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白一辈子没怎么工作过,整日游山玩水,他的钱从哪来?

李白一辈子没怎么工作过,整日游山玩水,他的钱从哪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919 更新时间:2024/1/25 1:04:48

李白一生中,有正式工作的时间只有区区两年,他的确没怎么工作过。

唐朝入仕主要靠科举,李白因为家世复杂,无法参加科举,所以,通过正规渠道迈入仕途的这条路被彻底堵死。

李白的前半生属于社会"三无人员",无固定居所、无固定职业、无个人积蓄,他虽然成家,却一直过着类似游侠的生活,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

李白祖籍甘肃,生于四川绵州,18岁时蜗居蜀中大匡山读书,24岁游成都、峨眉、渝州,

网传李白轨迹图

26岁南下扬州,而后北上汝州,27岁居住安陆寿山,28岁游江夏,30岁进长安、游邠州、过坊州、山西,31岁游洛阳、开封、宋城,32岁游随州、南阳。

尽管四处游荡,李白也没忘了正事,他一直积极结交社会名流,奔走于豪门贵族之间,希望能够得到推荐,入朝为官,实现自己的抱负。

最终,靠着惊人的才华,在客居长安期间,李白得到了太子门客贺知章玉真公主的推荐,得以面见唐玄宗,入职翰林院,此时,他42岁,机会来的并不算太晚。

李白在翰林院干了两年,时间虽然有限,俸禄却不低,再加上皇帝的赏赐,作为"在编人员"的李白攒了些钱。天宝二年,李白因狂放得罪了宫内外一干人,唐玄宗听信谗言将其赐金放还,也就是给了李白一笔补偿金后让他离职。

补偿金具体数额是多少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了,拿了这笔钱,李白再次安心当起了"无业游民",继续游玩,这一玩就是14年。

至德二年,眼看钱花得差不多了,李白决心复出创收,可是就因为他参加永王东巡,还写了《永王东巡歌》,就被怀疑谋反,判罪流放夜郎,这一年李白57岁,钱没赚到,人还给搭进去了。

不过,旷放的李白不会轻易向生活低头,要是别人花甲之年还被流放,肯定得郁闷好久,但是,李白想得开,收拾收拾行李,乐呵呵的开始流放之旅。

当时他人在江西九江,流放地夜郎属于贵州桐梓,李白途经武昌、江夏、江陵、三峡一路向南,虽然戴罪流放,但是沿途的黄鹤楼、鹦鹉洲、西塞驿、李邕故居这些知名景点,李白一个都没错过,走在哪就玩在哪。

一年后,李白还没抵达夜郎,赶上朝廷大赦天下,他的罪名被一笔勾销,获得大赦的李白并没有回老家四川,反而在宣城、洞庭、金陵一带逗留了两年多,最终病逝金陵,年仅62岁。

这么一梳理,就会发现,除了领了两年翰林院的薪水,李白根本没赚过什么钱,那他为什么能做到如此潇洒的周游中国,和"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杜甫相比,李白的优渥生活从何而来?

他的生活费其实有两个来源,第一,就是来自岳父的支持。

开头说了,李白家世复杂,他的原生家庭在物质生活上并没有给李白提供太多。但是,李白一生与两位女子缔结过婚姻,第一位妻子是前宰相许围师的孙女许氏,中年时病逝,第二位是唐高宗时期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李白被发配夜郎后宗氏潜心修道,不再理会红尘俗世。

这两位妻子出身官宦世家,家底都不薄,有了岳丈家的扶持和帮助,李白的日子过得不至于太差,没有养家糊口的压力,来几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没什么问题。

李白生活费的第二个来源是靠自己的才华。

虽然在仕途上,李白没闯出名堂,但是,他的诗才在大唐诗坛早就闻名遐迩。

天宝14年,辞官多年的李白应汪伦的强烈邀请前往安徽泾县桃花潭游玩,一连数日赏花、游山、玩水、饮酒,李白玩得不亦乐乎,临走时,汪伦还送给李白名马、官锦、佳酿。

汪伦如此热情地招待李白,难道是因为他们友谊深厚,错了,是因为李白太有才了。

汪伦与李白素昧平生,正是因为李白诗名太盛,出于仰慕,汪伦力邀李白来自己的家乡游玩,李白呢,也不客气,大喇喇的去玩,连吃带拿,自己根本没花什么钱。

临走时,李白眼珠一转,拿得太多有点不好意思,于是,大笔一挥写下千古名诗《赠汪伦》,隔了一千多年,全中国的小孩都能背的出。汪伦算是赚大发了,要不是因为李白的诗,以汪伦的人生成就,早都在青史中查无此人了。

在李白的一生中,像汪伦这样的"粉丝"赞助并不罕见,孟浩然王昌龄、贺知章、韦良宰、裴图南、蔡雄这些同时代的诗人、官僚都与李白交情不浅,出门在外靠朋友,有了这帮靠谱的好友,互相帮衬,搞一搞接待,即使没钱,穷游也能玩的很尽兴。

这也多亏李白投胎在盛唐,这个开放包容富饶的时代给了他"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要是落到唐朝末年,恐怕朋友们也自身难保,何来接济与帮衬。

最后,不得不去揭露一个残忍的"真相",那就是,古人的出游真的不用花太多钱。

第一,古人出行全靠双脚"腿着"去,最奢华也就是骑马、乘车,时间慢是慢了点,但是几乎没有成本,什么高速公路费、油费、高铁票、飞机票一概不存在,通行成本接近0元,多花钱买几双布鞋屯着就足矣。

第二,古代没有景区门票,祖国的大好河山,只要能走过去,随意游览,不用买保险,也不用花钱雇讲解,走到就能玩。

第三,李白出游,能借住就借住,什么古寺、破庙、朋友家、城隍庙,不用挑地方,能打地铺就足够,所以住宿费也很低。李白在五松山下游玩时,就曾借住在素不相识的荀媪家,不仅蹭住,他还直接在荀媪家搭伙,吃住的钱全都省了。

这样一算,李白在旅行中最大的一笔开支可能就是酒钱了吧。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大唐灭得了强大的突厥,却没能灭得了吐蕃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能灭突厥为什么灭不了吐蕃,大唐开局炸飞突厥大军骑牛下江南,唐朝灭突厥是靠国力吗

    唐朝的强大不仅仅表现其的经济、文化和政治,还表现其发达的军事能力,有力的军事素质。像什么万邦来朝、四夷宾服的词汇,皆可将其运用在唐朝身上。在这个朝代中,强大的军事力量曾让不可一世的突厥帝国俯首称臣,只是以一句之力建设了一个在历史上唯一未修筑长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正是这样的一个帝国,一些脑洞大开的小伙

  • 安禄山仅仅造反一年就死了,为什么平定“安史之乱”却用了八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安禄山安史之乱后怎么了,安禄山为什么挡不住安史之乱,安禄山和安史之乱有关系吗

    第一点,安禄山虽然被杀,但是起义军领导者未间断。安禄山发动叛乱的是时候,手下是掌控着唐朝三镇节度使的,这也是他敢于造反的资本,在造反之初安禄山确实是叛军的领导者,不过后面因为权力的争夺,安庆绪杀掉了安禄山,自己做上了皇帝宝座,整个“安史之乱”先后出现了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和史朝义四位皇帝,所以说尽管

  • 李渊的妃子都是什么样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历史上好色的君主不少,好近亲之色的君主也大有人在。唐太宗玄武门之变以后就把齐王李元吉的妻子杨氏,也就是自己的弟媳妇霸占了。到了儿子唐高宗的时候就更厉害了,李世民还没死,他就已经和其妃子武则天搞到一起去了。身后人更不必说,李隆基、武三思、太平公主有一个算一个,私生活十分混乱。为什么唐朝皇亲国戚是这

  • 淝水之战后,北方陷入分裂,为什么东晋没有一鼓作气收复北方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淝水决战,淝水在长江的南边还是北边,淝水之战东晋为啥会赢

    淝水之战后北方的形势淝水之战前夕,由氐族人建立的秦政权(史称“前秦”)先后灭掉前燕、代、前凉等割据政权,统一了北方黄河流域。前秦君主苻坚开始准备南下灭掉东晋王朝,实现全国统一,但是遭到丞相王猛的反对;直到王猛去世后七年,苻坚认为时机成熟,决定南下攻击东晋。公元383年,双方在淝水河畔发生了一场决定性

  • 司马炎统一三国以后,魏、蜀、吴三国的君主结局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司马炎统一三国后现状,司马炎是多少年统一三国的,司马炎个人资料

    三国中第一个倒霉的是蜀国。公元263年,魏将邓艾、钟会、诸葛绪三路伐蜀。邓艾出狄道进攻在沓中屯田的姜维,诸葛绪出祁山断姜维退路,钟会率大军出斜谷、洛谷、子午谷直扑汉中。姜维不愧是诸葛亮的门徒,率蜀军佯动,巧妙引开诸葛绪,甩掉邓艾,抢在钟会之前回军剑阁,将10余万魏国大军阻在剑门关之外,丝毫不得前进一

  • 玄武门之变时,李渊的禁军都去哪了?消灭太子就夺权成功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玄武门之变李渊的禁军哪去了,玄武门之变后李渊活了多久,玄武门之变禁军

    玄武门之变时,李渊要是真的决心跟李世民斗到底,李世民是没有机会的。只不过,李世民利用系统BUG,成功夺权。禁军为李渊牢牢掌握唐高祖、唐太宗及唐高宗前期,宫廷、京师宿卫主要由南衙卫兵充任。作为大唐中央军的组织、指挥系统,南衙十六卫各自承担了部分皇城宿卫工作。十六卫的将军,分守其职,直接对天子负责。即便

  • 李世民的儿子中,为什么只有废太子李承乾采用了“承字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世民死后李承乾去哪了,李承乾被废后立了谁为太子,李世民为什么废了李承乾

    叔伯兄弟皆为“承字辈”史籍有明确记载,隐太子李建成共生六子——李承宗、李承道、李承德、李承训、李承明、李承义,除长子李承宗于武德三年早殇之外,全部在“玄武门之变”时被二叔唐太宗诛杀!巢剌王李元吉共生五子——李承业、李承鸾、李承奖、李承裕、李承度,全部在“玄武门之变”时被二大爷唐太宗诛杀!以上是武德九

  • 文人杨炯为什么想做“百夫长”?从他的诗歌中透露着其家国情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杨炯诗歌成就,杨炯公示,杨炯最著名的十首诗

    默默无闻的原因其实也可以想得到,毕竟哪个孩子小时候不是因为一首“鹅鹅鹅”走向诗歌文学的殿堂呢?又有哪个孩子不是因为王勃的《滕王阁序》再次领略到了该死的音韵之美?而杨炯呢?我们能得到什么呢?我们对于他,了解的确实太少了。他在一首《从军行》中,曾经表达了“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感叹,读书人主动投笔从

  • 武则天情商高,智商也不输人!这个宰相就败在她手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武则天真实政治能力,武则天情商到底有多高,武则天时期的美男宰相

    其实,武则天不仅情商高,而且智商也很高。在武则天临朝执政时,朝中有不少元老旧臣反对。宰相裴炎就是其中的代表。裴炎与旧臣徐敬业勾勾塔塔,图谋复辟。一次,裴炎派人给徐敬业送去一封密信,准备起事。不巧,事不周密,被人告发,联络的书信也被查获。可是,拆开缴获的密信一看,谁都傻眼了。因为,信上只有“青鹅”二字

  • 杜甫《登高》到底有多绝?可称天下七律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杜甫最经典七律登高,杜甫的登高是七律之冠吗,杜甫的登高是七绝还是七律

    而在最近热播的大剧《庆余年》之中,范闲在诗会之上以杜甫的一首《登高》拔得头筹。唐诗宋词,无数诗人大家,可供范闲选择的名诗佳作数不胜数,为何范闲会选择这首充满着“暮气愁绪”登高呢?从范闲本身来说,他穿越之前是一位将死之人,因为残疾一辈子都没有能够亲自登上高山望远。他前世做的最多的事情,可能就是在诗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