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谯周在蜀威望极高,反对北伐并降晋,被司马炎调至洛阳不久便病死

谯周在蜀威望极高,反对北伐并降晋,被司马炎调至洛阳不久便病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532 更新时间:2024/3/7 19:11:42

谯周在蜀地的名望较高,一直反对姜维北伐

诸葛亮北伐的时候,谯周是不敢有怨言的,因为谯周佩服诸葛亮的为人。诸葛亮在前线病死以后,谯周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跑到前线奔丧的,随后刘禅就禁止任何人前往前线奔丧,谯周跑得快,所以只有他一个人成功了,可见谯周对诸葛亮是百分百崇拜和尊敬的。

不过他的内心是反对北伐的,因为北伐使得蜀汉内部民不聊生,老百姓们都吃不起饭了,你还想着打仗,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他的著名篇章《仇国论》里就详细叙述了当时蜀汉的情形。而他本人是蜀地大儒,对当地文人学子有重大影响,著名的史学家陈寿就是他的弟子,所以他的言论在当时堪称一个派系。

谯周早有投降曹魏之意,邓艾的到来只是敲门砖

谯周作为蜀地本地人,在蜀汉中的地位其实并不高,可以说,蜀地本地的官员,在整个蜀汉政权中,就没有一个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刘禅时期,他做过最大的官也就是一个光禄大夫,听起来不错,其实是没有什么实权的。

当时真正掌权的是刘备从荆州带来的这一帮人,所以谯周心里是憋屈的。与其在蜀汉这种小朝廷里不受重视,谯周更希望能够到曹魏这种大朝廷里做官,至少没有地域偏见。所以当邓艾杀到成都城下的时候,谯周力劝刘禅投降。

姜维

当时姜维手里还有八万士兵,蜀汉零零散散还有十五万人马,只要成都能够坚持,不会败亡的那么快。可惜谯周因为自己的私欲,将刘禅置于亡国之君的境地,实在是令人惋惜。

刘禅投降后,谯周拜将封侯

刘禅出城投降以后,蜀汉宣布正式灭亡。那边还在奋战的姜维也不得不投降钟会,谯周是最大的受益人,他被司马昭封为阳城亭侯,迁骑都尉。因为是在蜀地本地任职,所以谯周的权力一时间也达到了巅峰。

他本身就是蜀地人,又是儒学大家,而且手底下有一大帮簇拥的弟子,所以谯周拜将封侯以后,在蜀地有了相当高的地位和影响力。这是谯周所想要达到的目的,他显然也已经做到了。利用出卖自己的皇帝刘禅,换来的地位和名望,谯周当真是一位小人。

司马炎登基以后,不再容忍谯周在蜀地的影响力

好运不长,司马昭被刘禅给笑死了以后,司马炎正式接替了他老爸的职位,成为了帝国的一把手。随后他开始着手伐吴的事宜,不过这个时候他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谯周这个人在蜀地的影响力似乎有些太大了吧?

这可不是一件好事,蜀人治蜀本来是司马昭的策略,可是现在看来,这或许会导致蜀汉卷土重来的现象。再加上司马炎瞧不起谯周卖主求荣的行为,所以特地将这位年近七十的大儒者调往洛阳任职,其实这是一种变相的惩罚。

谯周

谯周一辈子都呆在蜀地,在这里根深蒂固,突然到了晚年换一个地方,这是他不愿意的。不过他不去,就证明他有反心,结果他在前往洛阳后不久,便病死了,这也算是报应。

谯周是蜀汉大儒,靠卖主求荣拜将封侯,只不过晚景凄凉

谯周在蜀汉内部的名望很高,他是反对姜维北伐的主要力量,在蜀汉内部形成了一个反战派。

谯周这样的蜀人在蜀汉内部并没有实权,所以他们都想着能够投降曹魏,至少可以被公平对待,邓艾的出现,其实就是敲门砖。

刘禅投降曹魏后,谯周被司马昭拜将封侯,显赫一时,在蜀地内部的地位达到了巅峰。

司马炎上台以后,看不惯谯周这种卖主求荣的人,再加上他在蜀地地位崇高,易生变数,所以就把他迁往洛阳,结果谯周无奈地病死了。

卖主求荣的人,永远都不会有好下场,谯周就是最好的例子,即使他生前能够过一段安详富足的日子,可是死后依旧被人骂了千年。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未必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而有可能是毛遂自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和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诸葛亮与刘备三顾茅庐,刘备重用诸葛亮的事例

    当然,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中虚构的一个故事,而在《三国志》中,对于这段事情只给了轻描淡写的五个字:“凡三顾,乃见。”那么三顾茅庐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三顾茅庐的就一定是刘备而不是曹操或是袁绍那些大佬呢?为什么诸葛亮只能为刘备所用,而不会为曹操、袁绍或是孙权那些势力强劲的诸侯所用呢?要弄明白这个问

  • 诸葛亮和法正性格有很大不同也是一种互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法正和诸葛亮,为什么诸葛亮不如法正,诸葛亮与法正之间的故事

    第一,诸葛亮对法正的违法行为有所不满法正是刘备夺取益州的关键人物,功劳在诸葛亮之上。但是,法正这个人毛病比较多,他属于睚眦必报的人,别人跟他有仇,他也一定会报。刘备夺取益州后,以法正为蜀郡太守。法正公报私仇,对以前的仇家打击报复,擅自杀死一些仇人。当时有人就向诸葛亮举报法正违法乱纪的行为,诸葛亮对法

  • 曹操派六员猛将一起围攻吕布,难道就不怕丢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吕布大战曹操六将,曹操擒吕布完整版视频,新三国曹操杀吕布视频

    这些大将中,除了吕虔稍弱,其余全部都是非常厉害的大将,随便挑哪一个都不简单。曹操大军压境,气势汹汹,陈宫建议暂时不要出战,但是吕布不听,立即率兵出战,横戟大骂曹军,和曹操手下六位一流猛将交手。曹操这么多人围攻吕布一个,难道就不怕丢人吗?在一对六的情况下,吕布为何还能全身而退?吕布大战曹操手下许褚、典

  • “狼顾之相”的司马懿是否被世人曲解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因此我们研究历史,看待历史人物,必须认真研究其成长的轨迹,然后使用严密的科学及逻辑,结合历史史料,对于某一历史人物及事件,给出尽可能真实的还原。至于什么“震惊”、“吓尿”、“万万没想到”等等,未免有为搏眼球而哗众取宠之疑,更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三岁看到大,七岁看到老,这是有充分科

  • 诸葛亮不行?声东击西,取魏国武都和阴平二郡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北伐夺取阴平,诸葛亮预言偷渡阴平,武都阴平

    图-诸葛亮第二次北伐 咱们换个角度看诸葛亮北伐,诸葛亮最大的敌人其实不是曹魏皇帝和诸将,哪怕对手是儿皇帝阿斗一样的人物,诸葛亮也很难取胜。难在哪呢?从地图上就可以一目了然。占据华北平原和关中平原的曹魏,像一个身在北方、手拿大刀砍向南方的战士,关中平原就是这把砍刀。关中平原沃野千里,渭水横穿东、西,土

  • 秦始皇为什么焚书坑儒?作为管理者,通常是不允许下属随便吐槽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始皇为啥焚书坑儒,秦始皇是否真的有焚书坑儒,秦始皇焚书坑儒纪录片全集

    在对秦始皇众多质疑之中,“焚书坑儒”一直首当其冲,有很多人说这是一场“思想大屠杀”。诚然,“焚书坑儒”伤害了一些文化载体,但这毕竟是我们站在几千年后的吃瓜群众的角度而提出的看法,如果我们设身处地,回到秦朝初立的时候,站在秦始皇四顾茫然的位置,我们真的还有足够的勇气站在道德和人性的至高点去指责他吗?

  • 知否:大秦氏的驭夫术与林噙霜如出一辙,顾偃开比盛紘还吃这一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里说顾偃开十年没有纳妾的意思,是说他除了大秦氏没有再亲近其他任何一个女子,长柏婚前婚后都好歹还有个通房丫鬟羊毫,顾偃开却是整整十年没有偷吃,可见他用情有多深。倒不是顾偃开不想传宗接代,是大秦氏明知自己身体不行还不许丈夫去找别人,公婆赏赐的丫鬟她也会想法子拦着顾偃开去碰,就这样在侯

  • 三国后期,魏蜀吴三国的武将第一人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蜀吴魏三国美女,吴枪怕蜀弓吗,蜀吴荆州

    魏国后期武将第一人:邓艾魏国占据中原,人口众多,武将多如牛毛,有名的武将一箩筐,如邓艾、钟会、郭淮、诸葛绪等人。其中最厉害的是魏国两个后起之秀邓艾和钟会,就是魏国后期的“卧龙与凤雏”,两人并称“二士”,其中邓艾,字士载,钟会,字士季。邓艾和钟会两人撑起了魏国后期的一片天,最后联手伐蜀,并灭了蜀汉,那

  • 刘备口中的中山靖王,生了120个儿子,坟墓极为奢华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中山靖王关系图,刘备口中的靖王,刘备口中的中山王是谁

    专家们闻声赶来,开展了联合考古发掘,层层清理后,两座规制很高的古墓赫然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专家们分别命名“1号墓”和“2号墓”。古墓属于横穴式的“崖墓”,以山为陵,墓道及墓室凿山而成,呈弧形,看起来就很不一般。历来考古首要做的就是确定墓主人的身份。这个工作一般要借助墓碑或墓志铭来完成,如果墓碑或墓志铭

  • 曹操不缺野心,不缺机会,最终为何没敢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操不称帝三个原因,曹操野心到底有多大,新三国曹操称帝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逝洛阳,终年六十六岁。 曹操,史称“魏武帝”。但这个封号,是由其子曹丕登基后所追谥。曹操的一生,被人目为奸雄,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中国北方最强割据王,但是,他却没取刘汉而代之。曹操一生起兵征战三十余年,“挟天子而令诸侯”二十五年,做丞相十三年,但是,终其一生,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