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42年10月21日,嘉靖帝朱厚熜如同往常一样,在曹端妃的寝宫里就寝。正睡得实沉的时侯,宫殿门悄悄打开,一名宫女猫着腰,踮着脚,小心翼翼的走了进来,而此人正是宫中的宫女杨金英。
随后,几声啪嗒声从寝宫中的各个地方响起,十几名宫女走了出来,围在朱厚熜床前,目光阴狠地盯着朱厚熜。
这时,杨金英挥了挥手。十几名宫女各司其职,有的控制住了朱厚熜的双脚,有的控制住了朱厚熜的双手,还有的虚坐在了朱厚熜的身上。
见状,杨金英拿起她们提前准备好的绳子,轻轻放在了朱厚熜的脖子上,自己则站在床后面,将两根绳子并在一起。一切准备就绪,杨金英再次挥手,宫女们共同发力。
很快,朱厚熜便被憋醒了。他一睁眼,便看到十几名宫女,爬在他身上,正在对他行凶。他大惊,拼命挣扎,却无济于事。
那时的他怎么也想不到,为什么平日里胆小温顺,任他玩弄的小宫女,竟然会有这样的胆量,来谋害自己。
但无论如何,事情都已经发生了。曾经高高在上的帝王此时被迫沦为了一只待宰的羊羔,只能在他人的屠刀下,拼命挣扎,呜咽求饶。
随着朱厚熜的叫声越来越小,气息越来越弱,杨金英等人愈加兴奋。可很快,她们便脸色一变,却原是,朱厚熜虽然已经喘不过气了,但仍然没有彻底死亡。
见状,杨金英心中一慌,连忙将两根绳子打成一个结,再度发力。可慌乱中的她并没有发现,此时绳子上的两个结已经搭成了一个死结。
也就是说,她无论怎么发力,绳套间始终都有空余的空间,朱厚熜也永远不会死亡。
随着时间的流逝,朱厚熜一直不死,宫女们也越来越慌。大家纷纷开始怀疑这个世间上是不是真的有龙气,朱厚熜是不是真的就是真龙所化。
就在大家六神无主之际,其中一名宫女冲了出去,跑到了皇后宫里,气喘吁吁地向皇后禀报,“皇后娘娘,有人想要谋害皇上!”
皇后一听,大急,立刻起身冲向曹端妃的寝宫。一进去,她便看到几个宫女在谋害朱厚熜,而此时的朱厚熜早已脸色发红,晕了过去。
见状,皇后大急,立刻冲上前去解救朱厚熜。可是谁曾想,以前唯唯诺诺,胆小如鼠的宫女们,见到她来,非旦不避开行礼,还趁机对其拳打脚踢。一时之间,皇后狼狈异常,身上和脸上都挂了彩。
但好在,贴身侍卫来得快,及时将皇后救了下来。随后,皇后大怒,下令将参与此次谋害的十六名宫女压入牢中,严格审判。
那么,本就位于宫中食物链最底端的宫女为何会冒着诛杀九族的风险去谋害作为皇上的朱厚熜?这其间到底又有着怎样的隐情呢?
原来,朱厚熜极其向往长生,并招了许多方士为他炼制长生不老丹,而这长生不老丹便由汞,丹砂,秋石,红铅组成。
“汞”就是今天所说的水银,丹砂便是朱砂,秋石则是童男尿液中最中间的那一段所练成的晶体,红铅就是少女初潮的血磨成的细砂。
虽然丹药的成份知道了,但如何获取原料就成了一个折磨人的难题。汞、丹砂、秋石还好解决,但红铅的来源却难住了朱厚熜。为此,他整天闷闷不乐。
一个宦官看出了他的为难,立即建议道,“皇上,您可扩招宫女,但什么样的人作为宫女,不是您说了算吗?”
闻此,朱厚熜眼见一亮,大喜,当即下令,扩招宫女,但只要未经初潮的少女。很快,大批少女被送入宫中。
朱厚熜为了保证红铅的纯粹性,只让宫女喝露水,吃草叶,压根不管宫女吃不吃的饱,很快,大批宫女因此饿死。
为了保持红铅的大量供应,许多未经初潮的少女被强制喂了大量的催经药。因而,每天都有宫女因大出血而死。
除此之外,朱厚熜还非常暴躁,动不动就打人杀人,连皇后都不例外,更何况是小小的宫女呢?
但仅靠这些是无法让宫女们壮着胆子去谋害朱厚熜的,再加上就算真的要谋害,又为何要十六人一起呢?目标这么大,她们真的不怕被发现吗?这其间又有着怎样的隐情呢?
原来,皇上朱厚熜曾收到过方士上供的五彩神龟。他非常喜欢,就命这十六名宫女去照顾神龟,可谁曾想这只神龟刚来一个月便死掉了。
见状,十六名宫女异常恐慌,不知该怎么办的好。这时,王宁嫔的出现,解了她们的燃眉之急,却也将她们推入了无尽的深渊。
王宁嫔还在少女时就进了宫。刚开始,她靠着写得一手好词,成功引起了朱厚熜的注意。但好景不长,朱厚熜便被更为貌美的曹端妃吸引了注意,甚至还将其捧为了宠妃,但王宁嫔却被朱厚熜彻底忽视。
长期以往,嫉妒在王宁嫔心中疯长,她开始编排关于曹端妃的谣言。刚开始,还有点效果,但随着王宁嫔的膨胀,曹端妃很快便找到了她这个幕后黑手。
曹端妃也不是个会忍气吞声的人。当晚,她便向朱厚熜吹了枕头风。闻此,朱厚熜大怒,当即将王宁嫔贬为奴才,让其去和宫女们一起采花露。
由此,王宁嫔便和杨金英等人认识并成为了好姐妺。在得知神龟的事后,王宁嫔眼睛一转,那一刻,黑暗的想法疯长,最终她留下了这么一句话,“只要皇上一死,那不就没有人会追究了。”
闻此,十六人眼睛一亮,立即去做。事发之后,杨金英等人立即告发了王宁嫔,王宁嫔被捕后,一口咬定曹端妃才是幕后黑手。而此时,朱厚熜仍未苏醒。见状,皇后下令处死这十八人。
几日后,朱厚熜醒了,得知这些事后,非旦对皇后没有感激,还暗自记恨上了皇后,认为她是公报私仇,借着查案的幌子,除掉曹端妃。在一次火灾中,朱厚熜直接放弃救援,任由皇后烧死在宫中。
现如今,这段历史早已被淹没在了无尽的历史长河中,但其留给我们的启示却将永恒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