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45年重庆谈判,为何蒋介石不敢扣押毛主席?只因伟人做了三件事

1945年重庆谈判,为何蒋介石不敢扣押毛主席?只因伟人做了三件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383 更新时间:2023/12/14 4:16:05

1945年的夏天即将过去,这一年对广大的中国军民来说意义十分重大,因为我们终于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日本人,8月15日这一天,日本宣布投降,全国各地都举行了庆祝仪式,延安十几万军民一起涌向大街小巷欢快地唱着胜利的赞歌,毛主席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心情大好,他和周总理等人一起加入庆祝的队伍,很少喝酒的毛主席在这个夜晚也一醉方休。

短暂的狂欢结束以后,毛主席的大脑依旧清醒,根据各地部队汇报的情况来看,蒋介石正在调兵遣将,国民党部队四处抢着接受原先被日军占据的城市,东北、华东、西南、华南等地大多数城市被蒋介石占领。

毛主席知道这是蒋介石在争夺胜利的果实,而且蒋介石想一个人独占胜利果实,从和平角度来讲毛主席并不想再打内战,多年的战乱已经给广大百姓带来了沉重负担,四亿亿中国人急需休养生息。

早在日本人投降的前四个月,毛主席就很有先见性地召开了党的七大会议,这次会议上毛主席写就了一篇堪称经典的文章《论联合政府》,这篇文章肯定了所有民主党派在抗战中的功劳和贡献,并提出要结束蒋介石的独裁政府,将权力交还给人民,国家的治理应该由老百姓说了算,不应该由蒋介石独裁全国的政治。

这篇文章很快得到了各界民主人士的推崇,毛主席的话说到了他们的心坎里,民主党派的众多领袖纷纷响应毛主席的号召,这篇文章也成为了大家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指导性文件。

蒋介石这边气得牙痒痒,他立刻采取反制措施,毛主席主持的党的七大会议刚刚结束,蒋介石这边便开了一个国民党大会,蒋介石甚至提出再次发动内战,这个想法无疑是与人民的意愿背道而驰的,是不得人心的。

但是蒋介石对于直接发动内战这件事还是有所顾忌的,他顾忌的原因有很多,全国各界呼吁和平建国的声音响彻云霄,美国和苏联都不愿意看到内战爆发,最主要的原因是毛主席领导的共产党已经今非昔比,我们手里也有了超过60万的军队。

就在蒋介石犹豫不决的时候,他的心腹吴鼎昌出了一个主意,他建议蒋介石邀请毛泽东来重庆谈判关于和平建国的问题,蒋介石不是没有想过这件事,但是如果真的谈成功了,他就失去了发动内战的理由。

吴鼎昌是蒋介石集团的文官之首,此人搞实业出身,左右逢源,他既是宋子文的心腹,和孔祥熙的关系也十分要好,同时深得蒋介石的信任,不得不说此人在国民党的官场上很有一套。

吴鼎昌对蒋介石说道:“请毛泽东前来和谈有三个好处,一是我们可以在此事上占据主动,二是我们可以向天下人表达我们的诚意,堵住那帮秀才的口,三是可以为军事部署争取更多的时间!”

蒋介石很认可吴鼎昌的说法,蒋介石认为谈判是手段,发动内战才是根本目的。更何况蒋介石很笃定地认为毛泽东是不可能来重庆的,只要他不来,就有了发动内战的借口。

邀请毛主席来重庆的信正是由这个吴鼎昌起草的,一开始毛主席确实不打算亲自前往重庆,他在回复蒋介石的信里说道:“从中央社二十日新闻电中得读先生复电,兹为团结大计,特先派周恩来同志前来晋谒,到后希予接洽为恳。”

毛主席本来打算让周总理为代表团团长前往重庆,在毛主席看来,周总理老成持重,灵活机动,是这次谈判的最佳人选。但是蒋介石的第二封信很快就来了,蒋介石说道:“未养电诵悉,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赖之。兹已准备飞机迎迓,特再驰电速驾!”

毛主席很清楚蒋介石的意思,从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毛主席就看清楚了蒋介石的嘴脸,此人一向言而无信,性格乖张,他的话不值得信任。但是毛主席也从这封信里看到两个危机,一个是如果自己不去,蒋介石很可能会用此事作为借口发动内战,另一个是蒋介石很可能会扣押自己。

尽管如此,毛主席在回信中还是答应了前往重庆谈判,这是毛主席深思熟虑的决定,目前的形势来看,蒋介石并非真心要谈判,他是在为内战拖时间,其实不止蒋介石需要时间进行军事部署,毛主席这边同样需要时间调兵遣将,因此谈判是缓和局势的最好办法。

1948年8月23日,延安枣园最里面的房间灯火就没有熄灭过,政治局五大书记围着桌子坐下,朱德总司令率先开口说道:“老毛!你要去重庆,我是万万不能同意的!蒋介石摆明是在搞‘鸿门宴,我们什么都可以不管,但你的安危关系到党的存亡,我坚决不同意你去重庆!”

刘少奇也是愁容满面,朱德总司令的话刚落地,他也连忙说道:“是啊!主席,我也不同意,实在不行的话,我刘少奇可以走这一趟,反正蒋介石的用心我们都明白,中央离不开毛主席啊!”

毛主席一直没有说话,他沉默了一会后对周总理说道:‘恩来!你怎么看?”

周总理看了看大家,然后站起身来说道:“主席!从个人情感上来讲,我是不同意你去的,蒋介石反复无常,万一他真要扣押主席,那后果不堪设想!大局上国民党目前占据了主动,主席如果不去重庆,蒋介石肯定会拿此事大做文章,我认为可以去,但是不能稀里糊涂地去,要想好保护主席的措施!”

毛主席突然笑了起来:“还是恩来深知我心啊!我决定接受蒋介石的邀请,去会会他的‘鸿门宴!”

大家听到此话都沉默不语,毛主席继续说道:“关于安全问题,我倒是想了几个办法,现在先不谈这个!为了防止万一情况,在我去重庆的期间,由刘少奇同志全面主持工作,陈云和彭真为政治局候补书记!”

刘少奇始终沉默着,毛主席看出了他的担忧,他安慰刘少奇说道:“少奇同志!我肯定没事,有你们做我的后盾,蒋介石不敢怎么样!”

刘少奇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主席!党内工作我可以暂代,但是你一定要安全回来!”

短暂的离别是为了更好地重逢,8月28日毛主席乘坐专机抵达重庆,这一次和国民党谈判,不但要拼硬实力,还要拼谁的智慧更高超,毛主席出的招数让人难以预料,为了让蒋介石不敢轻举妄动,毛主席使出第一个招数,他邀约了苏联代表彼得罗夫一同前往。

早在之前的会议上毛主席就分析过目前的国内形势,苏联红军暂时进驻我国东三省边境,这是共产党的优势,谁也不敢小看二战后的苏联的实力,拉上苏联的代表一起前往重庆,这无形中就给蒋介石形成一种压力,一旦蒋介石有什么不好的想法,他也要投鼠忌器,三思后行。

国民党的几个元老人物早就在重庆的机场等待接机,蒋介石本人没有来,此时蒋介石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不过蒋介石在表面上还是保持了基本尊重,他主动邀请毛主席前往林园官邸居住,这里正是蒋介石自己的住处。

其实蒋介石现在很难受,原本他料定毛主席绝对不会来重庆谈判,可是他没想到毛主席竟然真的敢冒险而来,这样就将他此前的阴谋粉碎,他不得不假戏真做。

大诗人柳亚子称赞毛主席远赴重庆的行为是弥天大勇,这个说法很快在民主党派的各个领袖中传开了,民革的领袖张澜更是激动不已,他评价此事说道:“上下五千年,像毛泽东这样的勇敢领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了!”

通过第一次的谈判,毛主席立刻发现蒋介石确实不是真心谈判,国民党以张治中、邵力子为首的代表团竟然拿不出一份像样的谈判条件,这就意味着蒋介石原本就没想到谈判能顺利进行,而且林彪、陈毅、刘伯承的电报一直没有间断过,蒋介石秘密调动部队向东北进军,并以30万的人马企图包围刘邓大军。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蒋介石发动内战的阴谋跃然纸上,只要是眼不盲的人,都能看得出蒋介石的野心。

毛主席在重庆把握谈判大局,谈判的具体细节全由周总理和王若飞掌控,毛主席和周总理共同修订的11个条件摆在了谈判桌上,这些条件针针见血,其中最主要的方面有这么几条:

双方都拥护先总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必须惩治抗战中身负重罪的汉奸。

承认蒋介石的地位。

承认各民主党派的合法地位,并有各民主党派共同组建政府,选举国家元首。

关于人民军队的整编问题的若干建议以及解放区的划分问题。

蒋介石对第四、五条都很有意见,尤其在解放区的划分和军队的整编上,蒋介石提出的条件十分苛刻。

当然,这一切都在毛主席的预料之中,我方提出将现有军队整编成48个师,而蒋介石只同意我方保留12个师的兵力,另外我方提出六个省的作为解放区,蒋介石却一点不肯让步。

面对谈判的困难局面,毛主席立刻使出第二个深思熟虑的招数,他对周总理说道:“谈判谈判!拿一张嘴巴去谈是没有底气的,想要谈得一个好结果,首先还是要立足于战场上的实力,我们只有在战场上将国民党军队打痛了,蒋介石才会恐慌,才会妥协!”

就在重庆谈判期间,国民党的小动作就没有停止过,国民党不断制造摩擦,企图挑起战事,小规模作战和冲突天天都在发生。

谈判陷入僵局不假,但是从时间上算起,陆陆续续也有了接近一个月的时间,此时一个令毛主席振奋的消息传来,刘邓大军在山西打破阎锡山的包围圈,在上党战役中歼敌3.5万人。

这场大战的胜利来得太及时了,国民党军队受挫直接影响到了整个谈判的氛围,蒋介石明白自己已经先输了一阵,战场上打不赢,谈判桌上自然硬气不起来,蒋介石对我方提出的不少条件都做了让步。

毛主席早就说过:“只要我军能在战场上获胜,我在重庆的个人问题就不会有问题,在蒋介石面前万万不能示弱,此人一贯会恃强凌弱,我们要表现得比国民党更强!”

这就是毛主席第二招的威力,战场上用枪炮打下来的东西往往是最牢固的,上党战役证明国民党并不是不可战胜的,不但可以战胜,还可以予以歼灭。

蒋介石此时又开始犹豫不决,他心里想着扣押毛泽东,但是不得不顾忌很多事情,首先就是天天陪在毛主席身边的苏联代表彼得罗夫,此人是斯大林麾下的猛将,在苏联有着不小的发言权,如果真的扣押毛泽东,苏联一定会先强占东三省,然后让共产党的部队也开进东三省,这些客观原因蒋介石必须考虑到。

这就是毛主席的高明之处,充分发挥当前形势上的优势,让蒋介石不敢轻举妄动。但是蒋介石确实做了两手准备,他秘密让陈立夫等人率部埋伏在林园官邸附近,只要一声令下立刻行动扣押我方代表。

蒋介石的把戏哪里瞒得过毛主席的法眼,毛主席很快就使出了第三个办法,就是广交朋友,和各民主党派的领导人会面交谈,进一步取得他们的支持,民主党派虽然手里没有军队,但是他们一向将手中的笔作为武器,而且民主党派中不乏有很多人和美国、苏联的政要保持着很好的关系,牵一发动全身,蒋介石无法不考虑国际影响。

毛主席和民革负责人张澜会面的时候,住在张澜隔壁的戴笠显得十分紧张,张澜示意关上门密谈,毛主席则上前将大门敞开,他对张澜说道:“我们的谈话让蒋介石知道也无妨,让他看看我们民主人士争取和平的决心!”

张澜对毛主席的话敬佩不已,同时他也劝毛主席说道:“润之先生!蒋介石很明显在演戏,你何必亲自来重庆呢?就像以前一样让周恩来和王若飞前来洽谈不就行了吗?”

毛主席笑着说道:“我不来的话,蒋委员长恐怕要坐立不安了,我来重庆就是要向全世界说明一点,我们共产党是带着诚意来谈判的!”

紧接着毛主席和周总理将我方的谈判条件向张澜讲了一遍,张澜点头说道:“公道!这很公道!如果蒋介石连这么有诚意的条件都不肯接受,那么他就真的泯灭良心了!”

第二天张澜等民主党派领导人就写了多篇文章登报,文章的主旨就是为了揭示蒋介石企图发起内战的野心,这既让蒋介石恼火,也让蒋介石心里多了一份忌惮。

蒋介石不是命令陈立夫见机行事吗?这名国民党CC系首要人物向来对蒋介石极为忠心,毛主席干脆直接去拜访了陈立夫,这一招任谁也没有想到,陈立夫手上沾染了太多仁人志士的鲜血,毛主席的突然造访让他手足无措,惊慌不已。

毛主席上来就说道:“立夫先生!我们已经打了多年的交道了吧?你对我们是了解的,当年我们上山打游击,也是国民党逼迫的结果,如今时过境迁了,我们终于坐在了一张桌子上谈判了,蒋委员长总不能连个小官职也不给我们吧!还请立夫先生帮忙劝说啊!”

现在明明是秋天,陈立夫听到毛主席这一番话后冷汗直流,他吱吱呜呜地说道:“毛先生请放心!我这次一定为和谈效力,不拖后腿!”

毛主席离开后,陈立夫心有余悸,他自然明白毛主席这番话的深深含义,毛主席的意思是,当年你们就背信弃义过一次,还将我们逼上井冈山,现在我们又回来了,而且有资格和你们在一张桌子上谈判了,你们应该留神一点,不要再背信弃义了。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毛主席来重庆也已经有一个多月,这么长的时间内,双方的谈判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主要矛盾还是集中在解放区划分和军队问题上,蒋介石明白,现在的共产党绝对不会像当年那样白白交出手里的枪,他下令胡宗南、杜聿明等人,加快军事部署的速度。

周总理也发现了蒋介石的态度来回切换得太快,此时蒋介石没有胆量轻举妄动,但是如果哪天谈判进入僵局,蒋介石难免会对毛主席的安全造成威胁,于是周总理提出说:“看来短期内我们双方很难谈妥,毛主席来重庆已经一个多月了,我方已经决定让毛主席先回延安,你们蒋委员长不是也不在重庆嘛!”

周总理此时提出这件事很合事宜,原因是蒋介石在9月27日和宋美龄离开了重庆前往美庐别墅度假了,国民党这边没有理由不同意周总理的建议,毛主席回延安的事情终于提上日程了。

蒋介石得知毛主席要走,他从美庐别墅匆匆返回,10月11日早晨,蒋介石邀请毛主席一起吃早餐,席间两人谈了什么已经无法得知,但是当毛主席当天回到延安后,蒋介石竟然大病一场,高烧不退。

这43天的时间里,毛主席用三个办法让蒋介石不敢有坏心思,两人在此期间共会面11次,蒋介石对一个细节的印象十分深刻,他知道毛主席嗜烟如命,但是在这十一次会面中,每一次至少有两个小时的时间,最长的一次会面有六个多小时,毛主席竟然一根烟都没抽,这个细节让蒋介石心里很不安。

蒋介石后来对自己的亲信陈布雷说过:“毛泽东的烟瘾很大,我每次看到他,他都在抽烟,但是只要我一过来,他就立刻将烟掐灭,无论谈话多久,他在我面前绝对不抽一根烟,说明此人决心很大,毅力很强,我们如果轻视这个人,最终恐怕是要失败的!”

毛主席安全回到延安后,他立刻命令林彪率部进军东北,他知道蒋介石迟早要撕破脸发起内战,这一战避无可避,只能从正面迎敌。

标签: 重庆谈判蒋介石毛泽东

更多文章

  • 柴胡栏子事件发生后,毛主席下令枪毙连长和指导员,是什么原因让主席大发雷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柴胡栏子事件,毛主席

    1947年柴胡栏子事件发生后,毛主席为何要下令枪毙相关的连长和指导员。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主席大发雷霆?在解放战争的关键时期,冀察热辽的中央分局决定召开一次党代表会议。为了配合东北地区的作战,此次会议中央决定将冀察热辽的中央分局划归东北中央局领导,这一举措甚至对全国解放都有着极大的帮助,可想而知此次会议

  • 我国鼓励上山下乡活动,解决城市人口再就业,现在看真是明智之举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上山下乡,知识分子

    解放初期,我国为何要鼓励知识分子走到农村去?有些人认为,将有学历,有知识的年轻人放到农村是大材小用,流失人才的做法,而我国温铁军先生却从专业的角度提出他的观点,上山下乡是当时中国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带动农村发展进步的唯一解药。那么,当初我国毛主席提出上山下乡的目的是什么呢?主席为何会提出这一想法呢?点

  • 解放前夕,国民党在仓皇逃跑前,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重庆“11.27”大屠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国民党,蒋介石,重庆11.27大屠杀

    震惊中外的重庆“11.27”大屠杀,仅渣滓洞看守所就有180人牺牲,最小的有不满周岁的婴儿……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在仓皇逃跑前,蒋介石下令将关在白公馆、渣滓洞等监狱里的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全部杀害!11月27日下午15时,大屠杀开始了

  • 唐山大地震后,毛主席含泪批阅生前最后一份文件:看到伤亡报告后,主席嚎啕大哭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毛主席,唐山大地震

    1976年,83岁的毛主席身体大不如从前,不得不时常在中南海的住处养病。7月27日晚,毛主席和往常一样,在助理的照料下吃完药,便早早躺下休息。28日凌晨,当指针指向3点42分时,中南海的地面突然剧烈地震动起来,房内的书桌、橱柜摇摆晃动,住处的门窗玻璃发出很大的响声,一阵轰隆隆的嘈杂声从地下传来。毛主

  • 粟裕虽然没有被授勋为元帅,但是他过世后,悼词中的这句话是对他的极大肯定!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粟裕,十大大将

    说到粟裕,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他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84年,粟裕在北京去世,享年77岁。按照相关流程,中央要发布追悼词。粟裕的追悼词和其他大将没有什么区别,唯独这一句话是粟裕才有的,“尤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生前曾指挥百万大军作战”。这句话是对粟裕一生最大的肯定

  • “壬寅宫变”让明世宗朱厚熜更加信奉道教,直到临死才幡然悔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壬寅宫变,明世宗,朱厚熜,道教

    1542年,明世宗朱厚熜服下道士送来的“红铅丸”,来到曹端妃寝宫,一阵折腾后,心满意足地睡着了。半夜,一群宫女围上来,拿出准备好的绳子,套在朱厚熜的脖子上,要将他勒死。平日里,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宫女,此时个个面露凶相,将朱厚熜死死摁住。朱厚熜惊醒后,刚要喊出声,嘴巴被一团布堵上

  • 重庆谈判,蒋介石准备让毛主席去新疆当省长,毛主席什么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重庆谈判,蒋介石,毛主席,新疆

    1945年,中国对日战争进入了最后的阶段。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明白,日本侵略者被赶跑并不意味着中国就能立刻得到和平。在整个中国,仍有一股极其庞大的势力对共产党伺机而动,而这股势力,便是蒋介石的国民党。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公告》签订,中英美三国联名对日本做出最终通告。8月8日,伴随着两天前名为

  • 1937年,周恩来在延安遇刺,11名警卫壮烈牺牲,到底谁如此大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周恩来

    西安事变后,为了商讨善后问题,党中央派周恩来前去和国民党谈判。车队经过崂山的时候,突然被一伙人伏击,枪声响彻黄土高原。这伙人显然有备而来,提前在路上挖好陷坑,卡车被卡在里面动弹不得。周恩来能文能武,遇到这种情况没有慌乱,立即躲开敌人的攻击,找到一处隐蔽位置,指挥战士们发起反击。周恩来的副官陈友才奋勇

  • 王娡和馆陶公主联姻,刘彻说了一句“金屋藏娇”立马就巩固了太子之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王娡,馆陶公主,刘彻,金屋藏娇

    公元前153年,馆陶公主抱起4岁的刘彻,指着100名宫女,问他喜欢哪一个。刘彻瞥了一眼,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随后,馆陶公主指着自己的女儿,问:“阿娇怎么样?”刘彻立马笑逐颜开地说:“如果阿娇肯嫁给我,我就建一座黄金屋给她住!”馆陶公主满意地点了点头,

  • 汉中之战曹操颇具优势,为何却主动放弃汉中?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中之战,曹操,汉中

    汉中之战是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之战,据史料记载,这一战以刘备小胜结束,但是通过阅读史书后你就会发现,这一战其实是曹操主动放弃了汉中。在赤壁之战后,刘备趁机拿下来了荆州,以荆州为根据地,向益州进军,但是汉中还有张鲁等人。曹操也不是傻子,在刘备进攻益州后,曹操密谋拿下汉中。汉中是益州的屏障,一旦汉中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