忠的帮助下,他能够顺利的逃过这一劫。

在他们商量的对策中,最终决定让城中的百姓们来奔赴前线。让人感到幸运的是,朝廷中依然有忠心的大臣,但是在奸臣的劝说之下,唐玄宗还将为数不多的忠臣还杀害掉了。

没有了忠臣的衷心指导,在作战的过程中一下就没了作战的士气。

随后,唐玄宗再一次的听杨国忠的话,没想到,这一次让唐玄宗陷入更难的境地,眼看着安禄山的军队就要逼近。

唐玄宗决定带着杨贵妃与一些人逃离这里,但是因为走的匆忙,一着急没有一个人带着粮食。许多带着怒气的人一气之下将杨国忠杀死,之后人们又劝说唐玄宗将杨贵妃杀死。

杀死杨贵妃之后,唐玄宗实在是忍受不住军队的指点,自己逃走了。

唐玄宗离开了之后,城中被安禄山血洗一遍,在短短的八年的时间,整个唐朝就丧失了八千万人的生命。

虽然之后又重新兴建了唐朝,但是却依然没能够回到以前的状态。

标签: 安史之乱

更多文章

  • 清军入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屠城80万人,百年后人们才知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清军入关

    中华王朝的每一次更迭,都是在发动战争的基础上完成。每次的战争都给华夏百姓带来深重的苦难。特别是清军入关战争,从北到南,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简直就是一场场让人无法想象的血腥屠害。今时今日,人们对清朝历史的了解,只是停留在影视作品中。清朝数任皇帝都被一一美化,捧至神坛大加歌颂,似乎中华人的骨子里是清朝正

  • 得知周恩来病逝,邓小平连下三道命令,叶帅:我完全赞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周恩来病逝,邓小平

    1976年初,周总理病情突然恶化,他接受了人生最后一次手术。因为身体状态非常糟糕,医生在周总理的左腹部切了一个口子,让他老人家尽量减轻些病痛。换句话说,周总理已经病入膏肓,生命进入倒计时。1976年1月8日,病魔带走了这位万人敬仰的伟人。周总理逝世时,中央政治局正在召开会议,邓小平、叶剑英、陈锡联等

  • 主席为处理“九一三事件”,先后从五个省调来了五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九一三事件

    林彪曾被正式列为毛主席的接班人,但其终究还是背叛了毛主席,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三事件”。为了处理好这件事,毛主席先后从五个省调来了五个人。第一个被调到北京的是李德生。1969年中,李德生还在安徽时,周总理的一个专线电话直接就打到了他那里,周总理亲自向他传达了调其到中央的命令

  • 1949年,开国大典原定上午10点,为何改成下午3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点整,三十万军民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了新中国的开国大典仪式,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激昂奋进的旋律,毛泽东主席亲手按动电钮,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毛主席宣告新中国成立的威严、雄壮的声音也通过电波传到了全世界,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彻底的站立起来。多年以后,每每回

  • 1981年,胡乔木修改了对毛主席的称谓,黄克诚:我不习惯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胡乔木,毛主席,黄克诚

    黄克诚同志对毛主席有着极深的感情,恢复工作后,在当时人心浮动、思想浮躁的情况下,参加了一场重要会议,在会上阐述了对毛主席的态度问题。此时的黄克诚虽然已经是中纪委常务副书记,但身体并不算太好,还几乎双目失明。黄老的讲话分为三个部分,先后发表在《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上。发表在军报的是第三部分,毛主席

  •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撒手人寰,邓小平立刻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蒋经国,邓小平,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上,邓小平痛心地说了9个字,言词诚恳,像是多年好友,痛惜蒋经国的离世呢?邓小平与蒋经国虽所属阵营不同,但彼此是老相识。1926年,22岁的邓小平与16岁的蒋经国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来到莫斯科前,邓小平已经有过丰富的留学经历,蒋经国没事就缠着邓小平,询问他在法国工作和生活的经历。邓小平把蒋经国当

  • 中国首枚原子弹爆炸成功,周总理看到照片:把地面部分截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周总理

    1964年10月16日,随着一团巨大的蘑菇云在中国大西北腾空而起,整个罗布泊都沸腾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一喜讯迅速传遍华夏大地,也震动了国际朝野。就在原子弹爆炸现场,传奇记者孟昭瑞用镜头记录了原子弹爆炸的全过程,拍下了那张著名的《蘑菇云》照片。甚至这一次的爆炸云扩散后变成了和平鸽的形状,也

  • 东汉初年的“度田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度田事件,度田令,光武帝

    为了能够清楚的调查到百姓们的数量,在东汉时期光武帝颁布了“度田令”。但是这个条令颁布出来之后,许多百姓都反对这一条令。这不禁让光武帝感到好奇,为什么多数的百姓都反对度田令的实施呢?面对着天下多数的田地大多都与实际登记的史实不符这一局面,让光武帝刘秀认为大多数的土地都在豪强地主

  •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俄国为什么废除农奴制度,农奴制对俄国有哪些负面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农奴制

    1861年,俄国废除了数个世纪以来存在的农奴制度,这一事件被认为是世界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美国学者认为,俄国1861年农民改革是一项解放农民的改革,但并在美国学者的研究中,俄国1861年农奴改革在农民的角度被广泛研究,因为这个改革在俄国农民的历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影响深远。一些学者认为,虽然改

  • 中国对越南反击战中,许世友要求边贵祥放了越南俘虏。没想到他坚决不同意!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对越南反击战,许世友,边贵祥

    越南反击战中,许世友要求边贵祥放了越南俘虏。没想到他坚决怒吼道:“罢官、坐牢,随便,俘虏坚决不放”。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越南反击战中,我方许世友带领163师等作战部队,取得了反击战争的胜利。越南因为打败了美国,掠夺了他们国家许多先进武器,便开始膨胀了,他们总觉得自己可以替代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