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重文轻武的宋朝,如何给军人“安全感“?

重文轻武的宋朝,如何给军人“安全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882 更新时间:2024/1/5 23:46:00

一路从最底层拼杀出来的宋太祖赵匡胤,深知武官势力强盛会威胁到国家的安宁。为了让自己一手缔造的大宋王朝不再重蹈前朝覆辙,他先是杯酒释兵权,再制定由文人主导的分权制度管理国家。

近百年的武官凌驾于文官之上的局面被彻底颠覆。虽则如此,军人始终是强盛国家的坚实力量。为了安抚军人,大宋朝廷为他们开出丰厚的薪水,全面细致的医疗保障与养老制度。以期,这些军人能一如往昔为护卫国家抛头颅洒热血。

一、宋朝军人工资不菲医保待遇也很优厚

其一:宋朝军人工资不菲

虽然宋朝重文轻武,军人再不复前朝的声势与地位。但生于乱世的王朝依旧是十分需要军人力量的支持与维系的。为了弥补对军人官职升迁的抑制,宋朝决定采取钱财补偿方式。毕竟上阵杀敌,挣的都是卖命的银钱。为了让上战场的军人没有后顾之忧,这些军人的月例基本高于同品阶的文官。除了钱财俸禄,军人在战场上若是杀敌立功,还能获得田产房产以充家资。若是不慎,为国捐躯了。

国家承担军人一切丧葬费用,并给与军人家属抚恤金,免除税务等实在的帮助。对于财大气粗的宋朝而言,为军人花钱,并不仅仅是买他们的忠心与性命,更是为这个国家的安定买一份保险。这群刀口舔血的人能安于现状为国家服务,不求权势地位才是执政者们乐于看见的。如同大企业高薪聘请高管一样,除了增添自身实力的考量,更是减少竞争对手的一种手段。花钱买安定,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比打仗划算得多的买卖。

其二:拥有良好的医护保障

宋朝的军人不仅拥有不菲的薪水,更有十分先进的医疗保障制度。宋朝的文化科学都迎来了蓬勃发展,这使得医学水平也提升了层次。为了安定军心,让他们放心为国家卖命,朝廷会让太医院固定向军中派遣医师担当军医。除了这些固定随军的医师,朝廷还会三年一次派医巡检军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宋朝对军人医疗的保障并不仅限于军队医师的配备,更是在古代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率先建立地方医院。河北磁州由于和金国相邻,常年受其滋扰多有战役伤亡,在领军的强烈建议下,终于在此地建立了第一家医药院。如此,伤病的军人便可以得到及时的收治,在医药齐全医师水平高超的加持下,这些负伤病重的军人痊愈几率大大增加。看到朝廷对自身健康如此尽心尽力,宋朝的军人自然更加放心上阵杀敌。毕竟,他们的身后有着诸多力量的支持。他们努力守住边防线,就是让自己的家人与朝堂能多得安宁时光。

二、宋朝的军人有养老且职位可世袭

其一:一入宋军终身有靠

上阵杀敌,戍守边疆,不可避免地会有伤亡。伤者亡者,都有相关的抚恤政策,若是有幸得以年老退休,这些军人还会有依靠?在宋朝,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宋朝对军人有一套完整的退休养老制度。为军官者,一般70岁后便可颐养天年,退休金的待遇基本与文官相同,领取为官时的全俸或半俸。

普通的军人士兵退休后,朝廷亦不会抛却他们。一种可以继续待在军营里从事杂役,不用再冒着生命危险便可以领取薪水;另一种是在自己五十岁时直接退役,政府会安排他们重回农事,定期给与粮食补贴。虽说,宋太祖后的宋朝执政者们不在疆土扩张上执着,军事的危险度降低些,但四面楚歌的局势里,守城战从未停歇过。

无论任何时代,军人都是极其高危且无比艰辛的行业。在过往的朝代里,执政者从来都是将这些军人当作自己的工具,能使用时自然是将价值彻底榨干,没有利用价值时便无情抛却。如宋朝这般人性的并不多,能让这些在纷乱战火里拼杀半生的老兵们老有所依,实在是贴心的举措。说到底,还是宋朝经济繁荣,资产雄厚,才能支撑得起如此庞大的军务开支。

其二:宋朝的军人职务可世袭

综合来看,在宋朝做军人都可算是那个时代不错的职位选择。工资丰厚,医疗养老齐全,还有各类抚恤赏赐。虽说文官更有锦绣前程可图,但并不是人人都有作学问的才能,除此外经商虽然可以获得巨额财富,但是风险高,一不留神还会倾家荡产。

除此外,便是一些手工业者和农民。对比来看,军人毕竟是国家公务人员有各类保障和优待,并且地位还是要高于一般的工农商的。如此肥差,自然有人期望得到。在这里,宋朝对于军人的优待再添一条。那便是,军人的后代可以直接子承父业,顺利拥有铁饭碗。这个举措不仅鼓励了军人安心为朝廷卖命,更是让宋朝军队的新鲜血液源源不断。

为何宋朝对军人明贬暗捧

其一:军事力量始终是国家支柱之一

罗列出如此多的宋朝军人的优待举措,可见宋朝对军队还是格外重视的。毕竟在古代社会军事力量是有着决定国家生死的作用的。尤其是宋朝建立之初,周边小国林立太祖赵匡胤一心统一天下,可是和周边各国结结实实地展开了战斗。击溃北汉,荡平后蜀,困守南唐。以及剿灭国内各路节度使的反叛。

桩桩件件哪里不需要军人力量的支撑。即便后来宋朝采取收缩政策不再致力于周边疆土的收回,强敌环伺的局面里,亦是处处需要军人的铁血守卫。军事力量无论在任何朝代都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即便是打着以文治国旗号的宋朝。所以,宋朝为了稳妥,对军人采取暗捧的手段,花钱买兵。

不可否认,金钱的诱惑力可以令许多人甘愿穿上铠甲奔赴沙场。可是当一个军人的心里缺少了骄傲与热血徒剩利益时,危险与阴霾便由此诞生。只是这些危机在当时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等到积贫积弱太久后,已是为时晚矣。

其二:为防军人作乱故贬其声威

自唐代末年,藩镇割据,战火纷飞。手握权势的军人领袖,依靠着手上的兵力与威望,不停地上演着朝代更迭的戏码。这些短命王朝的更替过程总是残暴异常,父子、兄弟全部成为皇权的奴隶,不顾人伦亲情,屠杀殆尽是他们直截了当的手段。

这些血淋淋的历史教训,无不是在告诉大宋王朝的执政者们,军人的权势地位过高是绝对危险的信号。想要王朝长久,就不能让军人阶层崛起。为此,宋朝开了其他王朝不敢想也不敢做的先河举措,贬低压制军人。这些执政者们,通过制度的设定,为军队的调控设定了各类限制,军队想要运作需要朝廷的层层许可方可实现。

这一举措有效杜绝了军人作乱的可能,更是在根源上扼杀住军人威望的崛起。宋朝的军人升迁缓慢且受限,行使职能也是被管控监视。所以,无论是民众里还是军队里,他都难以积累声势威望。于民而言,他们没有强力不值得顺服;于军队而言,调度管理多出于朝廷之手,有功与他关系不大,有过还需承受。

总之是前路渺茫多艰,朝堂之上,亦是依附文官更易谋得前程,谁还愿意成为军人门徒。无人信服跟随,自然就缺乏扰乱乾坤的力量。

其三:弱其志强其骨使民驯服不争

宋朝对军人的明贬暗捧,除了出于对国家的安全考量,更是驯化民众的举措。崇尚人文的社会氛围,会令宋朝的百姓褪去身上的戾气,变得文弱驯服。整日围着诗词歌赋与经商贸易打转,心里再不会存好勇斗狠的心思,更不用提反叛了。

文人商客是最爱和平安宁的世道的,毕竟附庸风雅与经商贸易的行径都只能在太平盛世里安享,战火动乱里这些都会顷刻间灰飞烟灭。越是推崇文艺抑制武力,民众便会更加文弱贪图安逸,长此以往便会变成执政者们喜闻乐见的温顺绵羊。不仅可以安心管理,更是可以加大盘剥的力度。

因为无力反抗的民众只能等待统治者的无情剥削。只是这些当权者被眼前的利益迷惑住了,他们并不知晓越来越温顺富饶的大宋王朝正成为其他蛮族眼里的肥羊。而羔羊的下场只有被屠杀,没有其他的可能。

四、总结

宋朝的安稳富饶得益于重文抑武的举措,但成于此亦败于此。用金钱购买兵力的举措,使得军心逐渐消散。军人的使命感与骄傲被消磨掉,剩下的只有利益。越来越多应付差事的军人出现,为了攫取钱财吃空饷的行径屡禁不止。

一点一滴将大宋王朝的军费掏空,建造出来的却是如同一盘散沙的军队。积贫积弱的伏笔早已在最初被埋下,最终这个跛足大国徐徐倒下。

参考文献:

《宋史》

《元史》

《南宋史》

文/李清宇

更多文章

  • 明朝存在感最低的皇帝,35岁纵欲过度而死,后世却评价他是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最差的十个皇帝,明朝存在感最低的一位皇帝,真实存在的明朝皇帝

    大明穆宗庄皇帝朱载垕明穆宗朱载垕(hòu)(1537年-1572年),年号“隆庆”,是明世宗朱厚熜(嘉靖皇帝)第三子,明朝第12位皇帝,年幼时因生母杜康妃失宠,明世宗变得很少关心他,明穆宗十多岁的时候封裕王,离开京城前往封地,他当藩王期间,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对他日后治国影响非常大。本来明穆宗就失

  • 宋朝不同颜色的官服,都有何区别?皇帝如何辨别文官武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官服颜色等级,宋朝官服的特征,宋朝官服有哪几种

    人多嘴杂,再加上皇上日理万机,那应该如何区分每位大臣的品级,以及所属职能的不同呢?原来,古代官员面见皇上或是参加重大典礼时,皆会身穿官服。官员们品级不同,相应的官服样式也就不同。宋朝也有其独特的官服制度,从颜色来看,宋代官服共分为四种颜色。分别为紫色、绯色、绿色和青色,那这四种颜色的官服,彼此之间有

  • 宋朝太学的“教师”是如何管理的,也需要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大学教师需要教师资格证吗,古代教师资格考点分析,各朝代教师资格

    太学,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古代的最高等的一种学府,在宋朝的教育制度当中,太学也是其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当时,不仅仅是太学的学生需要一定的制度来进行管理,教师也是需要进行管理的。很多人会产生一种疑问,宋朝的太学教师上岗需要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吗?他们的考核标准到底是什么呢?即使是古代没有教师资格证考试,太学的

  • “既不是文、也不是武”,谈谈北宋宦官参预军事的社会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北宋文官与宦官,北宋历史政治军事资料,北宋军事制度

    宦官北宋,是一个重文抑武的朝代,在此种背景下,文官参与军事,也是常有的事情。但是在这文官与武官之外,宦官其实是最受统治者的受用的,而且在北宋时期,宦官参预军事的现象十分严重。虽然如此,北宋的宦官参预军事的现象达到顶峰,但却没有发生明朝的“宦祸”,是有着一定原因的。北宋宦官参预军事现象,在中国历史上都

  • 宋朝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为什么全都坚持要南下攻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耶律洪基南下侵宋,蒙古大军南下灭宋视频,宋朝南下路线

    宋朝拥有着长达三百多年的历史,拥有着极其灿烂繁盛的文化思想。在整个宋朝的历史上,也并不缺乏向岳飞、孟拱这样的军事奇才。但即使宋朝已经无数次成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入侵,但却始终无法打消他们的念头,无法让边境线和国内得到足够的时间休养生息。宋朝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为什么全都坚持要南下攻宋呢?想要解答

  • 为何说吴三桂降清对李自成而言是一大幸事,对山海关也是一大幸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万里长城1935年,诗文中一句:"不到长城非好汉"顿时将护了中原大地几千年的万里长城知名度推向了一个人尽皆知的高潮,也向世人昭示这个几乎伴随中国封建社会全程的巨龙在中华人民中的地位。长城不仅是世界文化遗产,更是中国上下几千年劳动人民的结晶。在历史发展的道路上,从秦汉开始,到明朝土木堡之变,长城作为屏

  • 这位皇帝是明朝的中兴之主,因为幻想长生不老,差点被宫女们谋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被太监宫女抚养长大的明朝皇帝,明朝有几个皇帝想长生不老,明朝第一位中兴之主

    明世宗朱厚熜像朱厚熜(1507年-1567年),兴献王朱祐杬之子,生母蒋氏,明孝宗朱祐樘之侄,明武宗朱厚照之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年-1566年在位),年号“嘉靖”,庙号“世宗”,谥号“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公元1521年(正德十六年),明武宗驾崩,因无子,张太后和群臣

  • 大清有孝庄文皇后,大明同样有历经四朝的明仁宗诚孝张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孝帝张皇后,清代孝庄皇后简介,明孝宗死后张皇后怎么样了

    孝庄先后拥立顺治和康熙两位小皇帝登基,在奠定和发展大清江山的恢弘伟业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因此很多人认为她是明清以来最贤能的皇太后了。近期《大明风华》电视剧热播,其中出现了一位皇太后和太皇太后张氏,她的历史原型就是明朝时期历经四朝的明仁宗诚孝张皇后,因为关于张皇后的影视作品实在太少,因此很多人对她知之

  • 《清明上河图》:宋朝“前现代社会”背景画面后,究竟藏着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北宋社会景象,宋朝历史上的清明上河图讲解

    总体看来,宋朝不像其他朝代那样沉迷封建礼教,以至于我们可以将宋朝称为“前现代社会”。因此涌现出了众多豪放派、婉约派的诗人、词人,是一个文化大发展的朝代,在这样的环境下便自然展现出一幅繁华的景象,从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便可知其貌。一、《清明上河图》中繁华夺目的汴京城1、繁华之都这幅画描绘的是汴

  • 唐朝、宋朝、大清县长工资是多少?包拯年薪加福利待遇这么多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包拯一年的工资,宋朝官员工资一览表,宋朝包拯相当于几品官

    古代官职等级森严,不同朝代官职设置的级别、称谓、名称都不同。例如市长可以称为:太守、知府、知州、府尹、刺史……,级别从正三品到从四品不等。古代的知州、知府的级别跟现代一样,分为很多等级。例如现在直辖市市长可以是正部级,副省级省会城市副部级,普通地级市就是正厅级,县级市正处级。自秦以来,大多数朝代都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