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2500多年前,孔子在洛阳见了一位神龙一样的人物

2500多年前,孔子在洛阳见了一位神龙一样的人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600 更新时间:2024/1/22 15:06:44

[var1]

孔子很早就想到洛阳"观先王之制",考察"礼乐之源"和"道德之归"。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孔子终于争取来一次公费旅游机会,当权贵族南宫敬叔推荐,获得鲁昭公的准许和一车二马的支持。他千里迢迢到了洛阳,找到当时的大学问家、国家图书馆馆长老聃询问礼乐。

[var1]

《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之,若是而已。’”

在先秦典籍中,这段故事《庄子》、《礼记》、《吕氏春秋》都有记载。现代,在洛阳县文庙遗址处,有碑楼。正中书“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九字。清代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河南府尹张汉书丹、洛阳县令郭朝鼎刻立。

[var1]

我想,在这划时代的约会时刻,两位先贤不会简单地东拉西扯,据《庄子》记载,还谈到了道、诗、书、易以及仁义等理论问题。孔子收益颇多,感慨万分,回去对自己的学生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跑者可用网对付,游者可以用钓丝对付,飞者可以用弓箭对付。至于龙我却无法了解,它乘风驾云直上青天。今天我拜访的圣贤,如同龙一样,见首不见尾,深不可测。”

[var1]

孔子入周问礼返回鲁国后教书育人,终成儒家先哲。

后来,老子道业修成,也远离周王室,四海云游,仙鹤一般遥遥不知所终。

儒、道两家的圣贤,在洛阳留下一段风云际会的佳话。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楚汉之争”实际上是“第二次秦国东灭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国时的楚汉之战,秦国为什么打不过楚汉,老梁谈秦国横扫六国

    六国势力发动时,秦国尚有能力可以抵抗,说是六国势力,集结起来的军队人数不多,如果朝廷处置妥当,再次消灭六国不成问题,但打胜仗的前提是,要有优秀的领导人指挥,嬴政一死,被寄予厚望的扶苏也死去,接位的秦二世是个昏君,不仅听从小人谗言,还杀了忠臣、能臣,更是把耗费几代秦王心血的长城销毁,于是报应来了,好不

  • 战国狠角色——范睢,为报仇更名换姓,倾一国之力杀仇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国名相排名范雎,战国后期范雎对外政策,范雎哪一年入秦

    [var1]范雎字叔,魏国人。他从小便胸怀大志,才华横溢,因此周游列国,想谋个一官半职,实现自己的抱负。然而在当时,如果没有什么强大的背景,是很难当官的。范雎始终没有出路,只能到了中大夫须贾门下做一个门客。由于范雎有着出色的才华,很快受到赏识,范雎也因此能够跟随须贾出使齐国。须贾一行人在齐国进行了几

  • 老子不教孔子道德经,为何却教了尹喜:因为孔子读不懂道德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孔子如何评价道德经,孔子和道德经什么关系,孔子为什么要学习道德经

    《庄子》书中认为老子与孔子观点不同,孔子欲望过多,故而没有传给孔子道德经。老子是道家淡然处世的思想,孔子是儒家积极出世的思想,所以有不少学者解读这一原因时,认为孔子无法读懂道德经的精髓,于是老子就没有将之传给孔子。然而,春秋晚期爆发的一系列政治风云,却可能颠覆大家的传统认知,当初老子不教孔子道德经,

  • 秦国是如何发现郑国渠是疲秦计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郑国渠疲秦之策谁提出来的,郑国渠为什么灭秦国,秦国修郑国渠了吗

    [var1]秦国强大韩国不能坐视不管,否则便是给自己挖坑,韩国的发展道路十分简单,一方面君臣上下对秦国俯小,另一方面暗中给秦国使绊子,于是出现了郑国渠事件,秦国地处中原腹地,常年多晴天少雨天,因此有人建议,派遣水工进入秦国,为秦国修建一条可供全国人民使用的水渠,当然了这是个阴谋,古代科技水平低下,但

  • 秦赵之间长平之战打得火热,最终赵国惨败,其他国家为何不来支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赵长平之战赵国惨败,长平战后赵国女人,赵国长平大败秦军

    [var1] 经此一役,赵国的军事实力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一战损失40多万精锐,赵国一夜回到解放前,沦为了二流国家。赵国原本是山东六国的抗秦主力,也是六国能够对战秦军的底气。 山东六国抗秦排头兵,其他五个国家为何不助赵国一臂之力?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家应该都懂,一旦赵国遭到灭顶之灾,那么其余五国肯定也不好

  • 海昏侯墓出土孔子屏风,上面内容颠覆历史:孔子是一纤瘦正常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孔子墓中的千年秘密,海昏侯孔子像图片,西汉海昏侯出土的孔子屏风介绍

    [var1]2011年3月,江西文物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在南昌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附近山上的一座古墓遭到盗掘,随后文物部门进行调查。令人意外的是,考古专家就此发现了一座罕见的汉墓,这就是汉朝海昏侯刘贺(西汉第九位皇帝,汉武帝之孙,在位27天,帝位被霍光等所废,随后汉宣帝刘询继位)之墓。自2011年发掘

  • 秦灭六国后,嬴政是如何处置这六国国君的?他们的下场令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灭六国后的嬴政,嬴政统一之战六国死了多少人,嬴政灭六国顺序和主要战场

    秦国灭六国用了差不多十年,先后按照韩、赵、魏、楚、燕、齐的顺序进行出击,秦国结束了长达五百多年的诸侯割据时期,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的封建王朝。其实秦国在战国中后期是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的国家,毕竟地处西南边陲、经济发展并不算很好。只不过秦国得到了商鞅,商鞅变法以来,秦国国力大大增强,开始东出中原逐

  • 秦国为何进行商鞅变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商鞅为什么帮秦国变法,秦国商鞅两次变法,商鞅变法与秦国有什么样的联系

    我们都知道,战国晚期秦国兵强马壮,以一敌六,将关东六国一一灭亡,但实际上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不算什么大国,更还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var1]春秋中期,在秦穆公率领下,秦国成为西部地区的霸主,奠定了与晋国争霸的本钱。但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恒强的国家,进入战国时期之后,秦国不可避免地开始衰落,在与强国为

  • 张仪忽悠本领有多强,战国七雄全中招,齐国:张仪到哪,就打到哪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仪把谁忽悠入秦的,张仪谋略多厉害,张仪假装离秦去魏国是真的吗

    [var1]张仪,姬姓,张氏,魏国贵族后裔,周朝宗室后人。包括《史记》在内的传统史书记载,张仪与苏秦一起拜师鬼谷子,学习游说之术,但苏秦自认才学不如张仪。毕业之后,苏秦成功游说赵肃侯,准备组建合纵联盟,但合纵未成之前担心秦国破坏,因此希望有人忽悠秦国,让合纵联盟能够组建。张仪下山之后,一直找不到工作

  • 一片险被埋没的甲骨文,却推翻了史记记载,证实山海经未必荒诞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用甲骨文写的山海经,山海经和史记哪个早,山海经和史记谁出现得早

    [var1]上世纪40年代之前,由于这一片牛肩胛骨上面的刻辞并非卜辞,骨的背面没有施以钻凿的痕迹等,所以学者普遍认为它只是一片伪刻牛肩胛骨,从而不予重视,险些将之埋没废弃。众所周知,甲骨文出现之后,引起学术界震动,也引起收藏家的注意,所以当时就不出现了不少假冒品,这片甲骨文属于近代收藏家刘体智,他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