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灭亡后,他若是再心狠一点,清朝皇帝可能就主动求和投降了

明朝灭亡后,他若是再心狠一点,清朝皇帝可能就主动求和投降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744 更新时间:2024/2/7 20:32:15

1644年,明朝崇祯皇帝在北京煤山上的一颗歪脖子树上自缢身亡,终结了大明帝国作为统一国家的历史。但值得注意的是,大明并不是亡于满清,而是亡于自成所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然而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在灭亡大明之后,也很快就被入关的满清军所击溃,清朝开始入主中原。

但这时候的中原对于清朝并不认账,全国各地依然有着极为英勇顽强的反抗,其中尤以张献忠的农民军声势最为浩大。他在崇祯死后称帝,割据一方,让清政府引以为心腹大患,集中精力进行剿灭,张献忠在凤凰山战役中被射中身亡,他手下的军队一度因为失去主心骨而消散。

但这时候他的一位养子却发挥了莫大的作用,不仅聚合了残兵,而且还秉承了张献忠的遗志,率军归附于明朝宗室在南方重新建立的“南明”小朝廷,开始了与满清对战,并且多次建立大功,打得清朝廷震恐不已,一度想要他求和息战,愿意双方平分天下只要不再有战端的想法,这个人就是李定国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名字往往与他所能够成就的事业成反比,我们看很多厉害人物小时候基本是一些“贱名”,但李定国这个人却是名副其实的定国柱石。他因为长相不凡,所以十岁就被张献忠收为养子,在十七岁的时候率领二十人马趁夜攻下了襄阳,令原本只能够算得上是大股流寇的张献忠就此震动全国,打下了称帝的基础。

如果我们有读过金庸先生的《神雕侠侣》,就能够襄阳是一个多么坚固的地方,当年横扫欧亚的蒙古大军,正是在这里折戟沉沙,但是李定国十七岁就已经能够拿下这样一座坚城,其战略眼光、胆魄意志与军事素颜都可想而知!后来他为南明征战,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占据了云南为根据地,之后更是一路向北推进,收复了湖南、贵州、广西等省,整个收复过程各就是“势如破竹”四个字,清军几十万大军在他手下无一合之敌!

《晋李定国列传》记载了他当时的成就:”清君臣闻警,上下震动,闻定国名,股栗战惧,有弃湘、粤、桂、赣、川、滇、黔七省与帝媾和之议”。可惜的是,李定国虽然是一个军事人才,但是心肠不够狠,导致了他无法成为一个杰出的政治人才,在面对有异心的大哥孙若望多次召回的时候,他虽然不愿意但也无可奈,以至于贻误了战机,令清军获得喘息之机,有了卷土重来的机会。

后来南明永历皇帝死亡,李定国在知道消息之后泪流不止,眼泪中都是血,不久以后就抑郁而终!而他的事迹至今还在云南各族传扬,是公认的“战神”,只可惜他终究是不够狠,若是在面对自己人的时候心肠能够再狠一点,那么清朝皇帝可能就直接求和投降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自成只当了42天皇帝,却干了几千年来最大的蠢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李自成,一个大土匪头子,领着一帮农民,像一群蝗虫一样,所到之地寸草不生,携裹着百万大军,叫嚷着“闯王来了不纳粮”,一路干到了北京城,把崇祯皇帝逼死在了煤山上,自己当了皇帝。但土匪就是土匪,哪怕有了自己的纲领,也还是土匪,成不了什么气候。看看李自成进京之后都干了点啥吧。筹备登记大典,放着天下这个烂摊子

  • 奇人王阳明的5个传奇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少 年 立 志先普及一下知识,王阳明的大名叫作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小时候,王阳明问老师:“何为天下第一等事?”老师见小小孩童竟有如

  • 很多人都弄错了,明朝国号不是明,清朝建国后抄袭了明朝的国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那些事明朝国号的由来,明朝国号大全,明朝的国号有哪些

    分别是古巴比伦(位于西亚,今伊拉克)、古埃及(位于北非,今埃及)、古印度(位于南亚,地域范围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和中国(位于东亚,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文明历经了上下五千年而不断,也是因为中华文化的优越和独特性。在这五千年里,存在过这样一个朝代,明朝,我想各位更是耳熟能详了。今天要讲的事情就

  • 李世民和朱棣都是通过不正当手段登上皇位,为何朱棣的骂名很多?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棣与李世民谁更出色,朱棣和李世民谁最狠,朱棣和李世民谁的贡献大

    历数王朝二代皇帝,唐之太宗李世民,明之成祖朱棣,可谓是其中的佼佼者。而且细数之下两位皇帝都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两位皇帝的皇位都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夺得皇位的,但唐太宗李世民的骂名很少,明成祖朱棣的骂名却很多,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宋安之来说说。正所谓武人诛身,文人诛心。根本原因在于唐太宗善待大臣,以宽仁治国

  • 从宋世祖到宋高宗,赵构的庙号几经波折,为何到最后才一锤定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赵构庙号为什么是高宗,宋孝宗给赵构准备的庙号,宋高宗赵构资料

    商朝31个君王500多年历史只有太祖汤、太宗太甲、高祖王亥(商汤的七世祖)、高宗武丁、世祖盘庚、世宗祖甲、中宗太戊七个君王有庙号。周灭商后弃用了庙号制度启用谥号,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庙号和谥号一同废弃,所以从周朝到秦朝这近千年历史是没有庙号这一说法的。汉朝恢复了庙号和谥号制度,不过对于庙号的使用仍然很

  • 满满都是干货,梳理南宋九帝,从赵构到赵昺,一代比一代“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南宋小皇帝赵昰和赵昺,南宋赵构简介,赵构是怎么当上南宋皇帝的

    第一位 宋高宗赵构宋高宗赵构,字德基,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南宋开国皇帝。宋大观元年五月乙巳日,赵构出生于都城东京汴梁大内,生母韦贤妃。同年八月丁丑日,赐名为赵构,授定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蜀国公。宣和三年十二月壬子日,进封为康王。赵构天性聪明,知识渊博,记忆力很强,他每日能读诵书籍千余言,博闻强记。

  • 蜀汉在宋代地位的变化,从割据政权到汉室正统,只为对抗金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蜀汉发展历史,蜀汉在宋朝的地位,当时蜀汉的形势

    不管魏晋怎么得国不正,有多少龌蹉事,走的终究是传统政权交接的方式——禅让。从历代官修的史书中也可见一斑,有《魏书》而无《蜀书》,司马光修的《资治通鉴》更是将蜀吴一起放到了《魏纪》里。直到南宋的朱熹率先提出了“无统”的理论,认为魏蜀吴都没能统一天下, 不能以任何一家为正统。然后再缓缓图之,以自己的主观

  • 明朝最矛盾的锦衣卫:陷害忠臣超一流,祸害奸臣更一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锦衣卫贺世忠,明朝的东厂西厂锦衣卫,谁是明朝时期最强的锦衣卫

    锦衣卫这一机构,虽然在朱元璋年代,被废除10多年,但总体却一直存在。在接近300年的时间里,锦衣卫中涌现了无数能人异士,但唯独此人最矛盾,原因很简单:因为他陷害忠臣超一流,祸害奸臣更一流!此人叫陆炳,祖父、父亲都是锦衣卫,算是子承父业。和一般的锦衣卫官员不同,陆炳的母亲身份特殊,因为他妈妈是朱厚熜的

  • 包拯“拆池疏流”的行动,不但解决了开封水灾问题,还气死了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包拯查水灾大结局,整治水灾包拯拿庞太师开刀,开封包拯

    宋仁宗时,开封城的惠民河两边,大官们筑了大大小小的堤坝,把河面圈为私人的荷花池和养鱼塘。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仁宗最宠爱的张贵妃的亲叔父张尧佐的“青莲池”,“清莲池”所圈的地段把整个河面占了五分之四,因此,遇到天下大雨,洪水不能畅通,往往导致汴京城内外大水泛滥,难民流离失所,痛苦不迭。包拯在任开封府尹后

  • 操之过急,急功近利:“明朝劳模”朱由检的几个错误操作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朱由检简介,明朝朱由检死后怎么样,朱由检对明朝皇帝的看法

    理想主义者—朱祁镇他干了什么事?有着远大理想的他想带兵去打瓦剌,一个不注意全军覆没自己还给瓦剌人当了俘虏,简直丢脸丢到了家。明英宗朱祁镇土木堡一战举国震荡,还好后来的北京保卫战中于谦力挽狂澜才不至于社稷易手。而这一战的负面影响还不止于此,至此勋贵集团彻底没落,文官开始崛起,旧有体系被彻底打得支离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