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崇祯十二年紫禁城中“九莲菩萨显圣”事件,背后真相让人一声叹息

崇祯十二年紫禁城中“九莲菩萨显圣”事件,背后真相让人一声叹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917 更新时间:2024/1/25 11:30:57

李太后出身平民之家,最初不过是隆庆帝身边的一个婢女,在讲究门第出身的古代,李太后常因为这一点被人背地里鄙视。为了塑造自己的尊严和形象,李太后导演了一出“造神”行动。《帝京景物略》记载,李太后声称有一次做了个梦,梦见佛菩萨现身,赐给她一部《九莲经》。

于是她下令修建一座金碧辉煌的慈寿寺,寺中供奉了一尊九莲菩萨塑像,菩萨面容就是按照李太后的长相塑造,民间由此传言“太后,菩萨后身也”。李太后死后,她就被尊为明朝皇室的保护神“九莲菩萨”,接受明朝历代皇帝的祭拜供奉。

崇祯十二年,明朝已经到了风雨飘摇的末世,大厦将倾。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崇祯居住的紫禁城中,却发生了一件令人瞠目结舌的“九莲菩萨显圣”事件,轰动了整个大明朝。但这件事背后的真相,却让人一声叹息。这件事与一个叫薛国观的人有关。

薛国观,陕西韩城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历任户部给事中、兵科给事中、太常少卿、左佥都御史,于崇祯四年出任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一年出任内阁首辅,成为大明朝实际意义上的宰相。明朝当时内忧外患,连年征战,国家财政入不敷出,濒临崩溃边缘。如何帮助朝廷化解财政危机,说白了就是给崇祯弄到大笔银子,成为薛国观面临的当务之急。

薛国观还真想了个招,他深知明朝虽然国库如洗,但满朝武大员、皇亲国戚之家,却个个家财万贯,富得流油。因此他建议崇祯,号召这些公卿贵族们“捐资助饷”,这些富豪世家借钱。崇祯觉得别无良策,于是就着手办理。

为了给众人树立榜样,崇祯决定拿皇室贵族中最有钱的武清侯李国瑞开刀。李国瑞,正是李太后的哥哥的孙子,门第显赫,家中良田万顷,豪宅连云,资财无数。但李国瑞却是个一不拔的守财奴,他不仅不出钱,还公然哭穷,把家中的桌椅板凳拉到大街上变卖,以示自己家无余财。

崇祯大怒,下旨把李国瑞剥夺爵位,撤职查办,关押入狱,强迫他拿出四十万两银子,不交银子不放人。娇生惯养安富尊荣的武清侯李国瑞,从没收过这样的折辱,惊惧交加,死在大狱中。公贵族大臣们一看崇祯是狠了心真下刀子,为了保住自己的银子,展开了与崇祯的一场激烈博弈。

就在这时,一件离奇之事发生了。崇祯的皇子年方五岁,当时正在发烧生病,病情加重,神志不清。崇祯爱子心切,急忙亲自前去探望,《明史》记载,奄奄一息的朱慈焕对崇祯说了一句话:“九莲菩萨言:帝待外戚薄,将尽殇诸子。”不久之后一命呜呼。一时间,紫禁城内外传沸沸扬扬,都说皇帝不厚道,恶待皇亲国戚们,导致“九莲菩萨显圣”,出手惩治崇祯,要让他断绝子嗣。

古人迷信,崇祯一时间慌了手脚,急忙下旨,停止了向王公贵族借钱之举。“九莲菩萨显圣”的说法,从科学角度出发,纯属不值一驳的谎言,根本不足为信。但背后的真相又是如何呢?《明史》给出了答案:“中人构乳媪,教皇五子言之也”。武清侯李家和其他的皇亲贵族,不惜血本买通伺候五皇子的宦官和乳母,教唆五皇子说出这样的话,借助“九莲菩萨”的名头威胁崇祯就范。

眼看明朝大厦将倾,国将不国,可明朝的文武大臣、皇亲国戚们,高官厚禄受国厚恩,关键时刻不能站出来为国分忧,却依旧贪婪如故,搂着怀里的金银财宝不撒手,甚至不惜挖空心思使出这样的阴暗伎俩破坏崇祯的决策,心地之卑劣浅陋,让人无语。崇祯虽然勤政忧劳,但他身边围绕的却是这样一群庸劣贪婪之辈,真是令人一声叹息。仅仅数年之后,李自成和清朝八旗兵先后攻入京城,这些腰缠万贯的王公大臣们也落得个人财两空的结局。

参考资料:《明史》《帝京景物略》

更多文章

  • 都说天启皇帝是昏君,事实证明他比崇祯要英明得多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天启皇帝是崇祯害死的吗,崇祯皇帝不如天启皇帝,天启皇帝多当十年皇帝会如何

    实际上,这种看法是不准确也不符合事实的。综合天启帝和崇祯帝的一生梗概,在很多方面可以明显看出,天启皇帝比崇祯高明的不是一点半点。如果天启皇帝不是英年早逝,而是继续统治明朝,明朝的结局很可能是另外一番光景,能让明朝国祚大为延长,绝不至于像崇祯那样断送祖宗江山。仅仅在用人方面,天启皇帝就显现出独具一格的

  • 马皇后下葬时大雨倾盆,朱元璋发怒,之后怎么样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马皇后死后朱元璋哀嚎,马皇后死了朱元璋的反应,马皇后不死的话会给朱元璋陪葬吗

    就在此时,朱洪武和马皇后恩恩爱爱30年的情景,浮现在了眼前。想当年20岁的马秀英,在义父郭子兴的主持下,嫁给了时为红巾军将领的他。两个苦命的人从此连在了一起,妻子马秀英本来家道殷实,但是因为父亲乐善好施,散尽家财,日子捉襟见肘。后来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杀,马秀英之父把马秀英托付给好兄弟郭子兴后,客死他乡

  • 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汗位之争,忽必烈凭什么赢得最终的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继位之争,忽必烈是怎么当上大汗的,历史上忽必烈有跟蒙哥争汗位吗

    元宪宗九年二月,蒙哥汗起三路大军,攻伐南宋,志在统一南北。不想自己亲率的部队在四川钓鱼城遭到宋朝军民的顽强抵抗,而蒙哥本人竟命丧于此。此后,忽必烈接过兄长的大旗,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灭亡南宋,结束了南北分裂,开启了蒙古人统治华夏的数十载历史。但事实上,忽必烈的上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蒙哥汗事先并未对

  • 宫女要勒死嘉靖,真是因为一粒红铅丸吗?不,背后有更大的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宫女勒嘉靖脖子,嘉靖为啥被宫女刺杀,嘉靖真的差点被宫女勒死吗

    嘉靖九年之前,他奉玄修道,主要是因为他自幼身体虚弱,想祛病延年;嘉靖九年到嘉靖十八年,他痴迷这一套,主要是在此之前他生不出儿子,为的是祈求子嗣。因为常年清心静修,十年间,嘉靖的病痛渐去,体魄也渐渐壮硕起来,更让整个大明王朝欢欣鼓舞的是,自嘉靖十五年后,嘉靖迭生皇子,解决了事关江山社稷安稳的无后问题。

  • 导致大明崩盘的白银短缺,竟从宋朝开始就埋下了伏笔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白银短缺导致明朝灭亡,明朝发现白银短缺了吗,大明帝国白银流向

    时下的热播剧《成化十四年》中,西厂提督汪植向宪宗提议由唐泛调查云和一案,而根据剧情的介绍,此案牵扯的官银关系着大明根基的稳固与否。在历史之上,明政府在中后期也是头疼于白银短缺,并有学者分析,明朝建国后出现的白银短缺,既有前朝宋、元的影响,也包含自身的原因,更是与明朝灭亡息息相关,是一个令明中后期帝王

  • 朱元璋为何要将沈万三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一,沈万三太有钱沈万三祖上世代经商,广辟田宅,先是买了很多土地,又收购了很多农家土地,积累了一定财富,以后又开始做珠宝生意,卖珠宝,开当铺,开银号,做海外贸易,成为“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沈万三的家产折算成美元的话,有20000亿美元,可以买下当时的整个大明朝,民传说他有一只聚宝盆

  • 李自成炮制一则谎言骗了世人几百年,硬把好皇帝崇祯黑成了昏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奇故事崇祯与李自成,崇祯对李自成的三个错误,崇祯为何不接受李自成

    明朝的灭亡的原因,涉及到诸多方面,但很多人习惯性地会把罪魁祸首指向明朝当家人崇祯帝,认为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才会导致亡国之祸。这种看法乍一看很有道理,但细细翻阅史书资料,会发现此种说法经不起推敲。从崇祯在位期间的表现来看,并不是他胡作非为把明朝搞垮,恰恰相反,他自始至终都在竭尽全力挽救明朝,只是

  • 朱元璋请他出山,他只说了九个字,成功助朱元璋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是怎样一步步登上皇位的,朱元璋一生干过哪些大事,朱元璋电视剧朱元璋称帝是哪一集

    “国朝谋略无双士,翰林文章第一家。”朱元璋写了这样一对御联来称赞他。而我朝太祖也是赞其为“九字国策定江山”。这个人就是明朝开国元勋朱升,他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策,对于朱元璋建立明朝提供了很大的帮助。01助明开国说起帮助朱元璋夺得天下的开国元老,很多人都会想到刘伯温。毕竟,刘伯温可是与大

  • 明朝郑旺妖言案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武宗身世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郑旺妖言案,郑旺事件最新,郑旺彭文来图片

    01大明正德二年十月二十八日,深秋的京城已有了些许寒气,四处飘飞的枯黄落叶,更为巍峨的紫禁城增添了肃杀之感。可就在这天,原本与市井小民绝缘的宫城,却迎来了个特别的“客人”,他衣衫破旧,满脸落魄,却对着东安门的卫士趾高气扬地喧哗:“我是当今圣上的外公,圣上的生母是我女儿郑金莲!如今国母被幽禁多年,请圣

  • 对李唐有定策之功的太平公主,最后没争过侄子李隆基,被逼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唐朝的公主中,太平公主是十分独特的一位,对她的历史评价很难把握。你说她是正面人物吧,可她有一段生活糜乱,并把持朝堂;你要否定她呢,她为李唐江山又立有奇功。总之,是个亦邪亦正的人物。太平公主本姓李氏,名字不详,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帝武则天的小女儿。别看武则天对她的那些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