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百姓抓了几名“盗贼”,满心欢喜送进衙门,结果自己却被处死

南宋百姓抓了几名“盗贼”,满心欢喜送进衙门,结果自己却被处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711 更新时间:2024/2/7 20:33:15

当时宋金交战,国库空虚,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朝廷在各州府都建起国营酒厂,低价生产,高价卖出,从中获取暴利。同时还关闭了所有民营酒厂,并严禁老百姓私自酿酒,胆敢自酿,就是违法,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垄断必然抬高价格、降低品质,这个经济规律在南宋得到了完美体现:“今酒官皆先禁私酒,次造劣酒,盖私酒绝,则官酒虽恶,不容不买。”不仅如此,由于垄断生意太好做,各地酒厂不思进取,酒的质量越来越低劣,酒价却像房价一样飞涨,老百姓根本喝不起。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朝廷不让私酿,我偷偷地生产,一年酿上几十斤黄酒,不卖,自家饮用,起码逢年过节招待客人,不用再花高价去买国营酒厂的劣质酒了。但当时不仅严禁私酿,而且还鼓励百姓检举揭发。不过,检举揭发的人很少。对于这种现象,“上进心”不强的地方官会表现得很通情达理:民不告,官不究,毕竟老百姓过日子不容易;而那些“上进心”强、又心狠手辣的官员,就会大肆抓人,用更加严厉的刑罚来杜绝私酿对国营酒厂垄断利润的威胁。

秦棣就是个“上进心”很强的官员。他为了超额完成指标(当时朝廷给地方官定有酒水专卖利润指标,州官和县官每年都有“创收”任务),经常派捕快和国营酒厂的执法队挨乡挨村排查,一旦发现酿酒作坊,立马砸场子拿人。

有一天,执法队听说城郊村有户人家在酿酒,又听说那户人家在本村很有人缘,怕白天去逮会遭到村民围攻,于是就在晚上溜进何村,包围了那户人家,然后破门而入。哪知这户人家以为来了强盗,在后院咚咚地擂起牛皮大鼓。全村男子听说来了“强盗”,都拿着棍棒冲了过来,把那队长和几十个队员捆了个四马攒蹄。第二天一早便派人到衙门送信,说我们抓住了一帮强盗,现在就在我们村捆着呢,请大老爷过去看看。衙门的人过去一瞧,不是强盗,是执法队被捆上了,大惊,赶紧秦棣报告。

秦棣气得脸色发青,恨不得把那个村的人全给抓了,可是又怕激起民变,就骗村民说:“你们抓贼有功,现在就请你们把强盗送过来吧。”于是大伙高高兴兴地带着“强盗”到了衙门。这时秦棣突然翻脸,喝令衙役把领头的三个村民按倒在地,从头到脚用麻绳捆紧,从肩膀以下,到小腿以上,每人挨了100大板,等到把绳子解开时,那三个村民已经死了。

按当时法律,无论官吏还是百姓,凡是没有经过主人允许,同时又没有合法手续,私闯民宅者,都可以按盗贼论处,主人有权把闯入者当场打死或者打伤,而不必受到法律处分。那几十个执法队员在半夜破门而入,又拿不出合法手续,村民完全可以把他们打死,现在只是把他们捆起来送交官办,可谓守法良民。而秦棣竟然把守法良民给活活打死,实在徇情枉法到了极点,惨无人道到了极点。

于是,有御史向朝廷参奏秦棣,用了“惨毒”两个字,但竟然没有任何一级衙门敢于过问,而且秦棣还能顺利升官。在南宋野史《夷坚乙志》中,作者洪迈为了证明天理昭彰报应不爽,不得不虚构了一个结局:秦棣在打死村民之后的第二年,得了暴病,死在了宣州。

其实,秦棣的恶行被捅到朝廷,最后竟然无事,最关键的原因并不是他哥哥秦桧身居高位,而是因为秦棣的做法正跟朝廷合拍—朝廷为了获得专卖暴利,正在严厉打击私酒,和这个高远的政治目标相比,冤死几个村民算什么。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开周

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更多文章

  • 明朝选驸马程序很严格,经过层层筛选,选出坑公主一生的驸马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历代驸马表,明朝最有气节驸马,明朝选驸马的程序

    不过,公主的婚事到明朝有了不小的变化。朱元璋时期,公侯们还有迎娶公主的机会,朱棣登基后,公主的择偶条件便有了户籍限制,其中以北京户口最优越。到了明朝中晚期,明廷为了防止外戚专权,威胁朱家王朝的统治,索性让公主与平民或中下级官员家的子弟联姻,但这样一来新的问题又产生了:驸马都是皇家不熟悉的人,如何保证

  • 明朝功臣王弼,被太祖赐死,而其后代却害死太祖子孙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定远侯王弼,凤阳武店定远侯王弼墓,河上公王弼

    大家想起皇帝,都觉得当皇帝非常好,可以有最高的权利,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天天都可以享受生活。但又有谁想过皇帝打江山的时候有多艰辛,那些一战终成万骨枯的悲凉战场,这也说明如果皇帝身边没有忠臣良将,那就休想当上皇帝。出身贫寒,却演绎传奇一生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我们都知道,没当上皇帝之前就是一个放牛的,

  • 故事:宋江的阵亡名单,揭开林冲之死,病死是假金蝉脱壳是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林冲之死宋江哭了,关于林冲和宋江的故事,宋江林冲事件简介

    半月中间,宋江携梁山27将入正阳门,进宫面圣。金阶之前珠玑之下,众人俯身二十四拜,山呼万岁。朝中诸人见昔日一百单八将,而今归来却只有区区二十七人,皆磋叹不已。宋江涕泪横流悲不能胜,“昔臣聚义一百八人,登五台发愿,谁想十损其八,谨录人数,俯赐圣鉴”,报上了收缴江南的阵亡名单,为死去的兄弟表功。在宋江提

  • 打着“清君侧”的口号南下,朱棣却被济南城将领吓回北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棣绕过济南,朱棣南下西洋图片,朱棣南下用多长时间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让长孙朱允炆继位,花了不少心思安排,但朱允炆成功登基后,就开始进行削藩,导致燕王朱棣不满,率领手下的数十万大军发动“靖难之役”,但他打到山东济南城时,却久攻不下,于是朱棣调集大炮,准备猛轰济南城,但大炮才刚摆好,守城将领铁铉竟然挂出朱元璋的神主牌和画像,朱棣见状立刻收兵回北平。朱允炆

  • 原创原创晋王朱㭎之子朱济熿,生性残忍被朱元璋所厌恶,最后下场也是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晋王朱济熺为什么埋在临汾,明晋王朱棡7个儿子,2010年晋王朱济熺墓

    最后,晋王朱㭎的爵位被其世子朱济熺继承。然而其弟平阳王朱济熿却对此多有不服。这个平阳王朱济熿自幼就是嚣张跋扈,为人处事很是霸道,不要说其他人,就是他的父亲朱㭎也对他颇为反感。并且,这个朱济熿的讨厌程度是人尽皆知的。当年太祖在世的时候,曾经特地把燕王朱棣之子朱高煦,朱济熿和周王的世子三人纷纷叫到京城来

  • 嫡孙不立立庶孙,朱允熥太憋屈!朱元璋的偏执同样害惨了朱允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同样是皇孙为啥朱元璋不立朱允熥,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嫡长孙吗,朱元璋如何把皇位传给朱允炆

    朱元璋传位朱允炆与宗法制度不符,朱允熥才是合法继承人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标因风寒病逝,年仅37岁。朱元璋苦心培养数十年的接班人英年早逝让他悲痛不已,与此同时,皇储之位的空缺成了年过花甲的朱元璋最担忧的问题。按照朱元璋主持编撰的《皇明祖训》,里面对于皇位传承制度有着明确的规定。“朕惟帝

  • 明朝的皇帝朱元璋姓朱,那么杀猪行业是如何规避皇家忌讳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朱元璋为什么杀猪,朱元璋是不是姓朱的皇帝,朱元璋忌讳杀猪吗

    经过筚路蓝缕的创业,朱元璋终于当上了皇帝。我们都知道,在封建社会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森严,皇帝的名字是要避讳的。比如,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为了避讳“邦”,很多书籍中将“邦”改为“国”。唐朝时候,唐太宗叫李世民,为了避讳,大臣王世充把“世”删掉,改名叫王充。可见,在封建社会,避讳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朱元璋

  • 明朝灭亡后,他若是再心狠一点,清朝皇帝可能就主动求和投降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1644年,明朝崇祯皇帝在北京煤山上的一颗歪脖子树上自缢身亡,终结了大明帝国作为统一国家的历史。但值得注意的是,大明并不是亡于满清,而是亡于李自成所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然而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在灭亡大明之后,也很快就被入关的满清军所击溃,清朝开始入主中原。但这时候的中原对于清朝并不认账,全国各地依然有着极

  • 李自成只当了42天皇帝,却干了几千年来最大的蠢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李自成,一个大土匪头子,领着一帮农民,像一群蝗虫一样,所到之地寸草不生,携裹着百万大军,叫嚷着“闯王来了不纳粮”,一路干到了北京城,把崇祯皇帝逼死在了煤山上,自己当了皇帝。但土匪就是土匪,哪怕有了自己的纲领,也还是土匪,成不了什么气候。看看李自成进京之后都干了点啥吧。筹备登记大典,放着天下这个烂摊子

  • 奇人王阳明的5个传奇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少 年 立 志先普及一下知识,王阳明的大名叫作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小时候,王阳明问老师:“何为天下第一等事?”老师见小小孩童竟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