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期并非完全没有发展武器装备,他们也开发了三弓床弩这样的“大国利器”,而且射程高达1500米,让很多军迷顶礼膜拜,甚至认为超过了现代很多步枪。但是,稍微具备巡逻思维的人都能知道,这种三弓床弩的精度和杀伤密度都是硬伤,如果拿这种武器上战场与方腊起义军对战,不大败而归才怪呢。
古代的弓弩的确有一定的杀伤力,而且在古代军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弓弩的固有属性决定了它的初速度不可能太快,势能转化成的动能,远远不如火药爆炸转化成的动能要大。因此,古代的弓箭手讲究的是射击精度,弓箭部队讲究的是发射密度。我们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能看到,当时的射手训练骑射,都在追求精度,甚至是武状元的考场也在比弓箭射击精度,而不是类似现代军队手榴弹投远的比射程。当时的军队为什么不比射程呢?因此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强弩之末,弓弩的有效射程就在百米左右,盲目扩大射程,带来的杀伤力不仅不会扩大,还会成倍降低,而且会浪费大量的箭支,造成战场上无谓的消耗。
但是,宋朝就是有人发明了三弓床弩,甚至出现了“八牛弩”,要上百名士兵绞轴才能把弦张开,其作战适应能力因此也非常低,作战反应速度非常慢。所以说,宋朝依靠这种鸡肋的武器是不可能打赢大国对抗的。后来,宋朝又开始研发以火药为代表的热兵器,火球、引火球、蒺藜火球、霹雳火球、烟球、铁嘴火鹞、竹火鹞、火箭等层出不穷。
比如,宋朝有一种叫做霹雳炮的武器,对抗金兵的朝代曾经使用过,但是由于是前膛装药,作战反应速度非常慢,作战速度甚至不如骑兵,这样不实用的热兵器,难以抵挡蒙古的铁骑就不足为奇了。所以说,武器装备的研发尽管是有时代性的,但是无论哪个时代都存在固有的特性,像前面所说的兵器射程、杀伤密度、精度、作战反应速度、装备使用效能,对于冷兵器和热兵器同样适用,冷兵器时代最强的兵种是骑兵,就是因为骑兵把火力、机动、防护、效能有机结合了起来,而且结合的最好,才出现了蒙古铁骑横扫亚欧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