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改变大唐国运:李世民能赢,全靠此人

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改变大唐国运:李世民能赢,全靠此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915 更新时间:2024/2/6 12:37:59

当时李建成已为太子多年,根基非常之深,在东宫也拥有自己的智囊幕僚。但是昔时李世民虽为秦王,但是他的权力确实远高于其他诸王。洛阳之战后,李世民被封为“天策将军”,并允许开“天策府”,自行招募任命官属,与此同时,李世民还担任着大唐最为重要的尚书令官职。他的种种特权,可以说已经等同或者超越了太子的很多权限。

这一点,不得不令李建成心存忌惮。权力的高度膨胀,让李世民也开始有了觊觎太子位的野心。两人开始明争暗斗,势均力敌,以致于酿造出了“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是势在必行,是必然会发生的一场生死战。当两方矛盾达到极点,必然会爆发。但深究这场权力争夺战的根本原因,还在李渊,是他的疏忽,也许是他的大意。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一场可以说影响和改变大唐国运的历史事件正式上演,它就是“玄武门“之变。

六月初四一大早,李世民率领着长孙无忌、尉迟恭、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琼、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一行十三人早早埋伏在玄武门城门内。等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的到来。最后李建成被李世民射死,李元吉被尉迟恭等人杀死。

这时候肯定有人会问,李世民他们是如何进入玄武门的?常规来讲,玄武门肯定重兵把守,他们要想潜伏进去埋伏,肯定得要有内应。

这一点也是很长时间以来史学家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只到有一天,民国学者陈寅格先生在巴黎图书馆藏的敦煌本中看到了常何的墓志铭,才恍然大悟解开了谜题。

常何就是玄武门之变的关键人物,也是李世民安插的内应,更是撬动大唐国运的一枚棋子。

常何,何许人也?常何此人,在新旧唐书都没有他的传记,他的名字只在《李密传》《马周传》和《旧唐书·太宗本纪》中昙花一现。

通过常何的墓志铭大致得知:常何,河南陈留人。小时候就很有侠义,有很多英雄好汉归顺他。隋末大乱,他被推举为义军盟主。后来李密起兵,他率部将投奔李密,李密给他封了个“上柱国雷泽公”的官职,看起来名头很大。

后来常何劝说李密归顺李唐政权,归顺后李密不服后反叛,被乱箭射死。常何等人被王世充接收,但王世充对他们并不友好,后来常何跟随程咬金、秦琼等人再度投奔李唐。

李渊见后很高兴,给大家一一封赏。常何被封为车骑将军,随后跟着李世民讨平王世充。成为李世民的玄甲军小队长。玄甲军是李世民的贴身军队,常何可以说是李世民的贴身护卫。

洛阳之战,打败王世充后,常何回到长安,又开始跟随李建成征讨刘黑闼。在征讨刘黑闼的过程中,常何立下战功,开始被李建成信任。武德七年,也就是玄武门之变的前两年,常何被李建成调入长安,负责把守玄武门。

也就是在此时,也不知道常何出于什么目的,秘密进入亲王府,与李世民再次表忠心。也许李世民是他见过的最好的主子,也许他认为李世民大气、有格局,能成大事。

李世民同样给了他很多赏赐。“赐金刀子一枚,黄金三十挺”。 这种剪刀并非我们想象的日常剪裁,而是一种辟邪镇妖、消灾避祸的吉祥物。李世民的这一礼物,也很高明。

后来,李世民又给了常何几十枚金刀子,让他送给其他把守玄武门的骁勇头领。让他们感受到秦王的一片殷勤之意。

此时李世民的领袖气质出来了。“承解衣之厚遇,申绕帐之深诚”。

但是当李世民等人在玄武门之变前夜密谋的时候,常何还是有些害怕了。面对这样的手足相残,常何也根本下不了手,毕竟李建成也曾经是他的主子,对他也不错。

同样,当李世民问到李靖和徐茂公的时候,他们也是在推诿。李靖的态度是沉默,没有说支持,也没说反对。徐茂公也说了一句千古名言:“此秦王家事,外人不便置嘴”。

后来达成一致协议:李世民等人虽然可以提前埋伏在玄武门后,但是只允许他与李建成、李元吉单挑,其他人不得出手。

所以,等到六月初四早上五点,李建成和李元吉骑马进入玄武门,走到临湖殿,两人感觉不对劲,赶紧掉转马头往回跑。这时候李世民追了出来,“大哥大哥等等我,兄弟有话对你说”。但是李建成置若罔闻,李元吉张弓搭箭,射了李世民三箭,奈何没射中。

李世民弯弓搭箭,一箭射杀了跑在李元吉前面的李建成。李建成死后,李元吉被后面观战的尉迟恭等人合力杀死。这便是“玄武门”之变的全过程。

读者们,关于“玄武门之变”,大家有何看法?如果喜欢本文章,请转发收藏~

更多文章

  • 十六国时期,北方陷入了战乱,东晋为什么不能实现大一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东晋十六国讲解,东晋十六国的统治范围,东晋十六国真实情况

    从西晋以来,北方爆发了八王之乱、永嘉之乱,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而南方则相对比较安定,于是大量的北方百姓选择南迁。根据谭其骧等人的推测,当时选择南迁的户籍人口大约有90万。而西晋皇室以及世家大族也纷纷南下,在江南建立了东晋政权,史称“衣冠南渡”。大量的人口南迁,为南方的经济发

  • 杨广的陵墓为何会如此寒碜?甚至连专家都感觉非常奇怪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广为自己修建的陵墓,杨广陵墓在哪儿,杨广老婆全部图片

    但跟随杨广的都是关中的卫士,他们因怀念家乡,纷纷选择了逃亡。而此时,元礼、裴虔通共谋,利用卫士的思乡之情,推举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化及为首发动了兵变。杨广听闻后,本想逃走,但不幸还是被抓了,最终被缢死,时年五十岁。作为亡国之君,他的墓葬一直为后人所关注。根据史料,由于事发突然,当时的萧皇后只得和宫人将宫

  • 财政危机如何拖垮了唐朝?一个王朝要倒下,怎么也救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一,唐朝财政危机的出现在“安史之乱”之前,唐朝的财政收入主要依赖于农业税,也就是租庸调制度。唐朝前期推行均田制,也就是将国家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农民则为国家提供租庸调以及兵役,所谓的“租”为田租,庸是以“钱”代役、调是就是户口税。这种近似于乌托邦的土地制度,很快就遭到了破坏。由于国家掌握的土地

  • 唐朝垄断盐的买卖:增加了财政收入,葬送了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时的盐,唐朝的盐是什么样子,唐朝盐库在哪里

    一,安史之乱后推行榷盐,以解决财政危机唐朝前期,国家允许民间自发开采和经营盐业,政府也不收盐税。这样的政策是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的。到了开元年间,均田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天下户口逃亡过半,以租庸调为主体的税收开始受到影响,于是唐玄宗开始开辟新的税源,如地税、户税以及盐税。718年,开始征收盐税,每

  • 为什么说,古代马匹的质量决定了一个国家的鼎盛?看唐朝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马匹数量,唐朝骏马有多厉害,唐代的马匹是什么

    据史料记载,张骞出西域,回来的时候,就说:“西域多善马,马汗血。”到了唐太宗时期,西域就向唐朝进贡了千里马,其中,就有“汗血宝马”,而唐太宗“昭陵六骏”中的“特勒骠”,据说,就是突厥赠送的“汗血宝马”。都知道,唐朝不仅是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还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唐朝在万国来朝之时,达到了

  • 狄仁杰的权谋之术,一步一步铲除武则天羽翼,恢复李家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狄仁杰临死前对武则天说了4个字,96版狄仁杰与武则天传奇,狄仁杰是怎样为武则天所用的

    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纵观狄仁杰一生的所作所为,虽然表明了他的忠肝义胆,追求正义的赤子之心,但是如果把事件都一一联系起来,就能看出狄仁杰的权谋之术到底有多高!一些小事我们不说,单从朝廷的大事上来看,除了维护朝廷之外,很多事情总结在一起就可以看出,狄仁杰藏得很深,他一步一步将武则天的羽翼铲除,最终恢复

  • 科举制是隋炀帝创立的?历史教科书的观点并非不可置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评价科举制,隋炀帝创立科举制度吗,唐隋宋明科举制手抄报

    中学历史教材的说法并非就是完全正确的,其认为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是科举制开始的标志也并未在学术界获得认可。史学家对科举制的产生时间还具有争议,徐连达、楼劲等人认为科举制产生了汉朝;关履权、周谷城等认为产生于隋朝;俞大纲、唐长孺、何忠礼、金铮等人这认为开创于唐朝。要想搞清楚科举制起源于什么时候,那我们弄清

  • 隋朝和突厥之间的战争:杨坚通过外交手段瓦解了统一的突厥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突厥与隋朝的大战,隋朝对突厥政策,隋文帝时期突厥

    一,一个公主挑起了两大帝国的战争580年,东亚大陆的两个大国都出现了巨大的政治变动。突厥方面。佗钵可汗去世,其弟弟社图继位。在这个继位过程中,发生了汗位之争的小插曲,就是这个插曲为后来突厥的分裂埋下了隐患。当时突厥推行分封制,全国除了有大可汗统领之外,还有东面可汗、北面可汗、西面可汗三个小汗分治地方

  • 中国古代最败家的10大皇帝,杨广排名第一,明朝上榜最多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上杨广是个什么样的皇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最失败的皇帝吗,杨广是历史上的好皇帝吗

    1,隋炀帝杨广排名第一的是隋炀帝杨广。604年,隋朝的第二代皇帝杨广即位了。在此之前,他的父亲杨坚创造了一个盛世。在疆域上,杨坚继承了宇文邕的伟业,实现了消灭了南朝,击败了突厥,实现了国家的再一次统一。在经济上,统一后的隋朝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口规模达到了5000万。在政治上,国家制度趋于成熟,三

  • 宰相写“青鹅”二字被告谋反,百官为其喊冤,武则天:把字拆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谋反片段,武则天下空白圣旨,武则天用锥子降伏烈马

    裴炎,乃是出身千秋不衰的河东裴氏,在公元680年成为宰相,深得李治看重,将他看作顾命大臣,从682年开始将他派给太子李显当心腹,并在次年病重时命令他辅佐李显监国,任中书令执掌政事。但大家也都知道,什么唐中宗唐睿宗的,在此时都不过是傀儡,真正掌权的乃是武后武则天。裴炎虽然是李显的辅政大臣,但在听闻李显