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后出身平民之家,最初不过是隆庆帝身边的一个婢女,在讲究门第出身的古代,李太后常因为这一点被人背地里鄙视。为了塑造自己的尊严和形象,李太后导演了一出“造神”行动。《帝京景物略》记载,李太后声称有一次做了个梦,梦见佛菩萨现身,赐给她一部《九莲经》。
于是她下令修建一座金碧辉煌的慈寿寺,寺中供奉了一尊九莲菩萨塑像,菩萨面容就是按照李太后的长相塑造,民间由此传言“太后,菩萨后身也”。李太后死后,她就被尊为明朝皇室的保护神“九莲菩萨”,接受明朝历代皇帝的祭拜供奉。
崇祯十二年,明朝已经到了风雨飘摇的末世,大厦将倾。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崇祯居住的紫禁城中,却发生了一件令人瞠目结舌的“九莲菩萨显圣”事件,轰动了整个大明朝。但这件事背后的真相,却让人一声叹息。这件事与一个叫薛国观的人有关。
薛国观,陕西韩城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历任户部给事中、兵科给事中、太常少卿、左佥都御史,于崇祯四年出任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一年出任内阁首辅,成为大明朝实际意义上的宰相。明朝当时内忧外患,连年征战,国家财政入不敷出,濒临崩溃边缘。如何帮助朝廷化解财政危机,说白了就是给崇祯弄到大笔银子,成为薛国观面临的当务之急。
薛国观还真想了个招,他深知明朝虽然国库如洗,但满朝文武大员、皇亲国戚之家,却个个家财万贯,富得流油。因此他建议崇祯,号召这些公卿贵族们“捐资助饷”,向这些富豪世家借钱。崇祯觉得别无良策,于是就着手办理。
为了给众人树立榜样,崇祯决定拿皇室贵族中最有钱的武清侯李国瑞开刀。李国瑞,正是李太后的哥哥的孙子,门第显赫,家中良田万顷,豪宅连云,资财无数。但李国瑞却是个一毛不拔的守财奴,他不仅不出钱,还公然哭穷,把家中的桌椅板凳拉到大街上变卖,以示自己家无余财。
崇祯大怒,下旨把李国瑞剥夺爵位,撤职查办,关押入狱,强迫他拿出四十万两银子,不交银子不放人。娇生惯养安富尊荣的武清侯李国瑞,从没收过这样的折辱,惊惧交加,死在大狱中。王公贵族大臣们一看崇祯是狠了心真下刀子,为了保住自己的银子,展开了与崇祯的一场激烈博弈。
就在这时,一件离奇之事发生了。崇祯的皇子年方五岁,当时正在发烧生病,病情加重,神志不清。崇祯爱子心切,急忙亲自前去探望,《明史》记载,奄奄一息的朱慈焕对崇祯说了一句话:“九莲菩萨言:帝待外戚薄,将尽殇诸子。”不久之后一命呜呼。一时间,紫禁城内外传沸沸扬扬,都说皇帝不厚道,恶待皇亲国戚们,导致“九莲菩萨显圣”,出手惩治崇祯,要让他断绝子嗣。
古人迷信,崇祯一时间慌了手脚,急忙下旨,停止了向王公贵族借钱之举。“九莲菩萨显圣”的说法,从科学角度出发,纯属不值一驳的谎言,根本不足为信。但背后的真相又是如何呢?《明史》给出了答案:“中人构乳媪,教皇五子言之也”。武清侯李家和其他的皇亲贵族,不惜血本买通伺候五皇子的宦官和乳母,教唆五皇子说出这样的话,借助“九莲菩萨”的名头威胁崇祯就范。
眼看明朝大厦将倾,国将不国,可明朝的文武大臣、皇亲国戚们,高官厚禄受国厚恩,关键时刻不能站出来为国分忧,却依旧贪婪如故,搂着怀里的金银财宝不撒手,甚至不惜挖空心思使出这样的阴暗伎俩破坏崇祯的决策,心地之卑劣浅陋,让人无语。崇祯虽然勤政忧劳,但他身边围绕的却是这样一群庸劣贪婪之辈,真是令人一声叹息。仅仅数年之后,李自成和清朝八旗兵先后攻入京城,这些腰缠万贯的王公大臣们也落得个人财两空的结局。
参考资料:《明史》《帝京景物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