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了解决子孙后代的生活问题,朱元璋都做了哪些努力!

为了解决子孙后代的生活问题,朱元璋都做了哪些努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821 更新时间:2024/1/20 23:14:04

成为皇帝以后的朱元璋,因为出身卑微,小时候过够了苦日子,他的潜意识里可能有一种对自己的补偿心理,但是转移到了子孙身上,所以对于子孙就特别的照顾。他即位以后就出台了很多的政策,来照顾这些宗室子弟。下面就来给大家说一下。

首先,分封藩,享有军事大权

朱元璋曾大肆分封藩王,把自己的24个儿子和一个从孙全部分封到各地作藩王。并且给予了他们军政大权,还有各种优厚的待遇。

这些藩王中,以秦王、晋王、燕王、代王为代表,镇守在国家的军事战略要地,燕王朱棣被封在北京,宁王封在热河,晋王封在山西,辽王封在辽东,代王封在大同,肃王封在甘肃。起到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拱卫边境,保证国家安全。因为承担了这么重要的作用,所以他们基本上每个人手下都有一支军队。燕王朱棣手下更是有十万兵力,可以说是军权在握。

除了在军中有很高的地位,这些藩王在自己的属地地位也很高,甚至凌驾于地方官员之上。他们每个人还修了属于自己的豪华宅院,并且手下有一大帮护卫看家护院。平常出门也是仪仗队开道,场面非常的威风。

根据《明史》记载,这些藩王:“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隶籍兵部。冕服车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谒,无敢钧礼。”

从这就可以看出来他们的地位有多高了。

除了政治上的地位以外,在经济上他们也享有很高的待遇。

其次,经济待遇优渥

据明史记载:“初, 太祖 大封宗籓,令世世皆食岁禄,不授职任事,亲亲之谊甚厚。”

因为明朝初年的时候,宗室成员数量还比较的少,朱元璋给了他们很优厚的经济待遇。针对不同的等级身份,制定了不同的补贴标准。

地位较高的宗室成员,每年能够得到五万石大米、两万五千贯宝钞、四十匹锦缎、三百匹生丝、纱、罗各一百匹、绢五百匹、冬夏布各一千匹、两千两绵、两百引食盐、一千斤茶叶,还有马料等,每年明朝政府都会给予。

而当时,无论是茶叶、食盐,还是锦缎布匹,这些可都是硬通货。宗室子弟却一出生,就可以白白地获取这些东西,而且只要不犯事,就是终身制的,可以说是相当的幸福了。

明初期曾设有大宗室院,专门用来登记宗室子弟,并且负责他们的日常管理,即所谓的“掌皇九族之属籍”。到了洪武二十二年,大宗室院改为宗人府,也就是今天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名字,然后继续履行这个职能。除此以外,明朝对宗室子弟还有专门的册子进行登记,每当宗室有新出生的人口或者宗室子弟出现婚丧嫁娶等事,都要一一登记在册,而这个册子就叫作玉牒。

明朝玉牒

明朝还任用专门的人员对玉牒进行管理,保证数据的正常更新。由此可见,为了这些子子孙孙能过上好日子,朱元璋真是煞费苦心。

而最让我吃惊的是朱元璋的另外一个举动,他规定一旦中央王朝遭遇某些危机,地方藩王可以直接带兵进京勤王。要知道自古以来大臣带兵进京都是一大忌讳,更不用说这些位高权重的藩王了,但是朱元璋却赋予了这些藩王这一权力。当然他的初衷是好的,认为这样能够保证朱氏王朝的延续,但是后来朱棣的所作所为却证明朱元璋这个做法只是一个过于美好的理想而已。

当然为了防止这些藩王权力过大,朱元璋还是做出了一些限制的,比如不得干预地方政务,不得干预地方经济权利等。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这些政策在实际施行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有所变样。

但是不管怎样,朱元璋为了自己的这些子子孙孙,也算是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到了朱元璋去世以后,他的孙子建文帝朱允炆继位。而尚且年幼的朱允炆,面对自己这些如狼似虎的叔父们,又将作出哪些改变呢?我将在下一篇文章为大家进行讲解。

大家记得点赞收藏转发呀,喜欢的关注一下。

更多文章

  • 明代六大奸臣之一:25岁中进士,把持国政15年,死后却无棺木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六大奸臣,明代最有才华的奸臣,明史记载的六大奸臣

    比如严嵩,是明代人人喊打的权奸,可他也曾是一个满腹才学的人。十九岁中举,二十五岁考中进士。那是什么指引着他看到了得宠的希望,从此踏上了奸臣之路?严嵩自小便学习优异,他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不可多得的“储相”后备员——庶吉士。他入朝为官时,正值朱厚照当政,这位皇帝被身边的宦官带坏了性子,是出了名的

  • 他是南明唯一敢御驾亲征上前线的皇帝,却始终得不到郑成功的拥护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顺治亲征郑成功,郑成功见南明皇帝,郑成功是南明的将领吗

    众所周知,明朝的都城北京被攻破以后,明朝正式灭亡。但是,逃过清军屠杀的明朝宗室与官员在南方,又重新建立起了多个政权,史称南明。南明主要势力有四系王,分别是福王弘光帝朱由崧、鲁王监国朱以海、唐王隆武帝朱聿键与绍武帝朱聿鐭、桂王永历帝朱由榔等。然而其中一位皇帝,有勇有谋,算得上是南明唯一一个敢御驾亲征上

  • 崇祯言“文臣个个可杀”,又言“诸臣误我”,此长命阁老嫌疑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崇祯年间有哪些文臣,崇祯朝所有文臣,崇祯皇帝为什么说文臣皆可杀

    本可以是中兴之主的崇祯帝奈何最后却成了亡国之君,让人唏嘘不已。其中原因,与崇祯帝奸忠不分、用人多疑、偏听偏信密切相关,错用了十几年的城府极深、貌忠实奸的"温阁老"更是明朝灭亡的助推剂。温阁老"是温体仁,26岁的他在万历二十六年考中进士,入翰林院。50岁时,成为礼部侍郎。六年之后,升任礼部尚书。老谋深

  • 汉人为何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帮助满清镇压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太平天国对满清的影响,太平天国对汉人的政策,太平天国和满清是什么关系

    你可以说对于传统的破坏,就是对于儒家体系的宣战。但是你在各处烧杀抢掠,看到有财产的人就剥夺他的财产,而且也并没有分给周边的没有土地和流氓无产者,全都成为太平天国领导人私有财产,然后将这些财产放入圣库,所谓公平分配真正的公平吗?洪秀全多少台大轿抬着他,多少女人。太平天国的京城和皇宫,比故宫都豪华奢侈

  • 民国:成都人刘师亮,大白天打灯笼闯省政府,因一句话,青史留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隋唐演义》、《楚汉争霸》等电视剧中,各路英雄豪杰在乱世之中,为了自己的信仰、为了能够位列王侯将相,前赴后继的提刀杀戮。而那些在沙场上,杀戮他人的本事特别大的人,后世往往赞其“英雄”,备受后人前仆后继的追捧。能够温酒斩华雄的关羽,这不就直接被各行各业封神。 图注:关羽的武财神像 追看历

  • 民国第一奇人:杨度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奇人杨度有多厉害,民国奇人杨度真实身份,近代奇人杨度的传奇人生

    杨度,人称湖南倔驴。祖上往上翻,不是什么书香门第,抖到底都只有土渣子。可杨度很聪明,17岁考上了秀才。18岁当上了举人。我们可以对比下,李鸿章也是17岁考上秀才,而老前辈曾国藩21岁才考上秀才。 戊戌变法期间,杨度接受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的维新思想,反对帝国主义。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主编《

  • 民国第一剩女的传奇一生,张爱玲和林徽因都自叹不如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爱玲与林徽因的友谊,民国时期林徽因张爱玲,张爱玲和林徽因哪一个更漂亮

    “剩女”在当今社会似乎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贬义词。没人要、颜值低、学识浅薄都成了“剩女”的形容词。可是有这么一个被称为“民国第一剩女”的姑娘,她高颜值、高学历,才华横溢又精明强干。 她与秋瑾齐名,号称“民国南北二女侠”,是“近代教育史上女子执掌校政第一人”,与古人李清照媲美,被称为“三百年来第一女词人

  • 民国的上海,当时放眼世界,属于什么水平?纸醉金迷背后有何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民国上海有多发达,民国上海顶峰时期,民国上海小脚女子照片

    图注:八佰剧照 但即使是废墟,我们还是能在电影中看到30世纪繁华上海的一角,苏州河边的租界依旧霓虹闪烁,莺歌燕舞,一副繁华大都市的形象。而这一切,很难让人想到这是30年代的中国。 民国时期的上海,在被日军占领之前,有“东方巴黎”之称。那么当时的上海究竟是什么样的水平?与世界上的其他城市相比又如何呢

  • 民国的一篇奇文,全文94个字就一个读音,能够读下来的都是神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民国最简短的文章,民国文章全文大全,民国时期的特别好文章

    因为他们的爱情,我才注意到赵元任,深入了解后,发现这位民国大师实在是了不起。 众所周知,赵元任是“现代语言学之父”,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出国留学时选择的方向是理科。 他在康奈大学时,物理、数学成绩都十分出色,尤其是数学,几乎每次都是满分。 后来他又进入哈佛大学,拿到了哲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他任

  • 民国最奇葩的军阀,一个怪癖空前绝后,全世界没有第二个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民国十大军阀简介,民国最荒诞的军阀排名,最奇葩的民国军阀

    你像张作霖、张宗昌、韩复榘这些军阀,无非是多杀几个人,多骂几句娘,多娶几房姨太太,但王怀庆有一个怪癖,绝对是空前绝后,全世界也没有第二个。 什么怪癖呢?就是喜欢马桶。 那时候的有钱人,家里都有马桶,大家方便完之后就会站起来,但王怀庆却坐马桶上了瘾,方便完了也不起来。 别人家的马桶都是放在厕所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