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活了81岁,临死前决定去帝号,才让武家免遭灭门之灾

武则天活了81岁,临死前决定去帝号,才让武家免遭灭门之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490 更新时间:2024/1/7 16:46:59

除了、舜、禹、秦皇、汉武等为后人开创一代盛世的帝王外,还有许多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也在历史的年轮上留下了她们的千古绝唱。

其中名头最响亮的,就是不输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千古第一女帝——武则天。

为打破桎梏登上帝位,她苦心经营半生,以67岁高龄最终问鼎帝位。

可只在位14年就因神龙政变而下台,81岁临终时,面对李显带兵将其包围,她不得不说出那准备已久的10个字,以保全武家后嗣让他们免遭灭门之灾。武则天当时说的到底是什么呢?

01、惊才绝艳的武媚娘

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武氏家族并不显赫,虽然可以说是贵族,但已经落魄得几乎不在贵族的圈子里混迹了。

可就是这么一个“破落户”出身的武则天,后来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

武则天14岁时就被家人送入宫中做才人,唐太宗李世民观其妩媚动人、机灵淳朴特意下诏赐名为“媚”,后又有人为表亲近管她叫“媚娘”,这便是武媚娘一名的由来。

自古帝王后宫之中从不缺少佳丽,更何况还只是区区的才人,连正式侍奉帝王的资格都还不具备。所以无数的才人就算在宫中等到红颜枯死,也未必得见天颜。

而以才人之身就得到帝王正式赐名的武媚娘就显得十分的突出,可还没等到她正式向上晋封进入后宫,李世民就因病去世。

而武媚娘也被外放至感业寺出家为尼,从此常伴青灯古佛,清苦一生好似就是她最终的宿命。

可武媚娘是谁,一个得到过“天可汗”李世民点头认可的人,虽然她没能成为李世民的嫔妃,可早有一人跟他父亲一样也注意到了这个武媚。

他就是后来继位的唐高宗李治,他既是武则天的丈夫也是她的知己,并且还是挖掘并扩大了武则天政治才能和野心的人。

可以说李治就是武则天生命中的金手指,有了他之后,武则天才能拥有这么一段为后世不断褒贬的传奇人生。

永徽二年(651年),唐高宗李治将在感业寺带发修行的武媚娘重新召回宫中,并封她为正二品的昭仪,地位仅次于皇后。

而回宫的第二年,武媚娘就在宫中生下了她与高宗李治的第一个孩子,皇五子李弘。此子深得高宗喜爱,常常带在身边亲自教导。

永徽六年(655年),高宗因为巫蛊之术废黜了王皇后与萧淑妃,而在后宫地位最高的武媚娘也顺理成章地受封为皇后,她的两个儿子李弘和李贤也被正式封为亲王。

王皇后被高宗废为庶人后,她的养子太子李忠也在显庆元年被废,高宗新立了当时只有4岁的代王李弘为皇太子。

李弘是高宗与武媚娘的爱情结晶,尽管年幼高宗也十分重视他。在立他为太子之后,更是常常带在身边言传身教,宠爱之情溢于言表。

高宗还曾经常对着侍臣夸赞太子:“太子小小年纪就已十分仁孝,待人接物也十分符合礼节,未曾有过什么闪失。”

从这些话语里可以看出高宗对于儿子的满意和喜爱,更深的是对于武媚娘的宠爱和信赖。

02、高宗病危,天后临朝

高宗李治身体本就不好,在皇太子李弘因病暴卒之后,他更是伤心难耐,很多大臣上奏的折子都由已经被封为天后的武则天代为批阅。

在这期间武则天迅速地展现了她的政治才干,本来朝中对于一介女流干政还有诸多不满之声,可看到武则天的政治才能之后,反对之声逐渐少了下去。

武则天想要揽权,可她的儿子李贤却也不是什么酒囊饭袋,反而能力卓群,性格并不容易被人拿捏。

这导致了母子二人之间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也为李贤日后的悲剧结局埋下了伏笔。

在武则天临朝干政期间,她迅速地结交了朝中的几位权臣,并把他们拉拢到了自己的阵营里,权相裴炎便是早期武则天手中的一把利器。

李贤能力很强在朝中也很有威望,这注定了他和权倾朝野的裴炎成为了政敌。

后裴炎收到告密说李贤府中藏有甲胄,按照当时的唐律,私藏甲胄是谋反的大罪,按律当处死。

高宗终究是念着骨肉亲情对李贤网开一面,并未对他下死手。

高宗病逝后,武则天没了顾忌,李贤于她而言已经不是儿子而是必须铲除的政敌了。她联合裴炎,纵容酷吏逼死了自己的第二子,像是一个陷入权力漩涡的疯子。

高宗仙逝之后,还在世的皇子还剩下李忠、李贤、李显、李旦。李忠是废皇后养子,前废太子,武则天是不会允许他有觊觎皇位的野心。

李贤虽有才能,可与武则天政见不和,母子矛盾深不可调,她只能狠下心舍弃这个亲生儿子。

因此武则天立了她与高宗李治的第三子,李显为皇太子,并最终继承了皇位。

03、两个儿子下台后武则天最终自己登位

作为皇太子被精心培养的李弘早夭,有才能的李贤又被武则天视为弃子,到昭告天下立李显为太子时,高宗的身体已经一天不如一天了。

李显剧照

本来只想当个闲散王爷的李显一天都没有接受过正式储君的培养就被请入了东宫。

高宗这时也是有心无力了,只能下令给大臣,命令裴炎在自己仙逝之后成为李显的首席辅政大臣,手把手教李显政务。

他也没忘记在自己身后的武则天,下旨让她拥有大部分政策的最高决策权,在李显熟悉政务之前,高宗安排了这两名政治大鳄辅助他,自以为是万无一失,期望帮助李显开一代盛世。

他没料到的是李显是个扶不起的刘阿斗,他继位之后偏听偏信,政务处理得一团糟。还偏信韦后之言,任人唯亲,大肆越级提拔韦家人。

这让原本兢兢业业的朝臣大为不满,新君上位不顾平衡朝中的权势反而带头搞破坏,这触及到很多世家大族的核心利益。

而武则天作为执政经验丰富的政治家十分反感李显这种做法。于是以武则天为首,裴炎等世家大族为辅的朝政集体,一致反对李显对韦家人的任用。

武则天和这些世家大族再一次结成了同盟,裴炎作为宰相完全有能力主导人事的调动,他上书直言不会同意皇帝对于韦家人的任何任命。

没想到李显一意孤行,偏要借此来彰显自己的帝王权威,不听任何人的劝谏。

这一举动惹恼了武则天,她对李显也失去了信心。在李显还未在龙椅上坐热乎时,武则天就昭告天下废黜唐中宗李显为庐陵王。

一夕之间,李旦便被立为新帝,是为唐睿宗。李旦久未在长安居住,他在朝中的实力比之李显要弱很多,也比李显要好把控很多。

唐睿宗

因而此时挡在武则天身前的就是她多年的盟友,权相裴炎。武则天旧瓶装新酒,利用酷吏制度鼓励高密再一次把自己的政敌拉下了政坛。

靠着她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情报组织,武则天时时刻刻掌握着朝臣们的最新动向,把有异心之人要么流放要么铲除,放眼朝中再无人可与她匹敌。

可她离那个最高的权位还差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武则天虽然在朝中建立起了自己的一言堂,可是她的野心完全不止于此。

正当她绞尽脑汁地想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时,李唐宗室就给她送来了一份大礼。

越王李贞起兵造反,这场起兵案牵连甚广,武则天出兵平定叛贼之后,大量被卷入此案的李唐宗室都被她毫不留情地杀害了。

剩下的宗室在她的铁拳下也瑟瑟发抖得像个鹌鹑,对于武则天的做法再不敢有丝毫异议,毕竟武则天算是他们李家的媳妇,保住命才有享受荣华富贵的可能。

她想要大权独揽,再怎么也得顾及一下自己的身份,可真正站在权力巅峰的武则天很快就把这些人的脸打得啪啪响。

在处理完李唐宗室里的反骨之后,李旦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母亲的雷霆手段,深知自己不是当皇帝的料,也深知自己已经成为母亲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为了不落得和李贤一样的下场,他多次让位给武则天。

在消除朝中所有的反对之声后,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周,并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武曌,并迁都洛阳。

她和历史上其他长袖善舞的女政治家不一样,像秦朝的芈月、汉朝的吕雉、北魏的冯太后她们都只是以太后的身份临朝兼政 。

她们的结局要么是皇帝的翅膀硬了,推翻她们的桎梏夺回权力,要么就是等到帝王长成主动放权。

前者多半身死名灭甚至还会被皇帝株连母族,而武则天则是自己开创了一个新纪元。打破了封建帝制的传承,踏出了史无前例的第一步。

04、神龙政变,武周落幕

武则天上位之后,积极改革朝政,鼓励农桑,改革吏治。同时她还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提拔了一大批有能力的政治人才,如狄仁杰、张柬之等。

但她在上台之后大肆屠杀李唐宗室,除了高宗李治这一支的旁支,大多数都让她屠戮殆尽了。

这让很多人对她残酷的手段敢怒不敢言,剩余的李唐宗室也只好夹起尾巴做人尽量不去招惹武则天。

在前期铲除异己的过程中,武则天母族的子侄辈们表现得异常英勇,得到了武则天的赏识与信任,其中武三思和武承嗣更是崛起得最为迅速。

她上位之后给予了自己的这些侄子们高官厚禄,让他们在朝中帮助武则天处理政务。

武则天以67岁的高龄称帝,这个年龄在古代来说算是高寿了。她称帝之后,关于继承人的问题一直是朝臣们心中最关心的话题。

现在武则天又毫不避讳地重用武家子弟,这让许多忠于李唐的老臣都内心惶恐。

武则天丝毫不避讳地坦诚自己对李唐宗室的厌恶,他自己的两个儿子被她立了又废,这天下究竟该何去何从成为耿在许多老臣心里的一根刺。

可是没人敢上前去劝谏,酷吏政策下让大多数人都噤若寒蝉。

就在大家都急得团团转时,有一个人冒着生命风险,前去劝谏武则天,为她剖析利弊,这个人就是颇得武则天重用的狄仁杰。

“陛下微臣有要事启奏,事关国本,还请陛下听一听微臣所言。若有任何不妥,微臣但凭陛下处置。”

“爱卿有何要事?你且细细说来。”

“陛下,关于皇嗣一事微臣想向陛下进言。如今您颇为重视武家子弟,是想百年之后传位于武家吗?虽然皇位从来不传给异姓之人,可陛下毕竟是通过李唐王朝才取得如今的帝位。更何况您本身就有亲生的儿子何必舍近求远。自古以来,在宗庙配享香火的都是帝王的父母,若您传位给武家的侄子,从未听说有人会在宗庙里祭拜自己的姑姑。也许一代两代可以承您的恩泽,百代之后呢?谁还会记得您?”

“陛下您是开创了一代伟业的明主,万不可在此大事上糊涂,毁了您一世英名。”

狄仁杰剧照

狄仁杰此番话语振聋发聩敲响了武则天心里的警钟:“爱卿所言,朕会仔细考量,下去吧。”

此番劝谏之后不久,武则天便把远在外地的庐陵王李显召回洛阳,立他为武周的储君,并且为巩固他在朝中的地位,还让他与朝中势力最大的武三思结为姻亲关系。

武则天这一番安排可谓是做了一番长久打算,立李显为太子,既打消了朝臣心中的顾虑又顺应了民心,也给了机会让李武两家的关系进一步缓和,缩小矛盾。

被立为太子的李显这次没有被动等待,而是效仿他的母亲联合了朝中的大臣一起发动了“神龙政变”。

政变前夕的武则天早已缠绵病榻,因此她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当儿子带兵包围了她的寝宫后,她果断地放了权。

神龙政变

新帝尊她为太上皇并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让她留在寝宫中好好修养。可武则天已经到了生命的末尾,再也没有心力把权力从儿子手上夺回了。

她只能尽力保住武家人不受株连,毕竟她手上沾满了李唐宗室的鲜血。

她病逝之前,召来儿子立下遗嘱:“我死后,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把我和你父亲合葬在一处吧,他已经等了我太久了。”

“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这短短十个字,抹去了她曾经颠覆李唐王朝的伟绩,承认了她自己李唐皇后的身份,并且以皇后的身份归葬李唐王朝的祖庙与高宗一起配享香火,受大唐子民的朝拜。

在武则天立李显为太子之后,她就想要把权柄还给李家,把这江山再次奉还给李唐,因为这是民心所向,她只能顺势而为。

革除帝号这一招,鲜明地洗刷了自己曾经篡夺李唐江山的做法,她至死仍然都是李家的皇后。

并不是武周的皇帝,那么武家人也就并不是什么乱臣贼子的党羽,而是李唐王朝的子民。

因为这武家人不会被天下人视为要诛杀的贼子,她在最后不仅保住了自己,也护住了武家人不被牵连,给了他们一个正常生活的身份。

武则天不愧是可以问鼎皇帝之位的奇女子,把控人心和顾全大局这两样做的都是信手拈来。

有远见、有魄力、有抱负,并且在男权社会下懂得审时度势,为达成自己的目标可以张弛有度。

她生前没让武家人把控朝政,形成外戚之患,死后也凭借自己的布置把武家人摘得干干净净,免去了大家指责的可能。

有这样的心力和远见,她可以问鼎帝王的位置简直是毫无悬念!

参考文献:

[2]705年12月16日 武则天去世.人民网 [引用日期2022-03-12]

[6]名人图像(查询“武则天”即可查得此图).浙江图书馆 [引用日期2022-03-12]

[7]武则天出生地引争议 学者:不是广元就是西安.中新网 [引用日期2022-03-12]

[8]武则天出生之谜.洛阳日报 [引用日期2022-03-12]

更多文章

  • 备受宠溺的“唐朝第一美人”,安乐公主是如何一步一步引起众怒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历史上安乐公主,唐朝第一美人安乐公主,安乐公主惊艳的图片

    影视剧《大明宫词》李裹儿形象唐中宗李显有一个他非常宠爱的小女儿,这个小女儿就是安乐公主李裹儿。李裹儿据说从小就聪明伶俐,而且具有"唐朝第一美人"的称号。她不仅深得唐中宗的喜爱,就连祖母武则天也是对她宠爱有加,可谓是一位"天之娇女"。可是在公元710年,年仅26岁的安乐公主却被李隆基诛杀,而且还被贬为

  • “短命“中都:唐玄宗为何设立蒲州成为中都?又为何半年就摘其头衔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首都是其心脏地区所在,是统治者掌控天下的大本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我国古代的封建王朝里,一般来的只有一个都城,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存在,然而,有的朝代或者某一位帝王在位期间会设置多个都城来解决一些问题,就以唐朝为例。不仅仅有开始的西京长安城,还有大名鼎鼎的东都洛阳作为首都的存

  • 文艺复兴更强调对人的关注和尊重,印刷术的传入为其增添活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艺复兴有印刷术吗,文艺复兴和印刷术有什么关系,印刷术传入欧洲

    关于“文艺复兴”发生的时间及长短,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是在1350年——1600年之间。当然,这两个半世纪的起迄,只是一个相对的时间描述。至于地点,大多数的看法也一致——“文艺复兴”首先发源于意大利,后来在16世纪初,蔓延到欧洲其他地方。“文艺复兴”这一“新时期”中,按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说法,“

  •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是一时之气吗?看看军事后勤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隋炀帝三次征高句丽,隋炀帝出兵高句丽的原因,隋炀帝与高句丽的关系

    若要谈起历史上那些开疆拓土的皇帝,大家肯定会想到统一六国,北拒匈奴,南征百越的秦始皇;远征匈奴,打通西域,将中原政权传统疆域由长城一线推到漠北草原的汉武帝;收复漠南,臣服西域,开拓漠北的唐太宗,版图横跨亚欧大陆的成吉思汗,奠定了我国近代版图的康熙、乾隆。然而却忽视了一个同样具有雄才大略皇帝隋炀帝杨广

  • 祸乱盛唐的安禄山“陵墓”被打开后,疑似穿越的物件赫然出现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安禄山简介,真实的安禄山大墓,安禄山是好人还是坏人

    正史与野史的区别无非是在于这个“干”字是不是发标准的一声,野史对此持怀疑态度。假如您对野史的发音持怀疑态度,我就对您的态度持激赏的态度。安禄山在杨贵妃的眼中,无非是个肥胖的小丑而已,宫廷之中不会有两人苟且的空间,唐玄宗曾经两次把杨贵妃赶出宫,其中第二次是天宝九年,距离认干儿子时的天宝十年仅有一年之久

  • 五胡十六国不仅各政权之间争斗不断,且几乎所有政权均因内讧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五胡十六国被谁统一了,王立群讲五胡十六国,五胡路

    限于篇幅,重点看下那些曾经占据过中原的五胡政权。首先是一手灭亡了西晋的前赵(起初国名为汉,史称汉赵、匈奴汉国)。前赵的开国者刘渊,作为内附匈奴部族贵族,早年曾被常年留在洛阳当人质,也曾在成都王司马颖效力,对司马家族自相残杀导致国家实力衰落、天下大乱的情形看得一清二楚。作为首个在中原称帝、拉开五胡十六

  • 历史上最寒酸的帝王陵墓,竟是隋炀帝,向世人透露什么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上最寒酸的帝王陵墓,隋炀帝陵墓全景图,历史上真实的杨广墓

    直到2013年11月16其,国家文物局才公布其就是隋炀帝杨广和萧后的墓葬之地。隋炀帝在当今历史上评价极其低,他在位期间,因滥用民力,压榨劳苦百姓,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更残害忠良,沉迷酒色,所以千百年来,隋炀帝的名声一直很差,人们不愿意认同他。但事实上,隋炀帝真的是如此一个不作为的皇帝吗?答案是不

  • 此人是李建成的亲信,玄武门之变后效忠李世民,还娶了李世民妹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的势力,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和李建成的关系,李建成的妻子和李世民什么关系

    将门之子薛万彻出身将门之家,父亲是隋朝大将薛世雄,薛世雄一共有五个儿子,长子薛万述早死,次子薛万淑、三子薛万均、四子薛万彻、五子薛万备,几个兄弟自幼跟着父亲习武,薛万彻在几个兄弟中最出色,最得父亲喜欢。效忠大唐公元617年(大业十三年),父亲薛世雄受隋炀帝之命,镇压窦建德起义,但被窦建德击败,从此一

  • 8年安史之乱的背后,究竟有多少“杨贵妃”因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安史之乱为啥要处死杨贵妃,杨贵妃和安史之乱是什么联系,安史之乱与杨贵妃关系

    那么,这场政事剧变的主要原因到底是什么?跟杨贵妃有关么?古往今来许多历史评论家议论纷纷的杨贵妃,在这一事件中又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杨贵妃因素”能占到多少?“红颜”误国——导火索自古“红颜祸水”这一说法影响颇深,似乎很多王朝的覆灭都与某个女人脱不了干系,例如夏代的妺喜、殷商的妲己、周朝的褒姒,甚

  • 汪伦:本是一小小县令,却靠打赏李白留名千古,你猜有多大手笔?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汪伦是李白的什么人,李白送别汪伦,唐代汪伦简介

    李白与汪伦诗仙李白凭借着他的酒入豪肠,就将七分酿成了月光,以及余下的三分被啸成剑气,他的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李白的才华横溢是没有人能够反驳的,他不管是在现代还是古代的时候,都有着众多粉丝,甚至有不少著名诗人也是他的粉丝。但是他的众多粉丝中,有一位靠打赏留名千古的人,知道是谁吗?那就是汪伦,没错,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