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的穷人娶不上媳妇,如何延续香火?他们的办法有违伦理

清朝的穷人娶不上媳妇,如何延续香火?他们的办法有违伦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460 更新时间:2024/1/2 1:08:43

自古以来,结婚生子就是一个人一生之中的头等大事,即便到了现在也是如此。放到现在来说,两情相悦,结为夫妻,更多的是为了彼此的陪伴照顾。而在古代却并不是这样,

古人娶妻无非就是为了生子,毕竟在封建社会时期,子嗣的传承是尤为重要的,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娶上媳妇,延续家族的香火。

在晚清时期那样破败的社会以及黑暗的统治,造就了很多贫苦的百姓,他们连解决基本的温饱都是问题,又谈娶妻生子,对于他们来说这简直就是一种奢望。

可要是不延续香火,则会被家族中的长辈视为不孝,那这些穷人娶不上媳妇又该如何传宗接代呢?对于这个问题,他们的解决方法实在是震惊三观,也是有违伦理。

01

封建剥削加重,穷人难以娶上媳妇

相信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如今的男女人口比例并不是平衡的,而是男多女少,出现这种情况也就意味着会有一部分的男子无法找到合适的另一半,所以说在现在要想娶上媳妇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可殊不知在古代也有很多人难以娶上媳妇,这种现象在晚清时期尤为明显,不过这并不是因为人口比例失衡导致的,而是因为封建剥削的加重导致贫富差异化加大,穷人越来越多,他们没有足够的钱财去娶妻生子,就连养活自己都成问题,更别说养活一家人。

正因如此,在当时也有着非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富人往往有着三妻四妾,而穷人则孤苦无依。这种分配不均的情况出现,也就导致很多穷人即便是想要结婚,想要找合适的另一半也是很困难的事情,

大多数的女子都选择进入到大户人家,哪怕是去当一个丫鬟,也不会愿意过着贫苦的日子。

而与此同时,当时清政府为了弥补割地赔款带来的巨大损失,便开始极力的压榨百姓,很多人也因此被迫卖房卖地,过上了流离失所的生活,这样的社会现状也影响了个人的命运,其中有一部分人可能已经有着属于自己的家庭,但是迫于生计,最后不得不分道扬镳,

不管怎么说,因为当时的封建剥削加重,已经有不少的男子只能过着打光棍的生活,能取上媳妇已经成为了一种奢望。

02

为传宗接代,衍生出典妻制度

既然有着越来越多的穷人难以取上媳妇,那么相应的也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传宗接代这种传统观念所带来的问题,

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上到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无一不重视香火的延续,倘若要是家族的香火在哪一代断了,那么在这一代的子孙将会被家族中的长辈以及外人视为不孝。

这样来看能不能娶上媳妇并不是最重要的,传宗接代才是身为男子一生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而娶媳妇的目的也就无非为了延续家族的血脉,可是很多穷人根本就没有机会,更没有能力去娶上媳妇养活一大家子的人,那他们又该如何延续家族的血脉呢?

对于这样的问题,古人也有着他们独特的方法来解决,这种方法就是延伸出来的典妻制度,所谓典妻就是进行人口的买卖,只不过这种交易是有着很多条件的限制的。

当然,这个交易的对象肯定是女子,

这些女子是已经嫁人并且有丈夫的家庭妇女,迫于贫困的生活,这些已经嫁为人父的女子,不得不听从丈夫的安排,在短时间内去给别人当妻子,而她所肩负的任务就是在交易过后为买家生儿育女。

别看那些穷人可能一辈子都娶不起媳妇,但是平日里他们多多少少也会积攒一些钱财,这些钱足够他们去找合适的人家租对方的妻子为自己延续香火,

毕竟对于这些穷人来说,他们只是想要一个孩子,对于有一个媳妇或者说组建一个家庭并没有太大的渴望,即便是有这种想法,他们也没有这个能力去实现,与之相比,典妻这种方式无疑是最划算的。

一般情况下,这些穷人需要支付一定的价格来寻得那些愿意买卖自己妻子的人家,不过这种典当是有期限的,通常的时间是五年,在这五年之间买来的这位妻子必须要为买家生下一儿半女。不过要是在这个期限之内,这位女子没能生下孩子也不负有责任,倘若在五年之后,这个妻子原来的丈夫没有出钱将其赎回,那么这个女子在将来也就直接归属于买家。

03

随意被买卖,丧失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总的来说,典妻制度是封建时代下特殊的一种产物,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这些穷人延续香火,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这种制度竟然还被当时的官服所认可,并没有强加制止,以至于在晚清的时候,典妻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同时也越来越混乱。

很多已经嫁为人妇的妻子被丈夫随意的买卖,从中获取钱财,而自古以来女子社会地位就低一下,既没有话语权,也没有选择自己命运的权利。

所以很多时候只能听天由命,任由自己的丈夫所摆布,有的甚至被多个丈夫随意转卖,过着极为屈辱的生活。

更悲惨的是这些被买卖的女子在生下孩子之后不得与其相见,更不能去认亲,而且在典当期间也不能和原本的丈夫以及孩子相见,直到双方交易的期限结束,才能够去见自己的家人,在这期间她就算是已经作为买方的妻子,不仅要负责为其生下孩子,还要负责家中的一些繁杂琐事。

要是碰上好人家或许日子还能过得好一些。但要是碰到那些性格不好的很可能会遭受打骂,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毕竟这些穷人连自身的温饱都难以解决,又怎么会顾得上花钱买来的女子,所以这些被典当的女子大多数都没有好的生活和结局。

04

结语

看过了这些,相信很多人心中不免产生愤怒之情。这简直就是对于人权的践踏,更是迫害女性的一种行为。但奈何在那个时代,这就是一种社会现状,在很多人眼中是非常平常的事情,即便是官府也不会出面阻止,或是制定相应的法律来维护妇女的权益。

不得不说这是非常可悲也让人感到可恨的,好在现在新时代的社会已经来临,女权主义也不断被人们重视,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也和男子平等,有着更多的自由和选择自己未来的权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和珅出上联“三斤四两五花肉”,纪晓岚巧对下联,成了经典永流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清朝大臣,人们最熟悉的除了近代,也就是鸦片战争前后的几位之外,前期,尤其是乾隆皇帝时期,大家最津津乐道的可能就是刘墉、纪晓岚以及和珅等人了。为啥?因为有说头、有趣儿!当然,这种趣味性更多的是来源于影视剧的演绎。比如《铁齿铜牙纪晓岚》。在电视剧中,乾隆皇帝同纪晓岚、和珅主仆三人平日里总喜欢微服私访

  • 甄嬛侍寝后,为何非要跪在地上给雍正穿衣?华妃自尽前,才明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情义第一集华妃就满是醋意地看着进宫的秀女,再加上杀鸡儆猴地惩治夏常在,吓唬吓唬新妃嫔们,这只是向这群新进宫的菜鸟们宣誓自己的主权。相比之下,甄嬛对渣正帝只是有情无意。在甄嬛青春懵懂的年纪,渣正帝只是像想象中的白马王子一般出现,两个人一起做想象中浪漫的事情:杏花雨下吟诗、螺子黛描眉、红袖添香等。只是像

  • 年羹尧西征归来,皇帝领百官相迎,他的一个行为让雍正不得不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雍正处理年羹尧,年羹尧怎么不知道雍正要杀他,年羹尧为什么不敢向雍正低头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华妃原名年世兰,是清朝大将年羹尧最为宠爱的妹妹。而年世兰作为雍正的妃子,她一生是荣华富贵,还是凄惨贫困,都与她哥哥的地位有着极大的关系。一代名将年羹尧康熙十八年,年羹尧出生,他的父亲历任河南道御史、工部侍郎,官至湖广巡抚。而年羹尧深受父亲的影响,自幼饱读诗书,颇有一番学识。在中进士

  • 我国古代的“巨贪”并不是和珅,而是另有其人,名字鲜为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巨贪和珅,乾隆为何不杀巨贪和珅,千古第二巨贪和珅

    历史上因为贪腐而“名留青史”的人非常多,但是最出名的应该就是清朝的大贪官和珅了。《宰相刘罗锅》和《铁齿铜牙纪晓岚》等优秀影视剧里,著名表演艺术家王刚老师,将和珅那种贪得无厌的形象演绎得可笑又可恶。因为他的出色表演,这个在乾隆时期的大贪官变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不过,纵览我国封建王朝的历史,称得上第一贪

  • 慈禧曾写过一首诗,第三句、第四句常被人挂在嘴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慈禧最好的十首诗,慈禧诗原文全文,慈禧一生就写了一首诗

    不过,慈禧太后也曾做过有意思的一首诗,这首诗歌与她的“人设”截然相反。曾经,或许你的父母经常挂在嘴边,但却不知道是慈禧太后写的。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故事。出身低微的女人清朝时期,有很严格的等级制度,内外有别、尊卑有序,除了皇族以外,其余的人都可以说是“奴才”。在奴才之中,也分有一定的等级,满清贵

  • 慈禧晚年,深夜召戏子入宫,第二天戏子被太监抬出宫门,奄奄一息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慈禧18岁真实长相,戏子与慈禧,慈禧最后一次入殓

    慈禧与武则天在我国的历史上,真正登上过政坛的女人有很多,但非常著名的却只有两个,一个就是大唐盛世时的武则天,另一个就是在现代饱受骂名的慈禧。两者虽然都在史书上留下了名,但是却留下了完全不一样的评价,首先作为我国历史上真真正正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能力是真真正正可以说的上是巾帼不让须眉。甚至于,在某些杀

  • 慈禧寡居期间,召一男子到房里弹琴,事后为了保命,男子连夜出逃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慈禧守寡后召一男子弹琴,慈禧18岁真实长相,琴师为慈禧弹琴

    其中,有一部分甚至违反了我们的常识,在这些荒诞又奇特的事件之中,有关慈禧的事情占了一大部分。慈禧太后慈禧的政治生涯始于1875年,这一年咸丰帝驾崩,而慈禧已经四十多岁了。作为中国最后一位拥有极大权力的女性,在历史之中慈禧太后的名声并不算太好。我们也很难想象一个女性,在清朝明争暗斗的宫廷之中,到底是如

  • 康熙去世后,如果皇位传给他,大清朝很有可能更强,西方也不敢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康熙传位给谁清朝会强大,康熙临死前的传位,正史中康熙到底把皇位传给了谁

    这一制度在封建时代,起到了维系宗法继承,维护社会纲常稳定运行的重要作用。但是制度终究是制度,在弱肉强食的残酷世界里,这个法则是阻挡不了野心勃勃之人对于皇权的觊觎和追求的。所以嫡长子继承制像斯芬克斯之谜一般,横亘在天子一族中,使父子反目,手足相残,左右着王朝的兴衰更迭。康熙年间“九子夺嫡”便是最著名的

  • 张之洞的汉阳造究竟有多厉害?生产的数量,连起来能绕地球2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揭秘汉阳造,中国的汉阳造有多厉害,现实中的汉阳造

    清朝吸取了明朝的经验,修固边防、加固长城,抵挡外族的入侵。在沿海地区关闭各口岸,减少跟外国人的联系,只留了很小的口岸跟外国人通商。这样一来,外国人没有机会来抢占中国的地盘,保证了清朝统治的完整性。可是,后来通过两次鸦片战争,彻底让清政府认识到,闭关锁国已经不可行了。国家的城墙再坚固,也挡不住八国联军

  • 康熙驾崩当天,随侍60多年的心腹之臣被杀,雍正究竟发现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康熙驾崩雍正处死谁,康熙死前给雍正耍了一个阴谋,康熙死时雍正掌握了多少兵权

    康熙皇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将清朝的疆域推向了历史的巅峰。正所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康熙能够成就这么大的功劳,也少不了一些人的帮助,比如周培公、姚启圣等。然而,在这些人中,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小人物,比如太监赵昌。他曾是康熙皇帝的心腹,与康熙共事六十余载,忠心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