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有首清明诗,思想比杜牧的更深刻,仅仅28字,却道尽千古悲哀

古代有首清明诗,思想比杜牧的更深刻,仅仅28字,却道尽千古悲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440 更新时间:2024/2/23 5:26:12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清明时节有的坟墓没有人祭扫,成为荒坟的场景。

而荒坟变多的原因,就是当时诗人所处的时代正是元末明初。

元朝还没有被推翻之前,许多起义军就纷纷崛起,开始了极为大规模的乱斗,这个时候就是元末。

而战乱的起因是,元朝当时征集了大概26万百姓修黄河,而且想要在半年内就将工期完成,百姓当然怨声载道。白莲教领袖韩山童在修黄河开工之前,准备了一个独眼巨人雕像,背后还写有“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的字样,这个独眼巨人一经挖出,百姓都认为元朝气数已尽,许多人便开始了反元,开了大乱战的局面。

反元的各路人马中分为红巾军和非红巾军。私盐贩子张士诚在高邮称王,建立吴国;陈友谅自称勤王,建立天完政权;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这些人都聚集在元末这个时期,展开的战斗有多少也就不用说了。

可是,战乱对百姓百害无利,无数的百姓在元末大乱战中丧生,荒坟也就因此多了无数。甚至有的尸体,因为家中无人,都没有人收殓。

高启见此场景,有感而发。高启本人也是元末大乱战的受害人之一,23岁的时候就因为不想参与在乱战当中,带着家人隐居在吴淞江畔的青丘之中。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是高启写的陈秀才的样子。陈秀才战后余生,躲过了乱战,回到家乡,眼前却是萧索凋敝的场景。又正值清明,更是悲从中来。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是诗人高启的联想、想象,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时节下,百姓大多家破人亡,先祖的坟墓更是没有人照看、祭扫,满目荒凉的荒坟只能让人哀叹生不逢时,成为必然的时代交替的牺牲物。

高启同情普通百姓的疾苦,却也无法阻止战乱的出现、死亡的发生,只能写下《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来表达当时悲恸、无奈的心情。

杜牧的《清明》不同,杜牧写下这首诗主要表现的是后人与先人告别之后,一个人走在漫漫人生路上,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也不知道是什么样子,又恰好下起迷蒙的细雨,更加加重心中的苦闷。这首诗唤起的是,古往今来读者的普遍的共通感。

高启则是用清明诗表现当时时代的特点,战乱导致人民颠沛流离、家破人亡,唤起的是,古往今来读者对当时受战乱迫害的悲惨之人的同情。

参考资料:《唐宋词鉴赏辞典》、《唐诗鉴赏辞典》、《中华诗词鉴赏辞典》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无风却起念

更多文章

  • 李治成李世民的接班人,三个因素缺一不可,一步走错国家差点改姓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李渊深知形势,于是,禅让帝位,成为了太上皇,之后,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然而,大唐到了第三代,皇位便传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李治手中。都说虎父无犬子,可是,李治的政治手段,真不能与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同日而语,甚至,连自己的皇后武则天都不及。历史评价其承贞观遗风,行事颇为稳重,但是,后世却

  • 图解楚汉战争:齐国兴兵叛乱,刘邦挺兵出关,定鼎三秦大地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楚汉战争十大疑云,楚汉战争将领排行,楚汉战争常识

    项羽在关中分封十八王,自封西楚霸王,成为了华夏大地上最为强悍的霸主。只不过,项羽分封诸王的背后,早已经埋下了一系列的隐患,继而马上引发了更大的战端。秦末乱世,齐、楚、燕、韩、赵、魏纷纷起兵响应,可在项羽主导的钜鹿大战中,赵国被章邯围困于钜鹿,其余五国皆停驻不前,未敢于章邯大军交战,项羽引兵冲垮秦国主

  • 春秋时期最著名的8位军事人才:齐国人才济济,秦国无一人上榜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春秋最强十大名将,春秋各国名将一览表,春秋战国最杰出的三个军事将领

    1,郑寤生(郑国)郑寤生也就是郑庄公,他是春秋时期最先崭露头角的君主,有“小霸”之称。郑庄公继位后,先是平定了叔段之乱,完成了国家统一。又不断和宋国、卫国征战,多次取得了胜利。郑庄公的强势严重动摇的周天子的权威,于是周桓王带领大军讨伐郑国,郑庄公亲征,在“繻葛之战”中击败了周天子,从此周天子的地位一

  • 《战国策》并不是一本史书,它记载的张仪和苏秦也多不真实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苏秦与张仪,战国策有哪些资料,历史上的张仪苏秦

    [var1]在战国时代,由于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十分复杂,战争和和平瞬息万变,外交说辞也就是变得重要起来。于是就出现了张仪、公孙衍、苏秦、范雎等说客,他们被称为“纵横家”。诸侯之间联合抗衡秦国为“合纵”,秦国和东方国家联合为“连横”。在战国末期,就逐渐形成了这些纵横家的说辞总集,主要是作为纵横家学习的

  • 刘关张殒命都与东吴有关,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为何目标始终是魏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白帝城托孤原文400字,诸葛亮为啥不夺荆州,白帝城托孤完整版视频

    [var1]刘关张的兄弟情是千秋忠义还是其他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我们也不对张飞被杀后刘备淡然的表态“噫!飞死矣”来深究刘备当时真正的心态。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刘备集团凭着借来的荆州成就了横跨荆益蜀汉;但是盛极而衰,在两三年内因为荆州刘关张先后殒命。这才有了刘备白帝城托孤的历史事件,但是诸葛亮执掌蜀

  • 秦国几乎没有出过一个昏君,为何还要经过长达163年才完成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国唯一的昏君,秦国历代有昏君吗,历史上真实的秦国昏君

    [var1]秦穆公时,秦国广揽山东诸国之贤才。一时间,百里奚、蹇叔、公孙枝、由于等贤才汇聚一堂,帮助秦国吞并了戎人建立的约20个国家,于是秦穆公便称霸于西部。然而,此时秦国的兴盛是不可持续的,因为秦国的经济、文化和军事实力仍然相当有限,尚不足以与晋、齐、楚等大国比肩。又过了若干世代,经过了几次争夺国

  • 春秋战国时代的民族大融合:为汉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国时期的汉族,汉族是融合而成的吗,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民族

    一,春秋时期中原的民族分布格局周人自称是夏人的后裔,因此自称为“华夏”,位于中原一带的诸侯国就统称为“诸夏”。周人强调华夏“有礼义之大”、“有革服之美”。周人将四周的民族称为蛮、夷、戎、狄,认为他们是不知礼义、不讲文明的野蛮族类,甚至贬斥为“禽兽”、“豺狼”。周人认为对华夏诸国应该推行德政,对蛮夷则

  • 齐国政治家“管仲”,略施小计、打垮楚国,如今成为商界贯用手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管仲如何通过贸易战打垮楚国,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管仲怎样使齐国强大

    管仲一生的功劳十分伟大。他以顶级的智慧和谋略,为齐桓公打造了一个固若金汤的大齐国,并将其推上“春秋五霸”的至上席位。齐桓公能够实现“一匡天下,九合诸侯”的伟大理想,与管仲的辅佐,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没有管仲,就没有齐桓公。管仲辅佐齐桓公,如诸葛亮辅佐刘备一样,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以超凡的智慧,

  • 唐朝在经历安史之乱后,河套地区是谁在掌管?宋朝为何收不回河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安史之乱对宋朝的影响,宋朝采取什么措施避免了安史之乱,宋朝人怎么看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唐朝中原地区自顾不暇,只好将安西都护府的兵马调往中原平叛。安西都护府一下子就空虚了下来,吐蕃趁机夺取了该地区,包括河西走廊大部分地区。宋朝就更不像样了,压根就没有机会收复河西走廊地区。李元昊在河套地区建立了西夏王朝以后,宋朝就失去了对该地区的管辖机会,本来也没实力管辖,所以也不心疼

  • 刘娥如何成为宋朝权后?她真可以和武则天相比?宋仁宗被她害惨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仁宗为啥不废刘娥,历史上的刘娥对宋仁宗好吗,真实的刘娥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跟随清平乐的脚步,我们逐渐认识到了北宋时期的权后刘娥。这个女人其实一点都不简单,有人说她有武则天的能力,却没有武则天的野心。这样的评价其实不够中肯,但是也足以说明刘娥是个厉害的角色。那么她是如何一点点爬上那至高无上的宝座的呢?刘娥改嫁宋真宗,独得宠爱。刘娥那会儿还是银匠龚美的媳妇儿,龚美不远千里,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