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王怯秋刚满十六岁,正是一生中最美的年华。她的一头乌发如瀑似云,一双杏核眼,含情脉脉,加之婀娜窈窕,琴棋书画,无不精通,芳名早已远播。南京城内,期望一亲芳泽的公子王孙,多如过江之鲫。
在王怯秋众多的仰慕者之中,有一个纨绔子弟名叫李芩,李芩是有钱人家的公子,此人外貌英俊,却是个薄情寡义之人。公子光顾过王怯秋几次,王怯秋对出身尊贵,风度翩翩的公子一见钟情,两人很快就如胶似漆了。
情到浓时,公子对王怯秋发誓,声称要娶王怯秋为妻子,其实他只是贪恋王怯秋的美色罢了。王怯秋毕竟单纯,不知道公子是在骗自己,以为公子是真心要娶自己为妻,非常开心。于是王怯秋就催促公子早日为自己赎身,好让自己脱离火坑,有个终身的好归宿。
王怯秋的鸨母得知后,自然是舍不得放王怯秋这棵摇钱树离开,就要求公子必须要将王怯秋明媒正娶,不然自己不会答应王怯秋从良。公子本来就没打算娶王怯秋,何况鸨母如此要求呢。于是他找了借口,假装很伤心地对鸨母和王怯秋说:“您的要求,我倒是一百个愿意,但是我们家门风甚严,你的要求我实在是做不到。”
说完之后,公子就要告辞。王怯秋一看心上人要走,顿时着急了,拉着公子的手,对公子哀求说:“你不能娶我为妻,我不怪你,你纳我为妾也行,可千万不要抛下我不管。”公子假装答应,然后就离开了。从那天开始,公子再也没有来找过王怯秋,更别提纳妾之事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一晃半年过去了,期间王怯秋给公子写了好几封信,但是始终没有收到任何回应。这时候,王怯秋知道自己被公子这个负心汉给骗了,她感觉自己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但是她又不甘心。在这种情况之下,王怯秋很快就病倒了。病中的王怯秋依然思念公子,但是公子依然没来看她,王怯秋心里非常恼怒伤心,三天之后,在一个雨夜之中,悲痛而死。
王怯秋去世后,南京的文人才子得知了此事,心里都为痴情的王怯秋感到悲哀。当时有个叫做王啸云的才子,画了一副画,画上的美人正是王怯秋。王啸云还征集挽诗,来悼念苦命的女孩王怯秋。一时之间,金陵的才子词人纷纷写诗怀念王怯秋,不过其中写得最好的,还是王啸云自己所所的一首挽诗。
王啸云的挽诗之中,有两句是这么写的:疏风峭雨词人泪,冷月梅花倩女魂。意思是王怯秋红颜薄命,一缕芳魂已随梅花月色而去;我们这些文人墨客,只能在凄风苦雨之中,为美人的逝去而悄悄流泪。王怯秋为情而死的事迹,和王啸云为他写的挽诗,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南京城,而那个抛弃王怯秋的公子,也成了千夫所指的薄幸郎,负心汉,永远都受到良心的谴责。
这正是:
疏风峭雨词人泪,
冷月梅花倩女魂。
十里秦淮空逝水,
一片芳心错付人。
参考资料: 《美人轶事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