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朝统治下的汉人,究竟惨不惨?专家说:元朝是被故意黑化了

元朝统治下的汉人,究竟惨不惨?专家说:元朝是被故意黑化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262 更新时间:2024/1/17 17:03:01

为了真正了解个中因由,我们先来看一看汉人在元朝时期的生活状况究竟如。我们都知道,经历过战争以后,一个新朝的首要任务就是恢复经济。忽必烈建立元朝后,为了重振被战争严重破坏的中原经济,创立了一个叫做“劝农司”的机构,这个机构汇集了农业方面的各类人才,指导和帮助农民更好地利用土地进行生产。

与此同时,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发地动起来,忽必烈还创建了一个叫做“社”的组织。每个“社”由大约50户农民家庭组成,由社长或村里德高望重之人对“社”进行管理。这些举措对我国农业的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

至于税收方面,之间的继任蒙古大汗在对中原地区的百姓征税的时候,并没有指定统一的标准,都是用到多少钱就要求百姓交多少税,因此大多数百姓的生活压力都很大。忽必烈觉得这不是一个长久之计,而且自己不仅是蒙古的大汗,也是整个中国的皇帝,他认为要公正地对待所有的子民。

于是,忽必烈上台后设计了套完整的征税制度,百姓只要按照规定国家上交一定数目的钱粮即可,剩下的都可以归自己。这样一来,百姓身上的负担减轻了,为自己奋斗的劲头也更足了。所以,元朝时期汉人百姓的生活其实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水深火热。

我们都知道,蒙古族是游牧民族,蒙古人中很少有手工业者,但蒙古人,尤其是蒙古贵族对手工制品的需求是非旺盛的,所以忽必烈对于有一技之长的工匠非常看重。他把全国的工匠都统一划入了匠户,而且不允许他们更改户籍。乍一看这似乎限制了那些工匠的自由,但其实元朝时候工匠的待遇是非常好的,如果完成了朝廷分配的制作任务,还可以接私活挣钱。所以,手艺人在当时是一个人人称羡的职业。

再来说一说商人,因为商人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是重利轻义的形象,所以在中国古代是排名垫底的职业。但是,元朝时期的商人地位却很高,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当时我国的国土面积十分辽阔,各地都有自己的特产,为了互通有无,需要大量的商人四处奔走。在交通方面,元朝还改善了运输系统,让贸易流通更方便,比如将大运河延长到中国北部的蒙古首都等等,这些都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和商人地位的提高。

从律法上看,元朝时期的蒙古贵族确实拥有各种各样的特权,但是对于普通的蒙古人而言,法律对他们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偏袒,假如犯了罪,他们受到的惩罚和普通的汉人也没有多大的区别。所以,不管是从农民、工匠还是商人来看,元朝时期的汉人并没有比其他朝代过得更惨,甚至还有很大的进步,那大家为什么都不待见元朝呢?其实,这是因为当时的统治者得罪了最有话语权的那一批人,他们就是排在“士农工商”之首的“士”,也就是中国古代的传统精英阶层——士大夫。

当时,朝廷的大官都是蒙古人,虽然也有极少数汉人士大夫加入了元朝朝廷,但担任的都是不太重要的职务,剩下的大部分士大夫都只能成为闲云野鹤。这些汉人中的精英被蒙古统治者排除在权力核心之外,空有一身才华和满腔抱负无法施展,那种惘然若失的心境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这些人士大夫在描述元朝及其统治者的时候,往往会将个人的愤懑代入其中,进行强烈的批驳,给出各种各样的差评。而后世的史籍也引用了这些元代文人的创作作为材料,所以元朝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就成了“黑暗时代”的代名词。

总而言之,元朝前期,普通汉人百姓的生活和其他朝代的和平时期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士大夫阶层因为上升通道被关闭,所以比起其他朝代要艰难很多。到了元朝末期,确实有许多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这一现象也并非元朝独有,事实上,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末期,因为社会动荡,百姓大多流离失所,生活苦不堪言,不仅元朝如此,其他大一统的朝代亦是如此。

更多文章

  • 赵匡胤坚持要迁都洛阳,赵光义五个字阻止,从此埋下北宋灭亡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北宋初年赵匡胤为什么考虑迁都,赵匡胤为什么要传位赵光义,赵匡胤迁都赵光义极力反对

    公元976年3月,赵匡胤西巡洛阳。此时的北宋在赵匡胤领导下,已经统一了中原乃至南方,各地叛变势力基本被肃清。之所以西巡洛阳,一方面是为了故地重游,另一方面则是为迁都考察。一天,赵匡胤宴请陪同他西巡的群臣,酒酣之际他突然提出迁都洛阳。大臣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无一例外都反对迁都,赵匡胤恼怒不已。眼

  • 中国国都为何只选这四个地方?朱棣说的五个字太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棣迁都的真正原因,朱棣老婆徐皇后简介,紫禁城是由什么皇帝朱棣开始建的

    中国的历史很长,王朝更迭也很频繁,有人问,为何在中国这么长的历史时期,被选为国都的城市只有那么几个?这几个城市何德何能,竟能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青睐?首先,我们知道,首都不是一般的城市。首都是一国的首善之地,要成为一国的首都,不仅仅是看这个城市的大小和容纳度的多少,也不仅仅是看这个城市经济是不是繁荣,交

  • 明朝最有权利的一个机构,此位置是所有太监的梦想,结局往往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太监级别排名,明朝三大机构谁权力最大,明朝太监邓瑛

    历史上曾多次出现宰相权利过大而威胁到天子的情况,如:东汉末年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也是屡见不鲜。这就导致古代帝王大都对于宰相设有防备,并不能完全信任的情况出现。随着朝代的变更和时间的推移,宰相一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宰相一职在明代被彻底废黜,明朝初期,朝廷中的职位配置和历朝历代差别不大,宰相一职仍

  • 靖康之难,她2度被凌辱被要求裸身执行仪式,成了唯一殉节的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靖康之耻太后被百人羞辱,靖康宫女被俘事件,靖康之变后宫廷女人们的悲惨下场

    作者:月小妆靖康之难是我们民族历史上无法抹去的屈辱和伤痛,在靖康之难中,大批的女子如牲口般被赶往金国。她们备受凌辱,被当成营妓一样遭受金兵凌虐,像猪狗一样被参观展览。这里面有皇后、嫔妃、公主,都是曾经非常高贵的女子。靖康之难完整的诠释了在国破家亡之际,女子所承受的耻辱,是我们汉人永生都不该忘记的耻辱

  • 赵匡胤最大的愿望,刚说出口就遭赵光义的反对,不出半年一命呜呼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赵匡胤为什么斗不过赵光义,赵光义杀死赵匡胤的事件,赵匡胤与赵光义的争斗

    开宝九年(976年)三月,宋太祖赵匡胤携群臣西巡洛阳。此行有两个目的:一是故地重游,洛阳是赵匡胤出生的地方,他在这里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二是考察洛阳,为迁都做好准备。然而,洛阳之行却成为了赵匡胤最大的遗憾,以至于从洛阳回到都城开封不到半年就暴毙了。这个最大遗憾就是迁都洛阳的目标未能实现,遭到了群臣

  • 史上最惨的状元,刚当上状元20天后,朱元璋说:车裂吧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临死前做了三件奇葩事,明朝历史上最惨的状元,朱元璋对状元的评价

    曾经有人研究过明朝的史料,统计出明朝的状元只有八十九人,传承数百年,而科举考试却是三年一次,从数不胜数的学子中挑出仅仅八十九人,足以可见科举考试的严苛程度了,可他们成为状元之后享受的待遇,也是常人所不能想象的,平步青云,前途无量,所以每次科举考试仍然是最大型的一次人员“迁徙”活动。可在这仅有的八十九

  • 明朝极无耻的首辅,因一事致王朝覆亡,气得皇帝大骂:你死有余辜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十大首辅排名,明朝历史上最厉害的首辅,历史对明朝首辅的评价

    崇祯帝在位17年间,虽然励精图治、宵衣旰食,但最终却依然丢掉江山,落得自缢殉国的下场,究其原因,除了他的刚愎自用、性情急躁外,还跟他任用了一大批庸才、佞臣有关。在这些祸害明朝的罪臣中,内阁首辅陈演尤其罪大恶极。那么,陈演究竟做过哪些坏事?他最终额结局如何?陈演是四川井研人,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

  • 成吉思汗征战之时碰到了一个硬茬子,硬抗了22年还把他活活耗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吉思汗最怕谁,成吉思汗的最大对手,成吉思汗作战能力

    据其他史料记载,西夏并算不得弱小,曾经面对势不可挡的成吉思汗时,硬抗了二十二年才被灭国,这在当时可是颇为了不得的大事件。所以,这等事件不应该被正史所舍弃。如此看来,那定然是有所隐情,才导致西夏的这段历史没有进入正史。在笔者看来,这段隐情实为蒙古人故意抹去,因为,西夏人曾经让他们吃过大亏。十三世纪初,

  • 戚继光厉害,她的老婆更厉害,敢给倭寇摆一道“空城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戚继光杀了多少倭寇,戚继光在哪里打败倭寇,戚继光为平定倭寇做了什么

    然而,对于这位为国有功的将军来说,我们对他最最熟知的除了他驱逐倭寇的英雄事迹,更还有的就是他的夫人了。早年间的戚继光本来是个穷酸小子,在元朝蒙古人的统治下只能心含发怒,却也无可奈何。但是,幸运的是,戚继光偶然间得到了当时的王家小姐的欣赏,还因此成就了一段好姻缘。而这王家也并非什么普通人家,王家的老爷

  • 为何说锦衣卫是双刃剑,暗杀敌人却也沾满功臣的鲜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锦衣卫的历史教训,锦衣卫历史真相大揭秘,真正的锦衣卫到底有多厉害

    为何很多人如此害怕锦衣卫呢?原来,锦衣卫制度是明朝的一大特色组织,这个组织被皇帝赋予了很多特权,甚至有些特权是大大超过了明朝的司法部门。例如,一个地方官员,甚至是封疆大吏,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之下,只要皇帝认为此人有胡作非为,居心叵测,甚至是谋逆造反的嫌疑,只要皇帝同意,锦衣卫就可以对其秘密进行逮捕、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