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建立之后,历经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武周时期等几代人共同努力,在唐玄宗统治前期终于进入全盛时期。唐朝疆域面积最大时,东至日本海,南抵安南,西至咸海,北至贝加尔湖,是中国古代史上国土面积仅次于元朝的第二大朝代。
唐朝面积辽阔,周边国际环境和外交关系也显得分外错综复杂。如果处理与周边众多毗邻小国和游牧部族的关系,成为唐朝每一个皇帝都要面临的严峻问题。在唐朝全盛时期,可以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在外交中全面占据上风,以天朝大国的姿态接受各国的朝拜。
但到了国力衰退阶段,这个问题就会变得非常棘手,甚至让唐朝非常被动。唐朝宜芳公主和亲事件,就是这种情况的典型例证之一。在唐朝的北部边疆,生活着众多族属的游牧部族,其中有一个部族“库草奚人”,又称奚族,在唐朝初年逐渐强大起来。
库草奚人起源于东胡,是鲜卑人的后裔分支之一,“东接契丹,西至突厥,北到霫国”,户口最多时超过二十万,拥有实力强大的骑兵部队,是唐朝北疆一个不可小觑的对手。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奚族慑服于唐朝的强大国力,屡次派遣使者前来朝拜,对唐朝表示臣服。到了武则天时期,唐朝内部一度陷于动荡不安,奚族人开始变得不安分,屡次与唐朝发生激烈军事冲突。
唐玄宗天宝四年,为了缓和与奚族之间的关系,唐玄宗使出“和亲”的套路,派遣宗室之女宜芳公主远嫁奚族首领李延宠。李延宠早年曾作为奚族人质,在长安生活了十余年,一直充当宫廷侍卫,对唐朝内部朝政比较了解,对唐朝殊无敬畏之心。
当时与奚族地区接壤的是唐朝范阳平卢地区,节度使安禄山,也就是日后那个掀起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安禄山急于建立功名博取皇帝好感,不顾大局,多次挑起战端,与奚族骑兵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使得双方关系极度紧张。
宜芳公主嫁过去才六个月,奚族首领李延宠获得了契丹的支持,决定联合起兵反唐,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李延宠把唐朝嫁给他的和亲公主宜芳公主当成出气筒,悍然杀死了她。唐朝派出公主和亲,对边疆小国而言应当是莫大的荣耀,如今却被杀掉祭旗,酿成了唐朝外交史上罕见的耻辱一幕。
宜芳公主自幼成长于钟鸣鼎食的富贵之家,知书达理能诗善文。她作为和亲公主被远嫁奚族,从此去国怀乡,再也难以回归故土与父母家人相见,独自一人去面对不可知的叵测人生,心中的悲苦可想而知。
宜芳公主遇害之前,曾经写过一首诗,抒发自己的哀痛之情:“出嫁辞乡国,由来此别难。圣恩愁远道,行路泣相看。沙塞容颜尽,边隅粉黛残。妾心何所断,他日望长安。”
这首诗被录入《全唐诗》中,千百年后,人们读到这首诗,耳边仿佛依然会听到她的哀怨北啼,也会想起唐朝外交史上鲜为人知的耻辱一幕。堂堂天朝大国,雄兵百万战将千员,却试图依靠一个弱女子的柔弱肩膀去扛起保家卫国的大任,令人无限叹惋。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全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