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明是秦国打败了赵国,为何还要派公子子楚去赵国当8年质子?

明明是秦国打败了赵国,为何还要派公子子楚去赵国当8年质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602 更新时间:2024/3/1 3:14:12

鲜花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var1]

一、秦赵之战

秦国自打商鞅变法之后,就走上了强国之路。其他国家眼看着,自然也有了变法图强的心,赵国最有名的就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那次改革了。

从公元前300年前后开始,赵国的实力也开始变得强大起来了,也相继出现了一大批名将,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廉颇、李牧等人。可以说,在战国后期,力抗秦国最久,最凶猛的就是赵国了。不过,一场“长平之战”却将赵国的家底败了个大半,四十万士卒被秦将白起下令坑杀了,赵国被迫割地求和。

不过,关于割地的具体条款,两国却一直存在分歧,最后秦国决定再次发动战争,攻取邯郸。这也就是《大秦赋》开始,公元前259年“邯郸之战”爆发的原因。

[var1]

也就是同一年,秦始皇嬴政出生。

“邯郸之战”一共打了3年,后来,楚国春申君黄歇、魏国信陵君无忌前来救赵,合三国之力终于战败了强秦,保住了国家。

但是,经历了“长平之战”、“邯郸之战”两场残酷的战争,赵国的国力也消耗得七七八八了,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了。

二、子楚质赵

子楚,也就是秦始皇嬴政的父亲,秦昭襄王嬴稷的孙子。他本来的名字叫做异人,后来从赵国返回秦国才改名叫的子楚,他的父亲安国君,当时是身份则是秦国的太子。

[var1]

在电视剧《大秦赋》中,异人口中这八年指的是哪八年呢?

在历史上,异人在吕不韦的帮助下逃离邯郸的这一年是公元前257年,也就是邯郸之战的最后一年。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正月,秦将王龁带着十万大军和充足的粮草来势汹汹地杀奔赵都邯郸,听闻消息的赵孝成王既害怕又生气,于是就想拿异人出气。

不过,与此同时,大商人吕不韦也得到了消息,便与异人密谋,拿出六百金贿赂守城官吏,提前逃出了邯郸,赶回了秦国。而异人的妻子赵姬和儿子嬴政则留在了赵国,过起了东躲西藏的日子。

[var1]

所以,从公元前257年,往回数八年,也就是说,按照《大秦赋》中所理解的就是,异人在公元前265年开始到赵国做质子的。

公元前265年发生了什么事呢?

通过上面咱们聊的,也可以看得出来,公元前265年,这两场大战还没爆发呢,”长平之战“是始于公元前262年,”邯郸之战“则始于公元前259年,都要晚于异人质于赵这一年。所以,也无所谓秦赵之间谁胜谁败之说了。在当时,赵国还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虽不敢说强于秦,但至少也是有一战之力的,而且就在公元前269年,秦军刚刚在瘀与之战中败给了赵国。

所以,秦国派质子这个行为肯定是上升不到战胜国派质子一说了。而公元前265年,恰恰在秦国国内发生了一件挺重要的事,也就是立太子。

公元前267年,安国君嬴柱的哥哥悼太子不幸去世,太子之位空缺。两年之后,即公元前265年,秦昭襄王立安国君为太子。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安国君才会在父亲昭襄王的授意下,送出了异人去赵国做质子。

这样,我们就理清了,《大秦赋》中所提到的”质赵八年“就是指的公元前265年-公元前257年这段时间。当然了,史书中并没有确切地记载,子楚(异人)具体在赵国当了几年质子,只能说,《大秦赋》这个八年的说法还是非常贴近历史的。

鲜花说

子楚作为安国君二十多个儿子当中非常不受宠的一个,在赵国当质子,想来也是受了不少苦的,尤其是秦赵之间冲突不断,这八年质子生活想来也是担惊受怕的。如果没有吕不韦,大概他也就命丧赵王之手了。

《大秦赋》中表现子楚离赵回秦的路上,因担心妻子而想返回邯郸,想来也是贴合人物处境的,毕竟一家三口在邯郸患难与共数年之久,这份感情也是非常深的。只可惜,赵姬和嬴政真正返回秦国,却还要在6年之后。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安国君继位为王,子楚为太子,赵国才将赵姬和嬴政送回秦国。

更多文章

  • 经历了长平之战后,为什么白起宁愿死,也不愿意带兵去打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长平之战白起怎么不灭赵国,长平之战后白起能打过赵国吗,长平白起能打败赵军吗

    结果几个月后,秦王想了想又要进攻赵国了。骄傲如白起,之前你打的时候你不打,现在要打,只能生病了。秦王自己打了自己的脸后自然是不好意思让白起去带兵打,于是就自己鼓捣着打了,结果自然是久攻不下,秦王就找上了白起,结果白起还是不给秦王面子,然后秦王就赐死了白起。表面上看白起似乎就是因为和秦王赌气所以才不愿

  • 古人平均寿命三四十岁,孔子活了73岁,全靠“九不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孔子长寿秘诀,孔子哪年死得最多,孔子的寿命有多大

    [var1]我们现代人一日三餐,饿了还要加一顿夜宵,但古人可不同,一天只吃两顿饭。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太阳刚升起来就要出门干活,九点多才吃“朝食”;早餐吃完继续劳作,一直干到下午四点吃晚餐,也就是“晡食”。晚饭结束,太阳也差不多该下山了,由于没有夜生活,晚上有足够的时间睡觉。古人一天的工作时

  • 齐桓公为什么叫管仲为“仲父”,刘禅又为什么叫诸葛亮为“相父”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管仲与诸葛亮谁地位高,齐桓公和刘禅谁厉害,齐桓公与管仲间的关系

    [var1]???其实并不是这样,在古时候,兄弟们之间的称呼会分为老大老二老三,当然,在古代的时候有专门的说法,大哥会称为伯,二哥会成为仲,三哥会成为季。管仲也并不是因为他的名字当中有仲,而是因为齐桓公对他的尊敬仅次于父亲,把他当做第二个相当于父亲一样的亲人。在古代是非常讲究人伦道德的,父为子纲,作

  • 齐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被燕国打的只剩两座城池,为何能重新建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国时期齐国为什么打不过燕国,春秋战国齐国有多厉害,战国时期齐国很厉害吗

    [var1]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内,齐国在五国联合攻击下丢失了七十多座城池,仅剩即墨、莒两城。与公元前279年,燕昭王驾崩,使得燕惠王上位。他对乐毅的战斗力表示了怀疑,因此更换了主将,可惜被田单利用火牛阵大破燕军,一下子收服了大量领土,这是为什么呢?当时齐国明明处于劣势,领土又大都被占领,实力衰败,为

  • 鲍叔牙与管仲,谁才是齐桓公霸业的最大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管仲与鲍叔牙和齐桓公之间的关系,齐桓公管仲鲍叔牙历史地位,鲍叔牙与管仲关系

    [var1]作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和管仲的故事被许多人知晓。而在管仲的人生经历中起到重要作用的鲍叔牙也广为人知。管仲与鲍叔牙之间的友情,甚至被称为“管鲍之交”,与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一样,撑得上市中国古代君子之交的楷模。但相比于有济世之才,而深得古往今来人杰崇拜与效法的管仲而言,鲍叔牙就显

  • 管仲要求驱逐这3人,齐桓公没有采纳,齐国从此失去霸业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管仲临死要求齐桓公远离这三个人,管仲劝齐桓公不可用的三种人,管仲如何辅助齐桓公

    听说管仲病重卧床不起,齐桓公也顾不上老弱的身体,亲自到管仲府邸探望。经过一番寒暄慰问之后,齐桓公回到正题,问管仲何人可以接替相位。管仲虽然病危,却依旧谨慎,反问齐桓公看好谁?《管子》记载,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虫出户而不收者,以不终用贤也。[var1]齐桓公推荐的第一个人是鲍叔牙,他帮助齐

  • 廉颇就一定能够击退倾全国之力的强秦吗?如果没纸上谈兵赵括的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廉颇和赵括谁强,赵括真的不如廉颇吗,赵括为什么用廉颇

    [var1]而历史上基本上就把这口“黑锅”留给了赵括,没有他的纸上谈兵,或许便不会再有“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将士”这么一说了。那么这事到底是不是就是赵括的锅了?或者换句说法,如果没有赵括的纸上谈兵,那么还是由老将廉颇作战,就一定能够击退秦国的虎狼之师吗?[var1]这个问题,老梁给大家来通过几个方面来

  • 玄武门之变的序幕:太子伙同庶母诬陷秦王,李世民派夫人讨好李渊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如何对待李渊,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跪下求李渊,玄武门之变李渊为什么不选李世民

    [var1]玄武门武门之变被史家称为一场兄弟喋血的较量。此役中,秦王李世民携心腹长孙无忌、尉迟恭等人伏兵城内,除掉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事情之所以发展到这种地步,也是李氏兄弟长期明争暗斗的结果。为了防止功勋卓著的李世民威胁到自己的太子之位,李建成挖空心思地想要除掉这个

  • 长平之战是山东六国扳倒强秦的最后一次机会,但这些诸侯没把握住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长平在现在什么地方,长平之战赢了秦国还能统一吗,长平之战奠定了秦国统一的基础

    战国时期,华夏大地上的迷雾总是会让人看不清楚时局。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也时而结好,时而破裂,如果非要用一句话形容,那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就是对此最完美的诠释。诸侯国之间时而合纵,时而连横,也就是眼前的利益发生了变化,但不可置否的是,连横也好,合纵也罢,主导诸侯关系的是秦国的对外政策。秦国对山

  • 朱元璋、李世民、刘邦,三支不同历史时期的团队对比,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邦与朱元璋谁最厉害,刘邦李世民朱元璋谁格局大,朱元璋和刘邦谁的贡献大

    先来看看统帅,这方面占据优势的无疑是李世民团队。刘邦团队的统帅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韩信,作为古代的“兵仙”,韩信绝对是古代各大版本十大名将的榜上常客,最被人们熟悉的无疑是唐宋两个王朝的“武庙十哲”,韩信都是稳居一席,纵观汉朝开国时期的经历,我们能够看到刘邦集团只有韩信是最合格的统帅,并且是他统帅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