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都劫掠一空。以康王赵构为首的一批未被俘虏的宗室成员及朝廷大臣,不敢就地组织抵抗,慌张南逃。为了控制以汴京为中心的中原地区,金军决定扶植一个傀儡政权。他们已经内定了张邦昌,却又假装照顾汉民族的民心,威逼被俘的宋朝大臣们推选一个与宋皇室不同姓的人做皇帝,理由是皇室成员败坏了国家,没有资格再当皇帝。被俘的多数大臣,还有一些民族气节,正统观念,认为皇帝必须由宋徽宗的子孙来当,却又不便提出,便用不肯推荐的方法进行消极对抗。张邦昌感到过皇帝瘾的机会可能失去,便私下活动,让一些人推荐自己。有几个原在宋政权不得意的人想借推戴新皇帝捞些好处,又知道张邦昌早已讨得金人的好感,便推荐了张邦昌。金大将粘没喝为了能把扶立张邦昌办得像是宋朝大臣的公意。
便又到被俘的宋臣中征求意见,不料连秦桧这样的投降分子也表示反对。金人急于北撤,也顾不得被俘宋臣的异议,就把张邦昌封为皇帝,金太宗事后又仿照辽政权当年扶植石敬瑭的方法,一本正经地颁布诏书,赐给张邦昌当皇帝的册书。于是,张宗昌在狼藉一片的劫后汴京皇宫里草草粉墨登场,把几个和他臭味相投的人封为宰相等,算是建立了他自己的政权。政权该有个国名,汴京在古代宋国,“宋”这个名称自然是绝对不能用的。张邦昌的家乡东光属齐地,齐地的大部分已被金军占领,“齐”这个名称自然也不便使用;几经斟酌之后,张邦昌把国号定名为楚,自称大楚皇帝。南方的楚地,尚在宋军手中,张邦昌以楚为国号,是向金人献媚甘心做汉奸的明证。当皇帝就要颁布诏书。
发号施令,玉玺是不能缺少的。金军把宋徽宗、钦宗的玉玺、杂印全都作为战利品搬走了,金政权册封时给的那颗临时赶制的印,不但粗劣,而且不符合一个皇帝的身份,张邦昌虽然不得不用,心里总感到不是滋味。临时刻制不但找不到合适的玉,连玉工也没有。怎么办呢?张邦昌怀着侥幸的心理,以清理宫室为由,命人在劫后的皇宫中仔细搜索,能找到一颗杂印也好。结果竟大出张邦昌的期望,一下子找到了两颗最宝贵的玺宝,一颗是宋太祖刻制的“大宋受命之宝”,另一颗是宋徽宗自刻的那颗巨大的“定命宝”。这两颗玺虽然不能用于颁布诏令,却是皇帝身份的重要象征。金兵搜索皇宫之时,连那些杂玺印都不肯留下,为什么却放过了这两颗?是宫廷符宝郎故意藏了起来,还是金兵搬运时遗漏了?
已经无从考索。与此同时,张邦昌还找到一位重要人物,即宋哲宗的孟皇后。孟皇后当年因后宫斗争,被哲宗废掉,居住在瑶华宫里当女道士,哲宗死后,朝廷上下都认为她是受害者,寄予同情。靖康之难中,她因为已经被废,不是后宫成员了,所以没有被金兵押走。张邦昌感到孟皇后虽然被废,却可以利用,便把她请了出来,尊奉她为赵太后,自己颁发诏书行不通的时候,就声称太后垂帘听政,用她的名义颁发制书。张邦昌当皇帝没有几天,就有消息说,康王没有被金兵俘获,尚在济州一带。本来拥戴张邦昌的几个人,见到人心仍然向宋,“大楚”不会久长,便劝张邦昌拥戴康王,赵太后也认为应当政归康王。张邦昌见最亲信的人也要背离自己,更加上当时中原一带处处有拥宋抗金的义军。
金政权对自己的勒索又非常苛刻,无法交纳金军索取的银粮,傀儡皇帝实在当不下去,便请孟太后写信,请康王继皇帝位,并派康王三舅韦渊等人把两颗玉玺献给了康王,借以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康王本来根本不曾想过皇帝位子会轮给自己,见了孟太后的手书和张邦昌送来的玉玺,自然喜出望外,但张邦昌是真心还是假心,一时还吃不准,便借口韦渊见面时使用了张邦昌封的官号,装出勃然大怒的样子,要把韦渊处死,不肯收下玉玺,以便显示他对僭逆者的痛恨,对大宋皇朝的绝对忠贞。康王府知客韩公裔提醒说:“神器来到大王面前,这是天命,当前要紧的,是早正大统”康王转怒为喜,放掉三舅,收下玉玺,到东京正式即位,后来建都临安,成为南宋的第一个皇帝一宋高宗张邦昌和宋高宗有过一段不平常的情缘。
汴京被围之时,张邦昌作为河北割地使与金人谈判割投降事宜,高宗当时也被派出使金军,割地投降的态度,比张邦昌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他即位之后,给了张邦昌一个昭化军节度副使的头衔,送到潭州安置,而不准备当作叛贼惩办,只是由于抗金派领袖李纲等人强烈要求,才不得不把张邦昌处死。孟太后则南归了,被尊为元祐太后。张邦昌傀儡政权垮台不久,金政权又扶植起另一个傀儡皇帝—刘豫。刘豫在哲宗时就中了进士,由于在国学时品行不端,偷过同学的银盂和纱衣,官运一直不好,直到北宋末年,只当到河北提刑等官,总感到怀才不遇。汴京陷落,弃官逃到仪真,想在立脚未稳的南宋朝廷里捞个好位子,不料朝廷派系斗争激烈,最后只得到个知济南府的官衔。
在建炎二年,回到了北方济南当时已处在敌后状态,建炎三年,金朝大军攻过长江,宋高宗从临安逃往明州,又转逃到海上,刘豫以为宋朝气数已尽,便杀了抗金将领关胜等人,向金政权投降。金兵过江以后,没有能消灭南宋政权,当兀术率军北返之时,又在镇江西北的黄天荡一带,遭到抗金名将韩世忠水军的截击,损失惨重。中原地区的抗金义军也十分活跃。在这种情况下,金政权看中了刘豫,帮他建立了一个“齐国”,派大同尹等人册立为皇帝,并且赐给他几颗金玺,让他把北宋时的北京作为京城。一开始,刘豫使用金太宗的年号,把当皇帝这一年称为保大八年,不久感到,这种做法的傀儡形象太过分了,无法欺骗中原人民,就另用了自己的年号,称为“阜成”。刘豫和张邦昌不同,当傀儡特别卖力。
野心也很大,企图帮助金人灭掉南宋,做取代南宋的汉人皇帝。因此,他当皇帝以后,就大力组编军队,积极配合金军与宋军作战,甚至多次独自与宋军对阵,使宋军受到不少损失。他为了笼络汉族知识分子,还曾举行过进土考试。但是,金政权扶植刘豫,只不过是要利用他安定中原地区,为金军尽可能多地搜刮非常匮乏的人力和财力,而不是要使他变成另一个汉族政权。所以,金政权不断向刘豫施压,逼他不断加码搜刮人民,交纳贡赋,使得刘豫叫苦连天。到金熙宗即位以后,控制朝政的粘没喝等人感到刘豫已经没有多大用处,就废掉齐国,把刘豫降为蜀王,并把他迁到临潢,不久他就死在那里。刘豫被废,原先赐给他的皇帝金玺等物也都被收了回去。好了,今天小编就讲到这里了,下次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