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年羹尧西征归来,皇帝领百官相迎,他的一个行为让雍正不得不杀他

年羹尧西征归来,皇帝领百官相迎,他的一个行为让雍正不得不杀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697 更新时间:2023/12/17 16:49:07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华妃原名年世兰,是清朝大将年羹最为宠爱的妹妹。而年世兰作为雍正的妃子,她一生是荣华富贵,还是凄惨贫困,都与她哥哥的地位有着极大的关系。

一代名将年羹尧

康熙十八年,年羹尧出生,他的父亲历任河南道御史、工部侍郎,官至湖广巡抚。而年羹尧深受父亲的影响,自幼饱读诗书,颇有一番学识。

在中进士后,改庶吉士,授职翰林院检讨。康熙十八年,年羹尧升任四川巡抚,成为封疆大吏。不到三十岁的年羹尧,就受到了康熙帝的格外赏识和破格提拔,并对他寄予了厚望。

简而言之,年羹尧最初是康熙的臣子,而并非像电视中所演绎的那样。康熙帝驾崩后,雍正皇帝继位,而雍正虽然登基了,但地位却不稳固,急需巩固好自己的统治,能力出众的年羹尧自然是一个好的人选。

为了留住年羹尧这个人才,雍正对他是百倍呵护,连带着她的妹妹年世兰也是一路荣宠到贵妃。年羹尧的妹妹成了雍正的妃子,他自然也是得道升天,获得了不少的好处。

此后,年羹尧开始执掌西北的全部军务、政务,与隆科多一起成为了雍正的左膀右臂。当时,年羹尧手上权力可以说是只手遮天,而他也凭借自己的能力让雍正对他刮目相看。

雍正元年,青海部落首领萝卜藏丹津,在抚远大将军回京时发动了叛乱,意图控制青藏地区。本就心有不甘的西北部族,他们认为刚刚继位的雍正根基不稳,想要趁虚而入。

果断的雍正当即下令,让年羹尧坐镇西宁,只准赢不准输。年羹尧也不负皇帝所托,带领大军攻破敌营,将对面打得落花流水。由此,大清朝的、雍正的威名,也因为骁勇善战的年羹尧而流传四方。

当然,年羹尧更是一战成名,被大江南北奉为名将。那时,年羹尧虽然无法与雍正皇帝直接见面,但却可以直接上奏议事,朝廷之中无人敢惹恼他,生怕他在雍正面前参一本。

雍正皇帝为了表达对年羹尧的宠爱,对他也是竭尽所能。据说有一次,雍正皇帝想要年羹尧吃荔枝,却又担心运得慢了不新鲜,下令必须在六天之内将荔枝从西安运过来。

更甚至,年贵妃平常的身体情况,雍正都会写下亲笔手谕来告知年大将军。总之,雍正对年羹尧很是喜爱,无论是什么奇珍异宝、饕餮盛宴,都会给他送上一份,讨他的欢心。

微妙的君臣关系

俗话说得好:“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任职西北军务期间,雍正给年羹尧的爵位、金银财宝、府邸、田地,这些并没有让他感到满足,年羹尧开始欲求不满了。

日子一长,他渐渐地认为这太平天下有自己的一份功劳,加之皇帝又十分礼让他,便开始肆无忌惮了起来。起初,年羹尧仅仅是将自己的房屋装饰得金碧辉煌。

后来,他出行的排场浩浩荡荡,甚至比皇帝还大。不仅如此,年羹尧更是学起了只有皇帝才能使用的“谕”,奖赏部下竟也用起了“赐”字,这完全是不符合当时的君臣之道。

年羹尧的种种僭越行为,惹恼了朝中的大小官员,但又碍于他的身份,只敢怒不敢言。无人敢惹的年羹尧,手也越伸越长,竟然走上了“卖官”的道路。

他凭借自己的地位与能力,随意安排官员的职位,没有人敢阻拦。同时,年羹尧的自傲也让他常常以皇帝的语气颐指气使,就连皇帝的使臣卫也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随着巴结年羹尧的人越来越多,竟也形成了一个党派,而雍正最痛恨的就是结党营私。众所周知,雍正登基后,第一个决心就是要励精图治、治理腐败,恰巧年羹尧撞上了枪口。

当然,在西北任职时贪污、买官、僭越,还不是雍正非杀年羹尧的最主要原因。雍正二年,年羹尧西征取得胜利归来,进京面圣。一路上,凯旋而归的年羹尧享受着众人的跪拜,竟连瞧都没瞧那些公大臣。

面对大臣们的问候,年羹尧也是轻率点头,毫无礼貌可言,即使是在雍正面前,也没有任何的收敛。雍正早就习惯了年羹尧的无礼,这也给他产生了错觉,使得他见皇帝不跪,甚至马都不下来。

伴君如伴虎,年羹尧此前做的每一件事,雍正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并不代表皇帝一直会这样。眼见年羹尧挑战自己的权威,让自己在臣子面前失了威信,雍正产生了一个念头:杀。

年羹尧之死

雍正二年十一月,京中突然出现了谣言:“雍正赏兵是年羹尧的主意”,要知道这样的言语对一个天子的威严来说,是一个极其严重的行为与信号,皇帝对年羹尧也更为忌惮了

最初,雍正假意批评造谣者是嫉妒年羹尧的才能,深谙世事的大臣们自然也明白了皇帝的内里意思。而后,雍正开始将年羹尧的折子退回,目的是警告他收敛自己的脾性、不要骄横。

可是,还没明白皇帝意思的年羹尧又犯了个错误,上表祝贺祥瑞天象的折子里,贺表字迹潦草不堪,还把“朝乾夕惕”误写为“夕惕朝乾”,这让雍正觉得年羹尧有不臣迹象。

年羹尧不是一个粗心之人,但他却犯了这样的错误,疑心本就重的雍正自然会怀疑他。随即他便下决心要铲除年羹尧,皇帝先将西北大军换成自己的人手,摆脱了与年羹尧的关系。

与此同时,他又罢免了年羹尧的官位,命令交出官印,去往杭州当一位将军。墙倒众人推,落井下石的大臣们,一一列举了年羹尧的罪状。最终,年羹尧被抓,细数92条罪责,牢狱中被赐死自裁,家族也被连累波及。

年羹尧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军,可不应该的是他起了贪念,从他的种种事迹来说,本该可以安稳过一生,最后却走上了一条不归路,都是贪念惹的祸。

可以说,从他贪心开始的那一刻起,便没有回头箭了。若年羹尧老实本分、清正廉明,懂得君臣之间不可僭越的关系,做一个人人称赞的大将军,人生可能就是另外一番新生活。

因此,不管是在官场、职场、名利场,都要端正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志大才疏会让我们吃大亏。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守好自己的本分,这才是做人的根本。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更多文章

  • 我国古代的“巨贪”并不是和珅,而是另有其人,名字鲜为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巨贪和珅,乾隆为何不杀巨贪和珅,千古第二巨贪和珅

    历史上因为贪腐而“名留青史”的人非常多,但是最出名的应该就是清朝的大贪官和珅了。《宰相刘罗锅》和《铁齿铜牙纪晓岚》等优秀影视剧里,著名表演艺术家王刚老师,将和珅那种贪得无厌的形象演绎得可笑又可恶。因为他的出色表演,这个在乾隆时期的大贪官变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不过,纵览我国封建王朝的历史,称得上第一贪

  • 慈禧曾写过一首诗,第三句、第四句常被人挂在嘴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慈禧最好的十首诗,慈禧诗原文全文,慈禧一生就写了一首诗

    不过,慈禧太后也曾做过有意思的一首诗,这首诗歌与她的“人设”截然相反。曾经,或许你的父母经常挂在嘴边,但却不知道是慈禧太后写的。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故事。出身低微的女人清朝时期,有很严格的等级制度,内外有别、尊卑有序,除了皇族以外,其余的人都可以说是“奴才”。在奴才之中,也分有一定的等级,满清贵

  • 慈禧晚年,深夜召戏子入宫,第二天戏子被太监抬出宫门,奄奄一息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慈禧18岁真实长相,戏子与慈禧,慈禧最后一次入殓

    慈禧与武则天在我国的历史上,真正登上过政坛的女人有很多,但非常著名的却只有两个,一个就是大唐盛世时的武则天,另一个就是在现代饱受骂名的慈禧。两者虽然都在史书上留下了名,但是却留下了完全不一样的评价,首先作为我国历史上真真正正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能力是真真正正可以说的上是巾帼不让须眉。甚至于,在某些杀

  • 慈禧寡居期间,召一男子到房里弹琴,事后为了保命,男子连夜出逃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慈禧守寡后召一男子弹琴,慈禧18岁真实长相,琴师为慈禧弹琴

    其中,有一部分甚至违反了我们的常识,在这些荒诞又奇特的事件之中,有关慈禧的事情占了一大部分。慈禧太后慈禧的政治生涯始于1875年,这一年咸丰帝驾崩,而慈禧已经四十多岁了。作为中国最后一位拥有极大权力的女性,在历史之中慈禧太后的名声并不算太好。我们也很难想象一个女性,在清朝明争暗斗的宫廷之中,到底是如

  • 康熙去世后,如果皇位传给他,大清朝很有可能更强,西方也不敢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康熙传位给谁清朝会强大,康熙临死前的传位,正史中康熙到底把皇位传给了谁

    这一制度在封建时代,起到了维系宗法继承,维护社会纲常稳定运行的重要作用。但是制度终究是制度,在弱肉强食的残酷世界里,这个法则是阻挡不了野心勃勃之人对于皇权的觊觎和追求的。所以嫡长子继承制像斯芬克斯之谜一般,横亘在天子一族中,使父子反目,手足相残,左右着王朝的兴衰更迭。康熙年间“九子夺嫡”便是最著名的

  • 张之洞的汉阳造究竟有多厉害?生产的数量,连起来能绕地球2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揭秘汉阳造,中国的汉阳造有多厉害,现实中的汉阳造

    清朝吸取了明朝的经验,修固边防、加固长城,抵挡外族的入侵。在沿海地区关闭各口岸,减少跟外国人的联系,只留了很小的口岸跟外国人通商。这样一来,外国人没有机会来抢占中国的地盘,保证了清朝统治的完整性。可是,后来通过两次鸦片战争,彻底让清政府认识到,闭关锁国已经不可行了。国家的城墙再坚固,也挡不住八国联军

  • 康熙驾崩当天,随侍60多年的心腹之臣被杀,雍正究竟发现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康熙驾崩雍正处死谁,康熙死前给雍正耍了一个阴谋,康熙死时雍正掌握了多少兵权

    康熙皇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将清朝的疆域推向了历史的巅峰。正所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康熙能够成就这么大的功劳,也少不了一些人的帮助,比如周培公、姚启圣等。然而,在这些人中,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小人物,比如太监赵昌。他曾是康熙皇帝的心腹,与康熙共事六十余载,忠心耿

  • 康熙祭拜孔子时,看见碑文迟迟不跪,大臣遮住一个字,他立刻下跪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康熙为孔子题字,康熙到孔子墓前迟迟不下跪,康熙为什么不给孔子下跪

    关于这位皇帝,其实很多人都是从各类影视作品中看到的,对这个皇帝的政绩也大致有所了解,但似乎他的趣闻轶事更加吸引人。比如,曾经康熙来到孔子墓前祭拜,结果看见碑文后却迟迟不跪。此时,有一个聪明的大臣遮住了一个字后,他立刻下跪了,这是为何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康熙和孔子的趣闻轶事。康熙与孔子一说起孔子和

  • 康熙擒鳌拜时,为何要用一群孩子而不用大内高手?这一选择很睿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康熙智擒鳌拜是真的吗,康熙智擒鳌拜始末,康熙晚年时为何会后悔擒鳌拜

    康熙也不负孝庄太皇太后的期望,他每天不知疲倦地学习甚至学到咳血,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康熙登基成为了大清皇帝。可康熙满腔宏图之志却不敢有所作为,因为当时的整个满清朝堂都被鳌拜控制,而鳌拜也对清朝皇位觊觎已久。但康熙天资聪颖,他竟然设计派了一群孩子降服鳌拜,最后成功将鳌拜生擒。满清大内高手不敢说是江湖顶

  • 雍正王朝:康熙帝究竟何时下定决心,立皇四子胤禛为皇位继承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雍正王朝康熙传位给谁,雍正王朝里面康熙到底传位给了谁,雍正王朝康熙为什么封四个亲王

    那么,根据影视剧中的演绎,康熙皇帝究竟何时下定决心,将皇四子胤禛确定为皇位继承人呢?首先,在太子胤礽第一次因花钱买命、宫闱丑事、被陷害兵变等原因被废黜太子之位之前,皇四子胤禛并未真正进入康熙皇帝选择皇储的选项之中,最多只是对胤禛用心办事、大公无私、一心为国的态度和做法比较赞赏和认同。有这样一个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