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的刘裕是怎么样的人,为什么他要将司马懿的后人灭族?

历史上的刘裕是怎么样的人,为什么他要将司马懿的后人灭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778 更新时间:2024/2/6 12:33:11

是的,有人把司马懿当成曹操时期的重要谋士,这也没有错。但是,这只说对了一半。

什么是谋士?真正的谋士,其实都是给别人服务的。一个人只要完全变成给自己谋算,那就已经脱离了谋士的行列,变成野心家、阴谋家了。

司马懿就是这样一个人。

司马懿通过和曹操的子孙打“太极”,最后使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获得了政权,这就是典型的野心家、阴谋家的行为,而算不上谋士作为。

凡是了解三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曹操通过阴谋手段窃取了东汉政权,后来他的子孙篡汉成功,传承四百多年的汉家王朝就此灭亡。

司马懿的子孙又控制了曹魏政权,扫平吴、蜀两国,建立西晋。到了东晋末期的时候,刘裕如法炮制,又消灭了晋朝。

宋武帝刘裕,小名寄奴。中国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君主。

刘裕的祖籍,是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是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二世孙。

刘裕的经历和蜀汉的刘备很相似,尽管也是汉朝皇族后裔,但出身比较低微,家境贫困。

他于公元363年4月16日夜间出生时,因为家境太贫困,无力治病,母亲在生下他以后就患病去世了。父亲刘翘抚养不了,本打算抛弃他,因为姨姨心疼他一个生下来就失去母亲的孩子,伸出援手,把她自己儿子刘怀敬断了奶,专门喂养刘裕,刘裕才得以活了下来。

刘裕长大成人后,天生就有一种英雄气度,身高体壮,风骨奇伟,特别孝顺继母。

因家境贫寒,刘裕早年靠砍柴、种地、打渔、卖草鞋为生。随之又染上赌博的恶习,导致倾家荡产,受到人们的鄙视。

后来,刘裕从军,逐渐显现出他的军事才华。他作战勇敢,头脑灵活,七八年之后的公元409年,就掌握了东晋朝廷的军政大权。可见他在军事、政治方面的杰出程度。

义熙九年(413年),刘裕彻底控制了东晋。

义熙十四年(418年),由于巨大的军功,使刘裕在朝廷的地位显赫无比。刘裕同意接受相国、总百揆、扬州牧的官衔,以十郡建“宋国”,受封为宋公,并受九锡殊礼。

十二月戊寅日(419年1月28日),刘裕指派王韶之缢杀了晋安帝,立其弟、琅邪王司马德文为帝,即晋恭帝。

元熙元年(419年)十月,刘裕进爵为宋王,宋国又增加十郡食邑(总计已达二十郡)。同年末,又获加皇帝规格的十二旒冕(liúmiǎn)、天子旌旗等一系列殊礼,实际上已经和皇帝无异。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丁卯日(7月10日),刘裕代晋称帝,降封司马德文为零陵王,东晋灭亡。刘裕改国号为“宋”,改元永初,史称其建立的政权为“南朝宋”、“刘宋”。

《晋书》记载了这个过程:

元熙二年夏六月壬戌,刘裕到达京师。傅亮秉承刘裕秘密授意,劝晋恭帝禅位,起草了诏书,请恭帝重抄一遍。

恭帝欣然对身边的人说:“晋氏早就失去了天下,如果不是刘裕,晋朝早就不存在了。现在我让位于刘裕,又有什么遗憾呢。”于是用红纸书写好了诏书。之后,退位到琅邪王的府第。

刘裕降封恭帝司马德文为零陵王,居住在秣陵。让他仍然可以用晋朝的纪年,当皇帝时的一切排场都没有变,只是身份、地位已经有名无实,成空架子了。

从此以后,恭帝也认为自己的灾祸随时会降临。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他原来的皇后褚后经常在他的身边,为了防止发生意外,饮食用的东西、物品,都要经褚后的手,所以刘裕的手下一直没有能够找到机会下手。

宋永初二年九月丁丑(元熙二年九月二十日),刘裕派褚后的哥哥叔度去请褚后进宫;褚后离开以后,兵丁们跳墙进去,在内房杀了恭帝。据说是用棉被闷死的。时年三十六岁。

晋恭帝司马德文死后,一场腥风血雨开始了,有晋一朝司马家族被屠杀殆尽!

对于这个过程,也许是我孤陋寡闻,没有找到相关资料。据有人说,刘裕在继位前后,一连杀了晋朝六个皇帝。但除了晋安帝、晋恭帝以外,刘裕似乎没有理由,也没有能力去杀害其余四个皇帝。因为刘裕真正在朝中独掌大权,是从公元412年开始。那时候,还是晋安帝司马德宗在位期间。

也就是说,刘裕即使真的有杀害司马一族的动机,也只是杀了司马德宗、司马德文两个皇帝。别人的死,似乎和他没有多少关系。

也许,刘裕并没有想要杀司马家族的别人,只是下面有人因私怨,或者揣摩刘裕之意,借机灭了司马一族,这倒不是不可能。因为不管什么时候,溜须拍马、借题发挥、公报私仇的,都大有人在。

至于有人说,刘裕是大汉皇族,他是为大汉皇朝报仇。

我觉得,这都属无稽之谈。我们可以想想,在那样一个乱世,刘裕尽管是大汉后裔,其实他在从军之前,和平民百姓没有什么两样。就像当初的刘备一样,恢复汉室只是一个起兵造反的噱头罢了。汉献帝尽管叫他一声“皇叔”,他们也只是说起来是一家,有藕断丝连的血脉关系,但要说他们有什么亲情、感情,恐怕鬼都不信。就像刘备后来攻占刘璋的地盘时做的那样,哪里有一点血缘亲情?

至于刘裕,既然当了皇帝,就该为自己的家族考虑,扫灭一切潜在危险,给子孙留下一个相对安稳的社稷,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刘裕杀安帝司马德宗,是为了立恭帝司马德文。安帝不是他立的,有些事情不会完全听他的,而他改立的恭帝就不同了。既然他有能力立恭帝为帝,就有能力废恭帝为民。这就是给自己立威,为后来篡权做铺垫。

刘裕当了皇帝以后,杀恭帝,消除后患,这也是正常的。因为那时候老百姓的忠君思想太严重,只要恭帝活着,备不住什么时候就又被人拥戴起来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恭帝原来是皇帝,让他活着,终究是一个隐患。

假如说刘裕为了消除后患,灭绝了司马家族,这种可能性很小。如果说他杀戮皇族近支里势力强大的人物,以避免他们东山再起,这倒有可能。有人甚至为了说明这个“为什么”,还列出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很多理由,看似合理,其实都只是瞎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46岁的杜甫,为了买酒喝四处赊账,却赊出了一首千古绝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杜甫为了借钱写下一首诗,杜甫穷困潦倒的一生,杜甫有哪些让人泪流满面的故事

    杜甫还有首写喝酒的诗歌《曲江二首》,读来令人觉得非常心酸。曲江二首唐杜甫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这首诗是公元758年,杜甫担任“左拾遗”的时候写下的,这个官职是一个谏官,并不受皇帝的重用,而且还可

  • 李渊被逼退位后,日子过得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渊是被逼退位的吗,李渊退位了干了些什么,李渊退位后又活了多少年

    显然的,这样的行为是颇受人们诟病的,但是李世民确实也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他将唐朝带上了繁荣昌盛的道路,因此为人们所称颂。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人们对李世民的争议是非常之大的。当然,很多人关注这场政变的时候,最为好奇的则是李渊的状态,毕竟被自己的亲儿子所逼迫,并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事实上,李渊也不是一

  • 孝文帝改革的确加速了北魏的灭亡,但为隋唐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对孝文帝的改革的评价也是非常具有争议。大部分人对孝文帝的改革持肯定态度,认为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汉化和社会进步,使得北魏更加强盛,加速了民族融合。同时,孝文帝改革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比较成功的、全面的改革,符合了时代的发展需求,是历史的必然。肯定孝文帝改革的代表著作有肖黎的《魏孝文帝评传》

  • 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改变大唐国运:李世民能赢,全靠此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对唐朝的影响,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史书怎么记载,李世民什么时候发生玄武门之变

    当时李建成已为太子多年,根基非常之深,在东宫也拥有自己的智囊幕僚。但是昔时李世民虽为秦王,但是他的权力确实远高于其他诸王。洛阳之战后,李世民被封为“天策将军”,并允许开“天策府”,自行招募任命官属,与此同时,李世民还担任着大唐最为重要的尚书令官职。他的种种特权,可以说已经等同或者超越了太子的很多权限

  • 十六国时期,北方陷入了战乱,东晋为什么不能实现大一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东晋十六国讲解,东晋十六国的统治范围,东晋十六国真实情况

    从西晋以来,北方爆发了八王之乱、永嘉之乱,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而南方则相对比较安定,于是大量的北方百姓选择南迁。根据谭其骧等人的推测,当时选择南迁的户籍人口大约有90万。而西晋皇室以及世家大族也纷纷南下,在江南建立了东晋政权,史称“衣冠南渡”。大量的人口南迁,为南方的经济发

  • 杨广的陵墓为何会如此寒碜?甚至连专家都感觉非常奇怪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广为自己修建的陵墓,杨广陵墓在哪儿,杨广老婆全部图片

    但跟随杨广的都是关中的卫士,他们因怀念家乡,纷纷选择了逃亡。而此时,元礼、裴虔通共谋,利用卫士的思乡之情,推举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化及为首发动了兵变。杨广听闻后,本想逃走,但不幸还是被抓了,最终被缢死,时年五十岁。作为亡国之君,他的墓葬一直为后人所关注。根据史料,由于事发突然,当时的萧皇后只得和宫人将宫

  • 财政危机如何拖垮了唐朝?一个王朝要倒下,怎么也救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一,唐朝财政危机的出现在“安史之乱”之前,唐朝的财政收入主要依赖于农业税,也就是租庸调制度。唐朝前期推行均田制,也就是将国家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农民则为国家提供租庸调以及兵役,所谓的“租”为田租,庸是以“钱”代役、调是就是户口税。这种近似于乌托邦的土地制度,很快就遭到了破坏。由于国家掌握的土地

  • 唐朝垄断盐的买卖:增加了财政收入,葬送了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时的盐,唐朝的盐是什么样子,唐朝盐库在哪里

    一,安史之乱后推行榷盐,以解决财政危机唐朝前期,国家允许民间自发开采和经营盐业,政府也不收盐税。这样的政策是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的。到了开元年间,均田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天下户口逃亡过半,以租庸调为主体的税收开始受到影响,于是唐玄宗开始开辟新的税源,如地税、户税以及盐税。718年,开始征收盐税,每

  • 为什么说,古代马匹的质量决定了一个国家的鼎盛?看唐朝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马匹数量,唐朝骏马有多厉害,唐代的马匹是什么

    据史料记载,张骞出西域,回来的时候,就说:“西域多善马,马汗血。”到了唐太宗时期,西域就向唐朝进贡了千里马,其中,就有“汗血宝马”,而唐太宗“昭陵六骏”中的“特勒骠”,据说,就是突厥赠送的“汗血宝马”。都知道,唐朝不仅是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还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唐朝在万国来朝之时,达到了

  • 狄仁杰的权谋之术,一步一步铲除武则天羽翼,恢复李家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狄仁杰临死前对武则天说了4个字,96版狄仁杰与武则天传奇,狄仁杰是怎样为武则天所用的

    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纵观狄仁杰一生的所作所为,虽然表明了他的忠肝义胆,追求正义的赤子之心,但是如果把事件都一一联系起来,就能看出狄仁杰的权谋之术到底有多高!一些小事我们不说,单从朝廷的大事上来看,除了维护朝廷之外,很多事情总结在一起就可以看出,狄仁杰藏得很深,他一步一步将武则天的羽翼铲除,最终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