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和珅死后,有两个女人当即为他做一决定,连皇帝都没料到

和珅死后,有两个女人当即为他做一决定,连皇帝都没料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113 更新时间:2024/2/9 8:47:31

和珅虽然中饱私囊可憎可恶,但是,实际上将赈灾的问题勉强解决掉了,纪大人所作所为虽然光明磊落,但是,实际上他的方法根本行不通。从这个片段倒是可以看出这位大贪官的治国理政的经验比两袖清风的纪大人要丰富的多。

和珅初为官时精明强干,通过李侍案巩固自己的地位,乾隆帝对其宠信有加,并将幼女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使和珅不仅大权在握,而且成为皇亲国戚。随着权力的成长他的私欲也日益膨胀,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此外,和珅还亲自经营工商业,开设当铺七十五间,设大小银号三百多间,且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有商业往来。

只可惜,这位全能型人才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已经位极人臣的他还在不断敛财,他跟随着乾隆皇帝二十年有余,在乾隆朝也算得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了,但是,他对自己的权势还不满足。为了能够在新朝之中保住自己的地位,这位前朝重臣千方百计调查那些在京官员们的黑历史,到了后来他竟然都敢窥探皇子们的隐私。

他就是想通过调查抓住这些人的把柄,这样一来自己坐的的位子就会更加稳固。权力的欲望已经让这位臣子丧失了理智,他对那些皇子们的监视以及暗中调查一旦被发现就是掉脑袋的罪,但是,那时的他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他只想继续拥有现在这样的地位,甚至得到接近于皇帝的那种至高无上的权力。

嘉庆看到他不仅贪图钱财,还妄想着能够拥有无限大的权力,恐怕日后会成为大清朝的一个祸患,但是,乾隆爷尚且在世,想要扳倒和珅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一直等到了嘉庆四年,和珅最大的靠山乾隆驾崩之后第二天,这位大贪官就被嘉庆判处了死刑。

根据历史的记载,正月初三乾隆驾崩,初四和珅就被撤职,他和他的那些党羽们一同被软禁了起来,初五群臣的奏折就源源不断地送到了嘉庆皇帝那里,他们一直要求弹劾这个大贪官。实际上群臣都是在皇帝的暗示之下才敢向朝廷递送奏折,和珅被限制了人身自由这就表明皇帝终于要对这个大贪官动手了,可是缺乏确凿的证据,这个时候就是要群臣们将自己手里的证据全部上奏给朝廷,将和珅的罪给彻底定下来。

初八日就下令将有关人等抓捕起来进行审讯,正月十五他们的罪名基本上就都定下来了,在此之后的三天内对和珅及其党羽纷纷下达了赐死的诏书,这样的办事效率足以看出嘉庆皇帝对他的痛恨程度。从古至今可能都没有这样一宗案件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被判定完,嘉庆皇帝也深知和珅的势力之大,如果不能及时处理解决掉这个祸患,随着时间推移事情说不准就会发生转变,那样一来这一切的准备不就全部付诸东流了吗?

不过,在这次事件中和珅的家人们却没有遭受牢狱之灾。毕竟和珅也算是个皇亲国戚,他的儿子娶了公主,和皇家结了亲家,嘉庆皇帝即使再痛恨他也不忍心惩罚自己的皇室成员。嘉庆皇帝还准备将这个大贪官凌迟处死,但是,还是由于公主的求情,加上一些大臣们的建议,最终才改为赐他自尽而亡,和珅死时年仅49岁。

我们平时对于和珅的印象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贪官,加上在影视作品中王刚老师将这一人物演绎的活灵活现,大家在心里就默认了王刚老师的模样就是历史上的大贪官和珅的样子,但是,事实恰好相反,和珅在历史上的形象可是一个高大帅气的小伙子,长相俊美,武艺还十分高强,原本就是乾隆身边的一个侍卫。

后来还学习了藏语,英语等语种,能够给皇帝和前来朝拜的外国使者充当翻译。

这种既有才华又有颜值的男人自然少不了风流韵事,他的两个小妾就在和珅被赐死之后也相继自尽身亡,一个小妾听闻噩耗之后悲痛欲绝,几日都不吃饭。不管家里人怎么劝就是不开房门也不许别人再来打扰她,没过几天下人们就发现屋里连一点动静都没有,她又在里面反锁着门。情急之下这些人找来工具破门而入,却发现这个小妾早已经上吊身亡了,年仅三十岁。

还有一位小妾自尽之前写下了一首小诗表达自己对和珅的思念之情,从楼上一跃而下,当场就死亡了。这种情深义重的事情,居然能在和珅这个大贪官的家中见到!

虽然贪污是他的最大的过错,但他的才华还是应该得到认可。有人将他与刘墉纪晓岚并列为清乾隆时期三大中堂。虽然刘墉和纪晓岚均未入军机处,但刘墉官至体仁阁大学士(正一品),纪晓岚官至协办大学士(从一品),按职级标准而言,称为中堂是合理的。

更多文章

  • 本是一块富饶之地,因为大清太软弱,最终,改名换姓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大清富庶之地,白山黑水之间乃大清龙兴之地,大清是强大还是软弱

    那么,这是一块什么样的岛屿呢?这块被抛弃的岛屿叫库页岛,面积约为7.6万平方公里,其形如鱼。那么,这块普通的岛屿为何被人们认为富饶呢?原因就在于这块岛屿拥有着大量的天然气、石油以及其他珍贵资源。最先确立库页岛归属的国家,是在中国的明朝时期,这样一来,此地确实是算得上是属于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了。那个时候

  • 李鸿章请留学生为他解释抛物线 那人忽然问他:你撒尿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喜欢李鸿章和讨厌李鸿章的人,差不多一样多。“誉满天下,谤满天下”,用这八个字来形容李鸿章,再合适不过了。不过,哪怕最讨厌李鸿章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他不是一个僵化保守、固步自封的人。自幼就饱读诗书、从千军万马的科举考试中杀出一条“血路”来的他,不管是做官还是做人,都没有一般读书人那样的“酸腐味”。事实

  • 有人把李鸿章称为东方俾斯麦 梁启超说:太荒唐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摇摇欲坠的清朝来说,在寒风中传来的这个消息,比冬天更冷:当年11月7日,暂居在北京贤良寺里的李鸿章因胃血管破裂,大口地吐血,终于不治身亡。享年79岁。还在陕西西安的慈禧太后、光绪皇帝闻讯,唏嘘不已,追加谥号为“文忠”——这是仅次于文正的谥号。在李鸿章之前,仅有林则徐、周天爵、骆秉章、胡林翼等少数

  • 雍正临终前留下遗诏,子孙后代不得动他,乾隆一上任就把他给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雍正传位遗诏,雍正是改了遗诏吗,雍正有没有可能改遗诏

    提要:封建帝制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创造出来了天赋皇权这样的说法来欺瞒百姓。可是,有时候皇帝自己的做法便会影响到这种说法的合理性。比如说先帝和继位者施政方针相冲突,岂不是打了先帝的脸,让老百姓看皇权的笑话吗?所以,为了维护这样的皇权,继位者往往是不会推翻前人的做法,最多也就换个解释,很少有直接对着干的

  • 清朝官员个个头顶大宝石 雍正:全部换成玻璃珠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雍正脖子上挂的珠子,雍正的珠子,清朝皇帝帽子上的宝石

    很简单,看他们的帽子——准确地说,是看帽子上面的珠子。这种珠子叫“顶戴”。清朝时期,朝廷以“顶戴”来区分官员级别的高低。一品官员,“顶戴”为红宝石;二品官员,“顶戴”为珊瑚;三品官员,“顶戴”为蓝宝石;四品官员,“顶戴”为青金石;五品官员,“顶戴”朝为水晶;六品官员,“顶戴”为砗磲;七品官员,“顶戴

  • 李鸿章为什么要把美若天仙的独女嫁给年过4旬张佩纶?原因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鸿章简历资料,李鸿章为什么将女儿嫁给张佩纶,李鸿章与张佩纶的关系

    当年,李鸿章将小女儿李菊耦"下嫁"给"落迫"的且已是四旬的老男人张佩纶,生下了张爱玲的父亲张廷重,最后有了张爱玲的诞生。那么,李鸿章为什么要把美若天仙的女儿李菊藕下嫁给已过四旬且是丧偶续娶的张佩纶呢?张佩纶其实不是一般的人,他从小才华横溢,文采飞扬,23岁时就考上了进士。赴入仕途后,他做事雷厉风行,

  • 曾国藩谁都不怕,唯独害怕石达开,见他就绕着走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石达开曾国藩结局,石达开在江西三次击败曾国藩,曾国藩打石达开最后一战

    曾国藩打仗以勇猛闻名,谁都不怕。不过,凡事均有例外。曾国藩非常忌惮太平军名将,甚至到了见他就绕着走的地步。这是怎么回事呢?1860年以后,太平天国受“天京事变”的影响,以及遭到清军的连年打击,已经出现了衰败的痕迹。许多人都欢欣鼓舞。他们认为,太平天国的覆灭已成必然,只是时间早迟的问题。可是,就在大家

  • 清朝立下最严厉祖制 道光皇帝违反后连功德碑都不敢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功德碑大全,清朝皇帝道光,大清皇帝功德碑全文

    道光皇帝死后,葬于位于东陵、西陵之间的慕陵。“慕陵”这个名称,是道光皇帝生前亲自选定的,表达仰慕列祖列宗功德的意思。的的确确,道光皇帝对于列祖列宗的功德,也只有仰慕的份。慕陵是清代所有帝陵中规模最小的一座。而且,这座陵墓没有立功德碑。在中国古代,皇帝们是非常注重后人对他一生的评价。所以,总是要在死后

  • 《走向共和》李鸿章进献咖啡,慈禧皱眉:这是中药吧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走向共和慈禧回忆李鸿章,李鸿章咖啡,走向共和李鸿章第一次喝咖啡

    比如,李鸿章给慈禧太后敬献咖啡。在《走向共和》第9集中,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李鸿章给慈禧太后送上一款英式咖啡,慈禧太后微笑着表示怀疑:“黑不溜秋的,有什么好的?”李鸿章连忙解释:“这西洋人可爱喝这个,提神哪。”慈禧太后不以为然地说:“咱们的茶还不算一样提神?”李鸿章一边泡咖啡,一边娓娓

  • 曾国藩之子和李鸿章之子都是外交官 他们谁的成就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曾国藩和李鸿章为师徒关系,性格各异,但后代走出了不少外交官。比如曾国藩的次子曾纪泽,李鸿章的长子李经方、三子李经迈。李鸿章三子李经迈在29岁时就担任出使清朝驻奥地利公使,是当时清朝最年轻的外交官。不过,他从事外交活动的时间不长,累计只有两三年时间,远远不及他的兄长李经方。所以,我们就以曾纪泽和李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