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626年,颉利可汗率率军直逼长安,李世民却与之订立“渭水之盟”,说了一句话,十几年后令突厥灭亡!

626年,颉利可汗率率军直逼长安,李世民却与之订立“渭水之盟”,说了一句话,十几年后令突厥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297 更新时间:2023/12/8 23:15:54

626年,颉利可汗率20万大军直逼长安,长安城却兵力空虚,危如累卵。为保国祚,李世民与突厥签约“渭水之盟”。当突厥满载而归后,李世民恨恨地说:“预先取之,必先予之!”

李世民作为马背上的天子,在领兵打仗上不输任何皇帝。如今,他登基还不到一个月,却要向一个游牧民族俯首称臣,渭水之盟可谓是奇耻大辱。

大唐和东突厥的渊源颇深,早在唐高祖李渊晋阳起兵,进军长安过程中,突厥曾一度出兵援助。

不过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随着李渊建立唐朝,突厥时不时骚扰大唐边境,李世民曾多次率兵征讨。

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控制整个长安城,逼迫李渊禅位给自己。

突厥得知唐朝权力变更,遂发兵入侵中原。

李世民派猛将尉迟敬德,与突厥军队在泾阳打了一场恶战。虽然尉迟敬德在此战中取得小胜,但仍然无法遏制突厥人前进步伐。

颉利20万雄兵,列阵于渭水北岸,旌旗飘飘数十里。而长安兵力不过数万,不堪一击,整个长安城人心惶惶。

刚经历一场动乱,朝中根基未稳,人心尚未全部归附,长安兵力也不足以抵挡。

经过一番思考,李世民决定将城中百姓混到军中,向突厥展示兵力强盛,让颉利不战而退。

李世民亲自率领高士廉房玄龄等6人,到渭水河当面训斥颉利违背契约,侵犯大唐疆土。

颉利一下子懵了,在他看来,如果长安城真的空虚,李世民怎么敢如此有底气与自己对峙?这时,李世民背后出现大量唐军,军容极盛,颉利内心发惧。

李世民见已经达到目的,主动给予大量金帛财物,颉利见好就收。然后双方杀白马以歃血为盟!

危机解除了,但李世民却很不悦,恨恨地说:“奇耻大辱!这笔账,我记下了!”

渭水之盟给了李世民重重一击,但没有打倒他,反而让他变得更加强大。

之后,李世民一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加人口,大力发展农业,畜牧业、商业等产业。整个国家经济蓬勃发展,欣欣向荣。

另一方面,积极进行军备,厉兵秣马。突厥退兵不久,就颁布了《备北寇诏》,而后又颁布了《阅武诏》,加强军队训练。

李世民对训练士兵十分上心,他经常亲自带兵操练。大臣们吓得不轻,纷纷劝阻,恐有人犯上作乱。

李世民却说:“大唐都是朕的臣民,我与每个人推心置腹,为何要对将士胡乱猜忌?”从此,人人自强自立,逐渐成为精锐之士。

东突厥除了颉利可汗外,还有个小可汗,突利可汗。突利可汗是颉利的侄子,叔侄二人一直貌合神离。不久,东突厥发生内乱,叔侄二人的矛盾加剧。

虽然这是北伐东突厥的好时机,但李世民不能背负撕毁渭水之盟的骂名,所以没有贸然出兵。不过,他利用这个间隙,扫除讨伐突厥的障碍梁师都

梁师都所在的朔方,正好在唐朝和东突厥之间。李世民先是派兵不断骚扰,消耗梁师都的兵力。

时机成熟后,李世民命刘旻、司马刘兰对梁师都发起进攻,最后梁师都困守孤城,被手下杀死,唐军顺利平定朔方。

障碍已经扫除,北伐东突厥指日可待。不久,一封来自突利可汗的求助信,让李世民出师有名。既然大可汗是好兄弟,那么小可汗也是好兄弟,好兄弟有难,自当两肋插刀。

629年,东突厥下起大雪,很多牲畜都冻死了。李世民认为这是征讨东突厥的最好时机,于是调集10万大军,以李靖与李世勣为主力,兵分六路向东突厥进攻。

茫茫暴雪中,年届六旬的李靖,老当益壮,率领三千精骑以神奇的速度,直插突厥王庭定襄。颉利面对从天而降的李靖,以为唐军是倾国前来,吓得在侍卫的掩护下,连夜逃跑。

可他没想到的是,李世勣已在他北逃的途中布下了天罗地网。两军在白道大战一场,颉利元气大伤,逃窜到阴山,向大唐求和,李世民派使者与他谈判。

求和只是缓兵之计,颉利想趁机逃回漠北,养精蓄锐后再战。不承想,他的计谋被李靖识破。

李靖趁颉利放松警惕时,带兵偷袭突厥大营,击溃突厥军队,俘虏十万余人。

颉利狼狈逃窜,投奔亲叔叔,结果被亲叔叔捆绑交给唐军。

后来,颉利被李世民封为虢州刺史,但颉利不愿意去,又被封为右卫大将军,直到去世。

630年,东突厥彻底灭亡,李世民也被西域诸国尊称为“天可汗”,一个强大的帝国冉冉升起。

李世民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强帝王之一,他知人善任,不杀功臣,励精图治,开创的“贞观之治”成为历史佳话。

从忍辱负重到一雪前耻的过程中,李世民表现出能屈能伸,坚韧执着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标签: 颉利可汗渭水之盟突厥

更多文章

  • 1945年重庆谈判,为何蒋介石不敢扣押毛主席?只因伟人做了三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重庆谈判,蒋介石,毛泽东

    1945年的夏天即将过去,这一年对广大的中国军民来说意义十分重大,因为我们终于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日本人,8月15日这一天,日本宣布投降,全国各地都举行了庆祝仪式,延安十几万军民一起涌向大街小巷欢快地唱着胜利的赞歌,毛主席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心情大好,他和周总理等人一起加入庆祝的队伍,很少喝酒的毛主席在这

  • 柴胡栏子事件发生后,毛主席下令枪毙连长和指导员,是什么原因让主席大发雷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柴胡栏子事件,毛主席

    1947年柴胡栏子事件发生后,毛主席为何要下令枪毙相关的连长和指导员。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主席大发雷霆?在解放战争的关键时期,冀察热辽的中央分局决定召开一次党代表会议。为了配合东北地区的作战,此次会议中央决定将冀察热辽的中央分局划归东北中央局领导,这一举措甚至对全国解放都有着极大的帮助,可想而知此次会议

  • 我国鼓励上山下乡活动,解决城市人口再就业,现在看真是明智之举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上山下乡,知识分子

    解放初期,我国为何要鼓励知识分子走到农村去?有些人认为,将有学历,有知识的年轻人放到农村是大材小用,流失人才的做法,而我国温铁军先生却从专业的角度提出他的观点,上山下乡是当时中国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带动农村发展进步的唯一解药。那么,当初我国毛主席提出上山下乡的目的是什么呢?主席为何会提出这一想法呢?点

  • 解放前夕,国民党在仓皇逃跑前,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重庆“11.27”大屠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国民党,蒋介石,重庆11.27大屠杀

    震惊中外的重庆“11.27”大屠杀,仅渣滓洞看守所就有180人牺牲,最小的有不满周岁的婴儿……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在仓皇逃跑前,蒋介石下令将关在白公馆、渣滓洞等监狱里的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全部杀害!11月27日下午15时,大屠杀开始了

  • 唐山大地震后,毛主席含泪批阅生前最后一份文件:看到伤亡报告后,主席嚎啕大哭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毛主席,唐山大地震

    1976年,83岁的毛主席身体大不如从前,不得不时常在中南海的住处养病。7月27日晚,毛主席和往常一样,在助理的照料下吃完药,便早早躺下休息。28日凌晨,当指针指向3点42分时,中南海的地面突然剧烈地震动起来,房内的书桌、橱柜摇摆晃动,住处的门窗玻璃发出很大的响声,一阵轰隆隆的嘈杂声从地下传来。毛主

  • 粟裕虽然没有被授勋为元帅,但是他过世后,悼词中的这句话是对他的极大肯定!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粟裕,十大大将

    说到粟裕,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他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84年,粟裕在北京去世,享年77岁。按照相关流程,中央要发布追悼词。粟裕的追悼词和其他大将没有什么区别,唯独这一句话是粟裕才有的,“尤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生前曾指挥百万大军作战”。这句话是对粟裕一生最大的肯定

  • “壬寅宫变”让明世宗朱厚熜更加信奉道教,直到临死才幡然悔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壬寅宫变,明世宗,朱厚熜,道教

    1542年,明世宗朱厚熜服下道士送来的“红铅丸”,来到曹端妃寝宫,一阵折腾后,心满意足地睡着了。半夜,一群宫女围上来,拿出准备好的绳子,套在朱厚熜的脖子上,要将他勒死。平日里,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宫女,此时个个面露凶相,将朱厚熜死死摁住。朱厚熜惊醒后,刚要喊出声,嘴巴被一团布堵上

  • 重庆谈判,蒋介石准备让毛主席去新疆当省长,毛主席什么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重庆谈判,蒋介石,毛主席,新疆

    1945年,中国对日战争进入了最后的阶段。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明白,日本侵略者被赶跑并不意味着中国就能立刻得到和平。在整个中国,仍有一股极其庞大的势力对共产党伺机而动,而这股势力,便是蒋介石的国民党。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公告》签订,中英美三国联名对日本做出最终通告。8月8日,伴随着两天前名为

  • 1937年,周恩来在延安遇刺,11名警卫壮烈牺牲,到底谁如此大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周恩来

    西安事变后,为了商讨善后问题,党中央派周恩来前去和国民党谈判。车队经过崂山的时候,突然被一伙人伏击,枪声响彻黄土高原。这伙人显然有备而来,提前在路上挖好陷坑,卡车被卡在里面动弹不得。周恩来能文能武,遇到这种情况没有慌乱,立即躲开敌人的攻击,找到一处隐蔽位置,指挥战士们发起反击。周恩来的副官陈友才奋勇

  • 王娡和馆陶公主联姻,刘彻说了一句“金屋藏娇”立马就巩固了太子之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王娡,馆陶公主,刘彻,金屋藏娇

    公元前153年,馆陶公主抱起4岁的刘彻,指着100名宫女,问他喜欢哪一个。刘彻瞥了一眼,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随后,馆陶公主指着自己的女儿,问:“阿娇怎么样?”刘彻立马笑逐颜开地说:“如果阿娇肯嫁给我,我就建一座黄金屋给她住!”馆陶公主满意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