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是无颜过江还是担心再次被骗?司马迁《史记》兴许是美化项羽

项羽是无颜过江还是担心再次被骗?司马迁《史记》兴许是美化项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906 更新时间:2023/12/5 0:47:51

《史记·项羽本纪》是这样记载的:“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我,我何面目见之?”项羽说追随自己的子弟兵几乎损失殆尽,他羞愧不已。但是如果原因真全是由于子弟兵的损失,那项羽这样重情义的人完全可以追随子弟兵而去,但是他却选择冲出了重重包围。所以《史记》里的这一番描述,不妨看成是司马迁对项羽的美化。

关于项羽之所以不选择回到江东,选择东山再起,史学家给出了另一个原因——项羽怕再一次被欺骗。

项羽经历垓下之围时,已经想好下一步该怎么做,如果照他设想的路线走,那么汉军追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项羽运气不好,逃到阴陵迷了路,项羽向农夫问路,农夫给他指了一条路,却没承想这是个圈套,而后项羽陷入天泽。

这时候项羽才知道农夫骗了他,这样一来二去,时机便耽误了,给了汉军足够的时间截堵,项羽的逃亡更是难上加难。

项羽不怕战死,他觉得胜负已然成为了定数。但是如果因为被欺骗而落入汉军手中,那是天大的耻辱,“士可杀不可辱”,这也是项羽最后选择乌江自刎的原因之一。

设想一下,如果历史能够倒流,在公元前202年的鸿沟之盟上,项羽觉察到刘邦的真正意图,就不会把他们之间的协议当作是让江东喘息的机会。那恐怕后来的刘邦毁约,项羽被困垓下,最后乌江自刎都会被改写!

本文由北岸木子原创,欢迎关注,带您纵横古今,纵览世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的十大军师都有哪些人,如何排名,诸葛亮是否排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是什么国的军师,十大最强军师诸葛亮,三国时诸葛亮的军师是何官职

    三国时期人才济济,能够作为谋士的人非常多,魏、蜀、吴三大政权都有不少,在三国时期的各个战役中,无一不活跃着军师这样一批人,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主公出谋划策,正是这些计策决定了战争的最终胜负。曹魏方面的军师或者谋士有:荀彧、荀攸、郭嘉、贾诩、程昱、司马懿、刘晔、蒋济、钟会。蜀汉方面的军师或者谋士有:

  • 张飞之子:张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飞的儿子张绍,张飞之子是谁的儿子,张绍字辈名字大全集

    追谥飞曰桓侯。长子苞,早夭。次子绍嗣,官至侍中尚书仆射。苞子遵为尚书,随诸葛瞻於绵竹,与邓艾战,死。---《三国志·蜀书·张飞传》张绍(?-?),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车骑将军张飞次子。刘禅在位时期,官拜侍中、尚书仆射,继承西乡侯爵位。景耀六年(公元263年),蜀汉灭亡,皇帝刘

  • 兵马俑的真正主人并不是秦始皇,有可能是一位意想不到的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始皇兵马俑资料,兵马俑的真正主人是秦始皇吗,中国历史秦始皇兵马俑

    关于兵马俑的主人,曾经有学者认为它们不属于秦始皇,而是属于秦始皇的高祖母——秦宣太后芈氏。理由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计量单位、货币、文字、法令都统一了,更厉害的是他统一了“车轨”。在春秋战国时期,每个国家的车轨是不一样的。车轨不同,铺出来的道路宽度就不一样,比如齐国的马车去到赵国就有可能不好走,因

  • 三国时特殊的盟约,孙权为何提出二帝并尊战略?原因有以下三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孙权的二帝并尊战略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互不侵犯条约,是在第一个两个帝国在完全对等的条件下缔结的。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强大的曹魏,蜀国也不再执着于正统大义的名分,接受了孙吴提出的二帝并尊战略。这样一个在三国时期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战略,它的提出又有哪些先决条件呢?第一点,孙吴国内稳定。影响孙吴国内是否

  • 三国为何鼎立,因为有他打下的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为什么能鼎立,三国鼎立状况,三国时期的鼎立局面是哪三国

    本文就从黄巾起义的兴起到覆亡,探究一下东汉王朝末年的政治弊端,以及黄巾起义对东汉的影响。东汉末年,从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已经过去了150多年。当初刘秀恢复汉室依靠的那些大豪强地主越发放肆地兼并土地,导致许多农民丧失土地,沦为奴隶一样的人,社会矛盾十分地尖锐。这时,东汉王朝内部也在进行着你死我活的斗争

  • 解剖历史中真正的曹操,到底是一代枭雄还是奸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到底是奸雄还是枭雄,历史上真正的曹操是怎样的,历史上的曹操是怎样一个人呢

    三国中的曹操在早期的时候是不被看好的,因为从小是被身为宦官的父亲曹腾收养,即使出身豪门,但在当时的人眼中身份低微,可能就是因为出身的缘故,从小曹操就非常努力,并且显露出了高强的才能,喜兵法,好博览群书,武艺更是高强,熹平三年,已然成年的曹操被举为孝廉,在当时的权贵之地当起了北部尉。早期的曹操选择的是

  •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击杀张郃,却还是无功而返!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为何说张郃死了中计了,诸葛亮北伐时张郃的部队,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中张郃的战术

    不过,不管怎样,这距离匡扶汉室,一统中原的目标,还存在非常大的距离。于是,在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中原。公元231年春天,诸葛亮乘曹魏雍凉地区半年没有下雨,再次进行北伐,以木牛运粮,包围祁山堡。曹魏因大将曹真病重,魏明帝曹睿改派司马懿为统帅屯于长安,领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人抵抗。

  • 此人归降刘备后,因为直呼刘备姓名,差点被关羽、张飞杀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死前最狠一计,黄忠怎么归降刘备的,刘备的著名历史事件

    马超后来被曹操逼得太紧,终于投降了刘备,刘备封他为骠骑将军,这是刘备自称汉中王之后,这份职位已经算很高了,其实在刘备心中,他是有点害怕马超的,毕竟马超原本是一方诸侯,迫不得已才投降了自己,而且马超能力太强,似乎没几个人能镇得住他。马超刚刚归顺刘备时,刘备让他去打刘璋,刘璋一看马超来了,一下子就被吓傻

  • 别被《史记》误导了,刘邦有两项能力远超常人,注定项羽不是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汉殿宴臣图宴会期间,刘邦问道: “各位可知为何是我赢得了天下,而项羽为何失了天下?”下面的臣子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安国侯王陵认为:刘邦有时候喜欢辱骂人,让人下不了台,但是刘邦心胸开阔,懂得与人分享。反观项羽,妒贤嫉能渐渐失信于天下。 王陵为人忠厚正直,他的这番话说的不卑不亢,也算是比较客观的评价。不

  • 浅谈三国时期夏侯氏与曹氏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曹氏夏侯氏关系图,夏侯和曹氏,夏侯和曹氏有什么关系

    夏侯惇是沛国谯县人,曹操的同乡,他从初平元年开始,在曹操作“奋武将军”的时候,就已经当了曹操的“司马”。其后,由司马而升为“折冲校尉”、东郡太守、陈留太守、济阴太守、河南尹。他的军阶也早就由校尉升为将军,先后做了“建武将军”、“伏波将军”与“前将军”。而且,封为“高安乡侯”,属于“乡侯”的一级,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