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鸿章宠爱独女,却把她嫁给40多岁的三婚男人,生下外孙女闻名全国

李鸿章宠爱独女,却把她嫁给40多岁的三婚男人,生下外孙女闻名全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387 更新时间:2024/1/23 10:26:38

作为晚清名臣的鸿章,后世对他的评价众说纷纭。虽然他代表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使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面对外国列强的欺辱和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内悦昏君,外御列强"的李鸿章兴办洋务运动,建立起中国第一支海军北洋水师,竭尽全力的保卫国家。

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举世闻名的曾外孙女,也是学史上的一颗耀眼明星,她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呈现了文学史上的爱恨情仇。

她就是张爱玲

一、琴瑟和鸣鸳鸯栖,同心结结永相系

李鸿章有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女儿名叫李经璹又名李菊藕。出身名门望族的李菊藕不仅没有大小姐的脾气,反而为人善良,聪敏过人。而李鸿章对这个独女也很是宠爱,十分注重对女儿的教育。

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李菊藕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不仅知书达理,能诗能文,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能与父亲探讨古今之事,发表自己的看法。出于对女儿的宠爱,李鸿章决心要为女儿觅得一良婿。而此时,有一个男人走进了李鸿章的视线,他就是张佩纶。

张佩纶是晚清名臣,为人正直,不惧权贵,其为人深得李鸿章敬佩。在法国与越南战争中,张佩纶认为中国与越南接壤,若越南沦陷,唇亡齿寒,法国定会进而攻击中国,遂全力主战。

1883年,战争爆发后,张佩纶临危受命,全力抗击法军。但由于大清国力渐衰,战备力量薄弱,导致水师覆灭,马尾船厂被毁,导致战败,而张佩纶也因此成为犯人、被罢职免官。1888年,张佩纶投奔李鸿章门下。也是从这时候起,张佩纶认识了李鸿章独女李菊藕。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虽然当时张佩纶是个40多岁的男人,还结过三次婚,但这不影响二人之间彼此欣赏,暗生情愫。张佩纶倾慕李菊藕的端庄贤淑,李菊藕欣赏张佩纶的才华横溢。

而李鸿章也很是欣赏张佩纶,他认为其"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不仅才华横溢,更是为人正直,不与朝廷贪官同流合污,也愿意把女儿嫁给他。

二、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婚后张佩纶与李菊藕举案齐眉,琴瑟品茗,日子过的美满和谐,并育有一子一女。儿子取名叫张志沂,女儿取名张茂渊。四口之家,总是被幸福与快乐包围着。

但随着大清国力渐衰,列强入侵,清朝处在分崩离析之中。而张佩纶忧心忧国,整日愁眉不展,晚年又官场失意,经常借酒消愁,常常自叹"生不如死",李菊藕见丈夫整日郁郁寡欢,也渐渐愁上心头。

李鸿章还曾写信劝慰开导,但效果甚微。1902年,在李鸿章去世的次年,张佩纶也撒手人寰。那年,李菊藕37岁,此后她不问世事,闭门潜心养育儿女。

在战乱的环境下成长起来,见惯了那些经历战火纷纷,流离失所的人们,张家兄妹深感局势动荡,内忧外患。

欲报国,先自强,从此"为国家崛起而读书"的想法,根植于兄妹脑海。儿子张志沂自幼苦读,不与纨绔子弟同流合污,后来与黄素琼相识并结为夫妻,夫妻二人留学英国。而女儿张茂渊后来也前往英国留学。张志沂与黄素琼婚后生下一女儿,取名张瑛,也就是后来闻名全国的张爱玲。

三、一生才华,一生不幸

正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可是坚定不移的守住本心,不为外物所动,又有几人能做到。时光流逝,原本张志沂读书救国的信念也在灯红酒绿之中消弭了。不仅如此,还染上了抽大烟的恶习。

而妻子黄素琼在接受了西方观念后,也追求放纵不羁,自由至上的生活。而女儿张爱玲则仿佛被他们遗忘了一般,父亲不管,母亲不教。1921年,年仅两岁的张爱玲就被母亲就撇下和姑姑去了英国。而父亲又忙于工作,也无暇照顾她,只好由姨奶奶照看。

一个往外面世界的新奇与自由,一个贪恋偏安一隅的悠闲与安逸,这样的夫妻怎能长相厮守,而这样的家庭又怎能适合孩子成长。1930年,那年张爱玲十岁,备受煎熬的父母选择离婚,自此张爱玲和弟弟跟着父亲去了天津生活。

随着父亲的再娶,张爱玲和弟弟的生活越加悲凉与凄惨了。继母不仅不和善,还常常在张父面前诬告张爱玲,而等待张爱玲的则是来自父亲的毒打。

自小在这种感受不到父母关爱的环境下成长,致使张爱玲从小就缺爱,也正因为此,她后来的作品里大多也都是悲剧式爱情,而她自己的感情际遇则更是令人唏嘘。

那时花开正好,微风不燥。1943年,一个叫胡兰成的男子闯进了张爱玲的世界。本以为,这是一段郎才女貌的旷世佳话,这段美妙的爱情可以温暖张爱玲久居寒潭的心,但不曾想到,胡兰成是寡情寡义之人。

当张爱玲冒着通汉奸之名见到了胡兰成,他不仅左拥右抱,还责怪张爱玲不该来看他。"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或许这世上,每一段爱情,初见时都冰洁如水,散场时则落木潇潇。

1945年,悲愤之下的张爱玲,亲手写下诀别信,至此这段旷世之恋落下帷幕,而伤心欲绝的张爱玲也远渡重洋,离开了这片伤心地。

正如她说过:"走错了路,要记得回头;爱错了人,要懂得放手。不去打扰那些已活在记忆中的人,让彼此相忘于江湖,也许这才是最适合彼此的距离。"从来才女果谁俦,错玉编珠万斛舟。自言人比黄花瘦,可似黄花奈晚秋。"张爱玲的一生苍凉而又炽烈,亲人凉薄,爱人不专,但她的作品又是那样饱含生机,展示了新时代女性之美,也许,她生来就是为了给中国文学史填上这浓墨重彩的一笔。

更多文章

  • 解读大清王朝历代皇帝的年号寓意,多为国家繁荣富强之意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大清帝王年号顺序表,大清王朝皇帝列表及年号,大清历代皇帝资料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一、天命,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历十一年,中国历朝历代开国皇帝都认为自己登基为帝都是受命于天,所以建元“天命”,因为努尔哈赤也深受汉文化影响,有这种思想就很容易说得通了。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二、天聪,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历十年,“聪”是聪慧,睿智的意思,可能是跟天命

  • 康雍乾三朝重臣张廷玉,做了哪些事激怒了乾隆?太庙优待失而复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大清是满族人政权,汉人要想当大官是很不容易的。大清历史上哪个汉人当的官最大呢?吴三桂,袁世凯,李鸿章,曾国藩都曾是大清顶梁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特别是吴三桂还是亲王级别,手握兵权。要说死后哀荣比较圆满的,当属康雍乾三朝重臣张廷玉,他是唯一享用太庙待遇的汉人。张廷玉出身于书香世家,官二代

  • 清朝内务府的盐商真的赚钱吗?为何部分家族还会因此破产?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八大盐商,盐商的兴衰史,清代真实的盐商

    王惠民家族是长芦著名的盐商家族,横跨康熙至乾隆年间,其出身内务府,在引地的获得和盐买卖的经营上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优势,其引地与引额的数量在长芦盐商中都是首屈一指的。王惠民家族作为富甲一方的盐商,通过正规的经营所赚取的利润并不能应对其繁重的支出,于是其不得不走上了贩卖私盐等违法犯罪道路,被发现后其又不得

  • 太平天国第二创始人,却屈居杨秀清之下,若非早死,灭清极有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杨秀清死后太平天国衰落,杨秀清简介,曾国藩和杨秀清谁厉害

    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雕像冯云山(1815年-1852年),汉族,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出身富裕家庭,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后来当了私塾老师,因他很关心和同情贫苦农民,所以深得周边邻里的尊敬,他与洪秀全是邻村人,两人志趣相投。公元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冯云山是最早入教

  • 官府引导的“秘密武器“团练制度,为何清朝后期登不上“大雅之堂“?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代团练,清朝的团练怎么样,团练相当于什么官

    清军入关,凭借的不仅仅是吴三桂给其带来的运气,还得益于清军的王牌军队——满洲八旗。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满洲八旗是一支改写了历史的军队,其不仅制度先进,且战斗力惊人。从称霸辽东,到称霸亚洲,不仅让明朝军队汗颜,也让新疆、蒙古等地的军队汗颜。正是一支强有力的军队,促成了清朝问鼎中国的历史发展。在清朝统治中

  • 慈禧控制亲政后的光绪,手段老辣至极!光绪想斗,但根本没胜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懿旨颁下的当天,十八岁的光绪异常兴奋,虽然内心始终畏惧慈禧的威严,但他还是迫不及待地发下了一道当仁不让的上谕。他以为十四年来所受的控制和束缚统统不存在了,可事实上,他不过是从一个囚笼走进了另一个囚笼,另一个虽无形但更残酷的囚笼。首先让光绪感到囚笼依旧还在的正是随后的大婚,他根本没有为自己选皇后的权利

  • 甄嬛传:华妃对皇帝若是真心,为何却与年羹尧联手卖官惹他生气?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甄嬛传华妃与皇帝关系,甄嬛传中华妃对皇上的评价,甄嬛传华妃和年羹尧的关系

    其实皇帝清楚华妃的脾气,从来不觉得她陷害妃嫔的举动有多么过分,反而还对甄嬛说华妃是真性情,脾气跋扈只是任性了一些,性格还是很可爱的。一个随意打残嫔妃害死宫女的妃嫔,皇帝还说可爱,足见华妃在皇帝心中的位置,如果华妃可以稍微克制一些的话,说不定最后年家覆灭了她都不用被降位撤封号。但是,华妃除了害死淳贵人

  • 他是慈禧太后的弟弟,光绪的岳父,一生却不得重用,晚年贫困潦倒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慈禧太后最疼爱光绪,光绪与慈禧太后是什么血缘关系,慈禧和光绪的关系图

    桂祥,姓叶赫纳兰氏,慈禧的娘家亲弟弟,1849年出生,比慈禧小14岁,在晚清,他应该是个人人羡慕的存在,因为他的大姐是慈禧太后,二姐是咸丰皇帝的弟弟醇亲王的福晋,而他的二女儿就是光绪帝的隆裕皇后,他还是光绪皇帝的岳父,是同治皇帝的亲舅舅,而即使门庭如此显赫,作为国舅和国丈,桂祥却一生无所作为。按理说

  • 清朝数亿两银子的旧账,折磨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两代,整整26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灭亡后国库银子去哪了,清朝灭亡后的国库有多少银子,清朝赔款4亿两白银由哪国归还

    为了获取国际世界的承认,避免不必要的纷争,北洋政府认领了这一切。但北洋政府为了废除这些不平等条约,也进行了切实的努力,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宝贵的机会,先后成功收回了邮政主权、海事主权和部分领事裁判权与租界。对于清政府留下的财政包袱,最大的就是当年与八国联军背后的各国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这种赔付义

  • 晚清最忠烈的户部尚书,当众顶撞慈禧拿钱修园子,慈禧还不敢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户部大臣顶撞慈禧,老梁讲慈禧真实的慈禧,晚清最厉害的功臣

    阎敬铭生于公元1817年(嘉庆二十二年),陕西人,祖上世代为官,他自幼勤奋好学,公元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两年后,进户部,辅助户部尚书管理大清财政。当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湖北巡抚胡林翼上奏朝廷,要求调阎敬铭掌管湘军财政以及后勤。阎敬铭是个天生的理财家,把混乱的湘军财政打理得井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