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夏朝的地望到底在哪里?最有可能的是山东、江苏、河南交界一带

夏朝的地望到底在哪里?最有可能的是山东、江苏、河南交界一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232 更新时间:2024/1/19 9:27:10

中国许多的古文献都记载,夏朝的建立就是一个羌人。《新语·术事》云:“大禹出于西羌”。《史记·六国年表》:“禹兴于西羌”。《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娶于有莘氏,……产高密(禹),家于西羌”。《盐铁论·国病》亦云:“禹出西羌”。这么多的文献记载都认为大禹是西羌人,大体上是不会有问题的。

汉族的祖先为华夏族,华夏族的祖先为炎黄。炎黄则是从古羌族分裂而出的民族。不管在文字上、分子人类学上都能够得到证明。黄帝为姬姓,到春秋时期,许多北狄、西戎都是姬姓,《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炎帝为姜姓,姜和羌是同源词。《说文解字》曰“男羌为羌,女羌为姜”。夏人是炎黄的后代,所以称为西羌。周人是夏人的后代,所以自称为华夏,周人也是姬姓和姜姓通婚的民族。

然而,和夏朝发生的诸多联系中,却几乎都是东方的民族。如一度取代夏朝统治的是东方的有穷氏,其首领后羿,是东夷人。几乎夏朝所有的战争都是和东夷族发生的。灭夏朝的也是东方的商朝,也是东夷的一支。大禹时期重要的涂山大会、会稽山大会都是位于东方地区召开的。这又说明,夏人早已从西北渭河一带迁徙到了东方一带,极有可能位于山东、江苏、河南交界的地区。

既然夏人脱离游牧族不久,那么身上肯定带有许多游牧族的基本特征,那就是迁徙不定。从古本《竹书纪年》可以看出,夏朝没有一个固定的都城,大禹时期有阳城,后来有斟寻,还有老丘等地。及时到了商朝前期,其都城也是迁徙不定的。也因为此,夏朝很难有堆积丰富的遗址,也就大大增加了考古的难度。夏朝的国度之中,只有一个能知道确切的大概地点,那就是老丘。根据春秋时期文献记载,这里的老丘就是卫国新都,位于濮阳。

不过,我们依然可以从文献中早到夏人活动的一些地点。在夏朝之前,有一个军事首领为舜,他的部落叫做“有虞氏”,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孟子说的没错,舜希望儿子商均继位,但是没有成功。大禹建立夏朝后,分封商均为虞国。这个虞国大概位于苏北一带,后来被商朝灭了。西周时期,又分封有虞氏后人在陈国,位于今天的商丘一带,后来迁徙到了淮阳。

莱丘铭

还有一个重要的分封国是徐国。徐国是伯益之子若木的封国,位于今天的徐州、淮安、宿迁一带。另外,越国也是夏朝的封国。春秋的时期的越国位于浙江,这是因为越国发生了南迁。在西周时期,由于周公东征,导致徐国、越国等纷纷南迁,越国也从苏北一带迁徙到浙江一带。而夏朝灭亡后,夏人的后裔被分封到杞国,位于今天河南开封杞县。

总体来看,夏人主要活动在山东、江苏、河南交界之处。因为位于这里,夏朝才能够多次和东夷交战,甚至被后羿取代,被商朝所灭。也因为位于这里,才会和安徽一带的的涂山氏发生联系,夏才会在失败后逃亡南巢氏。

更多文章

  • 认出1个字,奖励10万元!甲骨文,是如何被“读”出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甲骨文怎么看懂的,甲骨文是怎么发现的简略说明,甲骨文是如何被人发现的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在已知的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文字体系,一脉相承,绵延至今。据记载,从1899年甲骨文首次发现,现在分布在全世界的甲骨文收藏估计在13万到15万片之间,总共记载的字数达到4300余个。但目前,甲骨文的释读仍处在瓶颈期,仍有一

  • 夏商周的“夏朝”,到底存在吗?为何西方学者质疑,中国学者坚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夏朝属于史前时代吗,夏朝和夏商周的关系,夏商周的夏朝是怎么成立的

    按照《竹书纪年》的说法,夏朝从大禹开始,共传了14代,经历了17个王,总共存在471年(一说432年)。1949年后,中国历史教科书将夏的范围定为前21世纪~前16世纪。然而,对于这几百年发生的事,我们知之甚少,文献记载也很匮乏。这也是西方学者质疑中国夏朝存在的根本原因所在。甚至有很多学者还肯定的否

  • 为何商纣王暴虐无道,姜子牙还封他为天喜星,这个神是干啥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纣王死后为什么封为天喜星,纣王真的是一位残忍无道的暴君吗,姜子牙当场宣布纣王的十大罪状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这样描述商纣王:“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而在小说《封神演义》中,纣王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反派,不过最终还是被姜子牙封了个“天喜星”的神职。但这个神仙似乎很少被人们提及,他到底负责什么呢?《封神演义》是一部创作于明代的长篇小说,此书以武王伐纣为主要故事脉络,全

  • 为什么中国所有的神话都发生在周朝以前?背后有什么难言之隐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为什么神话都在周朝之前,周朝1800个诸侯国,周朝前有神话传说吗

    那么问题来了,难道在周朝之前,中国大地上真的有修仙者的存在吗?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的人都是有自己的看法的,有的人认为存在,有的认为不存在,并且都有自己的理由。有人认为修仙者是存在的,即使到了今日都没有消失,只是躲了起来,没有为人们所知罢了。在这类人的眼中,我国的修仙历史其实从远古时期就开始了,在春秋

  • 决定中国300年命运的萨尔浒决战:明朝为何会输得如此狼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能改变萨尔浒吗,明朝的萨尔浒之战,萨尔浒和明末的关系

    一,战争爆发的原因1613年,努尔哈赤吞并乌拉部,标志着除了叶赫部之外,努尔哈赤基本实现了对女真部落的统一。当年,努尔哈赤对叶赫部发动了进攻,叶赫部赶紧向明朝求援。明朝万历皇帝如梦初醒,赶紧出兵干涉,警告努尔哈赤不要再行兼并之事。事情发展到了如此地步,努尔哈赤已经别无选择,只能对明朝宣战。努尔哈赤统

  • 朱棣只是打下南京,凭什么能当皇帝,让其他地方的人也臣服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棣是怎么打到南京的,朱棣只是打下南京为何能做皇帝,朱棣打下南京后的下场

    建文削藩,本质就是皇权和地方权力的矛盾,由朱棣来牵头完成对皇权的冲击,但是朱棣最终也成为了皇权,但按理来说,靖难之役朱棣本来就是极其弱势的一方,当他当上皇帝后,别的王爷们怎么可能忍得住他呢?说忍得住,还真的是忍得住!在自然界的定律中,外在的压力,是保证内部维持稳定的重要元素,这便是“熵增”的意义,而

  • 明朝是如何自毁长城?袁崇焕舍命抗金,却落得个抄家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朝袁崇焕的死因,东莞石碣袁崇焕资料,明朝怎么评价袁崇焕的

    一,以孤城坚守辽西袁崇焕,广东东莞人,35岁考中进士,担任福建邵武知县。他这个人有个不好的习惯,喜欢到处吹牛,当然也可以说叫做关心国事。当时明朝10万大军在萨尔浒惨败,袁崇焕就吹牛:要是我镇守边疆,还有萨尔浒之战的惨败吗?有什么吹牛是坏事,毕竟明朝锦衣卫很多,到处都是东厂的爪牙。有时候又是好事。16

  • 活到了81岁的赵构,为何56岁就退位,选择把皇位传给赵匡胤一脉?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构是赵匡胤的什么人,赵匡胤与赵构谁厉害,赵匡胤和赵构是同宗吗

    赵构虽然风评差,但风评只关乎品德,性格和行为,与头脑和能力无关。1127年,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军一锅端,北宋灭亡,一时天下群龙无首,各地称王称霸者此起彼伏。赵构能够崛起,开创南宋王朝,必然是有两把刷子的。更何况,这一年赵构才20岁。作为艺术家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字,北宋末代皇帝宋钦宗赵桓的九弟,赵构从

  • 宁远之战:明朝在生死关头自毁长城,袁崇焕在绝境中创造奇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袁崇焕大战宁远,明末将领袁崇焕宁远大捷,袁崇焕为什么会取得宁远大捷

    一,将相失和,广宁沦陷辽东沦陷之后,朝廷震动,“河西军民尽奔,自塔山至闾阳二百余里,烟火断绝”。明朝文武百官将辽西视为最后的防线,广宁就成为了最关键的堡垒。广宁,就是现在的锦州,是通往东北的要塞。在明代,广宁就是辽东仅次于辽阳的大城市,设有重兵驻防。但是辽东沦陷后,广宁的军民大量逃亡,这里变成了一座

  • 赵匡胤虽武夫出身,但他拿捏人心的本事,一般人根本比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赵匡胤个人能力,赵匡胤有多猛,赵匡胤真正的心计

    下面,笔者就说两个关于赵匡胤的故事:第一个,陈桥兵变过后,赵匡胤带着部下返回开封。赵匡胤来到皇宫之后,看到一位美人怀抱小孩,于是,便凑上前去问小孩是何许人也,美人答道:“这是世宗的皇子。”当时范质、赵普、潘美三人相伴在赵匡胤左右,赵匡胤对三名部下问道:“这该如何是好?”刚刚归降的范质沉默不语,赵普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