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短命“中都:唐玄宗为何设立蒲州成为中都?又为何半年就摘其头衔

“短命“中都:唐玄宗为何设立蒲州成为中都?又为何半年就摘其头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701 更新时间:2024/1/7 18:51:53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首都是其心脏地区所在,是统治者掌控天下的大本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我国古代的封建王朝里,一般来的只有一个都城,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存在,然而,有的朝代或者某一位帝王在位期间会设置多个都城来解决一些问题,就以唐朝为例。

不仅仅有开始的西京长安城,还有大名鼎鼎的东都洛阳作为首都的存在,而在唐玄宗时期甚至还设置了一个鲜为人知的“中都”。下面我们就来探究分析一下唐玄宗设置中都的过程极其原因。

一、唐玄宗设立中都,半年撤销

1.唐代“中都”——蒲州的历史地理位置

在唐玄宗时期,曾经把蒲州这一个地方设立为当时的中都,首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蒲州的历史地理位置。蒲州的起源历史可以说是非常之久的存在了,据《禹贡》一书当中记载称:“冀州之域。按今州,本帝舜所都蒲坂也。春秋时,为魏、耿、杨、芮之地。”

这反映出的就是蒲州由来久矣的历史变迁,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历史的不断发展,到了唐朝时期,蒲州已经成为了当时的一个战略要地,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从地理位置的角度来分析蒲州,可以看出蒲州位于现在河南、陕西、山西的交界处,算得上是天下中心的存在。据《路史》当中记载称:“:“柱所都蒲坂”而且据史料记载称,黄帝、舜曾经也在此地建立都城。司马迁也称赞蒲州为天下之中。

由此可见,蒲州的地理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存在。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唐玄在蒲州设立中都的过程。

2.唐玄宗时期中都如何设立?

首先,唐玄宗时期设立的中都蒲州,其重要性在唐朝建立之初就已经显现出来了,在唐高宗时期,由于关中地区发生饥荒,不得已要从江淮地区运输粮食,而蒲州则是必经之地。

而在武则天时期 在离蒲州不远的晋阳设立北都,使得蒲州的重要性再一次提示。据《旧唐书》当中这样记载蒲州的重要性:““京邑所资”,这反映出的就是蒲州对于唐朝都城地区的重要性的体现,为唐玄宗时期设立为中都奠定的重要基础。

唐朝开元年间,据《唐会典》当中记载称:“开元初,上以中都稍食,省河漕之徭”。从这里面就可以反映出唐朝开元年间就已经有中都的存在了。

但是,令人所惊讶的是,不久之久,中都蒲州又被唐玄宗撤销了,据《旧唐书·地理志》当中记载称道,“其年,罢中都,依旧为蒲州,又与陕、郑、汴、怀、魏为‘六雄’。仅仅半年之后,中都的名称就从蒲州身上被拿掉了,不得不说其中很有戏剧性的一幕,这就是唐玄宗设立中都的大致过程。

二、蒲州地理位置优越,利于稳定关中、缓解财政压力

1.蒲州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而且历史文化底蕴悠久

为什么蒲州在唐玄宗时期可以成为“中都”,其中一个非常大的原因就是蒲州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而且建城历史非常悠久,有成为都城的条件。

除此之外,据《洞天福地记》当心中记载称:“古称七十二福地,南田居其一”而蒲州恰恰就是其中之一。因为古代相信风水学说,对于建都不仅仅要求一些“硬件”而且对于建都“软件的要求同样很高”。而蒲州这一个地方无疑是满足这些条件的。

因此蒲州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悠久的历史文化是蒲州建都的一大原因之一。

2.唐宪宗时期出现严重财政危机

提及唐玄宗,相信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开元之治与安史之乱,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在唐玄宗登基之初 他所面对的可谓是一个“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国家。在唐玄宗登基之前,当时的整个大唐王朝混乱不堪,不仅仅宫廷政变频繁发生,而且还有妇人干政现象。

据《资治通鉴》当中记载韦后乱政事件称:及再为皇后,遂干预朝政,如武后在高宗之世。使得这个国家乌烟瘴气,与此同时,唐王朝的边疆地区也不稳定,吐蕃等国家蠢蠢欲动。在经历了这么多的动乱之后的大唐王朝,已经是满目疮痍,急需休养生息。

在唐玄宗登基之初面临这样的财政困境的时候,就就开始实行一系列的政策来缓解财政压力,而由于蒲州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条件,如果设立为一个类似洛阳这样的都城,预想当中可以起到缓解财政压力的作用。

除此之外,在唐玄宗初期巨大的财政压力的推动下,唐玄宗开始尝试在各方面进行改革。而蒲州设置为当时的中都也就是受这一个因数的重要影响。因此,唐玄宗在蒲州设置中都是一个尝试性的改革。

3.出于保障关中地区稳定的考虑

众所周知,从魏晋南北朝以来,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经济中心南移的趋势就不断加强,到了唐朝这个趋势表现的越发明显,但是,随着经济中心南移趋势的加强,伴随的却是关中地区的衰弱。

原本沃野千里的关中平原,土地也变得贫瘠起来,加之唐王朝的都城在关中地区,无疑对于粮食的消耗是巨大的。

一到灾荒年份,就需要从外地调运粮食到京城地区,就以东都洛阳的设置为例,据《地理志》当中记载东都洛阳的形式称:““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十省通衢”除此之外,洛阳是江淮漕运的必经之地。东都洛阳的设置就有保障关中粮食安全的意味在其中。

自然而然的,从东都洛阳的设置,推移到中都蒲州的设置,同样也有保障关中地区粮食安全的意味在其中,不过与洛阳不同的是,中都的设置,主要的保障来着黄河以北地区的粮食运输,同样的,中都蒲州的设置,同样也具有这一层意味在其中。

除此之外,中都蒲州的地理位置处于长安与洛阳的中间地带,无疑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代洛阳的功能,从而更高效的保障关中地区的稳定,特别是在遇到灾荒之年的时候,可以及时的运输粮食。

4.可以作为关中地区的军事屏障,拱卫京城安全

唐代的龙兴之地在于晋阳城,而且唐代有相当一部分军队来着与河东地区,据《旧唐书》当中记载以蒲州为中心之一的河东地区的重要性称:“劲锐强兵,尽出于是”,这反映出的是蒲州极其周围地区的军事战略的重要性。

其作用不仅仅可以有利的保卫关中地区的稳定发展,甚至于可以保证整个唐朝的军事力量。对外进行持续的开疆拓土。而且,在唐玄宗时期正是由府兵制向募兵制过渡的时期,中都蒲州的征兵功能也日益凸显出来。

三、朝廷分歧、财政不支致使中都被废

1.朝廷意见分歧大

纵观唐朝中都的设立始末,反对唐朝设立中都蒲州的反对意见就络绎不绝,未曾停止,特别是在中都设立后面临着扩充官员,修缮宫殿的问题之时,反对浪潮此起彼伏。据《新唐书》当中记载称:“奈何简易未几,而又兴建中都乎?……顷年已来,水旱不节,天下虚竭,兆庶困穷。”

这反映出的就是当时对于设置中都这一个举措,当时朝廷的意见分歧比较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唐玄宗就面临着来着中都设立与废除的巨大选择与压力,成为中都废除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2.财政入不敷出,百姓急需休养生息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在唐玄宗继位之初,面临的财政困难压力是比较大的,不仅仅在于持续的长时间的混乱带来的国家的不稳定因素,而且还在于当时灾荒频繁发生,百姓困顿,如果唐玄宗执意营造中都,很有可能会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争,极有可能会让唐王朝进一步衰弱甚至于灭亡。

据《资治通鉴》当中记载称:“夫惟所造城阙,爰及苑囿,毁拆闾阎,令其别创,损坏冢墓,令其改卜,殷富者破其产业,贫窭者莫知所从。 ”反映出的就是营造中都给百姓带了的压力。成为废除中都的另外一大因素。

3.唐玄宗设立中都的深层意义

唐玄宗设立中都是出于现实利益的考虑,是当时时代环境背景下的一个改革尝试。但是唐玄宗设立中都前后仅仅半年之久,如此草率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当时朝廷上声势浩大的反对意见,而且更深层次的是国力不支,成为中都废除的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旧唐书》

《禹贡》

《路史》

《地理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文艺复兴更强调对人的关注和尊重,印刷术的传入为其增添活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艺复兴有印刷术吗,文艺复兴和印刷术有什么关系,印刷术传入欧洲

    关于“文艺复兴”发生的时间及长短,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是在1350年——1600年之间。当然,这两个半世纪的起迄,只是一个相对的时间描述。至于地点,大多数的看法也一致——“文艺复兴”首先发源于意大利,后来在16世纪初,蔓延到欧洲其他地方。“文艺复兴”这一“新时期”中,按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说法,“

  •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是一时之气吗?看看军事后勤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隋炀帝三次征高句丽,隋炀帝出兵高句丽的原因,隋炀帝与高句丽的关系

    若要谈起历史上那些开疆拓土的皇帝,大家肯定会想到统一六国,北拒匈奴,南征百越的秦始皇;远征匈奴,打通西域,将中原政权传统疆域由长城一线推到漠北草原的汉武帝;收复漠南,臣服西域,开拓漠北的唐太宗,版图横跨亚欧大陆的成吉思汗,奠定了我国近代版图的康熙、乾隆。然而却忽视了一个同样具有雄才大略皇帝隋炀帝杨广

  • 祸乱盛唐的安禄山“陵墓”被打开后,疑似穿越的物件赫然出现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安禄山简介,真实的安禄山大墓,安禄山是好人还是坏人

    正史与野史的区别无非是在于这个“干”字是不是发标准的一声,野史对此持怀疑态度。假如您对野史的发音持怀疑态度,我就对您的态度持激赏的态度。安禄山在杨贵妃的眼中,无非是个肥胖的小丑而已,宫廷之中不会有两人苟且的空间,唐玄宗曾经两次把杨贵妃赶出宫,其中第二次是天宝九年,距离认干儿子时的天宝十年仅有一年之久

  • 五胡十六国不仅各政权之间争斗不断,且几乎所有政权均因内讧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五胡十六国被谁统一了,王立群讲五胡十六国,五胡路

    限于篇幅,重点看下那些曾经占据过中原的五胡政权。首先是一手灭亡了西晋的前赵(起初国名为汉,史称汉赵、匈奴汉国)。前赵的开国者刘渊,作为内附匈奴部族贵族,早年曾被常年留在洛阳当人质,也曾在成都王司马颖效力,对司马家族自相残杀导致国家实力衰落、天下大乱的情形看得一清二楚。作为首个在中原称帝、拉开五胡十六

  • 历史上最寒酸的帝王陵墓,竟是隋炀帝,向世人透露什么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上最寒酸的帝王陵墓,隋炀帝陵墓全景图,历史上真实的杨广墓

    直到2013年11月16其,国家文物局才公布其就是隋炀帝杨广和萧后的墓葬之地。隋炀帝在当今历史上评价极其低,他在位期间,因滥用民力,压榨劳苦百姓,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更残害忠良,沉迷酒色,所以千百年来,隋炀帝的名声一直很差,人们不愿意认同他。但事实上,隋炀帝真的是如此一个不作为的皇帝吗?答案是不

  • 此人是李建成的亲信,玄武门之变后效忠李世民,还娶了李世民妹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的势力,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和李建成的关系,李建成的妻子和李世民什么关系

    将门之子薛万彻出身将门之家,父亲是隋朝大将薛世雄,薛世雄一共有五个儿子,长子薛万述早死,次子薛万淑、三子薛万均、四子薛万彻、五子薛万备,几个兄弟自幼跟着父亲习武,薛万彻在几个兄弟中最出色,最得父亲喜欢。效忠大唐公元617年(大业十三年),父亲薛世雄受隋炀帝之命,镇压窦建德起义,但被窦建德击败,从此一

  • 8年安史之乱的背后,究竟有多少“杨贵妃”因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安史之乱为啥要处死杨贵妃,杨贵妃和安史之乱是什么联系,安史之乱与杨贵妃关系

    那么,这场政事剧变的主要原因到底是什么?跟杨贵妃有关么?古往今来许多历史评论家议论纷纷的杨贵妃,在这一事件中又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杨贵妃因素”能占到多少?“红颜”误国——导火索自古“红颜祸水”这一说法影响颇深,似乎很多王朝的覆灭都与某个女人脱不了干系,例如夏代的妺喜、殷商的妲己、周朝的褒姒,甚

  • 汪伦:本是一小小县令,却靠打赏李白留名千古,你猜有多大手笔?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汪伦是李白的什么人,李白送别汪伦,唐代汪伦简介

    李白与汪伦诗仙李白凭借着他的酒入豪肠,就将七分酿成了月光,以及余下的三分被啸成剑气,他的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李白的才华横溢是没有人能够反驳的,他不管是在现代还是古代的时候,都有着众多粉丝,甚至有不少著名诗人也是他的粉丝。但是他的众多粉丝中,有一位靠打赏留名千古的人,知道是谁吗?那就是汪伦,没错,就是

  • 唐太宗爱才,招降很多猛将,为何唯独此将,唐太宗要他非死不可?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关于唐太宗的资料和史实评价,唐太宗的战斗力有多强,唐太宗历史人物评价

    影视剧《隋唐英雄》中的单雄信(右边者)单雄信(?-620年) ,曹州济阴(今山东省菏泽市)人,自幼习武,武艺高强、胆识过人,早年与李勣(原名徐世勣,“勣”读“绩”,即徐茂公)是同乡好友,后结义为生死兄弟,隋末天下大乱,原为隋朝官员的翟让逃到瓦岗寨(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聚众反隋,单雄信得知后与徐茂公前往

  • 重道抑佛:从唐代统治者信仰,看道教思想对唐代社会、文学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盛世大唐隋朝覆灭后,新建立的唐朝非常重视道教,道教进入空前的兴盛时期。唐高祖李渊自称是圣人老子的后代,所以李渊在位期间在全国范围遍立老君祠,使人祭祀。并在乾封元年,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并且修饰老君祠。这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提高了道教的社会声望。武则天时期规定佛教居于道教之上,但是武则天并没有排斥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