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浅析唐朝的“官爵威命”与河朔藩镇之间的关系

浅析唐朝的“官爵威命”与河朔藩镇之间的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172 更新时间:2024/1/15 18:15:41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官爵威命”是一种唐朝朝廷授予北方藩镇势力的一种爵位称号,在德裕看来,“官爵威命”是对河朔藩镇的一种认可,也就是说河朔藩镇虽然有军事实力,但是他们却达不到自立门户的政治能力,还是要依靠唐朝朝廷的认可。

但是根据真实的唐朝官爵威命和河朔藩镇的关系来看,仅仅是这样的一种解释是有些言过其实的,官爵威命虽然是朝廷授予的一种官爵称号,但是不能代表官爵威命就是藩镇势力唯一的依靠。

李德裕对于河朔藩镇需要依靠官爵威命政策的解读也有一定的原因,那就是这句话要是放在具体的语境之中理解那就是合理的,是符合真实情况的。

因此评判官爵威命的作用是需要从多方面考虑的,第一点是要考虑具体的社会环境,第二点是要考虑官爵威命对于河朔藩镇到底是有什么作用,以及它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一、唐朝的官爵威命与河朔藩镇之间的关系要在具体的情形下理解

上述提到了李德裕的话放在具体的语境中是有代表性的,因为这段话主要体现出来的就是藩镇对于朝廷具有游离性的同时又非有依赖性,这是两种非常矛盾的特点,从这一点也能够看出,河朔藩镇并不能表面的解读。

游离性是在于藩镇一直都有自己的政治权利形式,与中央的关系也十分的微妙,时而臣服时而反抗,依赖性则是藩镇政权的合法性是要根据中央朝廷授予,所以说河朔藩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政治手段。

李德裕的这段话有一个历史背景,那就是当时的朝廷正处于讨伐昭义刘稹的关键时期,由此可想而知,李德裕的这些“官爵威命,河朔藩镇”本身就带有一种安定军心的作用。

其实除了要对敌人进行军事有效攻击之外,还要有精神攻击,李德裕提出了河朔藩镇,并且强调官爵威命对河朔藩镇的重要性就是为了体现中央朝廷对于藩镇政权合法性的重要。

这样做的目的有两种,一个是增强自己军队的士气,另一个就是对于藩镇势力有一定的威慑力,也有利于拉拢河朔强藩的投诚,对此史料记载为:

“李载义在幽州,为国家尽忠平沧景,及为军中所逐,不失作节度使,后镇太原,位至宰相。志诚遗大将遮敕使马求官,及为军中所逐,朝廷竟不赦其罪。”

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为了列举官爵威命对于河朔藩镇政权重要性的两个案例,但是从这段史料中能够看出的并不是官爵威命对于安抚军情有太大的效果,反而是表现出了对中央朝廷尽忠职守的河朔藩将最后一定会受到朝廷的庇佑。

也就是说对中央朝廷中心的河朔藩将如果在战争中不幸失利,无法达到安定军情的时候,也可以选择逃回朝廷,朝廷也不会处罚他们,甚至会保留他们的官职。

另外根据其他史料可以得出,唐朝时期对于藩镇的态度是非常灵活多变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制度,由此可以得出关于“官爵威命,河朔藩镇”在很大程度上是唐朝朝廷单方面的态度。

一方面唐朝朝廷希望能够以这种官爵威命的方式震慑和拉拢藩镇强将为自己所用,另一方面唐朝朝廷对藩镇强将有没有做太多维护藩镇强将的行为,也就是说唐朝的出发点都是自身的利益为主。

所以“不能自立”也就有了清晰的解释,李德裕代表的唐朝朝廷,对藩镇强调藩镇脱离了中央朝廷是无法自立的,意在警告和拉拢藩镇,也是一种对外的宣传作用。

因此以下就将从河朔藩镇的具体性质以及官爵威命对河朔藩镇的具体用作,官爵威命政策的本质问题入手,探讨官爵威命与河朔藩镇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

二、唐朝官爵威命对河朔藩镇有什么具体的现实作用

官爵威命是唐朝中央提出的一种政治手段,那么就代表官爵威命是代表了朝廷的利益,最终的获利方必然也是中央朝廷,因此探究河朔藩镇的作用就要从唐朝中央朝廷出发。

首先就是官爵威命具有很好的“边际积极作用”,也就是说官爵威命政策的提出对于唐朝的边际发展是有很大的贡献的,最重要的就是促进了唐朝与藩镇的关系,可以说是双赢的一个政策。

对于唐朝来说,官爵威命首先就为自己聚拢了大量的军队和人才将领,官爵威命这一政策是有一定的标准的,那就是要有一定规模的军队,或者说有一定规模势力的藩镇将领,才有资格享受官爵威命的政策。

再有就是军队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必然会需要一个中心人物来统领,这个时候藩镇的中心统领就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而唐朝朝廷聚拢了这些将领,就会使得自身的力量不断地增强,也大大增加了自己的国家实力。

对藩镇来说,官爵威命并不是一定要等到朝廷授予,在史料记载中有很多“以打促谈”的情况,也就是说有很多藩镇将领通过强硬的手段获取了唐朝朝廷的官爵威命。

这种情况并不是朝廷主动授予的,而是藩镇强硬要来的,从这一点也能看出,上述李德裕所言“不能自立”而官爵威命是不符合的,所以说官爵威命需要放在具体的情景下才能符合史实。

藩镇将领之所以会“以打促谈”其实就是因为获得一种更加正统的身份,而且官爵威命也被认为是藩帅登位之前最为重要的一个条件之一,因此情形获得官爵威命也就不难理解。

再有第二个就是官爵威命政策是一把双刃剑,上述提到官爵威命对唐朝来说是一种维护边际关系和拉拢人才的手段,但是同样的只有官爵威命的藩帅才能够获得非常正统的身份,而这个正统的身份对藩帅来说是维护自己合法性和社会声望的重要影响因素。

于是很多藩帅为了这个所谓的正统的合法的身份,就会产生纷争,纷争所导致的结果就是战争,比如说上述提到的“以打促谈”就是藩帅为了获得官爵威命而引发的新的社会隐患,而这一点又是唐朝最不希望的后果。

还有一点就是藩镇一般都是远离朝廷的,那么朝廷对他们的管理必然也是松散的,因此很有可能会造成藩镇势力出现双面说法的情况,对外为了获取身份归顺朝廷,但是在对内的政策中,又脱离朝廷统治,这也是完成朝廷与藩镇矛盾的一大原因。

所以说官爵威命是一把双刃剑,一边为朝廷带来了人才和边际积极作用,使得唐朝能够维持一定的稳定,但是另一方面,又促进了藩镇两面说法的情况,为唐朝埋下了隐患。

三、唐朝的官爵威命本质上来说是对河朔藩镇统治的政治软力量

官爵威命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政治软力量,对于藩镇问题的解决一直是各个朝代不断进行的任务,但是唐朝在安史之乱之后国力大大下降,因此很难再去用武力镇压藩镇的势力,所以说官爵威命对唐朝来说是非常有效的政治手段。

从两方面来说第一点就是唐朝没有了足够的精力去对付藩镇势力,另一个就是唐朝也非常需要增加自己的军事实力,而藩镇势力的内部也存在着很多的不稳定因素,对于唐朝既依赖又非常不服。

所以说官爵威命就是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下产生的,不但解决了唐朝急需解决的边境问题,也为藩镇势力提供了很好的政治支持,维护了藩帅的正统身份。

因此非常好地解释了河朔藩镇对唐朝有依赖性的同时又具有游离性,从这得到的结论就是官爵威命就是一种唐朝朝廷与藩镇势力互相借重的手段,藩镇势力与唐朝朝廷都是彼此需要的关系。

有了官爵威命的藩帅在藩镇中必然也就有了一定的声望,毕竟官爵威命代表的就是身份的正统性和合法性,有了这些就有利于藩帅不断的扩充自己的势力。

而唐朝在官爵威命之下就获得了一定的支持和拥护,有利于缓解朝廷的压力,也对边境问题有很大的改善,双刀都有了需求,并且能够达到一致,官爵威命就体现出了它的优势一面。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官爵威命就是一种政治的软力量,由唐朝朝廷授出,藩镇势力接受,从而达成了一种政治上的统一。

之所以说是软力量也是因为政治手段不需要动用军事战争,再有就是唐朝朝廷也确实没有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进行强硬镇压了,因此只能通过软力量的作用,寻求到一种平衡状态。

参考献:

[1]《唐代河北藩镇研究》冯金忠科学出版社

[2]《李德裕文集校笺》李德裕中华书局

[3]《关于河朔三镇藩帅的继承》谷川道雄唐代研究学者联谊会

[4]《中晚唐五代的河朔藩镇与社会流动》张天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更多文章

  • 杨贵妃与安禄山暗生情愫,因怕事情败露发明了抹胸,至今还在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因美人而放弃奋斗,甚至能够容忍自己的女人偷情,进而造成另类的奇葩景象出现。安禄山与杨玉环的事迹,因他而出现新高度。不得不说风气时尚,习俗变化也带来一些新动态。唐朝皇族李氏有胡族血统,自然也继承一定的旧俗。在杨贵妃因为寂寞而对安禄山另有情愫后,三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就不可避免。一次意外偷情,导致贵妃身体有

  • 我国四大美人都有身体缺陷,西施、貂蝉不算啥,杨贵妃的难以启齿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四大美人有杨贵妃貂蝉还有什么,貂蝉和西施谁最有才华,西施是四大美人中的貂蝉吗

    四大美人以美貌闻名于世,一直被人们称颂。然而,即便是千娇百媚、无人能及的顶级美女,也会有美中不足之处。这样倾国倾城、婀娜多姿的绝世美人,也有不为人知的身体缺陷,其中西施的缺陷最严重,而杨贵妃的缺陷最让人难以启齿。那么,拥有盛世美颜的古代四美究竟有怎样的身体缺陷呢?沉鱼西施,心疾效颦西施本名施夷光、越

  • 为什么清朝人口会出现迅速增长,从7000万激增到4亿,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人口何时突破1亿,为什么清朝人口猛增,清朝人口大量增加带来了哪些影响

    如今的中国有14亿人左右,但是在封建朝代前期,中国的人口增长数据其实比较慢的。明朝的时候,人口增长最多的时候也只达到一亿人,之前的朝代都没有达到1亿人。那么为什么之后,中国的人口会突然从1亿激激增到十几亿呢?其实这些和康熙也有一定的原因,康熙做了一些事情,让人口从七千万激增到了4亿,这些事情促进了人

  • 清朝的穷人娶不上媳妇,如何延续香火?他们的办法有违伦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穷人如何延续香火,清朝穷人娶不上老婆怎么传宗接代,清朝穷人可以娶老婆吗

    自古以来,结婚生子就是一个人一生之中的头等大事,即便到了现在也是如此。放到现在来说,两情相悦,结为夫妻,更多的是为了彼此的陪伴和照顾。而在古代却并不是这样,古人娶妻无非就是为了生子,毕竟在封建社会时期,子嗣的传承是尤为重要的,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娶上媳妇,延续家族的香火。在晚清时期那样破败的社会

  • 和珅出上联“三斤四两五花肉”,纪晓岚巧对下联,成了经典永流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清朝大臣,人们最熟悉的除了近代,也就是鸦片战争前后的几位之外,前期,尤其是乾隆皇帝时期,大家最津津乐道的可能就是刘墉、纪晓岚以及和珅等人了。为啥?因为有说头、有趣儿!当然,这种趣味性更多的是来源于影视剧的演绎。比如《铁齿铜牙纪晓岚》。在电视剧中,乾隆皇帝同纪晓岚、和珅主仆三人平日里总喜欢微服私访

  • 甄嬛侍寝后,为何非要跪在地上给雍正穿衣?华妃自尽前,才明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情义第一集华妃就满是醋意地看着进宫的秀女,再加上杀鸡儆猴地惩治夏常在,吓唬吓唬新妃嫔们,这只是向这群新进宫的菜鸟们宣誓自己的主权。相比之下,甄嬛对渣正帝只是有情无意。在甄嬛青春懵懂的年纪,渣正帝只是像想象中的白马王子一般出现,两个人一起做想象中浪漫的事情:杏花雨下吟诗、螺子黛描眉、红袖添香等。只是像

  • 年羹尧西征归来,皇帝领百官相迎,他的一个行为让雍正不得不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雍正处理年羹尧,年羹尧怎么不知道雍正要杀他,年羹尧为什么不敢向雍正低头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华妃原名年世兰,是清朝大将年羹尧最为宠爱的妹妹。而年世兰作为雍正的妃子,她一生是荣华富贵,还是凄惨贫困,都与她哥哥的地位有着极大的关系。一代名将年羹尧康熙十八年,年羹尧出生,他的父亲历任河南道御史、工部侍郎,官至湖广巡抚。而年羹尧深受父亲的影响,自幼饱读诗书,颇有一番学识。在中进士

  • 我国古代的“巨贪”并不是和珅,而是另有其人,名字鲜为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巨贪和珅,乾隆为何不杀巨贪和珅,千古第二巨贪和珅

    历史上因为贪腐而“名留青史”的人非常多,但是最出名的应该就是清朝的大贪官和珅了。《宰相刘罗锅》和《铁齿铜牙纪晓岚》等优秀影视剧里,著名表演艺术家王刚老师,将和珅那种贪得无厌的形象演绎得可笑又可恶。因为他的出色表演,这个在乾隆时期的大贪官变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不过,纵览我国封建王朝的历史,称得上第一贪

  • 慈禧曾写过一首诗,第三句、第四句常被人挂在嘴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慈禧最好的十首诗,慈禧诗原文全文,慈禧一生就写了一首诗

    不过,慈禧太后也曾做过有意思的一首诗,这首诗歌与她的“人设”截然相反。曾经,或许你的父母经常挂在嘴边,但却不知道是慈禧太后写的。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故事。出身低微的女人清朝时期,有很严格的等级制度,内外有别、尊卑有序,除了皇族以外,其余的人都可以说是“奴才”。在奴才之中,也分有一定的等级,满清贵

  • 慈禧晚年,深夜召戏子入宫,第二天戏子被太监抬出宫门,奄奄一息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慈禧18岁真实长相,戏子与慈禧,慈禧最后一次入殓

    慈禧与武则天在我国的历史上,真正登上过政坛的女人有很多,但非常著名的却只有两个,一个就是大唐盛世时的武则天,另一个就是在现代饱受骂名的慈禧。两者虽然都在史书上留下了名,但是却留下了完全不一样的评价,首先作为我国历史上真真正正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能力是真真正正可以说的上是巾帼不让须眉。甚至于,在某些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