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玄宗究竟是怎样从一代明君跌入万丈深渊的?

唐玄宗究竟是怎样从一代明君跌入万丈深渊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952 更新时间:2024/1/23 22:57:52

如果说用毁誉参半、褒贬不一来评价中国历史上的帝王们,想必除了秦皇汉武,唐玄宗李隆基绝对能够算一个。这位集英明与昏庸、伟大与卑微、光荣与耻辱于一身的皇帝,不仅将唐朝带入了风光无限的顶峰,也让这个帝国坠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今天的我们在惋惜大唐盛世一去不返的同时,也不禁要问:唐玄宗为何会有这样一个过山车般的帝王生涯?他又是怎样把大唐这艘头等战舰开入旋涡的呢?

01

理想不凡的年轻人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子,因为排行的缘故,宫中的人一直称呼他为三郎。但李隆基却不喜欢这个称呼,他总是自称阿瞒——没错,就是魏武帝曹操的小名。通过这点,我们不难看出李隆基的理想。曹孟德在汉末乱世之中纵横捭阖,从一个无名之辈崛起为主宰中原的霸者,其气度、韬略、智谋、用人都堪称一时之杰。李隆基自称阿瞒,反映出他要效法曹操、成就一番伟业。而他也正是时刻以曹操的成长经历鞭策自己,该出手时就出手,最终登上了政治舞台的中心。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年仅25岁的李隆基联合姑姑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果断诛杀韦后集团,拥立其父李旦继位,并以此功获得了皇储的身份。随后,他又剪除太平公主一党,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在血淋淋的宫廷政变中,李隆基凭借他的杀伐果决成为了笑到终点的人。也正是靠着这股和曹操“休叫天下人负我”相似的气场,李隆基最终从父亲手里得到了皇位。

02

励精图治创盛世

甫登大位,唐玄宗便将整个身心投入到建设国家的大业当中。他重用姚崇,用姚崇的才干与理念构建起天下大治的基础框架。为此,他将日常事务都交由姚崇办理,并帮其树立权威。姚崇起初有些缩手缩脚,对一些政务不敢拍板,前来请示玄宗。玄宗登殿接见,却一言不发。姚崇不知何意,只得悻悻而退。随后,玄宗对高力士说:“朕正要让姚相总览全局,如此小事何必一一问朕,岂不闻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当高力士将玄宗的话带给姚崇后,姚崇立即放开手脚,为大唐盛世不遗余力地贡献才智。

玄宗努力扭转官场上的弊政,他下诏废除了员外、检校、试、斜封等各种非正规途径选拔上来的官员,保证了公务员队伍的相对纯洁,同时裁汰冗员,减少了政府开支。他精简机构,勒令年老混日子的官员提前退休,提高政府运转效率,成效显著。在他的努力下,官场风气为之一变,政令也更加畅通无阻。

玄宗还十分重视地方官的选拔和任用。他认为,地方官的形象与政绩,直接影响到百姓对朝廷的态度;而中央的惠民措施能否落到实处,也全靠地方官具体实施。因此,他即位不久,就一一召见京畿地区各县令,告诫他们务必体恤百姓,不得恣意妄为,否则国法从事。开元四年(716年),他借新任命县令陛见谢恩之机,突然考问他们治民之法。结果除一人及格外,其余四五十人都被遣回家乡重新学习,连负责选拔工作的吏部侍郎卢从愿、李朝隐也引咎辞职。

03

功盖贞观垂青史

在唐玄宗心中,其最崇拜的帝王莫过于唐太宗李世民。因此,打造一个比肩乃至超越太宗“贞观之治”的治世,也是唐玄宗一直在兹念兹的一件事。为此,他大力效法太宗,虚心纳谏。他接受太子舍人贾曾的批评,远离声色;听从宋璟的建议,不以私心授人官职;批准汝州刺史韦凑的上疏,不再违反礼法抬高生母窦德妃陵寝的规格。连大和尚一行劝其降低公主们出嫁的礼仪排场,他也完全照准。纳谏不仅使玄宗保持了清醒的头脑,更使得朝野上下风气大振。史籍对此评价道:“贞观之风,一朝复振。”

太宗“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的主张,被玄宗奉为圭臬。开元前二十几年中,名臣贤相不断涌现,姚崇、宋璟、张说杜暹张九龄源乾曜萧嵩裴光庭等纷纷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登上政治中心,以自己的才干来为大唐盛世添砖加瓦。一个接一个的栋梁之材,在玄宗的指挥下,不断地为大唐政坛注入新的活力,也缔造出了永垂史册的“开元盛世”。

相比于太宗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无疑更具有大治的性质。唐玄宗成功地超越了他的偶像唐太宗,跻身于中国历史伟大君主的行列。

04

180°大转弯

然而,如果时间就此停止,或者玄宗就此身死,那么他的身后评价就不会有那么多争议。但历史不容假设,一系列因素的交织作用,终将这位帝王拉下神坛,使他成为了“虎头蛇尾”“有始无终”的代名词。

之所以会有这般180°的大转弯,和他对政事的倦怠不无关系。二十年如一日的宵衣旰食、呕心沥血,不管你是多么精力旺盛也是吃不消的。更何况当盛世来临后,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更让玄宗对没完没了的国事感到厌烦。他累了,这种腰酸背痛腿抽筋的疲惫,加上国泰民安、万邦来朝带来的自我满足,使这位明君开始向往起“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生活,以便彻底地放松身心,好好犒劳一下自己的辛勤付出。

皇帝放假了,但政务还得有人来管,玄宗将其交给了宰相。时任宰相有两位,对于他们大家都很熟悉——张九龄和李林甫。张九龄是个直臣,看见不对的地方就要谏,皇帝不听更要谏。时间一长,只想享受生活的玄宗岂能对他有好感?李林甫呢,则是十分擅长处理官场上的人际关系,百官都对他服服帖帖。他曾对言官们训话:“如今明主在位,天下大治,负面的话,诸位应当少说,以彰明主之伟大。没看见那些仪仗马吗?别看吃的是三品料,一旦不该叫的时候叫了一声,立马就被斥去,后悔都来不及。”

如此,言官们再也没有人直言进谏了。这样玄宗便毫无挂碍地待在深宫之内优哉游哉了。很快,张九龄被玄宗毫不犹豫地踢开,朝堂上成了李林甫的天下。

压制住了言官,赶跑了政敌,李林甫开始为所欲为了。他担心武将立功后会跻身相位从而威胁到自己的权势,建议玄宗以缺乏文化素养的游牧民族将领出任边帅。糊涂的玄宗答应了,于是拥兵自重如安禄山等人迅速崛起,成为了唐王朝的心腹大患。

李林甫时期,虽然唐朝政治每况愈下,但整个帝国还依然被盛世的光环所笼罩。看不到危机的玄宗更加认为自己的做法没有错,于是仍旧每日沉醉在他的温柔乡中。

05

跌入深渊险亡国

李林甫之后,执政的便是国舅爷杨国忠。这位靠着裙带关系上台的宰相不学无术,一朝得势遂毫不掩饰地胡作非为。他贪得无厌,府库中财宝堆积如山。不论是谁,不给他送礼,就无法办成任何事。

要说光是贪财好货也就罢了,可这位胸无点墨的大爷偏偏还想建立一番功业。恰好此时唐朝与南诏关系紧张,杨国忠觉得机会来了,便两度征发大军进攻南诏。但应了那句话,有多大脸现多大眼,南诏联合吐蕃,将唐军打得落花流水。两次南征,唐军几乎都是全军覆没。大量富有作战经验的精锐部队的损失,使得唐朝在应对后来的安史危机时,少了重要的依靠力量。

终于,安禄山瞅准时机,扯起了反旗。不管他是被杨国忠逼反的,还是本来就要反,总之已经没有什么人能够阻止这场剧变的到来。曾经杀伐果决的唐玄宗,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自废武功”之后,除了昏招迭出外,就什么也不会做了。冤杀高仙芝、封常青,逼迫哥舒翰出战,叛军就这样在唐玄宗自毁长城的帮助下,顺利拿下了洛阳、长安。

仓皇逃往蜀地的唐玄宗一路走、一路丢,先是丢了他最爱的女人,又丢了皇位。到了成都,只剩下一顶毫无意义的太上皇的桂冠。如果不是他的儿子肃宗领导平叛,收复长安,恐怕唐玄宗就要作为亡国之君遗臭万年了。

从大盛世到大败亡,唐朝和唐玄宗一样,都如同过山车一般从顶峰滑向了深渊。而这样戏剧性的大转折,也终将其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成为了千夫所指的对象。

策划:鱼羊史记监制:鱼公子

撰文:林森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本文由「鱼羊史记」独家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欢迎转发朋友圈。

更多文章

  • 武则天遇到一件棘手的事,多亏狄仁杰提点,否则她处境十分尴尬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武则天和狄仁杰有没有特殊关系,神探狄仁杰第一部武则天,武则天与狄仁杰的关系融洽吗

    当初武则天还是李治的皇后之时,她已经显露出自己的能力,帮着皇帝分忧解难,处理大大小小的政治事务,此后的三十余年都是由她把持朝政,她成功发展了自己的势力,她的话语权在朝堂上是不可被忽略的。她与皇帝有四个儿子,长子虽然早夭,但是次子李贤被众人看好,皇帝也有意将他立为太子,若是寻常后宫女子得知自己的儿子被

  • 唐朝与宋朝,到底谁更开放?男女之防,哪家更严重?答案出乎意料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和宋朝哪个强,唐朝和宋朝的对外关系,中国唐朝和宋朝谁发展好

    唐宋两者之间的区别从影视剧中也可以明显看出,虽然无法百分百还原他们的服装,但是从大概风格上可以看出唐朝女性的服装有些豪放,而宋朝女性的服装则是中规中矩,所以大家会认为从唐到宋,从开放变得保守,但这些还是需历史资料上考究的,不可简单定义。根据史料上来看的话,女性必穿的服装就是襦裙了,襦裙是在晋代就流行

  • 隋炀帝的六处墓地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隋炀帝的坟墓,谁揭开了隋炀帝的坟墓,隋炀帝的真正陵墓在哪里

    隋炀帝最终的葬所终于尘埃落定。也伴随着其他几座墓地被证为“伪陵”。下面我们盘点一下其他几座曾经或一度被认为是隋炀帝陵的地方。1、江都宫流珠堂江都宫在现在的今江苏省扬州市区西北,当年隋炀帝在此建江都宫,做为自己南巡时的住所。后来,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杀死。萧皇后与宫人用漆制床板做成棺材,暂时把他草草埋于江

  • 他脚踩两只船,将李渊父子耍得团团转,骗了唐太宗几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太宗李渊的下场,唐太宗李渊的晚年生活,李渊与唐太宗谁功劳大

    撰文:乔西编辑:吃硬盘吧插画:发达蚊隋开皇十年(590),江南叛乱,内史令杨素奉命镇压。这一天,杨素突然召见行军记室封德彝,想要询问他对局势的看法。封德彝接到消息,急匆匆赶来,结果不小心跌入水中,差点丢了小命,还好被及时救了上来。虽然在鬼门关走了一回,但封德彝非常镇定,换了件衣服就又去见杨素。杨素对

  • 司马睿:从东晋创始人到没有营业执照的舔狗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司马睿如何建立东晋的,东晋司马睿的历史,司马睿为什么能建立东晋

    2017曾经热播的《军师联盟》让观众重新认识了司马一族,但是司马一族有个bug就是后代全部能力不足,比方说不好女色司马炎,西晋大厨司马衷,一个个都刷新下限。但东晋有这么一个皇帝,皇位得的十分偶然,但过得十分憋屈,因为没有“营业执照”而且被人“控股”。一、绯闻缠身历史的真相很少有人喜欢探索,但是历史的

  • 他是大清最后一位状元,高中不久大清亡了,那他在民国是什么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大清状元名单,大清最后一个状元是哪里人,历史上大清十大状元

    引言其实,无论处于哪个时期,人们都希望通过读书来为自己谋一个好出路,这样也能让自己和家人在以后过上更好的生活。要说在古代时期,人们想要出人头地、光耀门楣,就只有读书参加科举考试,成功考取功名才能走上仕途,让自己有一个好的未来,过上富裕的生活,这也是唯一的途径。要说科举制度的实行,让哭喊学子们有了出人

  • 顺治问和尚:大清能延续多久?和尚留下14个字,直到溥仪才明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顺治皇帝最后下场,顺治皇帝是否当过和尚,清朝顺治皇帝为什么出家当和尚

    前言在我国封建历史上,曾出现了众多帝王,后世也给予了他们不同的评价,不知在这众多位帝王中哪一位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实不管是哪一位,都没有人敢去挑战皇帝的权威。另外,在封建社会时期人们的思想受到了束缚,很是封建迷信,相信那些因果轮回、又或者是有想长生不老的想法,这些都能够体现出来。就算建立清朝的少

  • 北洋军阀孙传芳50岁被刺杀,死后留下7个孩子,他们过得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山东军阀孙传芳,民国孙传芳之死,孙传芳是什么地方的军阀

    孙传芳1885年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市,他幼年家贫,只能寄人篱下。不过即使这样也阻碍不了孙传芳读书的热情,年少时孙传芳曾到日本留学,系统地学习了日本的军事化管理。也正是在日本留学期间,孙传芳认识了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并与冈村宁次建立了很深厚的友谊。孙传芳虽然与冈村宁次关系很深,但是他却是一个有民族气

  • 乾隆娶大臣的女儿,此女由奴才当上贵妃,死后却连累家族一蹶不振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乾隆把一位19岁的女人纳入后宫,乾隆将女儿嫁给大臣,乾隆四大蒙古妃子

    高斌在雍正的有意培养下官路亨通,一路坐到河道总督的位置,负责治水(治水在封建王朝是件大事,需要才能出色的人)。因为能力出色,所以雍正有意拉拢高斌为自己效力,让自己的儿子弘历娶了当朝大臣高斌的女儿高氏,高氏因为出身不好,本来只是弘历的侍妾(也就是伺候人的奴才),雍正为了安高斌的心,授意自己的儿子弘历将

  • 谁才是甲午战争中的罪魁祸首?北洋舰队已尽力,陆军才是胜负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北洋舰队和甲午中日战争的关系,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为什么会败,甲午北洋舰队为什么败了

    而在这三个阶段中,最让人无法接受是1894年败给日本的甲午战争,其中原因有很多,其中最让人义愤难平的就是北洋舰队败给日本联合舰队。在很多人看来,清王朝花费巨资打造的北洋舰队整体实力远胜于日本联合舰队,结果却败了,败得那么猝不及防,这实在是让人愤怒,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但通过深入了解后,又有些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