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很可能是清朝唯一一个自杀的皇帝,咸丰皇帝到底怎么死的?

他很可能是清朝唯一一个自杀的皇帝,咸丰皇帝到底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557 更新时间:2024/2/9 2:12:40

咸丰到底是怎么死的呢?这个本来在史学上并不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咸丰基本可以确定是死于肺结核(史书记载咸丰皇帝的病状就是肺结核病的典型症状),但是近年来也有一种说法比较有说服力——咸丰死于自杀。

皇帝自杀?听起来很荒诞吧,其实并不是,因为咸丰的自杀方式比较特殊,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事情是这样的。

咸丰自杀这个说法出自前清皇族之口,一开始历史学家并没有在意,但是大学者功先生(前清皇室)也持这种观点,所以大家也开始重视这种看法,经过推敲,发现这说法也是能说通的。

咸丰皇帝其实很命苦,他刚刚经历嘉道中衰,清朝的光景已到了最低谷,而内部又爆发出了史无前例的太平天国运动,可以说咸丰皇帝的龙椅坐的并不踏实,每天都活得提心吊胆的,1853年,北伐的太平军前锋竟然打到了天津!咸丰都准备出逃了。不过这次所幸太平军没打进去。

然而很快又一股力量来了,1856年,英法联军攻破了北京城,咸丰带着一堆老婆仓皇西逃,史称“西狩”,他也成了大清入关以来第一位被赶出京城的皇帝。咸丰走的时候,在北京留守的官员哭声震天,咸丰心情可想而知。

南京北京都丢了,咸丰逃亡到了承德避暑山庄,这个时候咸丰已经染病了(咸丰沉溺酒色,生活习性不好),而咸丰这座小城经济又比较困难,供应不好,避暑山庄是为了避暑设计的,根本没考虑到会有人冬天过来,咸丰就忍着严寒在承德熬着,这种环境很不利于他休养。

但是后来英法联军走了,咸丰也没回北京啊?对,问题就在这里,为什么咸丰不回去呢?最可能的解释是他没脸回去!于是他把国事扔给了恭亲王奕䜣,自己仍然赖在承德。

而且咸丰的生活习性很怪,整天沉溺于酒色之中,还通宵看戏,性格也是喜怒无,这显然完全不符合静养的条件!咸丰到底是干什么?有人说了:以美酒妇人自戕!是的,咸丰很可能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放纵的方式,加速自己的死亡。

参考:《百家讲坛——苦命天子咸丰》

作者:云帆

更多文章

  • 康熙在什么情况下收复台湾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康熙是哪年哪月收复台湾的,康熙说台湾完整版,大阿哥胤禔兵败台湾见康熙

    康熙在台湾问题措施,能够采取坚持统一和和平为上的原则是值得肯定的,即便是在武力收复的情况下,依旧是刚柔并济的策略。但郑氏政权拒不归附,试图分裂国家,维持分裂局势,这是康熙绝对不能允许的,虽然采取了武力收复的态势,但还是最大限度地争取了台湾各方势力的投诚,最终实现了此后郑氏政权的和平归附。国家归于一统

  • 打垮了清朝的鸦片 为什么又成了清朝的救命稻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的鸦片有危害吗,清朝鸦片之害,清朝鸦片是怎么消失的

    许多有识之士为此痛心疾首。清代思想家魏源说“鸦片流毒为中国三千年史未有之祸”,林则徐大声疾呼:“此祸不除,十年之后,不惟无可筹之饷,且无可用之兵!”他们的呼吁,当然不是危言耸听。事实上,大量鸦片的输入,不但给民众在肉体和精神上带来巨大的损害,还使得中国数以千万计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到国外。所以,不少人

  • 和珅临死前写一首绝命诗,竟是对大清的诅咒,后字字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和珅死前留下绝命的诗,大清和珅,和珅是大清宰相吗

    如果说贪污成了和珅一生抹不掉的污点,那么才华横溢就成了一生最亮的闪光点。和珅从小饱读诗书,才情出众,能说会道,写的诗也是一流,这也是他能受到乾隆皇帝宠爱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乾隆曾安排和珅编写《四库全书》,结果在编写过程中,和珅对《石头记》爱不释手。然而,当时这本书是禁书,民间根本没有传播,只有少量的

  • 故宫里的老井,邪气重重,怪事不断,帮慈禧做了一件好事一件坏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故宫最诡异的一口井至今被禁用,慈禧墓地里的金井,故宫最诡异的井

    故宫一直是个引人非议的地方,甚至到了无神论的现代,民间依然流传着故宫的邪气重重、妖魔鬼怪之说。故宫的奇怪之处就包括一口老井,据说白天时望井下望,井底的碎石和杂草尽收眼底;而到了夜里,尤其是过了十二点阴气最重的时候,那口井突然又变成一口水井,而且井水倒映着一个陌生的面庞,试想一下你望着井而井底却出现别

  • 清朝官员送错三百两银子 八年后连升三级 官至总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清朝两江总督俸禄,清朝官员连升几级,清朝登仕郎俸禄

    安徽徽宁池太广道的道员叫惠征,是一名文官,无法抵挡太平军攻势,只好逃跑到江苏镇江避难。但是,大敌当前,岂能一跑了之?清廷下令,将惠征革除职务。惠征在忧心忡忡之下,于当年7月8日,病故于镇江。俗话说:“太太死了压断街,老爷死了没人抬。”惠征一死,身后事就显得格外萧条。他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带着灵柩

  • 清朝曾经也是公认的列强,为何后来失去了这个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是一群在国际社会上,依托强大的国力,到处仗势欺人的存在。他们战争,他们搜刮,他们为了利益不顾别国苦难,到处制造纠纷,进而引发冲突,攫取利益。这样的存在,跟中国最后一个朝代清朝貌似一点关系都没有。但奇就奇在,当时的西方世界无数列强都认可大清朝也是列强。(清朝后期疆域)为何会如何?我们首先需要明白列强的

  • 明朝火器领先世界 为什么清朝不愿意继续发展火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使用火器为什么清朝不用火器,明朝的火器和清朝的火器,明朝火器和日本火器

    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明朝甚至还大胆地从欧洲引进、仿造先进的大炮,如佛朗机炮和红夷大炮。在明朝和清朝最初的战争中,明朝火器技术明显占优。在1626年打响的“宁远之战”一战中,努尔哈赤率13万精兵读渡过辽河,强攻宁远城。袁崇焕利用包括11门红夷大炮在内的12门大炮防守宁远城,让后金军队伤亡惨重,取得了

  • 同样从南京往北京打,为何朱元璋成功,洪秀全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为什么朱元璋能成功而洪秀全失败,洪秀全对朱元璋的评价,洪秀全和朱元璋谁有钱

    1853年,在洪秀全的命令下,太平军名将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率领2万多人,从扬州出发开展北伐。尽管太平军一度达到天津附近,令京师震荡,但在清朝军队的围追堵截下,最终全军覆没,功亏一篑。朱元璋和洪秀全都定都于南京,都是从南京往北京打,为何朱元璋取得了成功,洪秀全以失败收场?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我们不

  • 太平军降将 左宗棠和李鸿章抢着用他 甲午海战兵败殉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有趣的是,虽然身为一名别人看不起的降将,他却得到左宗棠和李鸿章两位大人物的重视。左宗棠和李鸿章都抢着要用他。他叫丁汝昌。丁汝昌是安徽庐江县石头镇人,生于1836年。1851年,庐江一带发生严重灾荒,丁汝昌父母先后病故。1854年,太平军来到庐江。18岁的丁汝昌就参加了太平军,驻扎于安庆,成为程学启的

  • 在伦敦已经被捕的孙中山为何能逃脱满清的的毒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两广总督谭钟麟不敢怠慢。全面展开调查搜捕,满清廷驻香港外交官也将情况报告了两广总督谭钟麟,港英当局也向谭钟麟通报了这些人在香港采买军火的事。根据各个方面情报相互印证,说明此次策划严谨而周密,如果不是突发意外,这场广州起义是有可能成功的,自己的脑袋也许就为国捐躯了,但让谭钟麟深感意外的是“匪首”居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