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7000守军全部阵亡,战后全城被屠,1858年太平天国九江保卫战

17000守军全部阵亡,战后全城被屠,1858年太平天国九江保卫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935 更新时间:2024/1/21 21:32:56

九江,长江中游与下游分界线,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自古便是军事重镇,1854年太平军攻克九江后,派遣善于守城的悍将,殿右十二检点林容守卫九江城,林启容守城有道,当年太平军西征在湘潭失利的时候,湘军一路反推到了九江,林启容,罗大纲就是在九江,湖口一带配合石达开击破了来犯的湘军。

之后,林启容在九江与再度来犯的湘军屡次交手,在他的领导下,湘军在九江是毫无进展,1855年8月,湘军悍将塔齐步由于久攻九江不下,竟然抑郁而终,所以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大小头目都对林启容恨之入骨,可又无可奈何。

然而,很不幸的是,正当太平天国全盛的时候,突然爆发了“天京事变”,东王北王被诛杀,翼王石达开出走,湘军立马感觉机会已经到来,开始再度大局进犯,1856年11月29日,清军再度兵临九江城下。

但湘军显然还是低估了林启容的能力,湘军猛攻九江六天,被太平军打得伤亡惨重,只能退却,然又被林启容带兵追出城外追杀,再被痛打,于是湘军又想起来曾国藩的六字箴言“结硬寨,打呆仗”,开始挖壕沟以围困九江城。

1857年2月到6月,湘军挖了将近半年的壕沟,将九江包围,此外还陆续攻破了新城,湖口等地,使得九江外援全断,成为一座孤城,这下子九江城就危险了,唯一可能的解围之道,就是石达开的援兵,可是由于各种原因,石达开却没有来直接救援九江,于是,九江的命运已经定了。

城内的粮食,弹药越来越少,太平军守卫越来越艰难,最后粮食竟然断绝,守城太平军只能吃老鼠,吃野菜甚至是木屑,1858年5月19日,湘军用炸药炸破了九江城墙,杀入九江,早已饿倒的太平军仍然奋起与来犯湘军肉搏巷战。

最终,林启容以下17000多太平军全部阵亡,无一人投降,随后湘军为了报复,血洗九江城,九江城内数万居民仅剩三十余人。据史料记载:

“城外勇冲杀而入,该逆(城内军民)无路可奔,号叫之声惨不可闻,自卯至午,歼除净尽……尸骸堆积,流水腥红。”

作者:云帆

更多文章

  • 他很可能是清朝唯一一个自杀的皇帝,咸丰皇帝到底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如果咸丰皇帝不死清朝会不会亡,咸丰是清朝最悲剧的皇帝吗,咸丰皇帝 死因

    咸丰到底是怎么死的呢?这个本来在史学上并不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咸丰基本可以确定是死于肺结核(史书记载咸丰皇帝的病状就是肺结核病的典型症状),但是近年来也有一种说法比较有说服力——咸丰死于自杀。皇帝自杀?听起来很荒诞吧,其实并不是,因为咸丰的自杀方式比较特殊,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事情是这样的。咸丰自

  • 康熙在什么情况下收复台湾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康熙是哪年哪月收复台湾的,康熙说台湾完整版,大阿哥胤禔兵败台湾见康熙

    康熙在台湾问题措施,能够采取坚持统一和和平为上的原则是值得肯定的,即便是在武力收复的情况下,依旧是刚柔并济的策略。但郑氏政权拒不归附,试图分裂国家,维持分裂局势,这是康熙绝对不能允许的,虽然采取了武力收复的态势,但还是最大限度地争取了台湾各方势力的投诚,最终实现了此后郑氏政权的和平归附。国家归于一统

  • 打垮了清朝的鸦片 为什么又成了清朝的救命稻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的鸦片有危害吗,清朝鸦片之害,清朝鸦片是怎么消失的

    许多有识之士为此痛心疾首。清代思想家魏源说“鸦片流毒为中国三千年史未有之祸”,林则徐大声疾呼:“此祸不除,十年之后,不惟无可筹之饷,且无可用之兵!”他们的呼吁,当然不是危言耸听。事实上,大量鸦片的输入,不但给民众在肉体和精神上带来巨大的损害,还使得中国数以千万计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到国外。所以,不少人

  • 和珅临死前写一首绝命诗,竟是对大清的诅咒,后字字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和珅死前留下绝命的诗,大清和珅,和珅是大清宰相吗

    如果说贪污成了和珅一生抹不掉的污点,那么才华横溢就成了一生最亮的闪光点。和珅从小饱读诗书,才情出众,能说会道,写的诗也是一流,这也是他能受到乾隆皇帝宠爱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乾隆曾安排和珅编写《四库全书》,结果在编写过程中,和珅对《石头记》爱不释手。然而,当时这本书是禁书,民间根本没有传播,只有少量的

  • 故宫里的老井,邪气重重,怪事不断,帮慈禧做了一件好事一件坏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故宫最诡异的一口井至今被禁用,慈禧墓地里的金井,故宫最诡异的井

    故宫一直是个引人非议的地方,甚至到了无神论的现代,民间依然流传着故宫的邪气重重、妖魔鬼怪之说。故宫的奇怪之处就包括一口老井,据说白天时望井下望,井底的碎石和杂草尽收眼底;而到了夜里,尤其是过了十二点阴气最重的时候,那口井突然又变成一口水井,而且井水倒映着一个陌生的面庞,试想一下你望着井而井底却出现别

  • 清朝官员送错三百两银子 八年后连升三级 官至总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清朝两江总督俸禄,清朝官员连升几级,清朝登仕郎俸禄

    安徽徽宁池太广道的道员叫惠征,是一名文官,无法抵挡太平军攻势,只好逃跑到江苏镇江避难。但是,大敌当前,岂能一跑了之?清廷下令,将惠征革除职务。惠征在忧心忡忡之下,于当年7月8日,病故于镇江。俗话说:“太太死了压断街,老爷死了没人抬。”惠征一死,身后事就显得格外萧条。他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带着灵柩

  • 清朝曾经也是公认的列强,为何后来失去了这个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是一群在国际社会上,依托强大的国力,到处仗势欺人的存在。他们战争,他们搜刮,他们为了利益不顾别国苦难,到处制造纠纷,进而引发冲突,攫取利益。这样的存在,跟中国最后一个朝代清朝貌似一点关系都没有。但奇就奇在,当时的西方世界无数列强都认可大清朝也是列强。(清朝后期疆域)为何会如何?我们首先需要明白列强的

  • 明朝火器领先世界 为什么清朝不愿意继续发展火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使用火器为什么清朝不用火器,明朝的火器和清朝的火器,明朝火器和日本火器

    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明朝甚至还大胆地从欧洲引进、仿造先进的大炮,如佛朗机炮和红夷大炮。在明朝和清朝最初的战争中,明朝火器技术明显占优。在1626年打响的“宁远之战”一战中,努尔哈赤率13万精兵读渡过辽河,强攻宁远城。袁崇焕利用包括11门红夷大炮在内的12门大炮防守宁远城,让后金军队伤亡惨重,取得了

  • 同样从南京往北京打,为何朱元璋成功,洪秀全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为什么朱元璋能成功而洪秀全失败,洪秀全对朱元璋的评价,洪秀全和朱元璋谁有钱

    1853年,在洪秀全的命令下,太平军名将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率领2万多人,从扬州出发开展北伐。尽管太平军一度达到天津附近,令京师震荡,但在清朝军队的围追堵截下,最终全军覆没,功亏一篑。朱元璋和洪秀全都定都于南京,都是从南京往北京打,为何朱元璋取得了成功,洪秀全以失败收场?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我们不

  • 太平军降将 左宗棠和李鸿章抢着用他 甲午海战兵败殉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有趣的是,虽然身为一名别人看不起的降将,他却得到左宗棠和李鸿章两位大人物的重视。左宗棠和李鸿章都抢着要用他。他叫丁汝昌。丁汝昌是安徽庐江县石头镇人,生于1836年。1851年,庐江一带发生严重灾荒,丁汝昌父母先后病故。1854年,太平军来到庐江。18岁的丁汝昌就参加了太平军,驻扎于安庆,成为程学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